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申論突破妙法 申論高分方略

  一、申論大綱要求考查的幾個要點

  申論考試的是一個或者是幾個社會現象。而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等於不等於政治熱點,因為是社會問題,就是等於這個當年絕對不會出現的,因為當年出現的社會問題,申論不會考。

  為什麼不會考呢?因為申論考試的是對於每一個考生都會是非常熟悉的,非常了解的社會熱點。既然是非常了解,非常熟悉的,沒有兩到三年的實踐,沒有兩到三年的沉澱,恐怕同學們不會達到對這個社會熱點非常熟悉的程度。因此有人問我會不會考十七大,我態度十分明確的告訴同學們,十七大肯定不會考,因為十七大是政治熱點,不是社會熱點。

  既然是社會熱點,有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呢?下面我先拿這幾年的試題給同學們做一個比較,答案由你們自己來做出。2007年考的是土地爭論問題,這個問題的爭論是在2004年的6月份到10月份爭論的要點。那麼下面我們再往前推,2006年的申論試題考的是公共突發事件,而這個現象出現是在2003年,對這個問題的爭論是2003年6月份到2003年10月份爭論的熱點,那個時候剛剛是非典時期。2005年考試的是什麼問題呢?就是所謂的農村的扶貧的問題,而農村的扶貧問題又是2002年的熱點。因此從這裡面可以推論,2002年出現的社會問題到2005年才考,2003年出現的社會問題2006年考,2004年出現的社會問題2007年考,那麼,2008年出什麼樣的社會熱點由同學們自己來下結論,老師在這裡面就沒有必要再下什麼結論了。

  因此我給同學們說我們考試準備不要準備政治熱點,也不要準備經濟熱點,準備什麼熱點呢?社會熱點。既然是社會的,用我們的詞就是民生問題。關乎著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會問題就變成了所謂我們的熱點之一,這是第一個我們要注意的方面。

  第二個國考考哪些題型,每年都發生著重大的變化,每一年都不一樣,很多同學摸不清頭腦,部分的申論老師也摸不到頭腦,實際上這裡規律非常強。你不要看題型,這對於同學們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他出哪個題型,主要是我們對這個社會現象把握了、理解了,我們理解了、把握了,出什麼樣的題型也不存在固定的、統一的答題方法,你只要理解了這個社會現象,我們大家知道所有的社會現象從公認的角度來看都有現象、原因、本質、影響和對策這幾個方面。

  社會現象對於公務員來說都是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的,因此所有的材料都是從這幾個地方來命題的,你抓住這幾個,那麼所有的試題都會圍繞著對策、原因、影響和現象來展開。無論是理解,無論是分析,無論是讓你描述還是讓你概括等等的試題都是建立在對這個材料的理解上。所以試題無論怎麼變化都是無關緊要的。緊要的是我們把握住這個材料的內在含義。

  二、在命題方向上,地方公務員考試和國考有什麼區別

  地方公務員考試和國家公務員考試從申論的角度來說區別非常大,我曾經用了一個詞叫「天壤之別」為什麼用這個詞表示呢?因為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考試側重於理論方面的分析,側重於政策,也就是側重於宏觀。而地方性的公務員考試側重於實踐,側重於具體的事件。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給同學們做一下簡單的解釋,因為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的是中央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中央國家機關就是政策的制訂者和政策的發源地。既然是制訂政策的,就要求他的工作人員要有宏觀的思維能力,這個通過什麼樣的方法來考試呢?只能通過申論的對考生的政策的把握的理解來考慮。因此,申論國家公務員考試基本上都是考的是政策,2004年考的是我國的扶貧政策,2005年我們考的也是一個政策,那麼2006年又考的是我國的土地徵用的政策。因此我們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得出來,國家公務員考試都是考的政策,這與國家機關的職位要求是相吻合的。而地方性公務員不要求你很宏觀的思維能力,要求你對某一個具體事件的處理能力,地方公務員僅僅是執行就可以了,要想執行就要有非常好的執行能力。那麼這個執行能力通過什麼樣的問題來測試出來呢?就是通過具體的實踐。因此地方性的公務員考試往往考的就是一個具體的事,這個事出來了以後就是考的基本上趨向微觀的東西。這個微觀的出來以後,要求你對這個問題你能不能拿出來對策去解決它。因此對策性的題型是地方公務員考試的最主要的題型,而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試題已經在幾年前都沒有了,這就是二者之間的最大區別。

  三、申論高分的三大關口

  申論高分的阻撓因素有三個,第一個是閱讀關,這是最大的阻撓因素,第二個是語言關,第三個是結構關。

  下面我從這三個方面給同學們做一些解釋,比如說閱讀,有的考生剛看到社會公平、貧富差距、土地徵收、農民徵收難、公共突發事件等等辭彙,就認為抓住關鍵詞了,下面的資料就不想看了,就直接的作題,而且還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這樣我就比其他同學聰明,抽出十分鐘甚至是二十分鐘來做申論的答題,實際上這樣的同學是非常非常愚蠢的。為什麼這樣做是非常愚蠢的呢?因為申論的考試無論它考什麼都是以材料為中心來命題的,因此你離開材料,你去答題不行。有的同學以為答得很好,但是分數下來卻不行,這就是歷年來申論分最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閱讀材料。

  第二個就是語言,語言的要求就是規範,規範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接近於公文的程度。我們大家知道,我所說的是接近於公文而不等於公文,接近於公文的特色最主要是表現在申論試題的概括試題,分析試題,對策試題和理解試題,這種試題的這種語言不允許同學們絲毫的用文學語言和生活化的語言進行表述,一旦用生活化語言表述恐怕你很難得到比較高的分數。

  最後一個大關就是結構關,過一會兒還要給同學們仔細的介紹,我們要按照某一種結構來寫,申論的結構和其他的普通的應用文章和記敘文章有很大的不同。

  我教你們一個絕妙的方法,比如說申論有十個閱讀材料,那麼這十個閱讀材料因為所有的概括只有兩個字的要求,概括一點要全面,如果不全面不叫概括叫抽筋。你看每一個材料裡面你總結兩到三句話的關鍵句,抽出來正好是30句話,大概是400字左右,其中有幾個材料肯定是重複的,你把重複弄掉,剩下的一排列就是,很經典,一分都扣不下,這是概括的試題。

  下面我們說對策的試題,對策的試題有兩種作題方法,一種是從資料上來尋找答案,第二個是自己要根據生活實際來編寫答案,所有的對策類的試題答題原則都是可行的。要是可行我們大家知道我們的資料裡面給我們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對策,比如說專家對這個社會問題,你看所有的資料裡面有增長官員的觀點,專家的觀點,都有。

  對這個社會問題出來了,大家都在出主意想辦法,那麼你想的主意,你想的方法永遠沒有政府官員和專家的全面,那麼資料上專家的觀點和政府官員的觀點你為什麼不用呢?你把它抽出來用成你的對策不就是很經典嗎。

  有的同學說老師我能從資料上抄嗎?同學們你們作為一個公務員,你桌面說的材料堆積如山,各種各樣的方案都在你的案頭裡面,所以你必須把這個材料總結一下歸納出來,把對策往資料上一寫就可以了,就這麼簡單,這就是從材料上歸納的,歸納政府官員和專家的。因為他們是考慮問題比較全面,又是專家,你的語言的規範性永遠沒有資料上的規範性要高,因此借鑒資料往往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第二個是自己編寫,根據生活實際編寫,資料上沒有對策了,你就編好了,從政府該怎麼做,行業該怎麼做,財政上該怎麼做,監督是不是缺位,法治法規是不是健全,體制是不是需要改革,從這幾個角度一編就出來了,非常簡單。就是我們平常的工作實際,就是從這幾個方面考慮的,因此我們從這幾個方面答完全是可以取得高分的。

  最後一個就是後面的論證文章,這個很簡單,開頭第一段就是現象,就是提出問題,第二就是原因,第三段就是原因分析,第四段影響分析,第五段提出對策。就這麼一個結構,天衣無縫,同學們考高分很簡單,申論操作性可行的方法,因此我希望同學們照著我的方法去寫,因為我認為老師這種方法經過實踐不是誤導同學們,而是給同學們指的是比較正確的道路。就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兒。


推薦閱讀:

看看別人的申論首段是怎麼寫的
申論QZZN
背下這些好詞好句,申論隨便寫都70分!
申論寫作步驟

TAG:突破 | 申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