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過端午和今天的我們有哪些區別?下面這5張圖告訴你!
明天就端午了,
老祖宗用命換來了我們的3天小長假,
大恩不言謝!
讓我們一起從詩句里看看,
古人是怎麼過端午的。
當然,
不要再試圖尋找那些屈原寫端午節的詩句啦,
至於為什麼嘛,
自己再想想,
想想哈。
端午快樂!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賞析
唐代人將五色絲線編織成帶,佩在身上,稱為「長命縷」或者「續命縷」,所以說「長絲續命人」。而「九子粽」源於九子蒲(一種蒲草),「粽子」又與「種子」諧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葉包裹粽子,表達多子多孫的美好祝願。
上面這個就是長命縷咯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賞析
「競渡」就是現在賽龍舟活動的前身。為了衡量競渡的勝負,唐人創造了「錦標」的比賽制度,指在龍舟划到終點的時候,以搶奪浮標來判斷勝負,搶得頭標的人就是比賽的冠軍,鼓聲擂動,船隻齊發,爭先恐後,驚嚇得水鳥亂飛,只為奪得錦標。
大哥這龍舟劃的也真是沒誰了!
端午日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賞析
「艾符」指艾草和驅邪符,端午日掛在門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飲用以養生,古人有端午節飲菖蒲酒的習俗。少年逢節日自然歡愉,老了卻多感慨,不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閑聊天下太平。白髮日漸增多,石榴花年年應節而開,紅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嘆千年之中,聖賢和蠢人同歸黃土,有多少人湮沒無聞,又有幾人能名垂青史?
艾草是在夏天驅除蚊蟲的一種草,然而對於吃貨來說,艾草也可以吃,上有艾草餅為證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賞析
「浴蘭」指古人端午節「浴蘭湯」的習俗,用草藥煎湯淋浴。因為粽子用絲線纏裹,所以說「彩縷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稱粽子為「角黍」。唐代開始用糯米代替黍米來製作粽子,色澤變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為「香粳白玉團」。
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
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酈時一弄。
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賞析
五月里石榴花兒紅艷艷,綠楊雨中默默站立,絲線纏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盤裡,扇子上面畫著雙鳳凰,正是端午時節,浴蘭湯,喝菖蒲酒,樹葉叢中黃鸝的叫聲驚醒了朦朧中的好夢。
下面是大彩蛋,濃情過端午,沙畫送祝福!
推薦閱讀:
※我們都是凡塵男女,逃不過愛與被愛的旋渦
※3/8特輯:Women不讀「我們」
※【好歌精選】《我們的歌謠》(5首)
※娛樂BigBang:阿sa你怪我們咯
※心語物語——讓我們一起感悟生命,體味人生 - 歡樂帖圖 - 心語,生命,人生,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