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與感恩祭祀文化

清明與感恩祭祀文化

5 人贊了文章

清明與感恩祭祀文化

古語云:「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

一、清明節的本義

古人將這個節日命名為清明節,其中的「清」,是指心要清、意識要清、身要清,達到心意身三清;其中的「明」,包括兩明,一是眼要明,一是心要明,這就是「清明」的本義,指我們的身體內部要達到清明的狀態。對自然界來說,是指天清地明,通過天道的五運六氣將木氣能量推運到最高峰的時候,在天給予地大量的雨水進行沐浴和洗滌之後,地龍已經騰飛起來,天地陰陽二氣的能量開始升降運動,陰陽能量的交匯互融明顯地接近了。

例如,天德能量已經下降到了高空電離子層下面這個場的高度,而地氣能量也已經離開地面上升到了空間之中,天德地氣既不是在地面,也不是在地下交匯互融,而是在空中進行著這種陰陽能量的交換。在這種情況下,就給大地帶來陽光明媚、草木綻綠的一派清明氣象。

要達到這樣清明的氣象,需要諸多條件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實現。對於人類來說,要想實現心的清明和身的清明,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要慎終追遠,緬懷祖先,把自己的根接續起來。任何事物如果離開了根,就沒辦法重新發芽生長。古人的詩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描述了草原上的青草一年一度都會產生榮和枯的現象,草之所以反覆地產生榮與枯的現象,就是因為它們有根,如果離開了根,則無法產生新一輪的生長。

人類因為擁有0至16歲積攢下來的先天腎水元炁的本錢儲存在骶骨內,能夠維持長達60多年的生命周期,所以不太重視維護自己的根,而等到把天根內儲備的能量消耗完以後,生命的活力開始急驟下降,當後天攝取也補充不及時,生命就出現終止。所以,古人創立修身明德的學問,就是要求我們年年都要培根育苗,反覆把這個根一年年培下去。其中,培根、護根和養根都要與自己的根文化、與自己的祖宗之根接續起來,這樣才能真正把我們自己的根與家族根、血緣宗親根、民族的根、國家的根聯繫起來,離開了這個根,就無法厚積薄發,興旺發達。

所以,我們不能小看祭祀文化,這是一個尋根續源的文化,是一個與聖賢居、與聖賢謀的文化,是完成能量的厚重積澱和噴薄迸發的文化,是對祖先表達深沉真摯的感恩,繼承祖先的責任、義務,完成他們誓願的文化。祖先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傳承祭祀文化,接續祖先之根,是我們真正實現清明必須要達到的重要目標。

二、感恩祭祀文化的追根溯源

中國的感恩祭祀文化的原則和宗旨,是尊道貴德,敬天愛地,尊師重道,孝敬祖先,承前啟後。其中,孝敬、感恩是重點,這是中華道德根文化的優良傳統。在此基礎之上,順天應人,應四時五運六氣的規律性和信儀的度數信,表達對道德天地和祖先的感恩、緬懷與慎終追遠的懷念,表達繼承發揚先輩祖先誓願的志願,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特色。我們繼承感恩祭祀文化,需要記住這些特點、傳統以及文化的特色,並且予以忠信不惑的充分表達。

從古至今,中國的感恩祭祀文化分為大祭、中祭和小祭三個種類。一般而言,大祭都是國家一級的,地方一級的是中祭,小祭是小範圍的,貫穿在年度周期律的四時八節之中。祭祀祖先則屬於中等的祭祀。

中國還有很多農曆節日,也具有祭祀文化的內涵。例如臘月初八的臘八節;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年三十的除夕節;正月初一的春節;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即上元節;二月初二的春龍節;二月的寒食節,寒食節的日期需要根據五運六氣推演,並不固定;另外,還有清明節;五月五日的端午節;七月初七的女兒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八月十五的中秋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十月初一的祭祖節等。

但凡是從事國學研究和修身實踐的人,一定要把這些慎終追遠、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真正恢復起來,記在我們的腦海里,並且貫徹在順應年度周期律的修身治事行為當中,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四時八節不離祖先的護佑,全面獲得祖先們的支持,在能量場上形成歷史與當代的跨時空連接,使我們的能量更加自成系統,深厚綿長,富有活力。

在中國社會中,自古以來,每個家庭、每個姓氏的宗親族群與整個國家民族的精神文明活動,是互為聯繫地構成一個整體,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延綿下來。只是到了清代以後,特別是晚清以後,這一文化特點才逐步地從社會上淡化。主要是因為西學東漸,西方文化到了中國的土地上之後,依靠強勢的推行手段,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給沖淡甚至弄丟了。

在重要的祭祀文化節日中,清明節祭祖先一直保持了比較長的時間。二月十五祭祀老子,三月三上巳節,在年度周期律當中是木運與火運交接的轉換點。所以,上巳節的祭祀與清明節的祭祀是連在一起的,既是順天時的度數節點,也是感恩緬懷人文祖先的時間節點。它的內容,除了祭祀家族宗親的祖先,還要跳出小我,一直要追念到伏羲和女媧摶土造人那個時代。伏羲和女媧是我們的人文之祖,它們繁衍了我們這些子孫後代,所以至今為中華民族所追念。伏羲和女媧的故事具有真實的歷史內涵,所以古人在祭祀文化中,追遠要追溯到伏羲和女媧氏,作為祭祀的重點和根本,這就是「道德天地國親師」里的「親」這個系統所能追溯到的最遠的一個祭祀目標。

至今為止,在豫東一帶仍尊稱伏羲為「人祖爺」。河南淮陽是當年伏羲的建都之地,這裡建起了太昊陵古廟,每年從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會在廟會期間雲集陵區,朝拜人祖,祭祀太昊陵古廟。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這項祭祀活動也越來越興盛了。這個地區由於具備較為連續的祭祀文化傳承,在對伏羲建都源發點的定位以及對傳統文化度數節點的把握等方面,都體現出具有一定的技術性。我們通過查閱歷史資料,可以找到一些祭祀文化興盛時期的文字記錄,也可以看到一些近代的新聞圖片,將這些資料的內容與當前的祭祀活動進行對照,可以發現很多傳統的確都已經復興起來了。

我們在《啟蟄》章里介紹過,二月二龍抬頭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作為龍的傳人和炎黃的子孫,我們在二月二的祭祀當中,慎終追遠也要追溯到根上來,以對伏羲、黃帝等祖先的感恩追念為本。

中國自古就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思軒轅」的說法。我們前面簡單介紹過民間關於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那麼,男性一定要在二月二以後剃頭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一般認為,如果男孩子在二月二之前剃頭,舅舅知道了以後,會說這樣做是想咒他死,就可能要把外甥的頭打破。因為在龍還沒有抬頭之前,在血緣關係的信息反饋上,牽涉到母親家族譜系當中去的會更多一些。頭髮是血之餘,身體來源於舅舅家的信息遺傳,要是過早地把它剃掉了,舅舅可能就要生病,所以舅舅就護外甥的頭,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現象。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面其實是有一種隱性的生理暗喻,肉身是母親帶給我們的,她孕育了我們的肉體,在我們的肉體中有整個母氏家族的信息能量,所以應該愛護它,要順天時之度來處理自己的生活。這裡面含有對宗親文化的敬重和尊重,也包括了孝道裡面的一部分內容,仔細研究起來是比較有意思的,不要簡單地一概下個定論說是迷信,在很多我們認定的迷信現象背後常常隱藏有真理,有能量性的道理,這是人們看不到的一種有趣現象。

上巳日的三月初三,是軒轅黃帝誕辰。軒轅黃帝在歷史上被尊稱為中華的人文始祖,他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自詡為龍的傳人和炎黃的子孫。我們要能夠擔當起龍的傳人和炎黃子孫的名號,每年都應該去祭祀、感念、緬懷,同時去反思我們自己,通過祭和奠以及感恩這種方式,來達成我們的追念。

三、感恩祭祀的文化內涵

在感恩祭祀的活動中,包含有許多知識和文化要點,需要整體掌握,才能建立起完整系統的文化認知。

中國的祭祀文化是祀神供祖的儀式,需要備辦相應的貢品,然後再對道、德、天、地、神、佛、先烈、祖先行禮、獻祭,表示崇敬、感恩、緬懷、酬謝,並祈求保佑,具備系統的禮儀形式與行為要求。

心中的禮德,分為禮儀與禮德兩部分,現代人只講外在的禮儀,而很少型之於內,把心裏面的禮德真正培養出來,這是目前教育當中最缺失的部分。雖然名之為所謂「德育」,卻而只知道育於表,打造外在的形式,並不知道怎樣去育於內,不知道如何真正觸動心靈,使心靈產生變化。古代文化所誕生的禮儀,實際上是為了通過外在形式來反饋到心內,使心裏面產生禮德能量的變化。所以,我們對於祭祀文化所表述的內涵,要提到一定的高度來認識,明白祭祀不是單一的形式表現,而重點是要表述崇敬、感恩、緬懷、酬謝之意。

現在每到清明節,很多子女都會到父母或祖先的墳上去轉一圈,但由於並沒有把身心融入到祭祀文化的精神框架里去,沒有真正在墳前表述出對先人的崇敬,所以只是一種盲目的信,的確是有點迷信的色彩。我們是否能夠真正靜靜地站在墳頭前默思幾分鐘,感念一番:「我的身體來源於你們,你們生養了我,但是我這一生忙於生活,忙於生存,對你們甚少關懷,對不起你們。」能夠回想和緬懷嗎?能夠真正對父母和祖先的恩情、恩德進行慎終追遠的反思和感應嗎?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心裡就會非常自然地升起一種感念,深切地感覺到時間太容易逝去了,自己已經失去了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機會,那麼就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進行感恩回報,繼承先人們的志願、誓願,把這一顆心承傳下去,要做得更好,不再給自己留下遺憾。只有真正從內心對於父母祖先賜予我們的福慧進行酬謝,才是祭祀儀禮的靈魂所在。而絕不僅僅是在墳頭上燒幾件衣服,燒幾輛紙制的汽車,再燒多少冥幣鈔票,就以為是完成祭祀的要求了。有的人上墳時燒了面值上億的冥幣假鈔,結果晚上就做了一個夢,夢見父親告訴他錢收到了,但都沒有用,因為那邊找不開。這其實是一種諷刺,如果自己心裡清凈,做得適當,個人的能量場就是正的,那麼所反饋過來的能量場信息也是正確的;既然產生了錯誤,那就要反觀自己,從自己身上去找到錯誤的原因。燒面值上億元的紙錢來祭祀,那都是將人間假設的一種妄念妄想強加給我們的祖先,真的是一堆廢紙而已。作為兒女不給祖先提供精神的食糧,而是提供一種妄想、妄念,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事情。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 60 歲看三國覺得劉備最厲害?
這三十年,一段陶瓷史上的「空白」
捺印 | 印度人文步履的「記事本」
你能想像的世上最極致的孤獨是什麼?
五千年無人能比的「第一孝子」,八條經驗,你能做到幾條?

TAG:歷史 | 文化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