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未必「失去了二十年」

  張季風

  「長期低迷」更準確

  三聯生活周刊:我們談到日本經濟,最常用的詞是「失去的十年」,後來又變成「失去的二十年」,日本在過去20年里的經濟狀況,真的非常糟糕嗎?

  張季風:對「失去的十年」或「失去的二十年」的說法,我覺得有虛有實。日本「失去」的是財政,它的財政狀況確實太糟了。但是說到經濟的其他方面,日本的實力不容小覷。日本人自己大談「失去的二十年」,固然有真實的一面,但也有故意誇大的成分。日本的「哀兵之策」應引起我們的警惕。

  有很多人評價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蕭條,我覺得用「蕭條」這個詞形容現在的日本並不準確。西方經濟學對蕭條的定義包括失業人口劇增、經濟長期負增長、國民經濟難以為繼、民不聊生,而日本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從最基本的失業率數據來看,日本的失業率最高年份是在2002年,為5.4%,現在是4.1%。按照凱恩斯經濟學的說法,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就是充分就業了,近20年來,日本在絕大多數年份失業率在5%以下,而同期歐洲保持著兩位數的高失業率。

  我從1992年開始在日本留學和工作,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那些年裡,我大部分時間在日本,但是感覺不到什麼蕭條。日本人也不覺得自己的生活比昨天差,他們仍然是發達國家,生活水準不亞於歐美的發達國家。

  三聯生活周刊:但是大家都覺得日本經濟出了問題,用「失去的二十年」是誇大了日本經濟的問題嗎?

  張季風:日本經濟絕不是沒有問題,問題很多,既有供給方面的問題,即結構性問題,也有需求不足方面的問題。但如果讓我給日本過去20年的經濟做個評價,我覺得是長期低迷,日本呈現出一種無增長的發展,但實力猶在。我們要注意到,日本的經濟數字是沒有水分的,它的增長速度雖然低,但是一直在發展。日本從1991到2009年,它的GDP以年均0.8%的速度在增長。但無論怎麼說,如果和日本之前的中高速增長期相比,這個數字當然顯得太低了。

  三聯生活周刊:也就是說,今天日本的經濟實力有可能被低估了?

  張季風:我認為,如果從更全面的經濟指標看,日本經濟被明顯低估了。首先,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而衡量經濟體的指標是GDP,即國內生產總值。可是我們都知道,日本在海外的經濟資產是非常龐大的,並且基本都是優良資產,GDP並沒有將這些統計在內。

  另一個指標是個人金融資產。2013年3月,日本的個人金融資產有1547萬億日元,政府的長期債務是970萬億日元,這意味著日本政府如果繼續在國內發債,還有500萬億日元的空間。在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里,日本的個人金融資產一直是上升的。這也是老百姓不認為生活變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指標需要注意,日本是單位GDO能源消耗最低的國家。日本是一個既無資源又無能源的小國,它能夠維持能源安全,並且在44年時間裡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很不容易。2011年日本大地震,占發電量29%的核電站全部停機,而日本仍能保持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恐怕其他國家很難做到。

  另外,日本的外匯儲備仍列世界第二,國民富裕程度在提高,社會公平化程度很高,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做得很好。我覺得我們應該認識一個真實的日本經濟,不要被情緒蒙蔽了眼睛,這樣才能正確知曉日本的實力。

  三聯生活周刊:單看國內生產總值確實不能代表日本的實力,我們常說「海外還有一個日本」。

  張季風:差不多如此,以2011年的數據看,日本的GDP總量是5.87萬億美元,目前它的海外資產是7萬億美元。這7萬億美元是包括負債的,其中凈資產為3萬億美元。日本海外企業的盈利能力非常強,比如前些年在中國的日資企業有75%是盈利的,儘管近期因為中日關係緊張,在華日資企業受到影響,但仍有60%以上的企業盈利。而中國的很多企業走出去,虧損相當厲害。中國統計GDP是將外資企業統計在內的,實際上這塊利潤的大部分可能不會留在中國國內,所以用GNP(國民生產總值)衡量一國經濟更為真實,有關統計表明,日本的GNP遠遠大於GDP,可能高出60%。

  三聯生活周刊:你提到的哀兵之策,是日本有意把自己的經濟問題嚴重化嗎?

  張季風:我認為這裡邊有多重原因。一是基於日本的國民性,日本人喜歡報憂不報喜,危機感非常強,並將這種危機感化為繼續進步的動力。事實上,「哀兵之策」給日本帶來了很多好處。

  三聯生活周刊:那事實上日本在看待自身實力方面,出了問題嗎?

  張季風:我覺得日本找錯了參照物。「失去的二十年」的結論,是與日本高速增長時期、泡沫經濟時期、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進行比較得出的。如果我們拿2010年的日本與泡沫經濟產生之前1983年的日本相比,會發現這兩個時間點上,日本的土地價格差不多,股市略有提高,居民工資收入緩慢上升,並沒有失去什麼。

  當然,拿什麼作為比較對象,也決定了他們的心態。他們如果拿現在與自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速增長期去比,顯然會有失意心態。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原來促進經濟高速增長的內外部因素都不存在了,經濟發展本身就有增速遞減規律。日本如果拿自己與上世紀80年代泡沫經濟時期相比,也會覺得現在經濟不景氣了,因為泡沫期的瘋狂本來就是不理性的。日本拿自己和中國比,中國現在正處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增長當然比日本快。日本人也拿自己和美國比,但實際這兩個國家不可比,兩國的國土面積、國際地位不可比,美國擁有的政治霸權、軍事霸權、金融霸權,日本都不具備。但日本人往往容易把自己和上述這些參照物作對比,難免會覺得自己失去了很多。

  泡沫破裂與社會變化

  三聯生活周刊:20年前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時,房價和股市都大幅下跌,但是為什麼日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社會也沒有發生動亂呢?

  張季風:這很大程度上與日本的國民素質相關,日本人對於秩序、契約是相當遵守的。股票與房地產等資產投資有風險,這一點大家都清楚,因此即使價格升降幅度再大,也要遵守契約。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都能自覺遵守契約,出了問題就不會怨天尤人,社會也就不容易發生動亂。2011年的「3·11」大地震後,日本國民淡定有序地應對危機,也能體現出其國民素質是很高的。

  另一方面,穩固的社會結構也保障了社會穩定。我們要注意到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末成為第二經濟大國,完成了數量上追趕歐美髮達國家的任務。在上世紀70年代它成功克服兩次石油危機後,國土開發和國內基礎設施硬體建設基本完成,國內消費市場趨於飽和,經濟逐漸成熟化。1961年日本開始實行國民養老金制度,很快實現了「每個國民都有養老金,每個國民都有醫療保險」的目標。到了70年代中期,日本90%以上的人口都具有「中流」意識,也就是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日本人驕傲地稱之為「1億總中流」,橄欖形的社會結構已經形成,這樣的社會結構非常穩定。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日本也出現了農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大遷徙。但是這種人口流動在1974年基本完成,城市住房問題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得到解決。泡沫經濟出現後,經濟比較富裕的人熱衷於投資房地產和股市,他們本身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不是那種人們購買自住房屋就遇到很大的泡沫,所以日本經濟的泡沫破裂,對普通人日常生活影響不大。

  三聯生活周刊:我看了一些資料,有個奇怪的感受,好像日本的經濟低迷是政府的事情,老百姓受到的影響沒那麼大?

  張季風:這種感受也沒錯。在過去的20年,日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並沒有降低,而政府的財政狀況卻非常糟糕,政府長期債務餘額與GDP之比已經超過200%。如果說過去這20年日本失去了什麼,最突出的就是失去了良性的財政。惡化的財政狀況,使得國家財政槓桿的調節作用失靈。政府長期債務負擔過重,日本現在每年用於國債還本付息的費用就佔到財政支出的25%。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政府的日子比老百姓難過很多。當然,政府的財政狀況會影響老百姓對經濟的預期,人們捂著錢袋,不敢消費。日本的個人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佔比高達56%,人們不敢花錢,經濟就難以拉動。

  三聯生活周刊:日本經濟學家竹內宏提到經濟泡沫破滅後,「不幸的是,破產是一步步逼近的。地價緩慢下降,給人一種期待感,似乎有可能回升。在泡沫崩潰後,股票價格也長時間在2萬日元的水平徘徊。人們感覺不到危機已逼近」。日本的泡沫破滅,並不是跳崖式的變化嗎?

  張季風:日本是個自負的民族,不會輕易承認自己的失敗。「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史上,在泡沫經濟之前,也出現過若干次不景氣,但只是與上一年相比,增長率略微下降。另外日本之前的高速發展,從政府到老百姓都沉浸在樂觀情緒中,並沒有泡沫即將破滅的概念。1992年政府運用「硬著陸」的辦法刺破泡沫後,當年的日本經濟白皮書還認為經濟是繁榮的。

  但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出現了1997和1998連續兩個年度的負增長。它的平均增長率顯著下降,實體經濟受到衝擊,需求不足和物價下降使得經濟陷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自身的泡沫破滅,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失業率顯著上升。那兩年日本金融秩序混亂,不良債權惡化到了最嚴重的程度,北海道拓殖銀行、三洋證券、長期信用銀行等金融機構倒閉。從1992年經濟泡沫破滅,到1997、1998年經濟更加惡化,確實有一個問題逐步爆發的階段。另外,政府對不良債權的處理也非常緩慢,直到小泉政府在2005年才徹底解決。

  三聯生活周刊: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除了美國「廣場協議」的外力作用外,日本自身有哪些原因呢?竹內宏認為,是日本在歷史上建立的重感情社會,輸給了美國式的市場經濟社會。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張季風:回頭看日本的發展,從「二戰」後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政府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干預很深,處處體現出政府對企業的溫情保護、公司對員工的溫情。政府把核心為銀行的金融體系置於嚴格控制之下,低利吸收國民儲蓄,再把這些儲蓄資金集中投到重要產業。日本的重化工業等得以以低於市場利率的低利率獲得豐富的資金,以驚人速度發展,這也成為所謂「日本模式」的重要特點,即它實行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體制,同時具有出口主導型的發展取向、引進技術趕超模式、主要依靠內部積累的高儲蓄、重視教育和技術開發等。但是當危機來臨後,企業對員工溫情的「經營方式」,由於外部客觀條件的變化而難以維繫。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使得國家間競爭更加激烈。比如日本人曾經引以為傲的終身僱傭制,在全球化競爭中,企業漸漸無力負擔這樣的人力成本,所以日本企業的臨時工比例不得不大大提高,現已高達36%。

  三聯生活周刊:在日本經濟成功的年代,「日本模式」受到推崇,還引申出效仿它的「東亞模式」。

  張季風:在發達國家中,日本有著區別於歐美各國的一些特殊制度和慣例,日本模式與美國的「小政府」模式明顯不同,與英國和北歐國家過度注重分配的平等化和公平化的福利國家模式也不同。日本模式適應了戰後國家集中資源發展經濟的需求,但是客觀條件變化了,日本模式就出現了制度疲勞,進入了成熟階段的迷惘。

  三聯生活周刊:也就是說,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低迷,有其必然性。而不僅是美國的陰謀論使得日本衰退?

  張季風:這是個必然性和偶然性並存的過程,從必然性看,日本失去了後發優勢,當它和歐美髮達國家在同一起跑線上時,技術引進依靠沒有了,創新能力顯得下降了。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使得一些產業的競爭力不足。另外,日本社會快速地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全社會對這種變化應對不足。1990年日本社會保障性支出占財政支出的11.6%,而2011年已經佔到28.7%。日本人平均壽命83歲,世界第一。長壽本來是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標誌,但是日本社會的老齡化和少子化並存,問題漸趨嚴重。經濟全球化,使日本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發生劇烈變化,而日本又應對不利。

  從偶然性說,日本經濟的泡沫破滅不久,發生了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使得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加速了金融機構的破產,2001年美國IT泡沫破裂、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和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都使得原本恢復不錯的日本經濟,再次受到打擊。

2012年,日本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3000萬。圖為2012年9月17日「敬老日」當天舉行的鍛煉活動

  日本的強勢目標

  三聯生活周刊: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日本的經濟,有哪些指標能使我們認識真實的日本?

  張季風:這裡比較重要的是中國應該怎樣認識日本實力。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一是我之前提到的GNP,國民生產總值,它比GDP更能反映國民的富裕程度。日本有大量優秀的跨國公司,它是一個國際投資大國。再者,從綠色GDP指標看,中國還不如日本。第三,如果用包容性財富指標看,它包括勞動力質量、基礎設施與生產設備、自然資本,強調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根據德國統計,2008年日本的包容性財富指標是中國的2.8倍,所以我認為中國應該從中找到差距,我們的人均富裕程度、社會公平程度、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都和日本有不小差距。

  三聯生活周刊:在發達國家的比較中,日本經濟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張季風:最近這10年,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歷債務危機之後,日本的經濟顯得不錯。日本的產業結構比較合理,它的「三產」佔比75%以上,「二產」20%多,「一產」只有1.4%。它的勞動力結構與產業結構基本一致。日本一直重視製造業的發展,在這方面優於美國,日本通過「二產」創造的財富,來支持「三產」的發展。

  日本的企業依然實力雄厚,創新能力仍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日本的專利申請數量過去長期保持世界第一,2010年雖然被中國超越,但是日本的實效專利量仍然是世界第一。日本「二戰」後有16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的自然科學獎項,其中2000年以後獲「諾獎」的就有11位,這些都說明日本的科研和創新能力不容小視。

  但是從長期說,因為有新的經濟體在快速趕超,日本國際地位的相對下降不可避免,但下降的速度將是很緩慢的,而且絕對經濟量還會有緩慢發展。

  三聯生活周刊:日本社會對於自身的緩慢發展,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

  張季風:雖然人民生活水平不低,但是過去20年的日本社會很沉悶,閉塞感強,人們打不起精神,感覺整個國家失去了方向。這也是「安倍經濟學」受到日本社會推崇的重要原因。安倍通過經濟刺激手段,讓股市上升、匯市下降、實體經濟向好,提振了國民信心,人們重新感覺到了活力。日本希望衝破戰後給它套上的枷鎖,成為一個所謂「正常國家」,日本政治家把這些目標當作國家的新方向。而中國的迅速崛起,增強了日本社會的焦慮感,也使得日本政客更加向右轉。

  三聯生活周刊:但是日本的右翼傾向會遭到國際社會的施壓。

  張季風:這也是日本慣用哀兵之策的重要原因,哀兵之策給它帶來了很多好處,使它在不太受外界關注的情況下做了很多事情。默默地發展經濟,在軍事上偷偷摸摸搞些小動作。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泄漏之後,日本也由此獲得一些同情,在低調之下把核廢液排入了太平洋,除了韓國表示輕微抗議之外,其他國家居然沒什麼反應。

  事實上,日本依然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強勢國家,「廣場協議」後的日本,按照美國規則來走,結果把自己弄成了四不像,日本人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的日本政治家的策略是:以依附美國為手段,最終還是要達成擺脫美國的目的。

  三聯生活周刊:你對安倍政府的經濟前景樂觀嗎?

  張季風: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獲得多數席位,這意味著日本政壇的「扭曲國會」時代已經結束。今後安倍想要實現長期政權的目標,關鍵還在於重振經濟。為了保持經濟復甦的勢頭,安倍在經濟方面的首要任務就是落實「第三支箭」,即長期增長戰略的各項內容。但第三支箭內容很散,包括250多項具體政策,沒有聚焦點,很難收到好的政策效果。拋開日本經濟的諸多長期結構性痼疾如人口老齡化等,安倍近期面臨的棘手難題能否解決也很難說。我覺得安倍把經濟指標定得太高,他即便達到一半也比現狀要好。我估計日本兩年內通脹率可能超1%,但很難達到2%,到2020年實際GDP年平均增長率有望達到1.2%~1.5%。

(責編:kzf)
推薦閱讀:

阿拉伯世界洗牌 全球經濟拉警報(圖)
計劃經濟大家談
林鄭月娥:香港經濟與周邊接軌 年輕人須擴闊視野
直播預告 | 共商宏觀經濟形勢,布局新經濟事業

TAG:日本 | 經濟 | 日本經濟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