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腸易激綜合征
CFP |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些困擾?
有急事卻突然有了便意且無法忍耐;吃了冷辣生鮮等食品後,馬上拉肚子……多數人並沒有把這些癥狀當回事,往往簡單地將其歸咎於腸胃不好。殊不知,這些癥狀的出現,可能源於一種功能性胃腸病——腸易激綜合征。
1.腸道也會鬧情緒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病,目前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0%~15%,西方國家的發病率約10%~30%。該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部分患者伴有情緒障礙,如典型性焦慮或抑鬱等。患者會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腹脹腹痛反覆發作等癥狀,進餐後癥狀加重,排便後緩解。
從癥狀類型來看,可分為腹瀉型和便秘型患者。腹瀉型患者每天排便次數超過3次,呈糊狀或水樣便,或伴有黏液便;便秘型患者每周排便次數不超過3次,排堅果樣或硬便,或伴有黏液便,排便費力,有排便不盡的感覺。患者也有可能出現腹瀉和便秘交替發作的情況,且檢查結果顯示無異常。該病發生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就是腸道動力異常和內臟高敏感性。
從飲食上來看,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品和奶製品等不當飲食,會成為腸易激綜合徵發生的誘因,誘發或加重腸易激綜合征。心理因素對胃腸道功能也有顯著影響,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都可能引發腸易激綜合征。而患者在病症發作期間情緒不穩定也會加重病情,心理與腸胃互相影響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2.四道題可初步確診
由於多數患者對腸易激綜合征的認識不足,以為自己只是偶感不適,所以就診率相當低。很多患者會隨意服用一些消化類藥物,甚至隨便服用抗生素。殊不知,對於反覆發作的慢性腹瀉,亂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等不良反應。
那麼,如何區分是否患病?可以先做以下測試:
⒈腹痛或腹部不適反覆發作,而排便後癥狀改善?
⒉是否伴有排便頻率的改變,同時伴有糞便外觀改變?
⒊以上情況是否已持續超過6個月?
⒋以上情況最近3個月內每月是否至少發生3天?
如果你符合以上四條,則可以初步確診患上了腸易激綜合征。當然,到了醫院,醫生還會幫你排除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炎性腸病、腸道感染、結腸憩室、結直腸腫瘤、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綜合征、慢性胰腺炎及膽系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等。
3.患者生活質量嚴重受損
雖然腸易激綜合征一般不會發展或演變成惡性疾病,但作為一種長期反覆發作的功能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根據生活質量自測量表測出的結果,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在「總體健康」「情感職能」「心理健康」「活力」「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和「社會功能」8項維度得分,均遠低於健康人平均水平。
鑒於腸易激綜合征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發病病因或誘因眾多,個體化差異大,因此需要重視不同的癥狀表現。患者應及時就醫,了解自身疾病的誘發因素、發病機制和當前病情發展程度,在醫生指導下,正確規範地進行藥物治療。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解痙劑緩解相應癥狀,以及止瀉劑/導瀉劑對應改善腹瀉/便秘的癥狀。還可通過益生菌調整腸道有益菌群,減輕腹部不適癥狀。對上述治療無效且伴有焦慮、抑鬱等癥狀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小劑量抗焦慮或抑鬱葯。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孫曉紅)
延伸閱讀:
飲食療法
◆剔除飲食法:可改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腹瀉癥狀。生活中,要將患者不能耐受或過敏的食物,從日常飲食中剔除,如咖啡、海鮮、乳製品等,這樣可避免誘發胃腸道反應。
◆增加膳食纖維:可改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便秘癥狀。飲食中可增加膳食纖維素的攝入,如香蕉、桑葚、葡萄柚、胡蘿蔔、芹菜、燕麥、紅薯、魔芋等。
心理治療
◆心理認知:對患者耐心講解,給予更多關心。
◆鬆弛訓練:增加盆底鬆弛行為訓練,以改善便秘等癥狀。
◆催眠治療:幫助患者緩解焦慮、緊張和恐懼等不良情緒。
推薦閱讀:
※運動養生==綜合版3
※性價比高的男裝品牌大全有哪些推薦?
※綜合二十四山四十八局真訣7
※多久一次清洗油煙機比較好?
※質疑「綜合執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