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揭秘乾隆皇帝的即位之「謎」 評述他的「功過是非」!
乾隆皇帝畫像
談及乾隆皇帝(清高宗),大家不免會想起風流才子紀曉嵐、宰相劉羅鍋、一等誠謀英勇公章佳·阿桂、「天下第一貪官」和珅……(後文我們在談談他的這些名臣愛將!)
乾隆皇帝扮演者
弘曆為何能繼承皇位呢?
咱們先聊聊乾隆皇帝這個人。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弘曆的生母鈕祜祿氏,家境貧寒,13歲以秀女的身份選入雍親王府。因雍親王患病時,鈕祜祿氏奉王妃命令,不分朝夕地服侍了五六十日,從而贏得了雍親王的喜愛,成為雍親王的側福晉(庶妃)。鈕祜祿氏19歲的時候,在雍和宮東書院的如意室生下了弘曆。弘曆是雍正的第五個兒子。因第二個兒子夭亡,故排行第四。
康熙皇帝扮演者
弘曆11歲時候,他的父親,日後傳承大統的雍正皇帝·胤禛帶他去見了康熙皇帝。康熙見到弘曆模樣俊秀,問了些問題。弘曆都對答流利得體,於是對這個孫子格外喜歡。康熙命令「德妃」將弘曆帶入宮中精心養育,後又讓貝勒胤禧教他騎射。
一次,弘曆陪著康熙狩獵,突然一個大熊迎面撲來,弘曆「神情自若」,毫不驚慌的躲了過去。這令康熙大驚,他對著皇太妃說:「這個孩子的命非常貴重,他的福氣一定會超過我。」結果,千古一帝康熙的話得到了應驗,弘曆不管是統治時間還是壽命都超過了他。
雍正皇帝
弘曆不僅是康熙寄予厚望的愛孫,也是雍正·胤禛最喜歡的兒子,是雍正的希望所在。雍正有鑒於清前幾朝皇子為爭奪儲位而進行激烈殘酷鬥爭的教訓,在繼位不到一年時間,便對皇位的繼承作了重大改革,創立秘密立儲制度。此時,雍正秘密立下了嗣君,這個人是誰呢?相信看到以上內容的人已經猜到了,他就是剛滿13歲的四子弘曆。
弘曆被預定為嗣君後,雍正對他的要求更加嚴格。在此期間,他遵照父親的命令,拜朱軾、張廷玉等名儒文臣為其師,遍讀了「四書」、「五經」及宋儒性理諸書和《通鑒綱目》等史書。這些經歷對他日後成為一名「博學」的君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弘曆在閱讀《貞觀政要》一書,對於唐太宗及其臣僚的「嘉言善行」十分讚賞。20歲時, 弘曆將自己寫的詩文彙集成冊,取名《樂善堂集》。雍正十一年(1733年)二月,弘曆22歲,被封為和碩定親王,開始參與軍國大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突然死亡,顧命大臣庄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等齊集百官於太和殿,向諸王子宣讀從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取下的錦匣中的立儲密詔,弘曆即皇帝位,這年弘曆25歲。
乾隆扮演者
不得不說的是,弘曆是有史以來最「幸福」皇帝,爺爺康熙開疆擴土、爸爸雍正積蓄國庫,兩代皇帝為弘曆的即位鋪平了道路。不僅如此,在弘曆即位的時候,當時的大清朝,無論從國土面積、軍事實力、富裕程度來說,都是空前的強大。在爺爺和父親兩代皇帝的治理下,大清朝國富民強,再加上弘曆的天資聰慧、博學多才,註定了他會成為一名「極具文采」的皇帝。但是,天資聰慧、博學多才也使得弘曆變得「好大喜功」了!
關於弘曆的即位,留有一說,該說辭和上述內容最為吻合。康熙皇帝因為喜歡弘曆,對其寄予厚望,所以才會將皇位傳給胤禛,並約定他在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弘曆。胤禛能夠在眾皇子中嶄露頭角,或許真的是託了弘曆的關係。所以,雍正在即位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內定弘曆繼承大統!
弘曆即位後採取了哪些政策?
弘曆即位成為皇帝後,回顧了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的歷史教訓,倡導執中之政策,主張寬嚴並濟。他對列祖、列宗欽定的冤案,或予以平反昭雪,或給予寬待。如恢復被雍正處治的兩個叔父胤禩、胤禟原位,並將其名收入皇室譜牒內,二人子孫也同時收入。此外,增加官員俸祿、蠲免租稅、革除開荒加賦之弊端。還釋放被雍正監禁的岳鍾琪、陳泰等人,把因文字獄而發往邊地為奴的罪人汪景祺、查嗣庭等的家屬放回原籍等。
康乾盛世
弘曆的一系列舉措,大有一代明君的風範。在初政十餘年間,社會經濟穩步發展,府庫充實,興隆超過漢唐,成為「康乾盛世」的頂峰。
上面看到的都是弘曆的「寬」,但是一味地「寬」對於治理一個國家也是沒有好處的,下面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嚴」的。
1.嚴懲貪官污吏。庄親王胤祿等人因為結黨營私,被革職或收監;提督鄂善受賄銀一萬兩,被賜死;山西學政喀爾欽接受考生的賄賂,縱仆營私,尋花問柳,被處死……這些對於日後的「大貪官」和珅來說似乎都是「小巫見大巫」,暫且不提,我們日後再敘。
2.裁汰僧道。雍正篤信道教,乾隆上台伊始僧尼泛濫,於是他下令實行度牒制,裁汰僧道。這一舉措,有效地減少了僧尼數量,也令當時的社會得到了穩定發展。
宦官弄權
3.嚴禁宦官弄權。宦官弄權是每個朝代最大的禍患,從秦朝的「趙高」、東漢末年的「十常侍」、再到大明朝末期的宦官「魏忠賢」,個個都顛覆了國家的政權和根基。若是不及早治理,必將後患無窮。弘曆深知這其中的厲害,他為了堵塞宦官干預政事的道路,他下令廢掉教宦官讀書識字的內書堂,認為宦官有了文化是「弄權」的重要原因之一。他還下令當差奏事的宦官一律都改姓王,這樣,外廷官員就難以分辨,而無法相互勾結。對於違禁的宦官,乾隆一律嚴懲。
弘曆即位後,都有哪些軍事動作?
大清朝,雖然在康熙、雍正兩位君王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但是,邊患還存有問題。比如,西北有準噶爾之內亂,西南有貴州苗民起義。弘曆派宿將張廣泗統軍進攻生苗苗寨,殺死一萬多人,接著又乘勝搜剿熟苗,燒毀了1224寨,殺死7600多人,俘虜2萬多人,苗民起義被徹底摧毀。 之後,弘曆以班第為定北將軍,阿睦爾撒納為副將,以永常為定西將軍,薩賴爾為副將,兵分兩路直搗伊犁。用了三年時間,徹底平息準噶爾叛亂。
此外,在弘曆的指揮下,平定了回疆之亂、大小金川、降服廓爾喀等等多起叛亂。通過這些征戰,弘曆統一了疆土,完成了對新疆、西藏行政體制的改革,加強了對這些地區的管轄,使國家的版圖確定下來。乾隆時期國土的遼闊和國勢的強大,國內各族人民經濟文化聯繫的緊密,成為弘曆個人的最大政績。
下令編著《四庫全書》 功在千秋
乾隆在文化上的最大功績是組織編纂 《四庫全書》。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庫全書》館成立,編纂工作也正式開始。弘曆任命了宗室郡王永墒、大學士劉統勛、于敏中等16人為總裁,任命尚侍等官為副總閱官。實際校纂的是總纂官紀昀、陸錫熊、總校官陸費墀,其中出力最多的是紀昀(紀曉嵐)。另有抄寫人員3826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四庫全書》繕寫完畢,歷時15年。以後又反覆檢查書籍內容,校對錯誤缺漏,並補充一批書籍,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編纂工作才完全結束。
《四庫全書》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它把我國歷代的重要著作,分編於經、史、子、集四部44類之下,共收圖書3457種,74070卷,包羅宏大,豐富浩瀚,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之總匯,使古代許多有價值的典籍得以保存和流傳下來。
大國興衰是乾隆一手造成的
清朝到了乾隆這一代已經達到了盛世的頂峰。看了上面文字的朋友或許會想,乾隆皇帝是一代明主,他的功業不比他的爺爺康熙底啊!這樣的評價是片面的,大國興衰其實皆出於乾隆之手。乾隆在位期間,中國的一些鄰邦如印度、錫蘭、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已先後淪為殖民地,其他一些鄰國也成為西方列強掠奪、殖民的目標。自視天下第一的中國已經覺察到西方列強的威脅、北方沙俄的虎視眈眈。這個時候,弘曆的對外政策,一方面,對一些周邊國家的侵略行為進行堅決的反擊,另一方面,對西方列強和北方的沙俄,則在堅持維護主權,拒絕它們的無理要求之同時,採取閉關自守、嚴格限制對外交往的政策。這使中國處於封閉狀態,遠離世界潮流,大國也就日漸落後了。
「極具文采」卻風流、奢靡成性
紀曉嵐
弘曆「文采」極佳,就連當時的才子、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紀曉嵐都不得不佩服這位學識淵博的皇帝。權利和知識的完美結合,使得這位皇帝風流成性。據不完全統計,弘曆正式的妻妾,有封號的後、妃、嬪、貴人就有40多人,其中12位是他50歲以後陸續選進的,新選進的女子稱秀女,年齡一般在十三四歲左右,最大的也不超過十八九歲。沒有封號而被他召幸過的宮女更不在少數。
揚州女子
乾隆巡遊,獵艷是其中最主要目的。他在乘船過揚州時,村女民婦,跪伏瞻仰,吳儂輕語,花柳嬌態,別有一派風光。乾隆喜歡巡遊,山莊之曠逸,江南之秀美,對於久居宮廷之乾隆來說,吸引力是無限的,因此,車駕時出,記不勝記。據統計,主要的巡遊有:西巡五台五次;告祭曲阜孔廟五次;東巡謁三陵四次;巡遊中州及京城附近,至嵩山開封一次,正定一次,天津兩次;南巡江浙六次……
乾隆迅游圖1
乾隆迅游圖2
乾隆南巡之奢靡,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每次南巡, 動用巨舟達千餘艘,浩浩蕩蕩,沿河南下,沿途都有戲台、彩棚、龍舟、綵船點綴,乾隆和后妃等乘坐的御舟的縴夫就有3600人,分成六班,輪流拉縴,還有馬 匹6000匹,騾馬車400輛,駱駝600匹,征腳夫役近萬人,搬運帳篷、衣物、器具……乾隆的爺爺康熙出遊時,每處僅需一二萬金。而到他每處行宮的供設,二三十萬金都擋不住。巡遊除勞民傷財外,還助長了奢侈之風,地方的官吏富紳,為討乾隆的歡心,無不揮金如土,競相奢靡。
以文字作品定罪 「文字獄」再現
文字獄
雍正時,文字獄愈演愈烈,乾隆朝初期,文字獄幾乎絕跡。乾隆朝中期,文字獄驟起,形成高潮,先後共發生了130起左右的文字之案,不僅數量多,其株連的廣泛,懲治的嚴酷也都大大超過康熙雍正兩朝,形成清代文字獄高峰。乾隆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鉗制言論,後果是嚴重的,造成政治上和學術上沉寂窒息的局面。直到19世紀初,龔自珍仍發出「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和「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嘆息。
主動退位成為太上皇 權利仍在其手
弘曆在即位時,曾焚香告天:聖祖康熙在位61年,如果自己能在位60年,便傳位嗣子,不敢達到祖父在位之數。這樣,他便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在勤政殿召見王子、王孫和王公、大臣,下詔宣布冊立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以次年為嘉慶元年,傳位太子。次日,太子及文武大臣奏請等乾隆歸天之後,太子再接位。乾隆回答,自己曾焚香告天,不能更改。但歸政後,軍國大事,當然不能置之不問,仍要親自指教。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六日,舉行授受大典,乾隆御太和殿。顒琰跪著從乾隆手上接過寶璽,即位為嘉慶皇帝,乾隆退位為太上皇。這時顒琰已經37歲了。
弘曆的權力並沒因退居太上皇而消失,其仍緊緊抓住軍國大事和用人行政大權,並不時御殿受朝,或以主人身份賜宴群臣,顒琰徒有皇上的虛名,實際上只是個陪侍的角色。顒琰還常常要去乾清門聽乾隆教導。中國歷史上有好幾個皇帝晚年成了太上皇,但像乾隆這樣自願退位又擁有不下於皇上的權力的,卻是唯一的。乾隆當了三年太上皇,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卒於養心殿,終年89歲,謚曰純皇帝,廟號高宗。
推薦閱讀:
※飲清凈之茶 閉是非之口 結悟道之友
※什麼樣的八字命中多是非
※王珂:自從被封「京城四少」就是非不斷
※喝粥的是是非非
※教你一眼看破人間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