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畫馬又如何
臨趙孟頫筆意 鏡片 設色紙本
款識:大德七年二月十六日自山陰道中寫。趙孟頫。 題跋:趙承旨真跡,圖卷為先師公所藏,今歸大風堂,並臨此。大千居士爰。鈐印:張爰、大千 張大千仿古上自魏晉南北朝下至明清,各朝各代無所不能。此幅《臨趙孟頫筆意》完整地展示了張大千觀古、藏古、臨古的習畫之路。此「趙承旨真跡圖卷為先師公所藏」,先師公即李瑞清,李瑞清出生於官宦收藏世家,長於書畫、善詩文、嗜收藏,張大千受其影響開始搜集庋藏曆代名跡。最終此《臨趙孟頫筆意》原本「歸大風堂」所有,大千隨即臨之。圖中一人一馬立於山石前,奚官手執韁繩,欲栓馬於路邊樹榦,而馬執拗不前身體後縮,馬蹄企圖向後發力。馬兒雖未奔跑,骨骼的轉折、肌肉的扭曲卻彰顯出一股強烈的動勢。馬的輪廓線條纖細流暢,筆筆精氣瀰漫,無一絲敗象,鬃毛飄逸流動,似溫潤有光。人物神情嚴肅穩重,衣紋暈染恰到好處。眉目間氣度雍容,恍如元人之勇猛,又似唐人之軒昂。落款緊隨趙孟頫結體嚴整之風,筆法圓熟。
韓干雙駿圖 設色紙本 丁卯(1927年)作
款識:韓干雙駿圖。丁卯春月,大風堂臨,蜀郡張爰大千父。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
烏騮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30年作
款識:庚午五月,善孖畫馬,大千居士寫景。 鈐印:張澤、善孖、張爰印、大千居士、大風堂 詩堂:烏騮圖。君福先生法家清賞。大千、善孖畫。王福廠題。鈐印:王禔、福廠六十後書、糜研齋
秋山白馬 鏡心 張大千 張善孖 1935年作
款識:乙亥冬十月十七日,恭介涵青老長兄辰。弟張澤、張爰寫祝。鈐印:大千、澤、曾駕監車過天行
仿陳居中二馬圖 設色紙本 戊寅(1938年)作 (537.6萬元,2011年4月中貿聖佳)
款識:陳居中二馬圖。董文敏題字,三年前見於粵東,此擬其意。戊寅五月,蜀郡張爰。鈐印:張爰字大千書畫印、大風堂 《擬陳居中二馬圖》作於1938年,是大千繪畫藝術由早期過渡到中期的代表作之一。圖繪駿馬兩匹,白馬昂首,粉馬低頭,均有韁無鞍,體壯豐滿,神態悠然,正如大千在畫馬時,經常鈐蓋的印章「重其神駿」。二馬足下綠草如茵,生機盎然。如果為該圖寫贊語,最為合適的還是他在畫馬時的題跋,曰:「五花鳳頸,青澥龍孫。金羈玉勒,雪踏雲屯。平原草綠,掃斷蹄痕。養之自天,孫陽寧論。神駿始重,道在乾坤」。二馬用筆圓潤勻稱,流暢遒勁,有唐宋遺韻。敷色明快均勻,典雅清致。近景為流水,水草叢生。坡岸枯樹,枝幹叉枒,用筆有宋人風範。樹後數竹,略帶石濤筆意。遠景渚汀,淡化處理,虛無飄渺,以顯空間之大。 張大千在師古時重其意韻,輕其形似。陳居中為南宋著名畫家,有關文字記載和傳世作品均甚少。張大千早期在畫馬方面的標準很高,目前只發現臨摹過唐代韓干、宋代李公麟、劉永年、陳居中、元代趙孟俯等。可知,元代趙孟俯是下限。張大千在畫馬方面之所以造詣很深,出手很高,這和他的「眼高」有著直接關係。張大千曾在《跋六馬圖卷》中寫道:「此唐人筆也,敦煌諸壁畫可證。世傳唐畫喧赫者,無如韓干《照夜白》及《雙驥圖》,一為李後主題,一為道君題,皆不及此卷意之雄且傑。乃清高宗既知千里款印俱偽,而猶以為千里,何耶?」正因為張大千早期畫馬水平很高,為他中期畫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飲馬圖 設色紙本 1938年作
仿元人飲馬圖 立軸 1938年作
題識:三輔錄:「安陵郝廉飲馬投錢。」諧嚴會意所云:「郝者喝也,喝其廉也。」戊寅六月,蜀人張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大千父(朱文)
胡人獻馬圖 紙本鏡框 1938年作
馬 鏡心
馬上封侯 設色絹本
勒馬圖 立軸 1946年作
題識:勒馬圖。丙戌二月,昆明湖上寫。張大千爰。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大風堂
唐馬圖 設色紙本 1946年作
題識:紅陽飛燕,穆滿龍媒。冬隆八轡,日月環回。老安伏櫪,壯志蒿萊。君逢烏絲,孫陽俱來。丙戌十一月,擬唐人畫馬並贊。蜀郡張爰。鈐印:張爰之印、大千、老棄敦煌 《唐馬圖》作於1946年。畫面描繪平遠的景色中,一匹黃驃馬,悠閑地低著頭。作品在構圖上,取意淡遠,近景左側兩樹生於平坡之上,頗顯錯落有致;稍遠一片靜靜的河水,以留白法出之;繼之則是一匹黃驃馬,悠然在漠漠的平野;遠方是開闊的長河蜿蜒開去,一叢雜樹挺立在慢慢消失於遠方的荒野中。整幅畫面的主色調為冷靜的青綠色,只有樹稦略施赭石色,而黃驃馬則醒目地居於焦點,畫面右側細枝上幾點火紅的樹葉,暗示秋風已起。 此作畫風雖為「擬唐人畫馬」,但無論氣息,還是山水,都融入了五代董巨與宋元風範,渾穆典雅。這年的夏天和秋天,張大千至少兩仿宋人劉永年的《烏騮圖》,應該是形成這種風格的關鍵。此幅《唐馬圖》,繼踵前一年的《仿唐人控馬圖》,畫風不僅為明清所無,也是宋元所未見,精力膉漫,堂皇中見素雅,是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後形成艷麗與清雅風格並具的典型風格。 大千從其兄善孖習畫,兼耳濡目染,同樣精於畫馬。大千的畫馬作品,主要見於其二兄1940年過世之後,且大都集中於四十與五十年代。1954年,張大千曾在一幅《人馬圖》上題識論畫馬:「畫馬當以唐人為最,蓋於物理、物情、物態三者有得,是以為妙,宋人惟李伯時一人而已,元明以來,殆無作者,無論有清,趙吳興名盛一時,觀其題語,往往自負,以予鄙見,尚是紙上討生活耳。」其意在批評元代畫壇宗師趙子昂的畫馬,失之於對真馬的體會不足。由於張大千在甘肅、青海等地多有騎馬的體會,又研究過中國古代的《相馬經》,並對唐宋畫馬實在地下過苦功,故而對自己的畫馬滿懷自信。 除《唐馬圖》、《仿唐人控馬圖》、《烏騮圖》之外,大千唐馬風格的名作還有《楊妃上馬圖》、《東丹王人馬圖》等,王壯為曾這樣苂美張大千的馬:「大千於畫,十三科無所不能,無所不精,畫馬不多,亦無不得其神駿,世無抗手。」
仿趙文敏試馬圖 立軸 1947年作
題識:仿趙文敏試馬圖。丁亥嘉平月,張大千爰。鈐印:張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幅《仿趙文敏試馬圖》為張大千臨趙孟頫筆意。張大千繪畫中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以石濤、石溪、八大、明四家等諸家入手,又上溯唐宋元二李、巨然、米芾、趙孟頫、元四家等歷代大家,攝取其中精華,從這幅作品以看出其深厚的傳統功力和藝術修養。從構圖來看,畫中遠景、近景的安排又是倪雲林典型的兩段式構圖,同時還借鑒了郭熙之「三遠法」,雖然郭熙「三遠法」適用於北方山水的雄偉壯觀,然張大千在這裡卻特彆強調「平遠」、「深遠」所達到的空間效果,給人以深遠渺茫之感。此圖人與景交相輝映,具有濃郁的詩情畫意。也正因為大千對敦煌壁畫作出長期鑽研,才有兼具清雅與致麗的佳作。
東丹王人馬圖 立軸 設色紙本 1963年作
推薦閱讀:
※張大千花鳥畫欣賞(七)
※張大千 | 芭蕉
※張大千《畫說》
※張大千造假書畫趣聞
※曠世墨緣 — 張大千晏濟元作品展
TAG:張大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