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5大底線,聰明爸媽一定不會觸及,你做到了嗎?

作者:父母課堂/荀營

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在孩子的世界裡,當然也有一些禁區是嚴禁他人觸碰。這絕非無稽之談, 寶寶年齡雖小,但他們感知世界的能力通常不會比大人差,由於涉世未深,性格反而更加敏感。所以,教育孩子最好不要偏離「尊重」的軌道,孩子這5大底線,別觸碰!

曾經干不好的事

有些平常小事,乃至於一些在我們看來無關緊要的「曾經的錯誤」,若常被你無意間提起,也會使得孩子耿耿於懷,出現「被揭傷疤」之痛。比如,2歲了還不會走路,3歲不會開童車,5歲不會搭積木等等……這些事孩子沒幹好或者說一般孩子都能幹好而他在同樣年齡卻干不好——只能說自家孩子發育比同齡人慢半拍,這是正常現象。如父母常過分渲染拿此事調侃,試圖變相「激勵」孩子,就大錯大錯了。直接後果就是孩子出現自卑心理,對自己進行消極的暗示,甚至給自己貼上「低能兒」的標籤,影響其今後成長。

孩子難以啟齒的「糗事」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有不少出糗的事,比如學齡前幼兒,往往對尿床之類的「壞習慣」十分敏感,因為他們己經進入集體,意識到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出糗的事家長不應喋喋不休,把糗事當笑料。同樣,即便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毛病和過錯,事畢已知錯改過,家長就不要「舊事重提」,否則,會讓孩子感到尷尬,也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侵略」孩子的小天地

孩子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的那片兒小天地,他們視為自己的「私人會所」。如果家長經常未經孩子同意在其領地里「掃蕩」一番,在孩子看來是對自己「隱私」的公然侵犯。家長不該出手時出手,最傷的是孩子自尊。孩子會壓抑生氣,同時伴有失控的情緒,漸漸的造就了孩子對暴力的無限渴望,現幼兒攻擊性行為。而你也很難達到目的——不管他的「隱私」里有什麼錯誤,都會很難靜下心來傾聽你的正確引導。

失控的情緒難以給孩子正確引導。3、喋喋不休——過濫的批評引來逆反。謹記三大原則:1、批評孩子「尊重」在先。2、批評的話越實越好。不要把陳芝麻爛穀子都翻出來老賬新賬一起算。3、無聲有時勝有聲。

生理缺陷

身體上的缺陷,也許孩子己經「坦然」面對,但如果大人仍時不時提及,孩子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到難過。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也會讓敏感的孩子不快,產生孤獨感。而且,對於正在經歷的譬如自閉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孩子往往最為敏感。即便疾病已痊癒,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於是「揭短」,同樣可能會使孩子產生孤獨感,心理健康造受影響。

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

幾乎所有家長都會有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尤其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是很容易傷害孩子幼小心靈的,應適度節制。一個聰明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應該把心情調節成舒暢。批評孩子的錯誤時,切忌大吼大叫,應嚴肅地、明確地告訴孩子怎麼做才正確。批評謹記三大原則:第一,「尊重」在先;第二,批評的話越實越好,越準確越好。別翻陳芝麻爛穀子的舊賬。第三,有時候無聲有時勝有聲。

父母課堂(微信號:fumuketang)原創文章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專註於0-8歲寶寶成長與教育,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

推薦閱讀:

2歲孩子的物權意識關鍵期!這個時候切忌逼著孩子分享!
讓孩子從「家風正」中體會做人的真諦-今日頭條
在漫長的一生中,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陪玩 | 這樣玩,小手越靈活,孩子越聰明
為什麼性早熟的孩子會先「高」後「矮」?

TAG:孩子 | 聰明 | 底線 | 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