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無人知道的內幕!取經路上的孫悟空為何不再強大?
要解答孫悟空的隱藏實力,佛教的借風行動,唐僧體現的糟糕團隊,必須從觀音菩薩去尋找取經人說起。
第八回,那菩薩到山腳下,有玉真觀金頂大仙在觀門首接住,請菩薩獻茶。菩薩不敢久停,曰:今領如來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大仙道:取經人幾時方到?菩薩道: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或可至此。
菩薩的意思很清楚,取經人什麼時候會到不確定,有可能二三年就到了。不過這個預測很不靠譜!第一百回,三藏道:總記菩薩之言,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途中未曾記數,只知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唐僧的取經用了整整十四年!
二三年對比十四年,這裡的差距就太大了。作為神通廣大的觀音菩薩,為什麼他的預測會差這麼多呢?
無法掌控
唐僧取經有十萬八千里之遠。以三年來算,十萬八千里除以三,一年是三萬六千里。一年算三百六十天,三萬六千里平均每天要走一百里。以白龍馬的腳力,和三個徒弟的神通,一天走一百里還是蠻輕鬆的。前提是,一路風平浪靜。這也等於說,菩薩給出的二三年時間,是唐僧在沒有任何危險的情況下,從大唐到達靈山所需的時間。
有點看不懂了吧!沒有任何危險?這是不可能的!大唐僧人道: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菩薩更是為唐僧備好了歷難簿。這說明,菩薩非常清楚唐僧的取經將是多災多難!一個多災多難的取經行動,菩薩給出的卻是沒有任何危險下所需的時間。這又說明什麼呢?
第九十九回,那三層門下,有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走向觀音菩薩前啟道:弟子等向蒙菩薩法旨,暗中保護聖僧,今日聖僧行滿,菩薩繳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薩准繳法旨。菩薩亦甚喜道:准繳,准繳。又問道:那唐僧四眾,一路上心行何如?諸神道:委實心虔志誠,料不能逃菩薩洞察。但只是唐僧受過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歷過的災愆患難,弟子已謹記在此,這就是他災難的簿子。
菩薩將難簿目過了一遍,急傳聲道:佛門中九九歸真,聖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不得完成此數。即令揭諦,趕上金剛,還生一難者。
從這段原文來看,唐僧的取經要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符合佛門中的九九歸真。而事實上,唐僧受過八十難後就已經取到真經,於是菩薩為了所謂的九九歸真,硬生生的再安排一難。就理論上說,取到真經後的再生一難已經沒有什麼意義,這一難只不過是湊數而已。
這也說明了,唐僧取經中的多災多難,不是菩薩能完全掌控的。要不然,這再生的一難應該在取到真經之前,而不是取到真經之後嘛!既然菩薩掌控不了,就無法確定唐僧受難時所消耗的時間。無法確定消耗的時間,也就無法給出準確的時間。給不出準確的時間,倒不如給個沒有任何危險的大唐到靈山所需的時間。這就是菩薩的預測和實際相差巨大的原因。
可問題是,一場原本佛教發起的取經計劃,為什麼連總指揮觀音菩薩都無法完全掌控呢?
取經目的
唐僧取經所受的災難,大致上可分為三種。1)野勢力,就是各個地頭上的妖魔。2)道勢力,也就是道教中的童子,坐騎。3)佛勢力。
前兩種勢力的介入,不僅讓唐僧飽受磨難,更使得佛教的西牛賀洲上出現了一個敬道滅僧的國度,叫車遲國。一個專殺和尚的國度,叫滅法國。一個滿城妖魔的國度,叫獅駝國。這意味著,這些勢力阻止唐僧取經的同時,也入侵了佛教的地盤!
在此基礎上,取經就不是光光把經書取回來那麼簡單了!還要考慮如何收回被入侵的地盤。所以,取經進行時,敬道滅僧的車遲國變成了三教合一的國度,滅法國變成了欽法國,換句話說,取經的真正目的是,清除佛教地盤上的異教思想,再把思想擴張到南贈部洲。取經計劃的難度由此可見一斑。
任何計劃的難易,源自掌控面的大小。取經計劃的難度越大,說明菩薩掌控面越小。一個掌控面不大的計劃要想成功,菩薩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那麼他要怎麼做呢?
未雨綢繆
如來佛祖的欲與傳經,在菩薩的神通下變成了唐太宗取經。這一轉變讓佛教的擴張有了充足的理由,傳經不過是為了滿足太宗皇帝的需求而已。甚至為了這理由更強大些,如來和燃燈最後不惜來了招雙簧!無字真經一個傳,一個揭,無非是表達了經不輕傳。
並且,為了擴張成功,菩薩不僅安排了三個徒弟,事先更為唐僧要來了一路神祗。
第十五回,孫悟空因唐僧的軟弱,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祗,特來暗中保取經者。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行者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點卯。眾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這路神祗里,六丁六甲乃是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為陰神。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為陽神。他們是道教的護法神將,在老君的八卦爐旁也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四值功曹是天庭里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四神。相當於天界的值班神仙。一十八位護教伽藍是保護寺廟的神,五方揭諦是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分別是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從中可以看出,三十九位神祗有十六位跟佛教無關。和佛教無關的又怎麼會受菩薩差遣呢?
第十六回,說不了,卻遇天王早到,迎著行者道:久闊,久闊。前聞得觀音菩薩來見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並揭諦等,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去,說你與他做了徒弟,今日怎麼得閑到此?
原來這路神祗是菩薩向玉帝借的。這一招應該說非常高明,玉帝的同意,表示對唐僧取經的認可,也表示對佛教東擴的支持。玉帝的立場明為幫道,暗則助佛。他的認可和支持等同於政治介入。
有了政治的介入,道教就無法和佛教直接正面衝突,他們要做的只能是智的較量。準確的說,取經是道和佛的一場斗戰!取經的成功意味著斗戰的勝利。這也是孫悟空最後被封佛號為「斗戰勝」的原因。
在這樣的局勢下,如果取經路上的孫悟空,依舊是那個讓奎木狼怕了五百多年的齊天大聖的話,道勢力和野勢力必定避其鋒芒。結果是唐僧西天之路風平浪靜,取經耗時二三年間。完全符合菩薩的預測。
當然,這結果不是佛教想要的!避其鋒芒,對道教來說大不了是退而求其次罷了。雖說失去了部分南贍部洲,但也得到了部分西牛賀洲。可對佛教而言就得不償失了。得到了部分南贍部洲,卻失去了部分西牛賀洲。
因此,孫悟空的隱藏實力,唐僧體現的糟糕團隊是一種戰略需要。這種需要,給了道勢力希望,取經隊伍不難對付。即使有玉帝的支持,道教亦可在終結這支隊伍時,入侵佛教地盤!也就是說,既能保住南贍部洲,還能得到一點西牛賀洲。
說白了,這種戰略需要針對的是避其鋒芒。只有各方出動,異勢方可清除,失地才能收回。同時,佛教的借風行動更是形勢所需。否則師出無名,招人把柄,必遭反彈。
推薦閱讀:
※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笑話:知道我臉為什麼這麼大嗎?因為你胸小肉轉移了!
※怎樣才知道自己吃到幾分飽?營養師告訴你「度」
※它比土豆香,比紅薯甜,比雞蛋營養,才兩元一斤,卻很少人知道,這麼做家人都搶著吃!
※這個2塊錢的東西竟然這麼萬能?幸好現在知道還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