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魏蜀征戰多年,防守戰術相同,進攻方難以取勝

三國時蜀國(當時叫漢)所轄區域,包括漢末劉璋佔領的西川和張魯的東川。後來,劉備取得西川,曹操取得以漢中為中心的東川。自公元217年曹操方張郃發動漢中爭奪戰到263年蜀漢滅亡,雙方在漢中-陳倉(寶雞)一帶的山地廝殺47年,但防守套路基本一致,攻方很難取勝。

蜀魏被秦嶺阻隔,山地攻防戰的特點是易守難攻,攻方大軍行動不便、糧草供應困難,守方可以逸待勞。因地理原因,蜀漢北伐基本無功,曹魏南征也難以取勝。

一、漢中爭奪戰

漢中爭奪戰雙方的戰略訴求不一致。漢中在秦嶺南側,從地理上考慮,與西川連為一體才是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若被他人佔據則睡不安穩。對曹操來說,漢中被秦嶺阻隔,是曹魏孤懸「海外」的一塊飛地,雖然打下來,卻難以守得住。

劉備取得西川,正在安撫民心。曹操迅速取得漢中,蜀中一日數十驚。

最先打破平衡的是曹操。他派張郃進犯巴西(閬中一帶,可見劉備派張飛鎮守閬中的重要性,並不是張飛水平不行),張飛卻於瓦口大破張郃,張郃退走。

劉備方謀士法正、黃權建議劉備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漢中,出動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雷銅、吳蘭等將領,除關羽在荊州,五虎上將參加四位。劉備初期不順,雷銅、吳蘭陣亡。曹操一方出動了夏侯淵、曹洪、曹休、曹真、張郃、徐晃、郭淮,可見陣容之盛。

關鍵一戰在定軍山。劉備放棄陽平關,佔據定軍山,夏侯淵來搶,黃忠佔盡地利,斬殺夏侯淵。然後曹操親自前來,劉備在山上紮營,佔據險要,避而不戰,作長期打算,擺出一副耗死曹操的樣子。

最關鍵的還是曹操的態度。畢竟,在地理上,漢中是一塊「飛地」,也就是「雞肋」。劉備佔盡地利,如果滅不掉劉備,難以守住。僵持了將近兩年,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以後,曹操撤出漢中,讓給劉備。

此戰,徐晃部下一名小將投降劉備,他是王平。

二、魏延守漢中

劉備佔據漢中,一時風光無限,稱漢中王。此時需選派漢中鎮守將領,眾人以為必定是張飛,張飛本人也這麼認為。但是老兵油子劉備眼光很毒,選拔資歷尚淺的魏延為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劉備問魏延鎮守之策,魏延說:「如果曹操傾國來犯,我為你擋著;如果大將帶著十幾萬人來,我就替您滅掉他。」當時的漢中是一座空城,所有百姓已被曹操遷走,守衛難度很大。魏延口氣很大,實際上他也做到了。

魏延鎮守漢中十五年,漢中固若金湯,不僅沒有丟掉寸土,還大有功績。他的方法是「實兵諸圍」,也就是在城外建立軍事據點。敵人大軍來到,就利用這些軍事據點,一級一級抵抗、消耗敵人,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這期間他還主動出擊,與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戰於陽溪,取得大勝,這兩位都是曹魏一等一的名將。

三、諸葛亮北伐

先看看諸葛亮面對的地理環境。

從漢中打到長安大致有五條道路。第一條子午道(魏延建議的道路)最為險峻,史上無從此道成功案例。第二條是駱穀道,此道史上無戰役,三國後期曹爽從此道伐蜀,遇伏而退。第三是褒斜道,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走此道,勞累而死。第四條是陳倉道,當年韓信從此道進入長安,平定關中;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從此道。第五條是祁山大道。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準備最充分,兵力最多,戰略預期最高,先派趙雲、鄧芝進入褒斜道為疑兵,自己選擇祁山大道,目標是隴右、而不是長安。諸葛亮考慮的是:即便冒險從子午道拿下長安,也必將陷入曹軍的汪洋大海,只是蜀漢的一塊飛地,根本守不住。曹魏在隴右的統治基礎薄弱,又能屯糧,也能有效抵擋曹兵,可為長久之計。

諸葛亮初期進展相當順利,連下天水、南安等郡。魏廷震驚,曹睿親臨長安,調大軍抵擋,蜀軍陷入苦戰。馬謖失街亭,諸葛亮只能退回。

諸葛亮後期的對手變成了司馬懿。面對諸葛亮無休止的北伐,司馬懿從容淡定、胸有成竹,認為諸葛亮一定不會成功。並且斷言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率卒十萬,已墮吾計中,破之必矣」。多年時間裡,司馬懿只用少量兵力與之周旋,以軍事堡壘逐級抵抗,打不過就走。所以諸葛亮北伐亮點不斷、勝仗很多,但是司馬懿不傷元氣。

四、王平據曹爽

諸葛亮死後,從曹營投降過來的小將王平成為漢中太守,統領漢中。王平本人識字不超過十個,也不會寫字,但是性格持重,與人交談不開玩笑,一直都能端正坐姿、照章辦事,是個老成持重的將領,在諸葛亮託付的諸將中地位不亞於姜維。

此前,諸葛亮為鞏固漢中防衛,擴大戰略縱深,在漢中外圍築漢、樂二城。

公元244年,諸葛亮病亡十年後,曹爽率軍十餘萬進攻漢中,當時漢中守軍不滿三萬,諸將大驚,有的說要放棄關隘固守漢、樂二城,王平卻堅持利用外圍據點逐級抵抗、以逸待勞,佔盡地利優勢,等待援軍到來。後來戰爭進展幾乎與王平料想一致,與當初魏延的鎮守之法一模一樣。

五、鄧艾據姜維

諸葛亮、司馬懿之後,蜀魏前線就變成了姜維、鄧艾,此二人是諸葛、司馬的嫡傳弟子。

鄧艾出身不高,雖才華出眾但升遷緩慢。四十六那年被司馬懿慧眼識英才,此後便是魏國西北軍事支柱。鄧艾所用之術深得司馬懿真傳,經常示弱於人,以靜制動,以守為攻,與姜維在山地打消耗戰,致姜維多年無功。

不僅如此,鄧艾還效仿魏延,在防區大興土木,修建防禦工事。這些據點當時作用不大,但是後來西晉時期,羌人攻掠內地,很多官員百姓躲在這些堡壘中躲過劫難。

六、鍾會鄧艾滅蜀

魏國發動滅蜀之戰。東路鍾會十餘萬軍進攻漢中;西路鄧艾三萬軍攻姜維;中路諸葛緒三萬軍切斷姜維後路。然而,蜀漢的應對之策都是失敗的。

首先是姜維。鍾會十餘萬大軍來襲,蜀中驚懼,負責漢中防守的姜維遠在沓中屯田。姜維向漢中一帶的守將發出軍令,魏軍勢大,放棄外圍軍事堡壘,將兵力收縮至漢、樂二城及陽安關。然而,失去羽翼的孤城根本守不住,鍾會來了個圍而不攻,留下兩萬軍圍城,其餘軍隊撲向劍閣關。

姜維趕至劍閣。他帶三萬人與鍾會相持,劍閣天險,鍾會雖兵多亦無可奈何,蜀漢一時無憂。僵持一段時間,鍾會就打算退兵了。

然而,蜀漢另一路出了大問題。

鄧艾走陰平小路,越過七百里無人區,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蜀漢腹地江油城,江油不戰而降。蜀漢政府派諸葛瞻帶三萬軍應對,這支軍隊包括蜀漢官二代的精華,主帥是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另有諸葛亮之孫諸葛尚、張飛之子張遵、趙雲之子趙廣、建寧太守李恢之侄李球、益州牧黃權之子黃崇等,是蜀漢當時能派出的唯一主力部隊。

當時蜀漢佔據天時地利人和。鄧艾遠來疲憊,又無糧草輜重,只求速戰。諸葛瞻應選擇山地戰術,堅壁清野,避而不戰,耗死鄧艾。同時召各地兵馬來援,此時蜀漢國內尚有五六萬可戰之兵。然而諸葛瞻卻放棄城池,與鄧艾野戰,正中鄧艾下懷。魏軍處於絕地無不以一當十,蜀軍大敗。蜀漢政權滅亡。

本文原作者「九州歷史」,通過維權騎士授權品牌館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李自成進攻京城,曾向明朝提了三個退兵條件,崇禎拒絕後大明亡了
女人一旦對你有這5種行為,其實心裡早就在等你「進攻」了!
女生暗示你快進攻的幾大信號,你不懂,她們心裡會「罵」你的
女人的這3種暗示,就是提醒你該進一步進攻了,你懂嗎?
和戰友聯手攪黃胡宗南進攻延安

TAG:三國 | 戰術 | 防守 | 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