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清朝為何只打不到10個月就認輸
本文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創作者
編輯:真理報
1895年4月17日,日本馬關。談判中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步入人生最大危機:準備簽訂《馬關條約》。就在20多天前,他遭到了日本人槍擊,左眼下受傷,讓他對日本人懼上三分。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早已摸透了李鴻章的底線,一句「尚未下咽,飢甚。」迫使李鴻章簽了條約,直接培育出了中國的夙敵。
而伊藤博文說的也是實話:全日本都在餓得慌,如果中國繼續和他耗下去,估計日本也會認輸。
一個歷史不解之謎擺在眼前,經濟上超過日本,陸軍武器不遜於日本,尚有百萬清軍的清政府,為何僅陷落了少數沿海地區後,打了不到10個月就認輸了?
經濟超日本千萬兩白銀卻提前降
時間重回光緒十九年(1893)的天津,日軍參謀次長川上操六來「友好訪問」,並接受了日本著名的眼藥水銷售商——樂善堂的最新經濟彙報。
他看到了這一彙報後,真感覺是被上了眼藥。「(中國1892年)出口2760.5萬(關平)兩。」——《甲午戰爭兩國經濟分析》。
「1892年,日本出口總額(包括對香港出口在內)為一千九百六十五萬日元。」按照中國銀兩1:1.5兌換日元計算,中國出口額是日本的兩倍還要多。
眼看著就要開仗了,燒錢即將開始,日本的經濟如此不給力,川上操六感到壓力很大,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頭銜——對華諜報大臣。然而,他這次4月行,還要順便看看大沽炮台、威海衛以及遼東朝鮮地區的炮台情況,為進攻做準備。
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來訪受到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的熱情接待,不僅讓他參觀了天津大沽炮台,還通過駐華外交官神尾光臣認識了李鴻章的養子李經方和外甥張士珩,建立了感情。
細心的川上操六發現,李經方和張世珩頗有經濟頭腦,主要體現在賺外快上。他把這事告訴了神尾光臣。一年多以後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兩位李鴻章大人的親屬果然不負日本人的期望,「天津軍械局總辦張士珩盜賣彈藥給日本軍隊獲利數十萬兩白銀,李經方通過上海候補道張鴻祿向日本軍隊出售大米等糧食。」——《甲午戰爭諜報記》
日本人玩陰招無數,而這一次則是完全的不得已,日本的經濟當時並不是大清國的對手:「1893年日本收入為11376.9萬日元。中國1893年為8867萬兩。仍以一兩白銀約等於1.5日元計算,中國財政收入超過日本決算數1282萬餘兩。」
與中國相比,當時的日本不僅沒錢,而且部隊裝備一般,海軍略勝出:日本艦隊與北洋艦隊噸位相比為59000噸:41200噸。(要是算上南洋和福建水師則相當)
關鍵問題是,海軍決勝負為的是戰略補給和海域更安全,要是沒有陸軍去佔地盤那就是白費。1893年,日本陸軍有7個師團,將近7萬人。甲午戰爭17萬多人到中國作戰。裝備的是日本國產的青銅炮和村田式單發槍。
與此對比的是,清軍有部隊101萬1989人(1889年),參戰部隊則裝備著大量的連發槍。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機械局、山東軍械局、安慶軍械所等每年生產大量槍支和炮類。僅以天津機械局為例,1883年,一年就生產子彈393萬發,足以說明其發展水平。
在甲午戰爭中,僅有山東軍械局受到了戰火的影響,其餘各軍械企業都能將武器裝備運送給前線,持久戰戰完全不是問題,清軍為何會在1年內就認輸投降?讓人不得其解。
日寇打到威海衛大清咋就認輸
難道是日本部隊壓境,讓清政府慌亂被迫投降?從1894年7月,中日宣戰以來,戰場主要在朝鮮國、遼寧、山東威海、黃海等地區,始終未能波及京津地區。
按照清朝保衛京師(北京)的布局看,京津為政治核心區,威海衛為當時的軍事防護地區,距離當時的京津地區還是有距離的。不久前,一位朋友從威海到天津出差,他告訴我,坐火車從威海到天津,足足需要14個小時,1340華里,而且只有K412次這麼一趟快車。
在現今如此發達的時候,只有如此少的列車能到天津。原因很簡單,路並不好走,而且經過的地方非常多:煙台、濟南、滄州、石家莊、德州、保定……
從距離看,從威海到天津相當於本次戰爭日本出兵遼寧東部的總距離的2倍多,僅僅憑藉這一點,如果日軍從威海衛打到京津地區,至少也得1年的時間,更何況,中原地區,居民眾多,清軍也多,與遼寧地區地廣人稀完全不同,即便是天天騷擾日軍部隊,也會導致其癱瘓,更何況日軍全部出國部隊僅為17萬人。而此時,清軍仍有百萬之眾。
更為重要的是,日軍如果想打入京津地區,勢必要動用全部遼寧地區的部隊,屆時勝負難定。而在這一觀點上,清政府則是完全給予防備的,準備長期抗戰的。
「(1894年)十月七日天津紳商設立商團總局,有練勇300人,城廂內外鋪戶設分局60餘處,共練勇約2000人。十二月清政府命長蘆鹽運使胡燏棻在馬廠訓練「定武軍」4000餘人,由德人漢納根任教官,訓練新式陸軍。轉年九月移駐小站,開始「小站練兵」。」——清朝天津大事記(1644—1911)
而日軍卻偏偏不選擇天津,這讓人挺難理解。看地圖你就會發現,甲午戰爭實際上很怪,日本人從大連坐船出來,繞開天津,卻奔著更南部的山東威海衛,難道是只為了北洋艦隊?
日軍間諜頭子川上操六早就了解清軍在天津大沽炮台的布防,而且天津還是重要的軍事基地,不僅有天津機械局等重要軍工廠,還有著大量的糧食物資。無論是早期入朝鮮參戰的聶士成,還是後來近萬清軍基本都是從天津登船,參加對日戰鬥。
如果日軍佔領天津,不僅可以威脅到北京,要求更大籌碼,還能有的更大的實惠。實際上,原因很簡單,日本有點玩不起了。
從甲午戰爭起,日本當時有國民4000萬人是中國的十分之一,當時以日本明治天皇為首的政權為了甲午戰爭,皇室和大臣幾乎都是私人捐獻給軍隊錢財,確保這次戰爭能夠勝利。這除了說明,日本當時上下一心外,還說明日本已經是窮得掉底了。
1894年下半年以來,日本接連發生暴亂,海外部隊更是供給不足,基本靠豪奪遼寧、朝鮮等地區軍事和糧食物資生活,本土僅有7萬部隊負責維持秩序。
對於日本來講,打天津要麼把佔領的地區全部吐出來,合兵一處。要麼就是用北洋艦隊的覆滅威逼利誘清朝投降。日本人很清楚,速戰速決最好,要是換成持久戰,日本人除了輸還是輸。
心裡瞧扁日本為何還會最終求和
而對於西方列強上,日本則是嘴巴塗了蜜一樣表示:不攻打天津是為了各國的領事館不遭戰火。「而實際上,日本當時確實害怕天津的其餘老外們對其不滿,原因很簡單,天津有著多國的領事館,一旦誤傷很可能讓日本吃不了兜著走。
這源於當時的日本與當時的大清國一樣,都受制於西方列強。就在甲午戰爭發生前,美英荷法四國軍艦炮擊日本的下關發生下關戰爭(1863年),隨後,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導致薩英戰爭爆發(1863年)。日本也向西方多國被迫開放口岸,給予最惠國待遇。
「可以說,甲午戰爭發生時,很多(日本)人仍是極度的自卑。」——野鹿正直《思想史論集》。相對而言,當時的中國軍隊對日仍然信心滿滿,來自於1000多年來對日的一向勝利。
最近一次可以追溯到甲午戰爭的前奏——1882年在朝鮮發生的「壬午兵變」。日軍派出1500名士兵準備扶植朝鮮親日政權,關鍵時刻,中國作為當時朝鮮的宗主國,由丁汝昌帶著張謇、袁世凱率兵3000抵達朝鮮,日軍當時羽翼未豐,清軍一槍未放,日軍匆忙跑回本國。
推薦閱讀:
※中日甲午戰爭之遼東戰役【上】
※(轉載)雷頤:甲午戰爭
※西方人眼中的甲午戰爭
※清日甲午戰爭淺談(一)戰前局勢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反思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