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五十一

老薩的歷史真相檔案之一百五十一--戰長沙,第二次長沙會戰(上)(新抗戰系列之七十三) [原創 2014-6-2 18:38:04]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1941年6月22日,德意志第三帝國發動了巴巴羅莎計劃,300萬大軍從長達近2000公里的戰線上閃擊蘇聯。蘇軍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應對失誤,遭受慘敗。在蘇德戰爭的頭18天,蘇聯就損失2000列火車的軍火,3000門大炮,2000架飛機,1500輛坦克,30萬紅軍被德國俘虜。不到1個月內,蘇軍28個師被全殲,另有70個師人員武器損失過半。在在1941年結束之前,大面積潰敗的蘇聯損失了70%的工業生產能力,這導致該國基礎工業產量只有德國及德佔區的1/3,鋼鐵產量為德國1/4,銅產量和鋁產量為德國1/5,煤炭產量為德國1/7,僅石油產量超過德國。鑒於蘇聯遭受的慘重失敗,日本軍方蠢蠢欲動,試圖趕上這班順風車,於是,第二次長沙會戰就這樣爆發了。

北上不成,只能南下;要想南下,必須打垮第九戰區

日本陸軍分為海軍一派和陸軍一派,兩派從明治維新建軍以來就明爭暗鬥,互不買賬。對於陸軍一派,他們的要求是北上,徹底擊潰蘇聯,奪取蘇聯有豐富資源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

北上基本完全是陸戰,陸軍一派可以獨立完成,幾乎不需要海軍的支持。

而海軍一派,則要求南下,徹底擊潰東南亞,南亞,以及太平洋群島上的的英美法盟國殖民力量,奪取這兩塊殖民地,從而獲得日軍急需的石油,橡膠,錫等等資源。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作戰可以完全不依賴陸軍,但東南亞和南亞作戰,還確實需要陸軍幫忙,畢竟盟國在這兩個地方還有約20多萬軍隊,所以海軍在氣勢上比陸軍稍弱。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陸軍一派極為興奮,認為這是擊潰蘇聯的最好時機。日本陸軍高層認為,德國為首的軸心國出動300,400萬大軍在西線猛擊蘇聯,已經獲得重大戰果,如果此時日軍出動100,200萬大軍再從東線夾擊蘇聯,蘇軍必將潰敗投降。

為了這個目的,日本陸軍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後,進行幾個重大的準備。

首先,經兩次緊急動員,用來對付蘇軍的日本關東軍,由原來的平時編製14個師團約25萬人(每師團約15000人),增加到16個師團戰時編製約75萬人(每師團為24000-28000人)。

其次,關東軍從7月11日開始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演習,演習已經是毫不掩飾的針對蘇軍。關東軍在演習中的方案是先在海軍幫助下,殲滅遠東沿海地區的蘇軍,與海軍協同攻佔海參崴,掃除蘇聯在東部對日本之威脅;然後分幾路進軍外蒙,在蒙古高原上徹底擊潰蘇軍,使外蒙與內蒙形成一體。

最後,日軍進行戰前的一系列準備,包括囤積補給,擴充空軍,召集白俄諜報人員等等。

8月21日,德軍已進至距列寧格勒僅有20公里的地區,另一線的蘇軍向莫斯特全面突擊,蘇軍無力抵抗,處處都是潰敗。

經過基輔會戰,蘇軍損失近70萬大軍,由此蘇軍現役部隊人數已經低於軸心國入侵部隊,這真是蘇聯最為危急的時刻。

在這種節骨眼上,日軍並沒有進行北上攻打蘇聯的計劃。

日本陸軍已經做好戰前準備,根據蘇軍重兵已在遠東作了相應的部署。

但日軍高層的態度卻突然發現極大轉變,8月9日做出決定,年內不對蘇進行戰爭,但須在11月底完成對英美的作戰準備。

為什麼這樣?究其根本原因並不複雜。

蘇軍其實並不好對付,蘇聯雖然和日本已經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但對日本並不信任。蘇軍在西線十萬火急的情況下,仍然在東線保證了65萬大軍,還有3000輛坦克。以諾門坎和張鼓峰戰役的經驗,日軍如果不出動100萬大軍,不可能保證對蘇軍的優勢。當時日軍關東軍兵力不過75萬,其中還有很多是嶄新的部隊,戰鬥力很弱,至於坦克上,關東軍的9個戰車聯隊,只有區區414輛落後坦克,根本不是蘇軍3000輛新式坦克的對手。關東軍認為,如果想要和蘇聯決戰,務必繼續擴軍20到30個師團,也就是至少40萬到50萬部隊。

可惜,當時一切條件都不具備!

第一, 日軍在中國的持久戰,導致高達100多萬部隊陷入泥沼,根本無法抽身。當時在華的日軍高層認為侵華日軍數量已經嚴重不足,一再要求國內繼續增兵至少20,30萬。岡村寧次就是因為一再要求增兵40萬以上,被厭煩不已的日本軍部解除了11軍司令官的職務,貶回國內。對於這20,30萬人,日軍尚且拿不出來,如此之捉襟見肘下,又怎麼抽調出100多萬部隊北上打蘇聯的?

第二, 西方盟國對於日本的態度轉為強硬,對中國則開始表示出支持。自從1941年7月,日軍公然開入越南以後,英美中最弱智的政治家也明白,日軍必將南下進攻他們的殖民地。以英美的個性,絕不可能坐等別人殺上門來再做反應。所以,美國除了立即對國民政府提供貸款,命令菲律賓美軍進入戰前戒備以外,更使出了一招殺招,也就是於8月宣布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當時日本幾乎無法自產石油(不到60萬噸),而消耗量卻高達每年250萬噸以上,所以絕大部分石油都必須進口。石油是現代軍隊的血液,如果沒有石油,日軍強大的聯合艦隊和數億千萬計的坦克,飛機就成為廢鐵,軍隊也就等於垮了。美國這樣一來,就逼迫日軍在從中國撤軍,還是孤注一擲下做一個選擇。日本被迫於9月宣布停止民間的石油供應,將儲存的石油全部用于軍隊。

當時日軍高層普遍認為,入侵蘇聯對日本民族未來50年是極有意義的,但遠水救不了近火。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至少需要15年以上的開發時間,他的資源才能有效利用。

而目前日軍急需的石油,鋼材,錫,橡膠等,都無法通過入侵蘇聯解決,必須南下佔領東南亞來搶奪。

以日本的實力,絕對不可能同時南下和北上,所以只能放棄北上了。

所以,最終日軍制定了南下作戰的計劃,並且開始秘密的準備。

只是,這一系列的準備,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就是中國戰場。

中國戰場牽制了日軍大量的兵力,拋去關東軍不談,僅僅關內日軍就高達有26個步兵師團、1個騎兵集團和20個獨立混成旅團,另外還有大量的航空兵,海軍,總兵力大大超過100萬人。

日本軍部當時已經對短期內征服中國不抱希望,卻仍然想從中國泥沼中抽調出一部分軍隊,參加南下的作戰。畢竟,當時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無論戰鬥力,武器裝備都是日軍最強的,是日軍的精銳。

只是,華北方面軍因為對手較弱,主要是國軍敵後武裝,所以華北日軍素質較差,抽調不抽調意義不大。但華中地區的日軍11軍則是侵華日軍精銳的精銳,他的第3,第4,第6,第13等精銳師團,是在華日軍的主力。

所以,日本軍部頗想從11軍中抽調部隊南下,當剛上任的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則表示絕無可能。

阿南惟幾這個傢伙,是日本軍方中,最狂熱,最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

他是一個職業軍人,軍事素質倒是頗高。這人少年時代就讀於廣島陸軍幼年學校,成年以後直接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來經過幾次考試進入日本陸軍大學就讀。可以說,阿南惟幾所受的整個教育,全部是軍事教育。

隨後,這個傢伙在日軍中摸爬滾打30多年,從少尉陞官到中將,在來中國之前是日本陸軍的陸軍次長。

阿南惟幾這個人是個極為兇惡的軍人,對於敵人非常兇惡,對於侵華則是絕對的支持,這在他最後的自殺中可以看出。

阿南惟幾當時是日本陸相,也是日本最後一人陸軍大臣,後來日本右翼分子把他當做什麼最後的武士。

美國在廣島投擲原子彈以後,有情報表示蘇聯也會出兵。此時天皇裕仁和大部分日本軍部高層已經認識到日本已經戰敗,希望無條件投降,以換取對皇室的優待。

但阿南惟幾則堅決反對,甚至出動部隊搶奪了就要播出的投降申明,還要進行軍事政變。但最後大勢已去,阿南惟幾的一切手段都失敗了,最終選擇自殺。

日本軍人自殺,一般都是切腹,這是武士的傳統。

日本古代的切腹是用刀破開肚子,取出內臟,然後由副手砍斷頭顱而死。

但這不過是很早以前的一個傳統,進入江戶時代,真正的切腹已經不存在。切腹只是一個儀式,切腹者很多時候只用木刀,甚至紙扇在肚子上一比劃,然後副手就砍下他的頭顱。

到了二戰時期,更是這樣,副手的刀也換成了手槍,直接用手槍射擊頭部,這樣痛苦更小。

但阿南惟幾認為自己作為日本陸相期間投降,這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屈辱,也是本人最大的屈辱,必須以真正武士的方式切腹雪恥。

阿南惟幾自殺時,用軍刀刺進肚子的左側,然後劃向右邊,接著向上挑,切了一個傳統的十字形切口。隨後,他對自己脖子的動脈連砍數刀,但沒有砍斷,流血長達一個小時,人也昏迷過去,卻始終沒死,不斷在地上抽搐。

這樣折騰了3,4個小時,阿南惟幾還是沒有斷氣,因為他切腹之前嚴禁別人幫忙,所有傍觀者沒有人敢動。

最後他的妻弟竹下正彥中佐實在看不下去,找來醫生,給阿南惟幾注射了一針毒劑,這才徹底死去。

其實阿南惟幾最算不自殺,也是死路一條,作為甲級戰犯,等待他的也是絞刑,像東條英機一樣。

這個傢伙對自己尚且這樣,對別人兇惡也就很容易理解。

阿南惟幾在當時認為,己方11軍在國軍三個戰區夾擊下,防禦尚且困難,如何可能抽調部隊支援南下作戰。

但日本軍部表示這是命令,阿南惟幾隻得想辦法執行。

在他看來,目前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立即出兵猛攻正面的薛岳第九戰區,將其殲滅或者重創,讓他失去對日軍的威脅,這樣才能讓第11軍拿出機動部隊。

相比周邊的其他國軍,薛岳的第九戰區的部隊最多,約30萬人,而且戰鬥力最強,最難對付,所以務必是日軍主攻的方向。

阿南惟幾也是職業軍人出身,從少尉做起,擔任過聯隊長,師團長,對軍事作戰非常熟悉。他上任以後,立即準備第二次長沙會戰。他當然知道1年前前輩岡村寧次發動過第一場長沙會戰,結果是失敗了,損兵折將,潰敗回原處。

日本人的一大特點,在於會總結失敗的經驗,盡量不犯同樣錯誤。

在阿南惟幾看來,岡村寧次犯了一個大錯誤,也就是將兵力分散了。

岡村寧次將日軍重兵分成三路,分別從江西,湖北兩省出擊,一路多為一個師團,師團和師團之間相隔很遠的一段距離。

阿南惟幾認為,這種打法,只可以對國軍進行擊破戰,也就是迫使國軍撤退,卻不可能有效合圍殲滅國軍。

因為日軍一個師團對於國軍一個軍,確實具有戰鬥力上的絕對優勢,但想徹底合圍殲滅國軍1個軍,則不可能。

因為一個師團不過2萬人左右,國軍一個軍也有1萬多人,雙方兵力相差不過幾千人,以1個師團1個師團分散在江西湖南廣大的區域,兵力是空虛的。

以這點兵力想要進行合圍作戰,很難成功。

即使勉強成功,包圍圈也會留下無數漏洞,易於國軍突圍。

更況且日軍1個師團往往要對付國軍2,3個軍,所以,岡村寧次的合圍戰術其實不可能成功,只能將國軍擊退,無法給與其毀滅性損失。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國軍利用地形節節抵抗,步步後撤,消耗日軍力量,最後準備和到達長沙城下的日軍決戰。日軍由於之前一系列的消耗,雖然也造成國軍一定傷亡,卻無法讓其傷筋動骨,尤其是無法殲滅任何一支國軍部隊,自己反而有很大消耗。

最終日軍經過二三周的苦戰,勉強到達長沙時,彈藥補給已經耗盡,官兵傷亡累累,疲憊不堪,已經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而國軍後方還有幾個軍主力具有很強的戰鬥力準備和日軍決戰,日軍也只能倉皇逃走。

所以,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既沒有佔領長沙,也沒有消滅第九戰區的主力,勝利者是國軍一方。

阿南惟幾認為,此次的主要目的是殲滅第九戰區國軍主力,如果能夠佔領長沙是最好,但首要目標是殲滅國軍有生力量。因為第九戰區主力如果被殲滅,長沙自然唾手而得,如果只是佔領長沙,國軍主力尚存,就算佔領長沙也沒有意義。

阿南惟幾如果採用以往的分散出兵,雖然對佔領長沙很有幫助,迫使國軍分幾路迎擊,但對於殲滅國軍的幫助不大。

所以,阿南認為此次必須將日軍重兵的師團集結在一起,互相相隔不超過半日的路程,一同進攻。

一旦遭遇國軍主力的頑強抵抗,立即用幾個師團進行猛烈夾擊,一個個重創國軍的部隊,最終導致第九戰區主力被全殲,防禦針線完全崩潰,長沙自然也就到手了。

----------------日軍其實很難對付蘇軍,別的不說,他們怎麼對付T34坦克呢?就靠日軍垃圾的97式坦克?根本不是對手。在遠東和外蒙古,坦克裝甲部隊和炮兵才是主要的戰鬥力,而這兩點蘇軍超過日軍很多。日軍如果想要對付蘇聯,就務必從中國撤軍,然後將中國境內和部隊和國內部隊集合起來,出動200萬大軍猛攻,說不定能夠將蘇軍重創。

群聚一團的戰術和大雲山戰役

在這個思想的幫助下,阿南惟幾在較小區域中集結了重兵,包括6個步兵師團,1個獨立混成旅團的部隊,以及大量炮兵,坦克部隊。

具體如下:

  1.第3師團配屬山炮兵4個大隊。

  2.第4師團配屬山炮兵1個大隊、迫擊炮1個大隊。

  3.第6師團配屬山炮兵兩個大隊、迫擊炮1個大隊。

  4.第40師團配屬山炮兵1個大隊。

  5.第13師團:步兵4個大隊、山炮兵兩個大隊,由第26旅團長早淵四郎少將指揮(亦稱早淵支隊)。

  6.第33師團:留於南昌的步兵3個大隊、山炮兵1個大隊,由33步兵團長荒木正二少將指揮(亦稱荒木支隊)。

  7.獨立混成第14旅團:由獨立步兵第63大隊長平野儀一大佐、獨立步兵第62大隊長江藤大八中佐各率1個獨立步兵大隊和配屬給平野大隊之1個山炮中隊(亦稱平野支隊、江藤支隊)。

  8.戰車第13聯隊配屬兩個輕戰車中隊。

  9.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

  10.獨立野戰重炮兵第15聯隊之第1大隊。

  11.軍工兵隊:獨立工兵3個聯隊、架橋材料8個中隊。

  12.岳南兵站地區隊:汽車18個中隊,輜重兵9個中隊。

此次日軍總兵力高達步兵45個大隊、炮兵26個大隊,工兵3個聯隊。令人驚嘆的是,為了保證日軍戰鬥力的絕對優勢,此次參戰的日軍炮兵數量極多,炮兵約佔步兵的58%,這是當時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蘇德戰爭中的蘇聯和德國都絕對無法相比的。

炮兵多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日軍具有極強的火力優勢,因為炮兵是步兵部隊主要的火力來源,這樣國軍很難和其正面對抗。

這也是之後,日軍能夠在2,3天都就能對國軍1個軍造成相當傷亡的原因。

除了步兵以外,日軍仍然有強大的空軍和面上支援力量,包括

1.第1飛行團:偵察機3個中隊、直協機1個戰隊;

  2.第2飛行團:使察機1個中隊、戰鬥機1個戰隊、輕轟炸機1個戰隊。

  3.海軍第1遣華艦隊一部、炮艦「勢多」、「堅田」號。第105水上運輸司令部。

以上日軍海陸空總兵力超過12萬人,包括180架飛機、230多艘艦(汽)艇。

兵力集結完畢,阿南惟幾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具體部署並不複雜:

 (一)第4師團、第26旅團位於新開塘以南附近,向南進攻。

  (二)第3師團位於烏江橋以南一帶,向南進攻。

  (三)第6師團、獨立混成第14旅團江藤大八的獨立步兵第62大隊位於西塘以南地區。,,向南進攻。

  (四)第40師團,第33師團3個步兵大隊位於白羊田周圍,向南進攻。

(五)獨立混成第14旅團平野義一的獨立步兵第63大隊,1個山炮中隊與海軍陸戰隊一部由第1遣華艦隊護送從岳陽乘船,9月17日的夜間在湘陰縣境湘江西岸的青山登陸,從側翼包抄國軍退路,作為牽制。

其實就是一句話,除了獨立混成第14旅團從左翼登陸牽制國軍以外,其他包括第3,第4,第6,第40一共4個師團,在短短20公里區域內,以泰山壓頂之勢向南方推進。

這裡拋去炮兵不說,單單以4個師團重兵的部隊,在這麼近的距離內猛擊,恐怕任何一個國軍的軍,甚至相同數量的蘇軍或者美軍的部隊,也都無法長時間的堅持,這就是阿南惟幾的毒辣之處。

不過,亮眼人卻認為阿南惟幾的戰略有一定的問題。阿南惟幾的參謀長木下勇少將,以及副參謀長二見秋三郎大佐,都對這樣使用兵力有一定疑問。

他們兩人認為,這樣將部隊群聚一團,自然有利於從正面擊破國軍部隊,但這種作戰方式有明顯的漏洞。

作為殲滅敵人主力的合圍作戰,理應在大範圍協調多支部隊進行包圍作戰,一般來說,試圖殲滅國軍1,2個軍,包圍圈不可能小於70到80公里的直徑,施行至少雙重包圍,這是基本軍事常識。

蘇德戰爭中,德軍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採用兩翼合圍戰術,一般至少側翼突進150公里左右,從而形成包圍圈,一戰即可殲滅蘇軍數萬到數十萬部隊。

現在將4個師團主力全部集中在不到20公里的區域,齊頭並進的進攻,想要迂迴已經沒有作戰的空間,所以想要合圍國軍大部隊絕不可能,只能做各個擊破作戰。

而國軍往往以1個軍為作戰單位,對這一線地形又極為熟悉,日軍集中2,3個師團在狹小區域內合圍國軍1個軍,很難將其全部殲滅,甚至無法將國軍整個一個軍包圍起來。

這種打法的優勢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造成國軍部分軍的較大傷亡,迫使他們撤退,甚至撤離戰場,但仍然不可能徹底殲滅國軍有生力量。

換句話來說,這種打法還是所謂的擊破戰,相反,岡村寧次採用大範圍合圍,這才是真正的合圍戰,只是岡村寧次具體實行的時候出現各種問題,導致作戰失敗。

所以,阿南惟幾的戰略本來就有一定的問題,這也導致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最後的失敗。就像下象棋一樣,沒下之前就要針對敵人制定基本戰略,如果這個戰略設定錯了,恐怕不下也知道誰贏了。

在長沙會戰真正打響之前,日軍為了掃除右翼國軍在大雲山的部隊,發動了對大雲山的攻擊。

當時大雲山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距離國軍第一線的新牆河放心只有不到10公里。此處山雖然不是很高,但山勢險峻,森林密布,直通日軍控制的後方。

大雲山是第9戰區的游擊根據地,第4軍和第58軍在此處各駐紮1個團兵力,並且不斷指揮各批游擊隊從山裡潛入日軍後方。國軍游擊隊在日軍控制區伏擊,破路,襲擊小股日軍和非戰鬥人員,燒毀倉庫和兵站,搞得日軍焦頭爛額,無法對付。

日軍當地的記錄中寫道:此處重慶軍游擊部隊頑強破壞我鐵路及通信線路,為我運輸工作之大患。

如果日軍長驅南下攻擊長沙,此處國軍必將突入日軍空虛的後方,四處攻擊破壞。

所以,阿南惟幾命令戰鬥力最強的第6師團全力擊破大雲山的國軍,掃清側翼國軍的威懾,為第二次長沙會戰做準備。

讓阿南惟幾沒想到的是,此戰極不順利。

9月7日日軍剛進攻,楊森就緊急調動滇軍孫渡58軍,歐震的第4軍一部給予增援。大雲山地形複雜,加上國軍在這裡經營已久,險峻地形上都修建很多工事。第6師團遭國軍層層阻擊,前進異常困難。

事實說明,在這種山地地形,即使戰鬥力最強悍的第6師團,也無法有效對付少量的國軍部隊。

激戰到11日,第6師團在大雲山的作戰很不利。雖然一部國軍向大雲山深處轉移,但余部還在堅守,更不斷偷襲日軍側後。鑒於長沙會戰馬上就要開始,阿南惟幾命令第6師團隨即後撤,但他的一個13聯隊撤退較慢,被國軍3個師包圍痛擊。

本來第6師團的官兵是日軍中最厲害的九州人,但大雲山這種地形,道路崎嶇,大兵團施展不開,只能以排連小部隊和敵人交火。而所有險要地形幾乎都被國軍設置了火力點,日軍山炮跟不上步兵,擲彈筒威力較小,炸不動堅固碉堡,只能靠步兵硬上。九州人雖然野蠻,在捷克式輕機槍的子彈面前也不過是一堆肉而已,一排排的倒下。而國軍3個師合圍13聯隊以後,立即從四面八方襲擊。由於日軍火力佔優勢,國軍就不集團衝鋒,而是使用營連一級不斷進行突襲和側擊,每次殲滅你幾十人。日軍從早到晚不得安寧,到處挨打,等到要還擊的時候,國軍進攻部隊已經撤退,剩下的只是國軍堅固火力點。

這樣打來打去,13聯隊很快傷亡過半,幾乎要被殲滅了。

阿南惟幾無奈之下,命令第40師團立即增援。

但第40師團也被利用山地的國軍死死攔截,苦戰到15日,日軍傷亡不輕,才將第6師團13聯隊解救出來。

但國軍協同的2個軍大部已經到,又將日軍第40師團阻擊在大雲山中。中日兩軍在大雲山狹小的區域內廝殺,這種地形日軍重武器不容易發揮作用,傷亡不輕。

阿南惟幾見大雲山纏住了日軍2個師團,無奈之下只得再次調動第33師團荒木正二的3個步兵大隊給予增援。

戰到此時,日軍已經集中2個半師團攻擊大雲山,負責這一線的27集團軍司令楊森上報戰區司令官薛岳,認為日軍出動3個師團重兵,不可能是只為對付大雲山,必是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序幕。我軍應該放棄大雲山一線的激戰,專心於長沙一線的防禦。況且大雲山中敵我力量懸殊,我軍憑藉山地堅持一周,造成日寇不少的傷亡,作戰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繼續堅持。

在得到薛岳批准後,楊森隨即命令部隊讓開大雲山大路,一部向東深山中撤退,一部則趕往新牆河防線增援,只留一部繼續以游擊戰和日軍周旋。

阿南惟幾見楊森部隊撤退,雖然仍然是心腹之患,隨時可能切斷他們的補給線,但因為已經延誤了正式會戰超過1周時間,實在不能再等,所以只能不管了。

此次大雲山作戰,日軍感到很大的困難,所以更堅定了放棄側翼合圍的計劃。之前岡村寧次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讓幾個師團在贛西的群山和湖南東部的幕府山協同作戰,都是步履維艱,傷亡極大。

阿南惟幾認為,大雲山戰役也表明,日軍在這種複雜山地中,並不容易對付國軍,所以還是應該放棄山區,直接從較為平坦的丘陵地區殺向長沙。

由此,17日開始,日軍撤離大雲山,向會戰原定出發地域集結,當天,日軍基本到位,隨後阿南惟幾下令總攻。

於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場面,在國軍第一道防線新牆河以北不到20公里的區域內,集結了日軍高達4個師團又5個支隊,共有45個步兵大隊,火炮322門之多,飛機100多架,輕型坦克數十輛(不用中型坦克,是因為道路狀況太差)。

其中除了平野儀一的獨立步兵第63大隊走水路,從側翼包抄以外(該部由岳陽乘200多艘汽艇和軍艦,溯湘江至汩羅江口以南湘陰的推山咀、營田登陸,和此處的國軍99軍激戰,以策應敵軍主力,攻佔汩羅江下游兩岸地區),余部全部都從正面攻擊,再沒有一兵一卒進行包抄。

這種戰法,也叫做中心突破,而當時日軍軍官們把這種打法叫做石磨碾米的打發。日軍集中如此多的兵力,在這麼小的距離內進攻,任何敢於正面堅持攔截的國軍部隊,極容易向石磨下的米粒一樣,被碾的粉碎。

相比日軍來說,國軍準備也還是不錯。自第一次長沙會戰以來,國軍又加固了這一線三道陣地的工事,並且修建了一些防禦大口徑炮彈的工事,同時,國軍對於第九戰區優先補充,大體將部隊都保證了滿員,只是武器彈藥開始越來越艱難了。

當時中國從國外接收援助,只有三條線,一條是從蘇聯到中國新疆的陸上運輸線,第二條是從越南通過鐵路到中國廣西的鐵路運輸線,第三條則是從緬甸到中國滇緬公路。

其中,第一條運輸線因為蘇聯和日本簽訂所謂的「中立條約」被切斷。第二條,因為日軍大舉佔領越南,也告作廢。

至於滇緬公路,可謂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公路,全長近1500公里,基本全部是在雲南緬甸極端惡劣的崇山峻岭中穿行。在滇緬公路上,翻車,墜崖都是尋常事,而且由於道路狀況差,運輸量無法太大。加上滇緬公路在日軍佔領越南以後,完全在日軍轟炸機的範圍內,經常遭受轟炸,公路運輸頻繁中斷。

其實,運輸方面只是其中之一。

即使運輸沒有問題,國民政府也搞不來物資。1938年以後,各列強軍事軍售基本停止,僅靠蘇聯提供的20個簡裝師武器彈藥支持。

但到了1941年,20個師的武器裝備早已用完,正是捉襟見肘的時候。

至於英美在這一階段,大多還是處於觀望。因為在英美看來,日本是敵人,中國未嘗不是敵人,中國一旦強大了,對他們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所以英國在珍珠港事變之前,僅僅提供給國民政府7200萬美元貸款,代價是中國向英國出口鎢和銻,甚至還要求中國提供派遣壯丁三四十萬人,協助英國作戰。這些貸款中其中的三分之二還是在1940年以後給的,為什麼?因為1940年的日本已經同德國義大利正式結盟,也就是公然和英國為敵了。

需要說明的是,這區區7200萬美元,沒有1美元是武器彈藥的援助。

至於美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直到1940年,美國幾乎對中國沒有什麼幫助,只用中國的白銀和物資作為交換,提供了兩筆貸款:一筆是在抗戰的第一年裡,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獲得了1.38億美元。利用 這筆錢,中國購買了價值4800萬美元的戰爭物資,其中包括279架飛機。另一筆是以五年內向美國出售22萬噸桐油為條件獲得的2500萬美元貸款,主要 用於購買汽車及改善滇緬路的運輸。在這段時間裡,羅斯福政府對華援助極其謹慎,其援華的最低目標是維持中國抗戰不致崩潰,最高限度是不致引起日本對美國采 取報復行動。

1940年之後,隨著日本開始明顯的和美國作對,並且毫不掩飾自己南下佔領東南亞的意圖,美國終於下決心援助中國。1940年3月和9月,中美之間達成了華錫借款和鎢砂借款兩項貸款 協議,共計5000萬美元,中國政府利用這兩筆貸款購買了汽車、兵工材料、航空汽油等軍需物資,但美國拒絕賣給中國陸軍武器彈藥,只提供了4.5萬支手槍。

1942年之前美國對華提供了1.7億美元貸款,但這所謂的貸款,一大部分都由中國人給了錢。這區區1.7億美元,相對於美國在二戰中提供給蘇聯的109億美元,提供給英國270億美元,實屬九牛一毛。

所以到了1941年,由於一來沒錢,二來買不到軍火,三來運輸能力有限,國軍開始出現了彈藥的缺乏。雖然這個缺口尚且沒有1943年,1944年那麼嚴重,卻也嚴重影響的部隊的戰鬥力。

當時輕機槍作戰一天的補給量是1000發,但由於子彈數量有限,很多部分已經降低為800發,甚至500發,僅僅為標準配置的一半。

至於炮彈上,更是捉襟見肘。早期德式火炮的炮彈日漸減少,自己又無法大量生產,從國外購買的又運不進來,大口徑火炮只能限制炮彈的使用,火力日漸減少。

這些都是很不利的因素,但國民政府卻無法扭轉。

在會戰開始之前,潛伏湘北的大量特工將日軍即將進攻的情報彙報給薛岳。包括日軍在湘北集中大軍,鐵路公路運輸陡然增加,日軍四處強行徵集民夫等等,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大戰前的表現。

薛岳毫不費力的判斷第二次長沙會戰就要爆發,所以他先是向蔣介石申請增調3,4個軍到第九戰區協同作戰,另外命令留在長沙一線的非戰鬥人員和家屬立即向南疏散。

日軍全面進攻大雲山,由於薛岳不能判斷日軍是為了大戰役而掃清大雲山的障礙,還是單純消滅大雲山這個游擊基地,所以一時也沒有集中兵力,主要由27集團軍楊森自己來對付。

到了大雲山戰役開始沒多久,日軍集中3個師團猛攻,薛岳就意識到這不是單純的掃蕩游擊區,而是大會戰的開始。顯然掃蕩大雲山游擊區1個師團就夠了,沒必要使用如此重兵。

所以,在日軍集結之前的9月10日,薛岳已經下達了準備作戰命令。

具體為:  

(一)位於修水(縣)的第30集團軍,以第72軍(駐修水縣以東的三都)於11日向以北的通山、楠林橋地區之敵發動進攻。

  (二)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由副總指揮王勁修率第4、第5、第8挺進縱隊,進攻咸寧之敵,第6縱隊攻向崇陽,破壞敵之交通和遮斷其補給。

  (三)位於平江以西伍公市、栗山地區37軍之第60師,向北開進至新牆河上游之楊林街布防,並歸在該地的第4軍指揮。

  (四)海軍的布雷第2大隊,在新牆河口以南的磊石山及湘江的虞公廟、烏龍嘴等處加緊佈雷。

此次戰役的打法,大體還是第一次的模式,也就是後退決戰,通過三道防禦圈消耗日軍實力,同時將部隊向側翼撤退,誘敵深入 長沙地區,也就是撈刀河和汨羅江之間的預設陣地。

等到日寇疲憊不堪,補給斷絕,傷亡慘重的時候,再調動主力和長沙附近日軍決戰,一舉將其擊潰或者重創。此時日軍只有撤退一條路,那麼由此深入敵後的國軍各部紛紛給予攔截和側擊,給予日軍重創,迫使其需要大量時間休整,不能繼續發動進攻。

所以,日軍以4個師團,300多門重炮猛攻第一道防線新牆河式,國軍僅有第4軍和第58軍兩個軍的部隊。

但日軍進攻的當時,58軍在側翼的楊林場一帶布防,正面僅有第4軍和37軍增援來的60師,共3個師進行防禦。

日軍一個師團兵力在1萬5000到2萬,此次經過加強炮兵和其他配屬部隊,兵力基本都是2萬到2萬5000人左右。

而國軍一個軍一般只有2到3個師,總兵力約1萬多人。

所以,以1個軍又1個師防禦日軍4個師團,是不可能的。薛岳的意圖只是消耗日軍的實力和補給,並非讓他們和日軍決戰。

同時,為了避免正面部隊太多,被日軍集中優勢兵力殺傷或者合圍殲滅,在在第二道汨羅江防線當時只有37軍(缺60師)和99軍共2個軍,另一個26軍則在37軍的東側山地,隨時給予支持。

第三道撈刀河駐紮著1個軍,但他的後面還有第10軍,第79軍,第72軍等部隊正在向這一線開進,準備用於和長沙附近日軍決戰。

另有抗日鐵軍74軍作為戰區的預備隊。

------------------阿南惟幾是日本最後的陸軍大臣,只是等待他的是帝國覆滅的命運。阿南惟幾選擇切腹自殺,而且真的將到刺入腹部,說明這傢伙是一個很兇殘的人物,對自己也是這樣。傳統的切腹是非常痛苦的,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會這樣自殺。

黔軍激戰新牆河,國軍第一道防線

9月18日,日軍開始發動全線進攻,首先攻打新牆河防線。

日寇以4個師團重兵,在322門火炮,100多架飛機配合下,像烏雲一樣殺向新牆河防線。

此處的第4軍不到20公里的陣地,在短短几小時內被炮彈炮擊數萬發之多,工事被嚴重破壞,官兵也有一定傷亡。日軍出動大量飛機掃射轟炸國軍陣地,妄圖掩護日軍強渡河流。期間日軍始終有50架飛機來回在新牆河南岸掃射投彈,保證日軍衝鋒舟的安全。

在絕對劣勢下,國軍第4軍毫不示弱,頑強抵抗。

其中尤其以第4軍102師所受到的壓力最大,該師是日軍第3,第4,第6師團的集中攻擊方向,戰鬥最為激烈。

雙方激戰12小時,第4軍才有一部分陣地被日軍突破,國軍一部留在一線繼續抵抗,一部則撤向二線陣地,又繼續堅守了2天時間。

此戰還是極為慘烈的,幾乎到處都是你死我活的戰鬥,沒有任何人可以倖免。

以37軍60師為例,該軍和102師並肩防禦。堅守12小時以後,該師傷亡不輕,被迫退守二線。但由於日寇攻擊猛烈,更有騎兵追擊,60師在退往二線陣地時,出現一定的潰散,後由師長親自出面收攏部隊,才保證部隊沒有崩潰。

稍後60師奉命追擊南下日軍,但又被日軍集中主力回頭猛擊。

當時戰鬥極為激烈,甚至到了10分鐘前和10分鐘後都能天壤之別。

60師參謀處上校主任陳燕茂奉師長的命令,走出師指揮部去一線查看戰況。不到半小時回來時,陳燕茂發現師部已經被日軍擊毀,只留下一地屍體,有師部特務營的,也有日軍的。

60師師長,副師長,參謀長均不知道去向,不知道是死是活。

該師三個團長和師部聯繫也全部中斷,只得各自為戰。

此時日軍和60師已經殺成一團,陣地犬牙交錯,前進自然是極為苦難,甚至後退也幾乎不可能。

到黃昏,日軍因為不善夜戰才停止攻擊,陳燕茂趕忙收攏一線部隊,最終只找到3000多人,全力突圍出來。他們連夜從小路走了幾個小時,才在森林中遇到師長一行人。

原來陳燕茂前腳剛走,後腳師部就被一群日軍部隊襲擊。這並不稀奇,因為當時日軍工事特別猛烈,60師防線到處都是缺口,日軍中隊大隊一級的部隊可以毫不費力的衝進來。

師部被大股日軍突襲後,師長趕忙指揮特務營抵抗,隨後安排師部撤退。但日寇數量超過千人,特務營只有300多人,很快被日寇打垮,營長也戰死。日軍尾隨追擊,師部僅有一個警衛排保護,無力抵抗,只能沖入森林躲避。但日軍緊追不捨,師部一行人只得丟棄輜重文件,輕裝狂奔了跑了幾個小時才勉強逃脫。

如果稍微跑慢一點,包括師長在內一個也別想活。

由此可見戰鬥的激烈程度。

60師如此,被日軍主攻的102師就更慘了。

這裡老薩要讚美一下102師。

102師此次在新牆河同日寇血戰3晝夜,造成日寇很大傷亡,己方傷亡慘重。根據柏輝章師長的計算,當時歸隊的僅剩不到一成(一部分被打散,實際傷亡大約是百分之45),這真是極不容易的!

為什麼呢,因為102師本來是國軍中最垃圾,最差的黔軍部隊。102師師長為大名鼎鼎的貴州軍閥柏輝章。

說是大名鼎鼎,其實是惡名,臭名鼎鼎,並不是褒義。

柏輝章是貴州遵義人,跟我們群裡面管理員北風是老鄉。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小雜貨鋪的老闆,一共有9個孩子,其中7個男孩,柏輝章是第二個兒子。

柏這人身體強壯,個子不高,卻頗為結實,口才非常好,也是當地的人精之一。他22歲時從貴州講武學校第二期畢業,隨後成為稱霸貴州20多年的桐梓派軍閥中的一個。柏輝章頗有才能,還是是當時貴州省軍閥王家烈的遠房親戚,自然很快成為他的大將之一,統帥著王家烈的主力第2師。

當時王家烈的核心部隊只有2個師1萬多人,其中第2師就是他的絕對主力,由此可見柏輝章在貴州的地位還是很不錯的。

只是,柏輝章此人在抗戰之前不是什麼好人,除了販賣大煙,勒索民間,禍害老百姓以外,沒做過什麼好事。

柏輝章這個人是土軍閥,所以吃喝嫖賭無一不通,當時貴州軍閥也基本都是這樣。

當時貴州人特別貧困,除了自然條件惡劣以外,軍閥的胡作非為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當時貴州軍閥所在的小城桐梓,到處都是西洋式的別墅,高級汽車,僕人成群,連他們姨太太的哈巴狗都是香港高價買來的,價值上百塊大洋。

而就在桐梓城邊緣的普通老百姓,全家五六口人窮到只有一二件衣服,給出門下地勞動的男人穿,婦女只在腰間圍一個草裙,遮住下身而已,至於孩子,一律全部光著屁股,連一縷布也沒有。

所以貴州的老百姓對這些軍閥恨之入骨,後來紅軍經過貴州,大量老百姓報名參軍,僅僅遵義一地,就有3000多人蔘軍。

相比其他軍閥,柏輝章倒是相對特殊一些,他特別喜歡住大房子,尤其是大洋房。撈到錢以後,柏輝章就會請一些有名的設計師,給他設計特別的住所。

其中最有名的一處,就是誰都知道的遵義會議所在地,毛澤東他們的遵義會議就是在柏輝章的公館開的。

柏輝章為了這個公館花費了很多心血,他曾經去上海租界瀏覽多時,最後選定了幾所洋人的別墅後,讓設計師仿造,由自己大哥柏繼陶負責監工。

這樣花了數年的心血,才完成了這所別墅柏公館,也是遵義裡面最奢侈的豪宅。遵義會議遺址的說明中寫道:柏公館建造的頗為考究,寬敞的廻廊、轉角樓梯、青磚廊柱、雕花門窗、窗上還裝飾著國民黨黨徽,天花板上的燈、都是從一隻鳥或一朵花的雕塑中伸出來,共耗費三萬多塊銀元。

要知道,當時8元塊銀元就可以讓一個成年男性一個月不愁生活。而貴州即使沒有饑荒,每年有不下十幾萬人餓死,柏輝章之流卻狂奢極欲,實屬該死。

後來紅軍長征經過貴州,王家烈傻乎乎的同紅軍火拚,結果蔣介石命令薛岳文攻武衛,將王輕鬆解決。柏輝章雖然還是王家烈的堂兄弟,卻推波助瀾,聯合另外一個103師師長何知重搞所謂的鬧軍餉,包圍王家烈公館要求他下台,最終把王家烈徹底從貴州擠走。

隨後,柏輝章因為有功,被繼續保留102師師長角色。蔣介石怕貴州軍閥繼續抱成團,將102師開拔離開貴州,由此該師成為一支聽命於國民政府的軍閥部隊。

如果說之前都是禍害老百姓的敗類,抗戰開始以後,柏輝章和他的102師絕對是抗日英雄。該師前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等戰役,戰功赫赫,為國家民族立下了大功。

其實,這是多麼不容易啊,因為102師其實很難和日軍正面對抗。

102師是黔軍部隊,黔軍是國軍中最沒戰鬥力的部隊。

黔軍被稱為雙槍軍,打仗時候一隻煙槍一隻步槍,一邊吸毒一邊作戰,一旦鴉片不夠,仗就打不了。黔軍在民國歷史上基本沒有什麼勝仗,唯一的一些勝仗都是在省內內訌。

紅軍當時殺到貴州,除了第二次遵義戰役以外,根本沒有遇到黔軍什麼抵抗,黔軍基本聞風而逃,陣地上丟下不少武器彈藥,還有鴉片煙槍。

就算是第二次遵義戰役,黔軍也是打得一塌糊塗。電影長征放映的時候,一些解放軍老將軍也曾經去觀看。這些老爺子看到婁山關戰役中,紅軍和山上的黔軍拼刺刀的場景時哈哈大笑:這個導演是亂拍啊,黔軍哪裡敢和我們拼刺刀,我們挺著刺刀衝上婁山關,黔軍看到刺刀就跑了!

至於黔軍的武器裝備更是很爛,赤水作戰中,紅軍繳獲了200支黔軍的赤水造步槍。結果試射的時候,發現子彈出膛200米居然不走直線,有的步槍連續打了幾槍槍膛就堵住了。雖然紅軍極度缺乏武器,仍然把這些步槍燒掉了,因為那這種步槍去打仗等於去送死。

但這些都是抗戰之前,抗戰中,102師雖然戰鬥力還是虛弱,戰鬥意志卻極為頑強,每每和日軍血戰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期間傷亡慘重,團長營長一級軍官詢過無數,連柏輝章親弟弟柏憲章上校也戰死沙場。

此戰,102師更是打的極為英勇,絲毫沒有丟了貴州人的臉,也多次被蔣介石獎勵。

新牆河防禦戰一打響,日軍出動3個師團猛攻102師陣地,戰鬥自然無比激烈。

102是參謀處主任李鐵輪迴憶:9月17日新牆河北岸敵人,集中3個師團兵力附帶坦克,騎兵,炮兵向我發起攻擊,首先以重炮轟擊新牆小鎮,一時間彈落如雨,小鎮瞬間成為一片瓦礫。好在我軍早有準備,機槍掩體工事沒有放在小鎮內,而是放在兩側小山峽內,當日軍以汽艇強渡時,我軍以全部機槍交叉火力封鎖新牆河渡河店,敵人一片片從汽艇上栽落江中,汽艇也被擊毀,敵人多次強渡都沒有得手。但日寇從側翼的304團右翼強渡成功,建立了橋頭堡,這對我軍威脅極大。柏輝章師長嚴令該團團長許世,俊一定要消除敵人橋頭堡。許立即組織部隊衝鋒,親自去一線督戰,勇猛衝殺,終於將日軍殲滅殆盡。日軍基本都被殲滅,一部跳水逃生都被淹死,僅有一人被俘。被俘軍曹被押解到師部審問。以往日寇都極為囂張,就算被俘也是不說不動,找機會逃跑或者自殺。這次,這個軍曹卻說了一些日軍進攻部隊的情況,隨後反覆說:你軍大大的好,有名有名的軍隊。我的是俘虜,不殺(意思是不要殺他)!

其實並不稀奇,因為這個軍曹的部隊在第一次長沙會戰的時候,就和102師交過手,知道該師是極為頑強的部隊,心中對其很是敬畏。

日軍使用汽艇強渡數小時,都沒有得手,隨即以飛機大炮封鎖江面,並且使用坦克低近炮擊,開始修復新牆河上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期間被炸毀的軍用橋樑。

102師早有準備,立即用配屬的少量重迫擊炮還擊!

由於102師在此處防禦多時,迫擊炮早已測定好的方位,所以炮擊非常準確。幾十發炮彈準確的砸過去,這所橋樑很快就被炸塌。日軍橋上的工兵在炮擊中,如果電線杆上的麻雀一樣紛紛落水,一部是炸死後落入河中,一部則是自行跳水逃命,隨即被沖走,自然架橋也失敗了。

102師以區區一個師的兵力,面對日軍3個師團,堅守12個小時之久,實屬極為難得,但也付出巨大代價。

但隨著時間的繼續,日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和火力猛烈攻擊102師,逐步將陣地一塊塊的摧毀。數小時後,又從306團正面陣地突破,並且使用騎兵向102師縱深衝擊。

306團團長陳希周幾次向柏輝章告急,柏輝章緊急命令102師的補充團佔據二線陣地,防止日軍騎兵繼續突進,同時下令一線所有部隊不許後退一步,務必堅守各個據點,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

於是,102師繼續和日寇血戰,整個陣地上到處都是慘烈的戰鬥,面對日寇優勢兵力的衝擊,102師官兵堅守每一寸陣地,死光了一層才退一層。

當時戰鬥激烈,日軍騎兵又沖入二線陣地,顯然柏輝章應該把司令部向更遠的後方撤退,但他居然反而將指揮部推進到更靠近一線的地方,以便於及時指揮。

看來柏輝章這個傢伙,膽子也是不小,算是一個很好的軍人。

此時,戰鬥更是慘烈,日寇相當一部兵力已經強渡過新牆河,306團第1營死守筆架山陣地。1個營區區500人被日軍13聯隊2000多人圍攻,傷亡慘重,無力堅持,只得向後方要求支援。

柏輝章當時已經將所有預備隊都用完,手上只剩下幾個傳令兵,無計可施。

正巧此時工兵1營人趕到師部,他們本來是用於協助102師破壞道路的,率領上千民眾將這一線道路破壞大半,此時日軍已經殺了過來。該營只得掩護民眾撤走,隨後回到師部復命。

-----------------柏輝章和他的別墅,也就是遵義會議遺址,很漂亮的一座建築。

柏輝章見工兵營這幾百人趕到,真是如落水的人突然發現一根大木頭,非常高興。

但他也知道,工兵不是作戰部隊,也沒有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可是仗打到這個地步,只要是軍人都要拚命了。

柏輝章親自對工兵營全體官兵訓話:我知道你們是工兵,不能打仗。但現在日寇已經殺到眼皮底下,我們無兵可用,新牆河陣地十分危急,只能讓你們上了。你們誰不願意去,我不怪你們,你們可以自己跟著老百姓撤到後方去。

讓柏輝章沒想到的是,工兵營的官兵們群情激奮,紛紛說:什麼工兵步兵,我們都是軍人,來這裡就是打鬼子的,師長趕快給我們發槍吧(工兵只有一部分有槍)!

還有幾個工兵說:媽的,早就想跟小鬼子拚命了,我們修路的時候,當地民眾說小鬼子把他們糟蹋慘了,連70歲的老太婆和10歲的小女孩都被這群畜生強姦了。現在就是有小鬼子就沒我們,有我們就沒他們,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死!

於是,當晚該營工兵就衝上了筆架山陣地,和日寇英勇苦戰了1天夜。期間也發生了激烈的肉搏戰,工兵們畢竟不是戰鬥部隊,刺刀拼刺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有的步槍就根本沒有刺刀。他們其中的一些人,居然拿起鐵鍬和洋鎬和鬼子玩命,有的中刀受傷以後,攔腰抱住日軍士兵拉響身上的手榴彈。

最後,全營數百工兵僅剩營長楊炯和30個士兵倖存,其餘都壯烈殉國,鮮血撒滿了筆架山。

到這個時候,102師已經苦戰24小時,一線陣地已經被突破大半,他們傷亡慘重,卻仍在堅持。

以劉威儀團為例,該團第一營死守古家村,血戰數場後僅剩100多人。而第二營死守黃泥港,最後僅剩代理營長徐錦江和18名戰士倖存。柏輝章讓他們撤退,徐錦江回答:我們全營弟兄都戰死在這裡,他們都是好樣的。現在就剩我們19個人,我們如果這樣撤了,以後還怎麼見人。就死在這裡算了,拚死一個鬼子算一個吧。

稍後日軍數百騎兵沖入黃泥港,徐錦江和18名戰士衝上街道和日軍肉搏,結果全部光榮殉國。

而第三營也在激戰,營長孫國楨殉國,全營傷亡殆盡。

柏輝章見一線陣地千瘡百孔,已經無法繼續堅守,只得下令轉移到二線陣地。

但此時102師師部所有警衛部隊已經全部派到前線,僅剩幾個參謀和勤務兵,日軍騎兵又在到處亂竄,根本沒法撤退。

但柏輝章說:日軍已經殺到幾百米內了,不撤的話,師部馬上就會被日寇打掉。到時候整個師沒人指揮,還怎麼繼續打仗,我們必須走。

話音未落,幾發炮彈落到師部不遠處,氣浪把兩個參謀掀翻,柏輝章率領師部立即轉移。

但沒走多遠,1個排的日軍騎兵就追了上來,當時師部根本沒有衛兵,眼見就要沒命。

參謀處主任劉鐵輪大驚,讓柏輝章師長趕快往山上跑,自己帶著幾個參謀和勤務兵留下阻擊敵人,哪怕抵抗五分鐘也有一線生機。

但柏輝章不願意走,他親自拔出手槍,指揮七八個文職人員準備抵抗時,山上突然衝下來30多人。

這是奉命退下來的工兵營楊炯等31人,劉鐵輪很高興,這樣多少多了些護衛的力量。

眼見日軍騎兵越來越近,連面目都看清了。

劉鐵輪急忙說:我看這是敵人偵察部隊,後面就是大部分,我們不要開槍,趕快上山躲避。

柏輝章卻說:不能躲,楊營長,你馬上帶人迎上去打,一定要狠狠開槍。

楊炯畢竟是工兵出身,不懂步兵戰術,他說:我們就這點人,如果一打不就暴露目標,敵人追過來怎麼辦?

柏輝章說:這是命令,你去執行,稍後再說。

楊炯只得帶著部下迎上去,用機槍和步槍猛烈射擊了幾分鐘。日軍騎兵當先兩人中彈落馬,余部哇哇叫著一擁而上。

楊炯大驚,心想這下完了,肯定要全部戰死了。

卻沒有想到,日軍騎兵沖了幾步,突然一起勒馬回頭跑了。

楊炯他們趕快回來,跟師部其他成員一同爬上山撤走,等到他們半小時後爬到山頂,才發現日軍騎兵帶著一個中隊的部隊殺了回來。

這時候柏輝章才說:你們沒實戰經驗,不懂這個。我們如果不打就跑,兩條腿哪能跑過這些騎兵的四條腿,必死無疑,所以一定要攔在大路上迎上去打。日軍騎兵看我們敢這樣打,肯定會認為我們是大部隊。他們是偵察部隊,不敢和我們決戰,只好回去彙報,帶著步兵來打。等他們步兵來,我們已經跑遠了,他們還打誰去。

幾個人哈哈一笑,笑聲未落,突然又有一架日軍飛機過來,朝著他們就投了兩枚炸彈。

他們急忙卧倒,好在山地崎嶇不平,炸彈都沒有炸中。

柏輝章說:這裡還是太危險,我們趕快撤退到二線陣地去。

一行人用了2小時退到二線陣地,剛到就接到第4軍軍長歐震的電話。

歐震說:102師務必繼續堅持防禦,全力阻攔敵人前進,掩護其他部隊完成反擊部署。

柏輝章苦笑道:現在日寇步兵分頭以優勢兵力攻擊我各個陣地,日寇騎兵又在到處亂竄,我師已經堅守數日,傷亡慘重,目前可以繼續作戰的不到1000人。就這點兵力,陣地千瘡百孔,恐怕敵人鑽空突進到戰區後方亂竄,要求軍長至少派一個團來支援。

歐震在電話裡面思考了幾秒鐘,然後斬釘截鐵的回答:目前軍的預備隊全部用光了,僅剩90師的一點部隊做最後決戰用,一兵一卒也抽調不出來。你們只能自己堅持!

柏輝章放下電話,憤憤的連說了幾句:孤軍作戰!真是孤軍作戰!

隨後,他又電話給二線陣地的各團,下令誓死堅守,務必戰到最後一個人,在所不辭。

放下電話後,柏輝章又說:現在火線上戰士不滿千,營長以下快犧牲完了,就剩一些零星部隊分守各個據點,我看是堅持不住了。歐軍長說無法增援,我們只能自己死戰。我決定自己去第305團督戰,陳副師長去第304團去,馬上就出發,我們以決死效命,就算守不住,大家死在一起就是了。師部所有事物,都由參謀長負責。

參謀長熊欽垣說:雖然師長這一去,官兵們倍受鼓舞,肯定能以一當十,但這一去實在太危險了,您要慎重。

柏輝章卻沒有理會,拿起手槍,仔細檢查了一下彈夾裡面裝著的子彈,然後塞入槍套,同副師長兩人趕赴火線了。

一般來說,師長不佩戴槍,因為如果師長也需要用手槍開槍,那麼全師早全軍覆沒了。柏輝章檢查手槍裡面的子彈,也不是為了殺敵,而死為了關鍵時候自殺用。

就這樣,102師又苦苦堅持了2天,才收到薛岳的撤退命令。

102師由此退到株洲,柏輝章清點一下人數,僅剩600多人,而該師鼎盛時期為9000多人,全部是貴州人。

結果之前歷次戰役都傷亡慘重,諸如淞滬會戰後,全師僅剩3000人,補充到7000人後,經過徐州會戰,又只剩2000多人。

到了此時,貴州籍的9000多老兵幾乎已經全部戰死,倖存的寥寥無幾。

柏輝章心情異常沉重,召集殘部訓話:弟兄們,這一仗打到現在,我們102師僅存官兵600餘人,犧牲損折九成以上。自抗戰以來,在歷次戰役中,我先期出貴州省的家鄉子弟兵幾乎傷亡殆盡,軍官活下 來的也寥寥無幾。歷次新兵補充,未及訓練就匆匆開赴戰場,在敵人的優勢炮火下,軍官不畏死,士兵不惜命,以報國之心浴血奮戰,殺身成仁,殉國的官兵弟兄是 軍人的楷模,是我們的榜樣。你們都是好樣的是102師的驕傲,也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有你們在,我們102師的這桿大旗就倒不了。你們都是久經戰場的將士, 富有戰鬥能力和經驗,我們要時時刻刻準備再赴疆場,為國效命,以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請記住第二次長沙會戰,新牆河邊有我102師光榮。

講到動情處,柏輝章留下了眼淚。

台下的幾百官兵,也紛紛流淚。這不是為他們自己,而是為了已經殉國的上萬102師的英雄官兵們。

撤退時,工兵營營長楊炯則被日寇切斷退路,無法撤退。楊營長毫不氣妥,率領這30多人,一路收集掉隊的各部士兵和被日寇殘害的當地男青年,組織了600多人的游擊隊,四處襲擊日軍,埋設地雷,燒毀倉庫,伏擊小股日軍,堅持到戰役結束。

這30多工兵,活到戰役結束的,不過10多人了!

此戰102師傷亡極大,但也受到很大榮譽。從蔣介石到薛岳,楊森都給102師眾多嘉獎,戰後又補充了4000人的新兵。

此戰102師盡了最大努力,遲滯了日軍向南的推進,殺傷了日軍大量部隊,堪稱非常稱職。

抗戰結束後,蔣介石為了紀念102師官兵的犧牲精神,在遵義修建了陸軍第四軍第一百零二師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時至今日,貴陽市城南有個著名的地名叫做紀念塔,不少公交車在此設站上下乘客。只是這座紀念塔,也作為宣揚反革命軍閥部隊的產物,早在1952年就被我黨拆毀,不復存在了。

只是,這個102師師長柏輝章的下場卻很慘。

抗戰結束後,柏輝章不願意再從軍,帶著第88軍副軍長的職務退役。蔣介石對他還是比較客氣的,給了他一個國防部中將部員的虛職和一份豐厚的薪餉,以表彰他在抗戰中的貢獻。

之後柏輝章一直在上海隱居,到了1949年才回到家鄉貴州遵義,被蔣介石任命為為黔北綏靖區副司令。

但柏輝章無意和蔣介石一同沉船,也不願意以區區兵力和解放軍對抗,自尋死路。他在同年11月24日在第2綏靖區率部起義, 投降了解放軍,成為解放軍的遵義地區剿匪委員會,任副主任委員。

柏輝章沒有參加過內戰,沒殺過解放軍,此次又是投降解放軍,屬於主動參加革命,似乎應該有很好的下場吧?沒想到事實正好相反。

建國後,柏輝章很快就因為反革命罪被捕。

在1952年,柏因不存在的所謂「 組織中國國民黨黨員反共救國會罪名,於9月14日被中共槍決。

------------------日軍此戰也非常謹慎,主要是第一次長沙會戰被打怕了。他們使用了眾多的重武器,火力非常驚人!

決戰地點定在汨羅江和撈刀河之間

雖然新牆河一線國軍奮力防禦,但卻不能長時間阻擋日軍。

此次日軍作戰方式和過去有所不同,以往日軍多需要等待友鄰部隊渡河成功,消除側翼國軍威脅以後,才繼續南下,但這股日軍有所突破以後,立即南下同退守二線陣地的第4軍和第58軍一部血戰。

這樣一來,新牆河戰鬥爆發12小時之後,就有一部日軍強渡成功,並且向汨羅江一線進發。

新牆河繼續堅守3天以後,薛岳認為大部日軍已經南下,繼續新牆河正面防禦已經沒有意義。薛岳隨即命令新牆河一線部隊先避開日軍正面,向幕阜山區挺近,一旦站穩腳跟就立即向西側擊敵後,以牽制日寇繼續南進,同時命令主力部隊向第二線汨羅江靠攏,準備繼續阻擊日軍。

堅持最久的第4軍也向東側山地撤退,以防止腹背受敵被日軍合圍。

具體為:

(一)第27集團軍以第20軍(其暫編第54師仍留守通城)即向朱公橋方面協同第58軍、第4軍(及配屬的第60師),務於19日拂曉向敵進行側擊。

  (二)第37軍(缺60師)以140師一部擔任長樂街附近汩水南岸的守備,主力於麻峰嘴附近佔領陣地。

  (三)第99軍以92師推進至三姐橋,99師推進至文家山佔領陣地,均歸擔任汩水沿線防守的第37軍指揮。

  (四)第26軍由瀏陽以西向北推進至金井、將軍壩地區,限20日拂曉到達。

  (五)第10軍於18日由衡陽開至株洲以北瀏陽河南岸的東山、渡頭市、普跡市待命。

  (六)第74軍由分宜開至萬載及萬載以西的柏樹、潭埠、黃茅鎮,限於23日到達。

  (七)第30集團軍的第72軍,由修水縣以東的三都及在修水縣附近開向以北的通城準備反攻(之後改令向西開至平江)。

(八)炮兵指揮官王若卿率74軍炮兵團開至金井,並指揮重迫擊炮第2營協同第37軍作戰。

由此,新牆河一線戰鬥大體結束。

日軍19日殺到第二線陣地汨羅江,同此處的37軍和99軍共5個師發生激戰。

9月20日,日軍第3、第4、第6師團及早淵支隊猛攻汨羅江37軍陣地,37軍誓死抵抗,血戰一日,汨羅江被日軍突破。

到了20日,日軍4個師團從37軍陣地突破,逐次渡過汨羅江。

但37軍並不氣餒,繼續退到主陣地堅守。

其實當時的情況對國軍來說還是不錯的,卻也有出乎意料的地方。

薛岳本來是試圖在汨羅江和撈刀河之間選擇決戰陣地,通過汨羅江,新牆河陣地消耗日軍實力以後,在這一線將日軍重創。

沒想到日軍將4個師團重兵緊密靠攏在一起,集中兵力猛砸這兩條防線。所以,雖然新牆河和汨羅江的國軍防禦堅強勇敢,卻不能長時間阻擋日軍的推進。

日軍有一定傷亡,卻畢竟有高達12萬大軍,這傷亡1萬多人也算不了什麼。就補給和士氣上來說,作戰僅僅一周時間,無論士氣還是補給還相當充足,遠遠沒有到疲憊不堪的地步。簡單就是一句話,日軍突破兩道防線以後,仍然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所以,薛岳面前就出現一個選擇,是繼續放棄汨羅江和撈刀河之間的決戰,繼續消耗日軍實力,然後選擇長沙,甚至長沙以南的株洲等地作戰決戰戰場呢?還是選擇在此處進行大規模決戰。

如果選擇前者,使用一部分主力在這一線和日軍全面對抗,有一定風險。

目前日軍4個師團重兵集結在一起,很不容易對付,吃不掉,啃不動。

如果這一線決戰不順利,不能對日軍造成很大打擊,反而導致自己幾個軍傷亡慘重,那麼日軍突破撈刀河殺到長沙以後,估計日軍仍然具有相當的攻擊力。我方几個軍剛剛經過激戰,戰鬥必將銳減,長沙能否保得住,就很難說。

怕是還要繼續南撤,再次和日軍選擇決戰地域。

此時選擇在長沙或者長沙以南決戰,顯然這一線地形對並不有利,而且汨羅江到到撈刀河一線陣地比較堅固,地形又好,經營多年,隨意放棄非常可惜。

相比起來,如果選擇在汨羅江到撈刀河一線,使用國軍重兵集團和日軍對抗。只要能夠大量消耗日軍戰鬥力,就算戰鬥不成功,最終還是撤退,日軍也會有很大損失。最後日軍到達長沙城下時候會傷亡很大,疲憊不堪。

此時集中主力部隊向北猛擊,有望一擊擊潰日軍。

畢竟當時增援的國軍3個主力軍還在向長沙靠攏,等到日軍到達長沙,這3個完整的軍正好趕到,那就是很好的機會。

薛岳權衡再三,認為需要將第一次決戰地點選在撈刀河以北,這主要是目前大體局勢還是對國軍有利。如果隨意放棄長沙,從軍事上和政治上都極為不利,在當時看起來也沒有必要。

日軍因為急於進攻,攻破第一線新牆河和第二線汨羅江以後,無法顧及側後的國軍,只是一味南下。

這些國軍暫時撤退進入東側幕府山後,很快在薛岳命令下開始反攻,四處攻擊切斷日軍補給線和殿後部隊。

第9戰區在新牆河以南的第4軍,並未向以南的汩水撤退,而是橫通戰線的後方,向東轉移至幕阜山區,與原在南江橋一帶的58軍及在通城以南的第20軍會合,等待最後的決戰命令。只要決戰命令一下,這些部隊立即會下山,南下猛攻日軍補給線和撤退的路線。

所以,根據戰區命令,這些部隊很快就就依託幕阜山向西發動側面進攻,與日軍右側負責掩護的第40師團一部發生遭遇戰。

21日,58軍擊潰第40師團掩護部隊,該部倉皇退向洪橋,該軍即向西進行追擊並向大荊街方向前進,第20軍向西進攻時佔領了關王橋,第4軍在江源洞以南亦與敵第40師團激戰了一天。此時位於平江的第27集團軍3個軍以及增援的第60師,則在汩羅江以北依託幕阜山區,對西面之敵進行側擊,威脅其南進的後方。

   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由王勁修所率的第4、第5、第8挺進縱隊,此時已到達敵後的咸寧鐵路沿線附近,並於9月24日,收復了汀泗橋車站;挺進第6縱隊,則在敵後崇陽附近,破壞公路和橋樑。

第一次長沙會戰期間,國軍最厲害的一招就是破路。這次重複破路,更是得心應手。數萬湖南民眾在政府組織下,將這一線大小道路全部破壞,加上9月湖南地區炎熱又降雨,到處成為一片泥沼。

阿南惟幾雖然在戰前強迫上萬當地中國民夫參與軍隊修路,但自古毀林容易,種林難,修路的速度極慢,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所以,經過兩條防線以後,日軍重炮部隊,輜重大車也幾乎都攤在路上,都已經無法前進,僅僅由山炮部隊和輜重馬匹攜帶火炮和補給跟隨步兵前進。

攻擊汀泗橋的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獨立團第三營第七連排長程正坤 回憶當時破路:我團以第三營攻擊汀泗橋的同時,另外第一二營掩護地方政府徵集的數萬民工在破路。這些民眾保守日軍危害,對日軍有著刻骨仇恨,此次他們在軍隊的指揮下,手持撬棍,木棍繩索,牽著耕牛,萬人動手,翹的翹,拉的拉,挖的挖,將這一線鐵路完全破壞。有的鐵軌,枕木都被抬走,沿著鐵路的電線全部被剪斷,只留下光禿禿的電線杆,有些地方連電線杆都拔起來抬走了。由於日軍傾巢而出南下進攻長沙,鐵路沿線非常空虛。各據點日軍看我們數百軍人掩護民工破路,根本不敢出擊,只是在據點裡面盲目放了些空槍,無可奈何的看著自己的運輸大動脈完全癱瘓。

換句話說,日軍的雖然正面沖的很猛,但後方已經一塌糊塗,甚至補給線幾乎都被國軍切斷了。

薛岳預計,日軍這種情況,最多可以再支持二周,也就是最多進攻20天就必須南返,不然等待他們就是被國軍包圍重創。

58軍和游擊隊打得好,負責側後襲擊的川軍20軍打得就更好,把補給線上的日軍揍的一塌糊塗。由於日軍主力盡數南下,在新牆河一線後方僅有數千兵力保證補給線和倉庫,這是20軍的好機會。

20軍133師388團代理團長陳德邵回憶:敵主力南下以後,集團軍司令楊森緊急命令防止日軍側翼包抄的第20軍立即由通城,黃岸,天岳關,南江橋幾處,猛烈進攻新疆和以南地區,阻擊日軍後續部隊,破壞日軍後勤設施。

於是133師連夜趕到岳陽步仙橋附近!當時日軍步騎兵和輜重部隊一共只有2000多人, 10多輛坦克裝甲車防禦大荊街的巨型糧食彈藥倉庫。另外還有數百日本工兵,強行拉了數千中國民夫,搶修新牆小鎮一線的公路。133師師長夏炯得到這一情報以後,命令399團配屬工兵一排,襲擊大荊街的倉庫,398團夜襲築路的日軍,同時於路上設伏,準備伏擊增援大荊街倉庫的日軍。

399團在陳德邵率領下,花費一天時間做好準備工作,在第二日凌晨2點突然發動襲擊。該團第3營以排山倒海之勢,將倉庫警備日軍200多人擊潰,然後立即放火焚燒了倉庫。

在第3營襲擊的同時,該團迫擊炮部隊猛烈炮擊其餘數百的日軍露營部隊。

一時間,倉庫著火爆炸,日軍營地到處都是炮彈爆炸聲,日軍大亂,人馬互相踐踏,東奔西竄,又被第3營機槍火力射殺,一排排的倒地。

於此同時,398團也擊潰日軍工兵部隊,日軍工兵丟下數千民夫抱頭鼠竄,該團立即組織民眾撤離,讓他們回家。

搞定這兩股日軍後,398團和399團又在公路上設伏,準備襲擊增援的日軍。本來日軍行動都是很迅速的,一般遭襲以後,援軍幾十分鐘內就會出發。但由於此時日軍遭遇突襲混亂,後方兵力又太少,夜晚根本不敢增援,到了10個小時後,也就是第二天八點才有1000多騎步兵殺向大荊街。

結果,該部先是被公路上的地雷和預設的集束手榴彈炸死了近百人,隨後又被這兩個團集中兵力伏擊。激戰2個小時,日軍大敗,在飛機掩護下勉強突圍。

此戰,日軍傷亡近千人,更慘的是倉庫完全被破壞,修築公路的計劃也被徹底打破,這對於這附近的日軍也許還沒有什麼,因為他們還可以得到岳陽後方的補給。但對於遠在150公里以外長沙的日軍,就是滅頂之災,因為他們這一條重要的補給線就被切斷了。

類似的襲擊還有很多,日軍由於後方戰場長達近200公里,兵力有非常空虛,實際上是無力防禦的。

------------------此戰國軍側面打得很好,把日軍補給線搞得一塌糊塗。

側後打的很好,正面其實也不錯。

汨羅江防線雖然已經被突破,但第37軍及從99軍配屬來的兩個師(92、99師),已在汩水中、下游以南地區構築陣地,軍部位於金並以西之檀樹灣,增援的第26軍到達了距離37軍不遠處的平江以西的瓮江地區,軍部位於瓮江以南之金井。戰鬥力較強的第10軍向長沙東北的福臨鋪、金井開進,以增強第37軍、26軍在該地的防禦。

戰區作為預備部隊的王牌74軍正向瀏陽與長沙之間的春華山、黃花市前進,準備在夏家塘、春華山、赤石河、石灰咀一線布防,阻擊南進之敵。

可以看到,不僅國軍在側後處處開花,正面也有不少部隊,即使日軍4個師團聚集在一起,還是可以打一打的,所以形勢對國軍還是比較有利的。

由此,薛岳不顧參謀處長趙子立關於後退決戰的建議,將第一個決戰地點選在了撈刀河以北汨羅江以南的區域內,並且準備集中5個軍的兵力,給日軍以重創。

可以說,在當時一般軍事角度看來,薛岳做的很有道理。

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本來很好的局面,又被國軍落後的通訊技術完全破壞,技術上的落後又讓國軍吃了大虧,造成這一決戰根本無法實現,甚至讓國軍差點發生了崩盤。

想知道具體內容?請聽下文分解,很鬱悶吧,呵呵!


推薦閱讀:

清十二帝檔案表
X檔案
獅子座小檔案
資料:鄧超個人小檔案
150312檔案揭秘:為了61個階級兄弟(下)

TAG:歷史 | 真相 | 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