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養花亦養人

養花亦養人

1 人贊了文章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花草也包容著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花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包容與精神,一個城市的花傳承著一個城市的文化與文明。

古有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今到虎丘不探「三花」也著實可惜。初夏,正是萬物爭奇鬥豔,花香四溢的節氣。與此同時,茉莉,白蘭,玳玳花也到了花開飄香的時節。我們一路探尋,終於在茶花村的老巷子里找尋到了老虎丘三花的原汁原味。

循著小路前行,面前赫然矗立著一扇頗有年紀的大門。隨著園子主人慢慢推開大門,滿園的生機便映入眼帘。園子的主人名叫黃劍,今年四十三歲,從事花木栽培已有二十多年,常年的日晒雨淋在他的身上刻畫出了傳統蘇州勞動者的憨厚與樸實。就在近日,黃師傅還被評為「三花栽培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行你很難相信,外表粗獷豪氣十足的黃師傅栽培起他心愛的花圃時彷彿像一位俊秀的書生在畫著江南的水鄉。指尖拂過綠色的枝梢,眼裡流露出的凈是喜愛與滿足。他常常掛在嘴邊「養花就像是養自己的孩子。」 看著自家的孩子一天天長大,從小小的枝芽到一人環抱有餘,這種喜悅,這種自豪,此間樂想必只有那些為人父母者才能懂吧。

再往裡走,便是令黃師傅自豪的蘇式白蘭花。不同於現在市面上阿姨們叫賣的白蘭花,傳統蘇式白蘭花以其淡雅的幽香,潔白卻不失莊嚴的美而聞名於世。淡淡的清香,不刺鼻,不突兀,彷彿置身於護城河的水流之中,安靜祥和。修長而透明的花瓣,婉約端莊,彷彿就像是傳統老蘇州人的內心寫照,真實,不做作,乾淨,不事故。黃師傅彎下腰來又去來一盆茉莉花,乍一看如碎鑽般細小璀璨,細一瞧,這小小花兒又大有文章。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這不就是傳統蘇州人的寫照么。此間少年今安在,一衫青衣江南人。縱然外部世界怎的雕欄畫棟,我思故我在。

走著走著,黃師傅停下了腳步,「呵,黃師傅,您這兒海中橘子樹吶?」 「這可不是橘子樹噢,這是玳玳啊,蘇州可難找出第二柱玳玳啦。」 這矮小的結著玳玳球的樹竟已是孤品了。說完,黃師傅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澆了澆水。悠悠地說起小時候一起在玳玳樹下捉知了的往事。

這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原茶花村村民已逐漸搬離茶花村,茶花村逐漸發展成以婚紗為首的產業模式,而傳統的種植苗圃和花卉逐漸被淹沒在時代的浪潮當中。但是為了保留這最後一片三花凈土,黃劍每天早晨早早起來與他父親工人一道澆水,施肥,剪枝,直至下午四五點。他笑著說,現在是三伏天,茉莉花可要好好愛護,這幾天四五點就得起來澆水了。看著那些盆盆罐罐,生怕一不小心就碰倒了。就如同老舍先生說的,養花是一門學問。而做學問又豈是簡簡單單。雖然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學問也需要傳承。相傳黃師傅的祖父黃根林年紀小小便外出謀生,機緣巧合試下在茶花村花農家做工,從此開始了與三花的緣定三生。黃根林的兒子黃永生,再到現在的黃劍師傅,在這個行當里風風雨雨走了好幾十年。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偌大園內里的花花草草便是黃家三代人的世界,這一草一木早已刻下了三代人辛苦勞作的影子。

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建設,老農村逐漸消逝,老蘇州的味道漸漸被現代化的氣息所掩蓋,埋沒。談起過去,黃師傅意味深長地說起童年,漫山遍野的白蘭樹,玳玳花,記憶中的虎丘印象漸漸在腦海中淡去。可是,對花的熱情,對傳統技藝的執念,對老蘇州人那種特有土味的追逐,在他內心裏面生根發芽。一方花草養一方人,三花孕育了傳統老蘇州的純潔與樸實,見證了傳統蘇州人一代代的成長,新蘇州的慢慢壯大。有人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一種執念。那養育這三花不就如同養育蘇州人么,保護三花,也是保護傳統優秀文化的凈土,也是為了新一代的蘇州人能夠乾淨地,努力地活著吧。幸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傳統的珍貴。我想不久的將來三花能孕育出更為出色的新蘇州人吧。

推薦閱讀:

蘇州滄浪亭五百名賢祠聯
蘇州古名勝 寒山寺
天一冷,蘇州人就忍不住要來這8家吃銅火鍋
有個蘇州進士叫朱紈
蘇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TAG: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