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的權威從哪裡來
領導者的權威從哪裡來?圍繞這個話題,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說得清楚的。處於不同的歷史節點,站在不同的角度位置上,都會產生迥異的見解和觀點,真可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筆者站在自己的一隅,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發表個隻言片語,宣洩一下感情。不求掀起風浪,但願盪起漣漪,活躍一下氛圍,提供一些借鑒。通過觀察分析和歸納總結,羅列出以下幾種現象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是以突出個人的價值來樹立權威。主要表現在,依靠身份和權力,拚命為個人和小集體撈取各種利益和實惠,以小恩小惠綁架他人。
二是靠打壓異己來維護個人權威。主要表現在,給人臉色看,到處拆台,總想踩著他人的肩膀上,對存在不同政見者,不惜撕破臉皮,干戈相向。
三是藉助外力來成就個人權威。利用所處的有利位置,拉大旗作虎皮,放大事實真相,假傳聖旨,拿著雞毛當令箭,迫使別人屈從。
四是用行政職務來支撐個人的權威。總是在提醒別人,我和你是不一樣的,是領導,時刻擺出一副官樣,盛氣凌人,高人一頭,飛揚跋扈,甚至於小官說大話。
五是以德服人,善於用事實說話,敢於以驕人的工作業績和良好的人格魅力來贏得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
如此等等,不一枚舉。對於上面的五種傾向,在這裡談對錯,明顯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好賴。毋庸置疑,好的作風需要發揚,特權思想必須糾正。
「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在不正常的地方生活久了,就會把不正常視作天經地義」。見怪不怪,這是我們一些官員素質和覺悟的體現。網上流傳著這麼一段話:「去衙門辦事如不被刁難,就會覺得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官員若不貪腐就會被當成大好人;大人物若不橫行霸道那就是青天大老爺,如果他還能說上幾句人話那簡直就是聖人再世。」話糙理不糙,雖然有些極端,但也是事實,這樣的結果,無疑是對當今時弊的一種諷刺,是對當權者濫用權威的一種抗議,足以讓所有從政為官者汗顏。民意不可違,幸虧執政者能夠即時覺醒,為那些存有特權思想和作風的官員們敲響了警鐘。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是, 當領導幹部自身清正,作出表率時,不用刻意要求別人,部屬也會跟著行動起來;相反,如果領導幹部自己不幹凈,而要求部屬勤政清廉,縱然是三令五申,被領導者也是不會服從的。領導幹部要想在群眾中樹立威信,不能簡單地依靠自己的官職來搞強權政治,這樣只能得一時之逞;需要藉助人民賦予自己職位的平台,多行一些為民服務之事,把自己置身於群眾當中,自覺成為其中的一分子,破除特權思想和作風,才是長遠之計。要習慣於認同領導幹部的職位只是為人民服務的一個簡單符號,從思想和制度上逐步消除領導幹部職務消費過高、享受待遇過多過剩、利用職權為親屬或身邊人員謀利、凌駕於法律制度和組織之上等特權作風,還百姓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推薦閱讀:
※他們是李鴻章領導的淮軍五大戰將,你覺得誰能排第一?
※當一位領導,關鍵時候要沉住氣
※領導形象塑造 能力素質
※出生月份看誰最有領導命
※國防部歷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