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不能停——你真的會吃藥嗎?
春季是一個疾病高發的季節,花粉蟎蟲導致的過敏,晝夜溫差大亂穿衣導致的感冒發燒,出去旅遊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生病了就得吃藥,然而你真的會吃藥嗎? 中藥三餐前吃,西藥三餐後吃?嚴重就加量,不嚴重就減量?病情輕就少吃一頓?上一頓忘了吃下一頓補上?葯咽不下去就掰開分兩次吃?這些常見的誤區,你中槍過嗎?
葯究竟什麼時候吃? 藥物的服用頻率與藥物的生物半衰期 t1/2 有關,生物半衰期是指在體內的藥物量或血葯濃度,通過各種途徑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時間。 只有根據生物半衰期在適當的時間服用藥物,才能保證血葯濃度保持相對的穩定,並一直維持在最低有效濃度之上,最低中毒濃度之下。
如圖,只有在安全範圍內的血葯濃度,才是對治療疾病有意義的。所以我們需要等間隔給葯,來維持一個穩態血葯濃度。讓血葯濃度呈下圖紅色曲線那樣變化。
當然,給葯間隔是不需要我們自己來計算的,藥物說明書都會寫明一天服用幾次,最常見的就是一天一次、一天兩次、一天三次。 ▍一天服用一次的葯一般在清晨或者晚上服用 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只要保證每天在同一時間服用就可以。有特殊要求的葯說明書上會寫明,醫生也會囑咐,一般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比如地塞米松或強的松,應在早晨餐後服用,可增加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吡啶類降壓藥也應該在早晨服用,可以減少高血壓患者在早上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有安眠成分的葯需要在晚上服用,比如很多感冒藥中會加入的馬來酸氯苯那敏。
▍一天服用兩次的葯要保證給葯間隔為12小時 就是「時對時」的吃,比如早上八點吃,晚上八點吃,或者根據自己的作息稍作調整可以。但也有特例,如抗抑鬱葯黛安神,服藥時間應是早上和中午,因為該葯下午四點以後服用會影響睡眠。 ▍一天服用三次的葯應該是最常見的了 醫生會簡單粗暴的給你一句,三餐前服用,或者三餐後服用。這樣說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一般人的三餐時間都是早上7點,中午12點,下午6點。 如果藥物都在飯點服用就會導致白天血葯濃度過大,對人體造成傷害;晚上血葯濃度達不到要求,於是疾病捲土重來。你會發現,吃了很多天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正確的服用方法是每次間隔8小時,比如早上7點,下午3點,晚上11點,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息稍微進行調節。
中藥都是飯前吃,西藥都是飯後吃嗎? 這種一刀切的分類方法是很不科學的,藥物飯前還是飯後吃取決於藥物的成分和作用。 ▍飯前服藥是為了空腹以利吸收,一般在飯前半小時服用 飯前服用的藥物一般為健胃藥,酶類藥物,中藥丸劑等,大部分是針對腸胃疾病的葯。 ▍飯後服藥是為了利用食物的稀釋作用,一般在飯後半小時服用 飯後服藥是為了減少藥物對腸胃黏膜的刺激。絕大多數的藥物應該在飯後服用,尤其是對腸胃有刺激性的葯,比如阿司匹林,黃連素,保泰松等。
▍飯時服用的一些藥物,一般在飯後10到30分鐘服用 飯時服用的一般是助消化的藥物,比如胃蛋白酶。 所以,絕大多數的藥物是應該飯後服用的,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有人會問,按照上一條所說的8小時一次,並不能保證三頓葯都在飯後,應該以哪一條為準? 其實飯後服用並不是十分嚴格的,應以8小時一次的給葯間隔為主,飯後服藥為輔,只要腸胃不是太空就可以了。午後和晚上吃一點零食或者水果都是可以的。
可以自行增減藥量,次數嗎? 藥物說明書上一般會寫一日2到3次,一次2到3片之類的話,在這個範圍內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酌情增減的,超過這個範圍自行隨意增減是萬萬不可的。 要求很明確一次2片,一日3次,就要嚴格遵守。一次藥量過多或吃藥次數過多會中毒,一次藥量過少或過吃藥次數過少會達不到治療效果。
不要覺得我病的不重少吃一點就可以了,達不到有效濃度,吃了和沒吃沒有任何區別。吃得多會中毒很好理解,吃得少沒有用有的人就不能理解了,我吃一半的葯就殺死一半的細菌,怎麼就一點用都沒有呢? 舉個例子,魚塘里的魚每條兩公斤,用5厘米網眼的網一次能撈100公斤,那你用10厘米網眼的網一次就能撈上來50公斤嗎?別逗了,一條也撈不上好嗎……我給它起名漁網效應。 捕魚是這樣,塗防晒霜是這樣,吃藥也是這樣。當然我沒有撈過漁,例子可能不恰當,但是道理一定是對的,該多少就得多少,不要想當然地去增減。藥物上市前是經過了嚴格的動物試驗、臨床前試驗、臨床試驗的,說明書給的藥量和頻率也不是隨便寫的,請大家一定嚴格遵守才是。
忘吃一頓葯怎麼辦? 首先,作為一個病人,吃藥都能忘,請問你為什麼放棄治療……請大家定上鬧鐘,按時服藥,忘吃一頓有可能疾病捲土重來,前面吃的藥效果大打折扣,或者前功盡棄也不是沒可能。 其次,如果真的忘吃了,後面按照間隔接著吃就行,千萬不要把上一頓補上啊!砒霜少量能治病,大量是會死人的。有的葯有效量和致死量是非常接近的,比如洋地黃。 飯上頓沒吃下頓多吃點也不會怎麼樣,葯可不是這樣。藥物和毒物是沒有嚴格的界限的,就是一個量的區別。 藥片可以掰開吃嗎? 當!然!不!行!有的人尤其是小孩,吃藥咽不下去就把藥片掰開吃,更有甚者把膠囊掰開,用水把裡面的藥粉沖著喝。如果這樣都可以,為什麼費死個勁做成膠囊?
藥物的劑型和包衣取決於藥物的生物半衰期、作用靶點、首過效應等一系列的因素,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栓劑、混懸劑、滴丸劑,這麼多劑型不是為了好玩,而是為了儘可能的發揮藥物效果以及減少毒副作用。 不管是掰開片劑還是膠囊,都會讓裡面的藥物失去包衣或者膠囊殼的保護直接暴露出來。輕則在到達作用靶點時就被分解代謝失去效果,重則會對消化道黏膜造成嚴重的損傷。 藥物上市前會進行嚴格的測試,不存在嗓子眼太小咽不下去這一說,咽不下去大多是因為心理抗拒吃藥或者緊張所致,也可能是吃藥的姿勢不對造成的。 很多人為了把葯咽下去會把頭仰起來,這種姿勢吃膠囊葯失敗率非常高,膠囊沒有水的密度大,因此它們更容易浮在水面上,仰頭就會使它流向門牙附近,不太容易吞下去。然而頭部前傾則可以幫助膠囊順利到達喉部。所以吃膠囊葯時微微低頭更容易咽下去。
推薦閱讀:
※他是怎麼做到不吃藥不打針不花錢就能穩糖的
※不打針,不吃藥,5分鐘排除牙疼困...
※@子嫣,你再不吃藥,宋宋要打人了
※吃藥不當,吃成「葯肝」!
※吃藥治療在人們健康壽命中只佔比8%,我們該怎麼辦?
TAG:吃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