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八正道
The Buddha"s Eightfold Path
作者:吉爾·弗恩斯達
Gill Fronsdal
作者介紹:
吉爾·弗恩斯達(Gill Fronsdal)曾獲得斯坦福大學佛學博士學位,是加利福尼亞州雷德伍德城內觀禪修中心(IMC)的指導老師。他自1975年開始修習曹洞宗和內觀教派,曾受教於內觀教派導師傑克·康菲爾德,亦是靈石禪修中心的一名內觀導師。吉爾·弗恩斯達於1982年在舊金山禪修中心被任命為曹洞宗法師,並於1985年在緬甸成為小乘僧人。1995年,他從伯克利禪宗中心住持威爾·威茨曼處獲得佛法傳承。他的許多佛法開示在網路上流傳,包括冥想和佛教的基礎知識以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在家人解釋佛教許多甚深微妙的概念。
佛陀在教言中描述了一條通往解脫的可行之路。古時佛教對於路的隱喻,引用了這樣一個概念:「明確的通道」——它能讓一個人通過難以穿越的森林。正如一個人攜著整個自身在森林裡穿梭,心靈修行者們則是帶著所有的一切走向佛陀所指的路。世間的路,無論是否有人走,它都存在。而成佛之路卻只能由自己摸索。它由我們的精神、心靈和身體三方面的修持而創建。佛陀關於路的教言向我們簡單地指出該如何營造自身要走的路。
據說佛陀曾把這種精神上的解脫比喻成一座被遺忘已久,隱藏在叢林中的雜草蔓生的城市。一旦通向它的路被發現,重新使用並居住於此便成為可能。同理,當我們發現,並遵循可將我們帶至目的地之路徑,那麼獲至人生解脫也就有了可行性。
以森林之路的比喻為基礎,佛陀用森林中密布的荊棘,比作阻礙我們解脫的種種心智和情緒上的障礙。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片充滿危險和挑戰的荒野,但同時我們也具備將自己從這些險境中解救出來的能力。
因為路和障礙都來自於我們自身。所以「佛陀之道」要求我們深護自己的思想、態度和行為。其所建立的原則是,擺脫那些讓我們墮落的觀點和行為,而用照亮並支持我們前行的行為取而代之,從而趨入解脫。
佛陀的通向解脫的路——被稱為「八正道」——由八種相互關聯的實修組成。每一種修法的命名都以Samma開頭。這個巴利詞語通常被翻譯為「正」,也有「合適的」、「完整的」、「和諧」之意。當翻譯為「正」時,將之理解為「合適的」有助於體會其意義,如同我們談論為完成某種特定任務而使用的「合適的工具」。基於這條路是由實踐而非單純的信念組成,「正」在這裡並不是指理應接受的真理或者關於「對」與「錯」的道德上的判斷。
八正道中的第一個稱為「正見」:即正確的見解,這是一種可將我們導向「佛陀之道」本身的實用視角。我們也可將其類比為「遠足」。遠足者在山林里越野識途,需要仔細觀察身處的環境才能在荒野里找到自己的方向。首先他們必須要有去向何方的概念,這樣才不會漫無目的地徘徊,以至最終迷失。即使羅盤為我們指明方向,但如果沿途需要翻越陡峭的懸崖或者身陷茂密而雜草蔓生的叢林,遠足者也不一定能找到通向目的地的最直接路徑。知道了這些注意事項,旅行者就可以「讀懂」這座叢林,並發現指出最佳前行道路的蛛絲馬跡。
這個已標明了「佛陀之道」方向的視角——稱之為「正見」 ,即密切留意我們與任何所體驗之事之間的關係。這最初被描述為四聖諦中所用的觀點。為免陷入對所經歷之事的評判和迷茫的解讀當中,我們需自問以下問題:是否感覺有壓力、不適或對牽連到自身的已發生和未發生之事感到痛苦?這痛苦中什麼是由我們促成?我們的執著引致了痛苦嗎?「正見」含有如下觀點:能促使執著及由執著所招致痛苦的終結。它同時也使我們適應整個八正道的修行實踐,而將其作為離苦得樂的最便捷和最清晰路徑。
正見並不是我們看待人生的唯一視角。為達至其他目的,其他觀感也是有必要的。然而,為了行走在趨向解脫的「佛陀之道」上,正見是一項必要因素。有了它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並不偏離軌道。
正見的修持並不要求我們相信一些不可理解之事,它並不依賴於任何超自然或神秘的信念,也並不需要我們超前於當下。我們只需要專心致志地沿著這條路前行,而不能走在前方尚未到達之處。
八正道中的其他修持為: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這七道與正見相輔相成。一方面,正見幫助我們辨別產生和緩解痛苦的思維、語言、道德行為,謀生之道以及心智狀態。另一方面,在修行其他七種正道的同時,我們也能更容易和更有效地修持正見。路清掃得越乾淨,就越容易找到自己的方向。
修行八正道的潛力本自具足。當我們修持得好,它就能改變我們,也有能力減少乃至終結我們的依戀、執著、恐懼、怨恨和妄想。當我們徹底地如是修持後,它便不再是我們非走不可的路。當我們獲得自由,便無需再找尋通往自由之路。當我們達至解脫,八正道便不再是修行;它們不可思議地成為解脫的自然呈現。完全融入我們的自相續。
文章來源:
http://www.insightmeditationcenter.org/2012/09/article-the-buddhas-eightfold-path/
智悲翻譯中心
翻譯 :申秋
一校:Hope
二校:圓言、圓陽
終審:圓增
註:所有文字資料來源於互聯網,若有侵犯您的著作權等事宜,請即刻聯繫zhibeiweb@126.com,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推薦閱讀:
※佛陀的最後遺教─《大般涅槃經》略解(59)解脫之義4
※佛陀故事會:五百商人因供養佛因緣 獲享人間福報
※佛陀最常用的尊號有哪些
※釋迦牟尼是一個斯基泰人嗎?
※宇宙活佛陀講三十三天 - Qzone日誌
TAG: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