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中國留美學生九成不在一流大學 七成在美難立足
我留美人數成百倍增長引關注高等院校留學生今年將破20萬美媒揭開背後數據—— 七成留學生在美難立足
「中國留美學生,今年突破20萬。」一年一度的美國大學入學時間臨近時,各種驚人數據也頻頻出現。美國《僑報》近日甚至稱,「中國低齡留學生赴美5年增長100倍。」就當連續增長的噱頭似乎過時時,美國《華爾街日報》曝出了這樣「聳人」的數據:近七成的中國留學生從國外大學畢業後,馬上回國或短期工作後回國,在美國基本站不住腳。
但是,四年下來大多數學生留美的費用,都在150萬至160萬元人民幣左右。
為何留學生走不進美國圈子?根據報道,記者採訪調查得知,留美大潮致使中國學生自成一體。另外,如今美國,連製造業中的工人也有一半以上受過大學教育,大學生只是「普通勞動者」。
咋就那麼難一班40個同學只有3人找到實習
「我學的企業管理和電影專業,現在在一家剛剛起步而且很小的進出口公司實習,但哪怕是這樣,都已經是很不容易了。」今晨,美國東北大學的敖同學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們學校規定,學生畢業前必須參加專業相關的實習,才能獲得相應學分,否則不能畢業。
儘管該學校建立了比較強大的就業平台,幫助學生尋找實習機會,但他感覺,能找到一個好的實習單位還是很困難。「我們班有40多個人,只有兩三個人比較輕鬆地得到實習機會。尤其是許多外國學生,就更難了。」敖同學說:「我的一些中國同學實在找不到工作,就只能回國尋找實習單位。」
他告訴記者,自己認識的一名研究生,北大本科畢業後來到美國讀研,最終也沒能找到工作,現在正準備回國。
記者採訪中發現,大多學生都有類似「現在在美國找工作太難了」的感慨。美國紐約大學的鄧同學去年5月畢業回國,他對記者說,畢業前找工作那段時間,自己和身邊很多同學都在面試環節就被刷了,還有很多人在工作或者實習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真正融入美國社會,沒有辦法繼續工作,只好回國。
這樣的話題也讓他打開了話匣子,「我的一位學長,在紐約大學學經濟,成績非常不錯,畢業後進入一家投資銀行實習。半年以後,公司同意錄用他,他就興沖沖地等待工作簽證。但沒想到幾個月後,公司突然說不願意為他進行僱主擔保了。隨後他得知這家公司錄取了另一位專業背景不如他,但是有美國綠卡的印度人。」鄧同學說。
「小社會」擋去路
中國學生越來越多越來越自成一體
對於未能在美找到工作,鄧同學也分析起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學生自己沒有主動去接觸美國文化。
「其實留學生愛扎堆是個普遍現象,誰都願意在異國他鄉找到內心的寄託和歸屬感。中國學生由於人數太多,所以尤其明顯。」對於媒體說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越來越扎堆、越來越自成一體,和美國社會不接觸,鄧同學如此解釋說。
「我身邊很多同學,除了上課之外基本上不用英語溝通,也不和美國人來往,不願意主動接觸美國的文化。」他說,這樣一來,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更加表現得劣勢,沒有企業願意招聘一個都不了解該國或者當地文化的人。
金東方美國留學部張偉分析,我國赴美的20萬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留學生可能只是想出來看看或者說鍍鍍金,隨便選了幾門社區大學的課程,專業能力不足,英語水平提高有限,不能融入美國社會,不具備真正的在美國工作的能力。甚至有些留學生因為自身條件太差,用成績造假等方式進入了美國,而自身連在美國正常學習的能力都沒有,這種情況的學生大量存在,必將大大的拉低就業率。
此外,近幾年赴美留學人數激增,大膽猜測,即便美國經濟水平保持良好發展的情況下,就業壓力也是逐年上升的。加上最近幾年,美國並沒有新的產業革命發生,新職位的出現是有限的。
「華爾街、矽谷,不是誰都可以進去的。」張偉向記者解釋,再加上美國政府並沒有制定對中國留學生工作簽證實質性的開放政策,而且留學生在美國不具備社會關係和人脈基礎,回國自然成了一個熱門的選擇。
「層次低」成門檻九成留學生與一流大學不沾邊
2011至2012學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總數達到194029人,同比增長23%,連續三年排名世界第一。對於這樣的增長,《華爾街日報》披露稱,72%的中國留學生從國外大學畢業後,在美國基本站不住腳。理由就是,美國的高等教育雄踞世界第一。但美國前五十強的大學,除了幾所州立大學外,大多數每年只招收一兩千人。20萬的中國留美學生,99%以上和一流大學不沾邊。
金東方申請總監、首席海外顧問馬駿告訴記者,整個留學環境,在最近十年內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以出國讀本科為例,每年本科生申請人數都是成倍的增長。儘管這是高考之外的另一條人生之路,但是不得不承認,能真正進入美國前100甚至前50的大學讀本科的中國學生,卻是極少數。
對此,《紐約時報》指出,三分之一的美國大學財政狀況比經濟危機前差了許多。在這種狀況下,慷慨支付學費的中國學生,自然會成為大家的爭奪對象。
這也是「造假」成為留美主流的原因之一。業內人士透露,即使是常春藤名校,也知道接到的中國學生的申請材料大部分是偽造的。但是都盯著中國學生的學費,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使中國的留美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留美變成一種消費。
「不專業」拖後腿誤讀美高等教育大學不是就業「敲門磚」
《僑報》稱,如此盲目的留美潮之所以常年洶湧,一大原因在於中國家長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誤解。如今美國,連製造業中的工人也有一半以上受過大學教育,大學生只是「普通勞動者」,不屬於專業階層。
要晉身專業階層,必須接受研究院級別的教育,包括醫學院、工學院、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和一般的文理學院等。若以成為專業人士為目標,那麼進入大學的目的,首先是為了進入良好的研究院「卡位」,而不是畢業後馬上就找個工作。
所以,那些把大學當作就業「敲門磚」的人,在美國本科教育中幾乎找不到法學、醫學等實用課程。商學教育雖然在美國大學本科很流行,但除了沃頓和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等幾個例外,大多數都是低端的。
中國的家長和學生把大學當成職業培訓所,使商科成為最熱的留美本科專業,彷彿150萬元的投入,就是為了培養一個商店裡的出納或公司最底層的會計。這樣還怎麼可能得到教育回報?
「錢景」掃描出國難「出息」回國貶值
《華爾街日報》稱,今天的留美大潮,預示著四五年後的海歸大潮,使海歸進一步過剩、進一步貶值。智聯招聘今年發布的最新調研結果顯示,2012年,68.17%的海歸對於月薪的期望在3000元至8000元,超七成企業人力資源或者管理人士表示,不會優先錄用海歸。
今天上午,北京格局生涯教育諮詢中心就業指導中心趙寶正告訴記者,實際上海歸貶值的問題已經不是近幾年出現的情況,未來隨著海歸人數的增加,這個趨勢有可能進一步發展。
從2007年開始,國內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海歸在就業方面已經沒有很強的優勢了。如果畢業院校不甚知名,專業背景不強,那麼留學生在人才勞動力市場其實並沒有什麼優勢。究其原因,除了海歸人數大量增加以外,還有人才素質參差不齊的因素。有的學校有錢就可以上,此外美國的教育是興趣教育,學習需要很強的主動性,中國是應試教育,學生考試能力很強,能力則未必同步發展。因此儘管他們在目標國家學習過,但沒有在社會上鍛煉,再加上沒有主動融入社會,就造成了海歸進一步貶值。
另外,比較早出國留學的海歸,回國以後可能會面臨和國內社會脫節的問題,要花很長時間適應環境,這對其就業也是不利的。
對於國內學子是否選擇出國,趙寶正稱,這主要看兩方面,首先是學校和專業背景,如果就讀的學校排名既不靠前,也沒有突出的專業優勢,就沒必要非要去上。其次是留學目的,如果留學單純是為了鍍層金便於回國就業,這個思路應該被淘汰了。
推薦閱讀:
※中國不是民主的敵人!
※耐人尋味!中國強力填礁造島後 南海局勢反而安定下來
※越南 骨子裡都是中國味道
※中國羅盤詳解-第七層 坐山八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