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臨床獨憑脈診斷病的認識

對臨床獨憑脈診斷病的認識

寸口診脈是中醫重要的,也是最具特點的診法之一。中醫有著極為豐富的診法學理論,然而一直以來,民間普遍存在一種誇大中醫脈診作用的傾向:許多患者找中醫看病,不和醫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把手一伸,讓醫生通過脈診判斷他得的是什麼病。有一些江湖醫生包括正規醫生,也常常不行問診,診脈開方。要不要獨憑脈診斷病,幾乎是每位中醫醫生都要面臨的一個窘境。不這樣做,常常得不到患者的信任;這樣做,又會誤導患者。醫生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呢?本文試從獨憑脈診斷病、法當四診合參、臨證權宜之計三個方面,對此問題進行討論。

1.獨憑脈診斷病

這裡討論的脈診,是指臨床常用的中醫寸口診脈方法。其實中醫的脈診並不只有寸口診脈,《內經》中的《素問·三部九候論》即提出「三部九候」診脈之法,《素問·五臟別論》有「氣口(寸口之別稱)獨為五臟主」之說,講的是「氣口」單獨即可判斷五臟六腑氣血盛衰。《難經》在一開始的「一難」即提出 :「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正如元代滑壽《難經本義》所云 :「越人之意,蓋謂凡此十二經,經皆有動脈,如上文所云者,今置不取,乃獨取寸口,以決臟腑死生吉凶。」後世其他部位的脈診漸漸淡出臨床醫生的視野而僅見諸文獻,脈診遂獨取寸口。自《脈經》列二十四種常見脈象以降,歷代皆宗之以為診脈法則。

寸口脈診本來只是中醫臨床診法之一,可是古往今來,卻出現對其作用過分誇大的傾向,以至有的醫生獨憑脈診斷病,並以此作為醫術高明的標誌。

《後漢書·郭玉傳》有這樣一段記載 :「和帝時,為太醫丞,多有效應。帝奇之,乃試令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使玉各診一手,問所疾苦。玉日:『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不管其記載是否確有其事,都反映了人們以脈診為神的心理。

這樣的例子在古代醫案中多有體現,茲舉清末太醫院使趙文魁的醫案如下:「十月初二日,趙文魁請得端康皇貴太妃脈息:左關弦而近數,右寸頭微浮。肝經有熱,感受風涼,以致頭悶肢倦,中氣欠調。今擬化風清肝調中之法調理。」很明顯,「頭悶肢倦,中氣欠調」,是由「肝經有熱,感受風涼」判斷而來;而「肝經有熱,感受風涼」之證候,又是由「左關弦而近數,右寸關微浮」斷定。在趙文魁諸醫案中,又分別記載了他「請得淑妃脈息」、「請得皇后脈息」、「診得平格脈息」等,可見這位御醫給這些身份特殊的皇族女子看病,恐怕既不能問,更不能望,只能憑脈斷病。

不僅是特殊醫患關係中存在這種情況,醫生憑脈斷病,在普通的診治過程中,也極為普遍。近年頗具影響的《思考中醫》一書,也間接涉及這樣的例子,劉力紅先生 在述及成都名醫「田八味」治病特點時說:「田老之臨證尤精脈診,因為應診者極多,日看三四百,故常無暇問病,而多以脈斷之。有是脈則定是證,而用是方,臨床療效極佳。」

不僅是醫書,其他的文獻對此類情況也有涉及。比如被眾多學者認為是寫實之作的《紅樓夢》,在對醫生診病細緻入微的描述中,也對此有所反映。《紅樓夢》第十回講張太醫給秦可卿診病一段是這樣寫的 :「到了賈蓉居室,見了秦氏,向賈蓉說道:『這就是尊夫人了?』賈蓉道:『正是,請先生坐下,讓我把賤內的病說一說再看脈如何?』那先生道:『依小弟的意思,競先看過脈再說的為是。我是初造尊府的,本也不曉得什麼……如今看了脈息,看小弟說的是不是,再將這些日子的病勢講一講,大家勘酌一個方兒,可用不可用,大爺再

定奪。」張太醫下面對秦氏脈象的分析,也的確非常準確,以至「旁邊一個貼身伏侍的婆道:『何嘗不是這樣呢。真正先生說的如神,倒不用我們告訴了。』」

2.法當四診合參

雖然有的醫生的確經驗豐富,能夠憑脈斷病。但是究其根本,這既不符合中醫診法的原則,更不利於臨證準確判斷病情。故眾多有識之士均對此提出批評。

《素問·征四失論》川曰:「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窮。」臨證只有了解患者的發病原因等各種情況,才可以診病。否則倉促之間,憑脈妄斷病名,非良工之所為。

王肯堂《證治準繩·幼科》 曰:「奈何常人拱默而令切脈,以謂能知病否……醫者不可不審其病源,而主家亦不可不說其病源,」對醫患雙方均提出要求,不能僅憑脈而斷病。

汪機認為「苟不兼之以望、聞、問,而欲得知其為何病,吾謂戛戛乎其難矣」,「望聞問切,醫之不可缺一也」,臨床醫生應以此為借鑒。

李中梓《醫宗必讀·不失人情論》討論醫患關係時提出 :「有諱疾不言,有隱情難告,甚而故隱病狀,試醫以脈。不知自古神聖,未有舍望、聞、問,而獨憑一脈者。且如氣口脈盛,則知傷食,至於何日受傷,所傷何物,豈能以脈知哉?」

陳修園針對臨證誇大脈診作用,發出以下感慨 :「脈之為道最為微渺而難知也。方書論脈愈詳而指下愈亂,何苦張大其言,以人命為戲乎?」

不僅是醫著中對此問題有所涉及,作為「醫學愛好者」的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結合自己的求醫經歷,也對此有中肯的評述。《東坡雜記》雲 :「脈之難明,古今所病也……而醫之明脈者,天下蓋一二數……吾平生求醫,蓋於平時默驗其工拙,至於有疾而求療,必先盡告以所患,而後求醫……吾求疾愈而已,豈以困醫為事哉!」

當代的有識之士也提出 :脈診固然重要,但並未達到可以取代其他診查手段的程度。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都需要用科學理智的心態看待脈診。

3.臨證權宜之計

雖然中醫醫生們都將四診合參作為診斷的基本原則,現在更有許多中醫常常藉助現代的診斷技術。但由於以中醫脈診為神的求醫心理在民間廣泛存在,作為中醫尤其是年輕的中醫,又往往會遇見類似的患者:他們不肯向醫生說明病情,把手一伸,讓醫生通過脈診來說出他們的病痛。說得對,便以為是好醫生而信任有加;說得不對,頓時心存疑慮,不能保證良好的醫患互動。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加強對患者的醫療教育,克服不正確的求醫心理。作為醫生,尤其不能故弄玄虛而誤導患者。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確實問診不及,則可採取一些權宜之計。《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日:「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可見天下醫生診脈的水平,沒有哪個敢言超過扁鵲。扁鵲診病時,「視病,盡見五藏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一般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扁鵲可望而知病,不過以診脈為名義罷了。如此則神奇如扁鵲,亦以憑脈斷病為臨床權宜之計。

今人固然無法做到傳說中扁鵲那樣,具有特異功能,望而即知其病,然亦有方法可以遵循。首先要結合望、聞所得的信息,觀察其神、色、形、態及舌象,聞其氣味聲息,與所切

脈象參合。必要時,可參合脈診以外的其他切診方法。另外,患者不想直接道出自己的病情,對其他方面的問詢,則未必不予配合。脈診之先,不妨於不經意間,漫不經心地和他(她)閑聊,通過其年齡、職業(通常在病曆本的首頁標明,然工作性質、特點等,尚須進一步問知)、個人生活史、社會環境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在對病情判斷時,進行參考。這樣做,又可以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使之願意與醫生進行交流。同時中醫治病強調以人為本,治療個體化,也有這方面的要求。

另外,多數患者並非不願意向醫生交待病情,不過是「試醫以脈」。這種情況下,醫生常常只要能夠在患者未說之前,準確地判斷出患者的主證或者個別癥狀,就打開了醫患溝通之門。所以不必等到脈診結束後,再全部道出通過切、望、聞等判斷的信息。而應在切脈之時,即積極地向患者反饋脈象的特點,並與患者交流,詢問其是否有相應的癥狀。如有,則提示自己的思路是對的,同一證候往往有固定的癥狀群要素,舉一則可以反三;如沒有,亦不要氣餒,或及時調整辨證思路,或再就該證候常見的其他癥狀進行問詢。即使同一脈象,也有不同的主病。如滑脈既主痰飲、氣滯等實證,又主妊娠;緊脈多主寒證、痛證,又主宿食。臨證之時,診得相應脈象,一方面可結合望、聞等診法判斷所主證候,另一方面,如證候不明顯,也可向患者詳細解釋該脈象所主不同證候的不同臨床表現,患者見你胸有成竹,娓娓道來,如所言諸證又與他(她)的某些癥狀相契合(這種把握應該是相當大的),則常常疑慮之心頓消而與醫生暢所欲言。

臨證權宜之計,絕非如一些江湖游醫所為,偷梁換柱,混淆視聽,而是對醫生的理論水平和診斷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熟知中醫望、聞、問、切各種診法所主病證,一味胡亂猜測甚至強辭奪理。則非我輩所為。


推薦閱讀:

董復華:生命密碼--32.認識宗教-用平等大愛的心去奉行你的信仰
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一) - 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一) - 草根網
需要準確認識的痹證良方 ——關於桂枝芍藥知母湯的幾個問題
認識寅月
大紅袍基本認識(二)

TAG: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