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快身心積極療法 | 簡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 | 簡介

來自專欄陸老師的心理學課堂

什麼是簡快身心積極療法?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是一套能夠幫助心理工作者更快取得效果的心理輔導技巧,是一個工具箱,可以配合其它的心理治療技巧使用。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是由李中瑩先生經多年實踐與研究發展出來的。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是簡快療法的一種。簡快療法(Brief Therapy)又稱短期療法、短暫療法,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開始出現的一種心理治療模式,跟以精神分析為主的傳統模式比較,所需的治療過程比較簡短。簡快療法其實是一個統稱,NLP療法是其中的一種。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不能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就像其它學派一樣),也不是所有的個案都可以「簡快」完事。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能夠大大地減輕心理工作者和來訪者的負擔,但它只是一個工具箱,而且不是唯一的工具箱。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構成

1、NLP療法

NLP(身心語法程式學)的起源是在研究以下三位宗師級心理治療大師的基礎上整合而出的;他們是完型療法(Gerstalt Therapy)的 Fritz Pearls, 家庭治療方面的薩提亞 (Virginia Satir) 及催眠治療方面的Milton Erickson。李中瑩先生接觸NLP的學問已經有14年,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李中瑩先生亦發展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技巧;

2、家庭系統排列

由德國心理治療大師海靈格先生整合出的家庭系統排列經實踐證明是一門效果驚人的治療技術。家庭系統排列是家庭治療方面一個重要的工具箱,它非常完美地補充了NLP在系統層次的概念和技巧需要,發展了很多的變化及運用模式;

3、情緒管理技巧

關於情緒方面,過去十年研究發展出來一些實用性的概念和技巧;

4、後現代心理學的概念和技巧

例如Somatic Experiencing (一套針對本體感覺處理創傷的技巧,屬近年外國流行很快的一派心理學《能量心理學 – Energy Psychology》)、Kinesiology (運動機制學)、催眠治療等;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效果來源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效果無一例外地來源於來訪者內心世界裡一些人事物關係的改變。NLP的一個前提假設是這樣說的:「地圖不是真正的疆域」,它引導我們注意到對每一個人而言世界都是主觀腦海里的世界。所以,輔導者只要使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有所改變,輔導的效果就會呈現。同時我們也會有實際的檢測方法,在我們利用簡快技巧做出輔導後監測到輔導的效果。

1、世界的主觀性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千古迷思:「原始森林裡的一棵大樹倒了,如果沒有人的情況下,它是否發出聲音了呢?」相信你的答案是正確的——沒有人耳朵的接收是沒有聲音的存在的。物質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一種波的形式存在,需要我們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去感受。也許我們說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同時世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主觀感受——世界是相對存在的。

當我們看到、聽到、感覺到的訊息,經過我們的內感官(內視、內聽、內感)傳遞給大腦時,每個人的訊息已經不同了;一方面內感元的感受程度不會是一樣的(因為視聽感器官的功能狀況不同),最主要的是因為注意力的不同訊息已經被刪減、扭曲、強化了。每個人的注意力代表了他相信什麼、認為什麼是應該發生的等等信念,所以,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人的信念系統的重要性——它可以決定人的一生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關鍵就在於它確信的人生是苦還是樂,也在於它確信自己是幸運的人還是倒霉蛋兒!

跳過哲學思辨的觀念,現代的量子物理學也充分地支持了這一點。形象地比喻一下:假如一個原子核有乒乓球大小的時候,高速圍繞它的電子已經遠在2600公里之外了……那就是說令我們感到實實在在的物質竟然99.99%都是「空」?著名的海德堡測不準原理也表現了這樣的事實;「當物質分解到最小微粒的時候,在那個最小的系統中只有三粒『夸克』,而它們的出現時間與方位竟然和測試者主觀意願緊緊相同」。

作為心理治療師,也許我們不必探求世界存在的真理是什麼,我們只要明確世界在人腦中主觀性的一面,就會在輔導治療中找出有力的突破口——改變來訪者內心世界裡人事物的關係就會帶來對事件認識的不同,輔導就會做出效果。

2、輔導效果的檢測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效果的檢測方法主要有感覺測試、內心觀想的變化和行為改變三種。

感覺測試 每一個來訪者都是帶著深深的困擾、伴著濃濃的感覺來到你的面前的,那份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與工作的負面情緒是他極力要擺脫的。用NLP潛意識感覺的方法,輔導者可以在開始輔導前拿到來訪者的感覺評分(感覺最好是十分,最不好是零分,你現在是幾分?),在做過輔導打破狀態後,輔導者可以獲得來訪者的第二次感覺評分,評分的改善就證明了輔導的有效性,當一個評分小於或等於三時,輔導員就可以下班了。

內心觀想的變化 在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輔導技巧是引導來訪者將他難以面對的、虛泛的事物視覺化,然後在內心經過對話去改變來訪者與此事物的關係。比如面對失敗、死亡等。在這類輔導過程中,伴隨著對話的進行,來訪者的內心觀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顏色會由深變淺、體積會由大變小、形象會由惡變善等等情況,這些都可以作為是否有效果的檢測方法。當然,內心觀想的變化同時必然也會有一些感覺的變化。

行為改變 輔導過程中也會有一些對內心觀想不清晰(內視覺應用不好)、對感覺描述不敏感的來訪者,他們可能會配合輔導的同時對上述兩項的回饋並不直接,這類的來訪者或學員也有一些回饋給我們,那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周圍的人都說我變了」。輔導有效果最終的要求是行為的改變,所以,行為改變是最根本的檢測方法。

3、改變內心人事物的關係

根據世界的主觀性觀點,輔導的效果來源於改變內心人事物的關係。改變內心人事物的關係的根本方法就是改變來訪者的信念系統。

在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中,無論是內心的視覺對話,還是理性問答的換框法,包括眼球脫敏、信念種植等技巧,都是在最終改變了來訪者對事件的看法——既然來訪者原有的困惑是他的信念系統一手製造並堅持的,那麼這樣的改變一定是有效的。

4、腦神經學對效果來源的解釋

一些人在一次事故之中產生了使自己很辛苦的情緒,並且對某些事物變得很敏感,例如車禍里的傷者對汽車的恐懼、被拋棄的男女對異性的憎恨等。用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角度看這些事,當事人的大腦是在一次經驗里製造出這份情緒感受,應該可以在另一次經驗中化解這份情緒感受。

每個人的思想、回憶、情緒感受、以致能力和身體反應,都是他腦里的神經元網路某些儲存和運作方式的產物。某一次的經驗里製造出來的神經元網路,每當回憶或者碰到類似的事物時,都會被開啟,就是腦里再次呈現有關事情的景象、聲音、和情緒感受。這份呈現,不一定在意識層面,也可以只在潛意識層面進行。這個人的腦里有製造情緒的網路,便也就有舒緩情緒的網路;能夠製造產生困擾的網路,便能夠製造消除困擾的網路。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解決方法就是找出如何儲存引起負面情緒的經驗,然後利用同一邏輯把經驗儲存的網路修改了。如此,這個人便能在想起該次經驗的同時,沒有了那份使他辛苦的情緒。

所有這類的負面情緒,來源都是潛意識中的保護機制,使到當事人在類似的情況再度出現時,懂得更好地保護自己,因而有更好的人生。當然,這個機制往往使當事人對某些事物過度敏感,不能過正常的生活,因而,人生里所得更少。

每次人生經驗,都有其價值和意義,能使當事人成長得更好。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技巧能夠使到這份價值和意義,與事故帶來的負面情緒分開:價值意義可以永遠保留、當事人也可以維持足夠的保護機制、事情經驗也可以再次從記憶中提取,而事故帶來的負面情緒則無須保留,可以去掉。

在另一方面,現在有很多證據顯示,當腦里負責認知判斷(是對或錯?)的神經元網路被啟動後,前額葉里負責分析思考、找出不同的選擇、處理困境的網路會活動減弱,甚至停頓。例如,一個人堅持打罵孩子是對的,便看不到孩子對他的反感、疏離,更不會去想有沒有更好的做法。當然,一些基本和重要的標準例如法律必須遵守,但是每天生活中出現的很多事情,實在無須堅持對錯,而只需要想想怎樣配合或者避開。例如一個人在歸家的路上,前面因失火而道路封閉,他有三個選擇:不回家、堅持什麼人事物怎樣的不對而站在那裡抱怨不退和改走另一條路,早點回家吃飯。答案是明顯的,但是很多需要輔導的人就是這樣困在煩惱里。這個人的需要是在腦中建立找出更多選擇的神經元網路。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有很多技巧,使得來訪者看到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因而從困境中擺脫出來。


附錄:關於簡快療法(Brief Therapy)

在1958年,美國心理治療師Don Jackson在美國加州Palo Alto市成立 《精神病研究中心》 (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簡稱MRI),吸引了很多能力卓越、同時思想開放的治療師加入。他們簡直就是一張當代《簡快療法》大師名單:John Weakland. Jay Haley, Jules Ruskin, Virginia Satir, Paul Swatzlawick 等。這些人的研究心得,經過寫書、發表論文、治療工作、講授課程等,奠定了《簡快療法》的地位。

簡快療法避免傳統心理治療認為必須的冗長性格或功能失調的審定過程,無論須處理的是個人、家庭或更大的系統的問題。簡快療法的治療師更關心如何儘可能簡快及省力地介入,引導來訪者注意改變的可能性,並且致力於發揮來訪者本有的能力去實現這些可能性。簡快療法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可以觀察的現象上,是十分務實的技巧。它的中心信念是:問題是被製造出來和被堅持下去的,因此,問題也可以被解決。來訪者製造和堅持問題的方法是:

來訪者看事情的方式,也就是來訪者認為『這個世界是怎樣的』一套信念系統 (包括信念、價值觀、規條和態度)。

來訪者不斷重複沒有效果的行為。

MRI發展出來的簡快療法模式認為,來訪者的問題來自他怎樣看日常生活里的困難和堅持這種看法。因為這種看法而做出的解決方式沒有產生改變,甚至使得事情變得更壞,可是來訪者沒有看到這點。當事情變得更壞時,他更增加那沒效方式的運用,結果是陷入更深的困擾,不能自拔。例如一個吸煙的人在某一段時間裡因為壓力特別大而成為煙民,在壓力過去之後他已不能戒除這個習慣。吸煙在那段時間可以被看作是針對那份壓力的解決,可是這個解決本身卻又成為了問題。因此,習慣性的情緒或不良行為,在很多輔導個案里,只不過是堅持去繼續過期失效的解決辦法而已。

簡快療法相信,把注意力集中在呈現的徵兆上,輔導者會得到最大的活力和最多的機會去找出改變的可能。最使來訪者在乎的也是這眼前的問題,當輔導者處理這眼前的問題時,來訪者最為合作。

米爾頓·艾立克森 (Milton H. Erickson 1901-1980)

美國催眠治療大師米爾頓·艾立克森被公認為是簡快療法的始創人。他本人有不少的生理問題:色盲、不能辨識音調、閱讀困難症、更稀有地在一生中有過兩次小兒痲痹症。在使自己從第一次小兒麻痹症康復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的催眠現象,並且發展出在心理治療里應用它們的方法。他成功地使到催眠被嚴肅的傳統醫學所接受,是因為他的催眠方式絕不強迫,而是用間接暗示使來訪者自願、容易地感受到催眠狀態,及運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去解決問題。他被認為是至今最創新、靈活的心理治療家和催眠治療家。艾立克森的治療工作出神入化,完全擺脫傳統心理治療模式的框架,但是效果以當時的標準來說是快速而且神奇的。歷史會見證:弗羅伊德對心理治療的理論方面貢獻巨大,而艾立克森則對心理治療的實踐方面的貢獻是同等巨大的。

他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取得心理學及醫學的學位,他是偉恩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科高級教授、美國心理學會和美國精神病學會的終生會員。他寫過超過140份有關催眠的學術論文。在50年的治療生涯中,他創立美國臨床催眠學會並且被選為創會主席(1957)、美國臨床催眠雜誌的創刊編輯(1958-1968)、並成立美國臨床催眠學會教育及研究基金。為了肯定他的過人貢獻和紀念他,米爾頓·艾立克森基金於1979年成立,由他的入室弟子Jeffrey Zeig主持,專門傳播他的學問。他死後的第三年(1983),他的學生及仰慕他的專業人士舉辦第一次式催眠及心理治療國際大會,自此之後,這個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會堅稱「XX應該/不應該是怎樣的」,雖然給不出絲毫理由?
心理學上說,沒有一個口誤是偶然
為何常有好人被殺害?
為什麼陳學葳會自發不雅照?
信息指示板的心理學原理

TAG:心理學 |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書籍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