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講解(三)
張桂琴
2014/8/2
第三節「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第一講 無名天地之始
「無」是宇宙用語,代表沒有,代表無存,沒有和無存,也是存在的狀態。
存在的狀態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現出來,而「無」就以空洞無物的狀態表現出來,在「無」中什麼都不存在,只有空間,正是由於「無」的這種特質,為宇宙萬物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宇宙萬物在「無」的空間成長、壯大,轉化,形成宇宙運行的規律,形成「道」的運行規律。
在宇宙中,「無」是可以創造一切的,沒有「無」的存在,一切物變程序都不會創造出來。所以說,「無」是一切物變程序的搖籃。
在「無」的空間中,有著所有物變程序生成的原始物質,這種原始物質是在宇前就存在的動,動在空曠的宇宙中到處遊盪,衝擊著一切空間,使空間產生摩擦,產生靜電感應,產生微渦流運動,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反應。在力的作用下,空間被分割成無數力的區域,力的區域在動的作用下繼續向外拓展,衝擊其它力的區域,形成力與力之間的較量。在力的較量中,一切物質結構產生了,一切物質形態誕生了,人也是在力的較量中誕生的產物。
在「無」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力量,各種各樣的力量往來穿梭於「無」的空間,它們相互作用,相互擠壓和碰撞,是物變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無」中一切都是運動的,一切都是交流的,在運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宇宙不斷地形成新的秩序和新的排列。
「無」為物變的運動和交流提供了場所,任何一種物變運動都可以在這個場所中進行,在物變運動的過程中,宇宙時時都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造就了「天」,造就了「地」,造就了變化萬千的宇宙現象。
「無」在宇宙中為最大,「無」包含萬物,雕塑萬物,製造萬物,是一切物變程序產生的策源地。
在「無」的空間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物變程序,各種各樣的物變程序都以「名」的形態表現出來,如果沒有「名」,我們看不到宇宙的存在。「名」組合出宇宙的完整狀態,給我們展示出宇宙的清晰圖像,而且是立體的、全方位的。所以說,「名」是一切物變程序的展現。
在宇宙中一切物變程序都要在「無」中進行,在宇宙中一切物變程序都要靠「名」表現出來,沒有「無名」,宇宙中的萬物就不會出現,所以我們說「無名天地之始」。
在宇宙中,我們看到了「無」的存在,在「無」中,我們看到了宇宙中存在的萬物,萬物是我們觀測宇宙的出發點,我們在觀測宇宙萬物的時候,看到了宇宙的全貌,我們將宇宙的全貌稱為「天」,「天」是我們對宇宙全貌的稱謂。
「天」始於「無」,「天」和宇宙中的任何物變程序一樣,在「無」的空間存在、成長、變化。
「天」始於「名」,「天」的全貌由「名」表現出來,沒有「名」的存在,我們將無法看到「天」。
宇宙在運行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全貌展示出來,使我們看到「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天」進行觀察,看到了宇宙的多姿多彩,看到了有人類生存的星球。我們將有人類生存的星球統稱為「地」,「地」是生命的象徵。
「地」始於「無」,是宇宙空間多種力量角逐的產物,是由「無」創造的。
「地」始於「名」,是由「名」表現的,沒有「名」的表現,「地」不復存在。
在宇宙中像「地」一樣的星球不計其數,數不勝數。每一個「地」都有不同的生命存在。對於有思維能力,能夠使用工具,能夠駕馭周邊環境,站在生物鏈頂端的生命,我們稱其為人。
在宇宙中,每一個星河都有無數個「地」存在,人之多多,不勝枚舉。
人類從自己生存的星球出發,觀測宇宙的各種各樣變化,看到了物變程序在「無」的空間中生長,在「名」的表現中出現。
人類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把自己居住的星球稱為地球,把地球以外的世界稱為天。
在宇宙中「天」只有一個,代表宇宙的全貌。
在宇宙中「地」有無數個,代表宇宙運動的多重性和複雜性。
在宇宙中「天」是永久性的程序,「地」是暫時性的程序。
在宇宙中,「天」永遠包含著「地」,「地」是「天」中的粒子塵埃,不足掛齒。
人類居住在地球上,以「地」為出發點,觀測宇宙的變化,這是人類認識宇宙的開始。
人類從居住的地球上去觀測宇宙的全貌,去認識「天」,是多麼的艱難。
在人類窺「天」的時候,我們教人類怎樣認識「天」的存在,怎樣認識「無名」的存在,怎樣認識人類自己的存在,怎樣通過「無名」尋找到「道」的存在。
「無名天地之始」,就是告訴人類認識宇宙運動的基本規律要從自我出發,要從「天」出發,要從「地」出發,要在「天地」的變化中找到「無名」的存在。人類只有找到「無名」的存在,才能看清楚宇宙運動的規律;才能找到「天地」的根;才能找到「天地」初始;才能領悟到「道」的存在;才能在漫無邊際的宇宙中找到認識宇宙的金鑰匙,這是我們在《道德經》中講「無名天地之始」的本意。
「無名」在宇宙中,時刻相伴,形影不離,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無」伴隨著「名」,「名」伴隨著「無」,兩者是不可分離的宇宙一體現象。我們將「無名」分開來講,就是為了教導人類認清「無名」的關係,「無」是宇宙存在的表現形式,「名」是宇宙存在的表現形式,兩者之間存在著統一的運動格式,存在著同時出現的格式。
統一運動的格式是宇宙在運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定式。這個定式是:「無」是物變程序的空間,是物變程序存在的條件,沒有「無」的空間,宇宙中的一切物變程序都不會出現;「名」是物變程序的呈現,是物變程序表現的方法,沒有「名」的表現,宇宙中的一切物變程序也不會出現。
在「無」和「名」兩者之間沒有分水嶺,沒有界限,「無」和「名」共同製造呈現宇宙的萬象。
人類在認識「天地」的時候,總是將自己的視線引向具體的事物,總是將自己的視線引向某一變化中的事物,這是不對的,人類應該首先認識到在宇宙中存在著「無名」,「無名」才是物變程序產生的根源。因此,我們強調人類對「無名」的認識,人類只有搞清楚什麼是「無名」,才會知道什麼是「天地」。
人類在認識「天地」的時候,要首先認識「無名」,「無名」是人類認識宇宙的出發點。
在「無名天地之始」這句話里,「無」代表宇宙空間,「名」代表物變程序,「天」代表宇宙全貌,「地」代表人類居住的星球,「始」代表開始。
以上是對「無名天地之始」的講解
第二講 有名萬物之母
「有」是宇宙用語,代表存在,是存在的同義詞。
在宇宙中,一切物變程序都是「有」的表現形式。物變程序一出現就表現出「有」的特質,「有」的特質是物變程序的袒露,是物變程序不遺餘地的表現自己。「有」的這種特質,使物變程序一出現就具有表現自己的功能,表現自己是「有」存在的靈魂,沒有「有」表現,就沒有「有」的存在。
在宇宙中,有無數個「有」,無數個「有」相連,構成宇宙的整體形象,構成宇宙的全貌。
宇宙是以「有」的表現存在的,沒有「有」的表現,我們將看不到宇宙的存在,看不到萬物的存在。
「有」存在於「無」的空間,在「無」的空間行走著無數「有」所釋放出來的力量,這些力量攪拌在一起改變著宇宙空間存在的一切,使所有的「有」發生變化,發生改良。
「有」在萬物運動的擠壓下形成自己的形態,形成自己的特質,出現在「無」的空間。
宇宙中的「無」是宇宙中「有」的溫床,在「無」中,一切「有」生成了,沒有「無」的存在,「有」就不會出現。
「有」是萬物存在的表現,「有」在宇宙中無處不在。
「有」以「無」為外包裝,讓「無」包裹著自己,使自己在宇宙中任意變形,任意發展,任意曲張,這是「有」的特性。
「有」以自己的特性將自己打碎重組,再造物質形態,「有」以自己的特性將整體的宇宙分割成無數的法門,然後再將各個法門聯繫起來,形成宇宙的整體運動。
在「有」的變化過程中,「名」表現出來,「名」以華麗的外衣,表現每一個「有」的存在。「名」的出現使「有」具有了可視性和可捕捉性,「名」的出現使「有」在宇宙的「無」中現身。
「名」是宇宙為所有物變程序編織的可識度極強的外衣。沒有「名」的表現,我們就無法區別「有」與「有」之間的關係;就不能完成對宇宙物變程序的分解認識;就不能在宇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看不到宇宙物變程序的千變萬化;就無法實現自己對周邊環境的認識和改造。
在宇宙中,「有」和「名」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有」表示存在,「名」表示區別。在《道德經》中「有名」的「名」和「無名」的「名」是沒有區別的,都是物變程序的呈現。
"有名」是將存在和表現兩者結合起來,意在說明在宇宙中存在著「有」,存在著「名」,存在著千變萬化的物變現象。
「有名」連接著所有的物變程序,「有名」連接著宇宙運動的整體。「有名」從「無」的空間出發,使我們看到了「有名」和「無」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十分抽象的。
「無」和「有」的抽象關係表現在互為陪襯的狀態下,「無」和「有」如果不互相陪襯就無法表現自己的存在,「無」和「有」如果不與「名」聯繫起來,我們就無法看到宇宙的現象,就無法看到宇宙的整體存在。
我們在看到「無」的時候,必須有「有」來陪襯,我們在看到「有」的時候,必須有「無」來陪襯,「無」和「有」相輔相成,構成了宇宙的結構,構成了宇宙的整體運動。
在「無」出現的時候,一定有「有」同時出現,在「有」出現的時候,一定有「無」陪襯。否則,我們看不到「無」和「有」的存在。
在「無」和「有」這種抽象的關係中,我們找到了「名」的存在,「名」將「無」和「有」連接起來表現出來,使宇宙的全貌一覽無遺的呈現出來。
「有名」泛指宇宙中所有的物變程序都由「有」和「名」呈現出來,沒有「有」和「名」宇宙中的萬物將不復存在。
在現實中我們處處感受到「有名」的存在,宇宙是最大的「有」,宇宙是最大的「名」。在宇宙中存在著「無」空間,在空間中存在著各種宇宙現象,這些現象都是「有」和「名」。在宇宙中,太陽、地球、月亮、星星和無垠浩瀚的星河都是「有」和「名」;在地球上,海洋、江河湖泊、高山、白雲、流水、大地、植物、動物等等一切存在都是「有」和「名」。
在「有」和「名」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有」只表現存在,只表現物質存在的狀態;「名」表現存在,「名」表現不同狀態的物質存在,表現物變的程序性和階段性,在物變的程序性和階段性中,物變以「名」的狀態展示出來,使我們看到了不同形態的物變過程,使我們能夠區別此事物與彼事物,使我們能夠看到「有」的變異,「有」的不同。
「有」是存在的表現,「有」並不體現物質形態的方方面面,也不體現物變的個性,更不能使我們找到物變程序的變化,面對「有」我們一籌莫展。但是,在宇宙中一切都是相連的,「有」必然有「有」的表現方式。「有」為了表現自己發生了分割,發生了變異,發生了無法想像的變化。「有」將自己分割成無數的小的不等式單位,將這些小的不等式單位重新排列組合,給這些小的不等式單位以嶄新的面貌,用「名」表現出來。「名」以自己的特性將這些小的不等式單位呈現出來,這樣在宇宙中「有」和「名」就聯繫在一起了。
宇宙中的萬物,都在「無"中生成,在「無」中生成的萬物都是「有」的表現,「有」只表示存在,不表示區別。於是,「名」出現了,「名」以自己的特質將宇宙中的萬物區別開來,將宇宙中的萬物送入到下一個程序中去。
「名」將宇宙中的萬物聯繫起來,區別開來,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使宇宙運動秩序井然,使「道」的運行秩序井然。
「無」是真實的,「有」是真實的,「無」和「有」在宇宙的空間相遇,在宇宙的空間進行著力量的角逐,雕塑出千姿百態的物變現象。物變現象在排列組合的過程中形成特性,形成功能,形成可利用的價值,形成相互聯繫彼此幫襯的對象。
在物變程序出現的時候,無數股力量絞殺在一起,使「有」發生了變形,發生了改造,發生了連自己都無法控制的新變化,這種新變化就是「名」對物變程序的編排,就是「名」對物變程序的改寫。我們通過「名」對物變程序的改寫,看到了宇宙中各種各樣的存在形式,看到了「有」的存在,看到了「無」的存在,這就是「名」和「無」和「有」的關係。
在宇宙中所有的物變程序都是「有」的表現形式,「有」生成在「無」中,在「無」的廣闊天地里,所有的「有」都會受到衝擊和擠壓。無數的「有」在被衝擊和擠壓的過程中,不得已釋放出自己的力量,衝擊和擠壓「無」的空間。在「無」的空間存在著無法想像的力量,這些力量以自己的配比衝擊著宇宙中的所有「有」,對於大於和小於自己的「有」形成威脅,形成塑造,形成新秩序的排列。
宇宙中,「無」和「有」是共生的,;宇宙中,「名」是與「無」和「有」共生的。
在宇宙中,只有「名」的出現,才能夠使宇宙的「有」呈現出來,宇宙在呈現「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宇宙的最大空間「無」的存在。這是反證的理論,這是本末倒置的理論,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找到宇宙萬物的發源地,才會找到宇宙運動的起點,才會使我們認清自己,才會使我們知道什麼是「無」,什麼是「有」,什麼是「名」。
講到這裡,我們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了宇宙中萬物的來源;清晰的看到了宇宙中萬物的性質是怎麼生成的;清晰的看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清晰的看到人類生存的空間;清晰的看到了自己的行為;清晰的解讀了《道德經》中的宇宙論。
宇宙論是人類在認識宇宙的過程中形成的正確的觀點,是指導人類在宇宙中生存的觀點,是人類遵循的方向,是人類認識宇宙的鑰匙,是引領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金鑰匙。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在不斷地探討宇宙運動的真諦,探討宇宙「道」形成的原因,但很少有人從自己出發,從宇宙中存在的萬物出發,去尋找物變的原因。對「無」和「有」的研究,對「名」的研究,對「萬物」起源的研究,是人類認識宇宙的突破點。人類的認識必須從宏觀轉到微觀,看到最細微的「名」的變化,這樣才會找到宇宙運動的根本因素,才會看到「無」和「有」的存在,才會看到「無」和「有」的關係。
在「無」和「有」的關係中,「名」表現出了介子的作用,將宇宙中最原始的兩種形態表現出來,這是「名」存在的意義。
宇宙中萬物的出現,離不開「無」的擠壓,離不開「無」的雕塑。
宇宙中萬物的出現,離不開「有」的序列,離不開秩序的管理。
「有」的序列是物變程序的先來後到,先來後到是物變程序的秩序,先來後到是所有物變程序在相互作用中產生的,是所有物變程序相互滋養的結果。
在「有」的序列中,隱含著「名」的動態,「名」根據物變程序的變化編排出無與倫比的物變過程,使所有的物變程序相連,連接到「無」,連接到「有」,連接到「道」的運行中來。
在宇宙中連接是必要的,「名」以自己的特性,將所有的物變程序分割相連,使宇宙的物質運動形成獨特的一維運動模式。
一維運動模式就是物變程序永遠不回頭的運動模式。在宇宙中,物變秉承著永不回頭的精神向前發展,物變的每一個環節絕不可能重複出現,物變的組合會在瞬間發生變化,物變的調整會隨時隨地的進行,物變的性質會悄然地發生變化。這就是宇宙一維運動模式,物變在一維運動中永不回頭,一直前進。在宇宙一維運動模式中,物變會在新的程序中出現,接受新程序的編組,成為新程序的內容,成為完全否定自己的新的物變程序。這是物變程序永不回頭的原因,這是宇宙中物變程序層出不窮的原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對宇宙現象最全面的闡釋。
「萬」是宇宙用語,在宇宙中「萬」是數字的概念,是無限多的意思,我們在這裡引用了「萬」,取的就是無限多的意思,取的就是數不清的意思。
在宇宙中存在著數不清的物變程序,每一個物變程序都表現出一個「物」的存在,我們將這些數不清的物變程序統稱為「萬物」,即包羅萬象的意思。
「萬」在人類用語中,是數量詞,是具體的數量詞,也是形容詞,說明數量較大、較多的意思
「物」是宇宙用語,特指單體的物變程序,泛指每一個單體的物變程序。
「物」在人類用語中,泛指一切存在的物質,泛指一切為人類所用的物質。
人類在現代語言中,將「物」的意義放大化,將人也引入了「物」的行列,人類視一切為「物」,這個觀點和我們的觀點一致,是人類進步的標誌。
在宇宙中所有的「物」都是「有」,但是,不是每一個「物」都能代表「有」,「有」是集合的概念,「物」是分解的概念,「物」是對單體物變程序的稱謂,是明確的單體物變程序的稱謂。如:「天」可以稱為是一個「物」,「地」可以稱為是一個「物」,人可以稱為是一個物,物」是明確的,是具體的,是相互區別的。
「物」由「名」來表示,「物」由名來編排程序,物由「名」來表現自己,「物」是單體物變程序的表現。
在宇宙中,「物」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物」以自己的特質出現,「物」以自己的獨特視覺審視自己存在的空間,「物」以自己的存在表示宇宙物變程序的存在;「物」以自己的存在表示自己是宇宙中的主人。在宇宙中無「物」是不可想像的,「物」是宇宙存在的最大和最小的單元,「物」是宇宙中的每一個家庭,「物」是宇宙的變化過程,在「物」的變化過程中宇宙實現了「道」的運動。
「物」是推動宇宙「道」運行的基本元素,在「道」的運行過程中,無數的「物」發生著變化,無數「物」的變化擠壓著「無」的空間,使「無」在變化的過程中產生力量的迴流,再作用在無數的「物」上,「物」在「無」的反作用下,改變自己,使自己成為物變程序的主角。
物變程序是「名」的呈現,物變程序是「名」的翻版,物變程序在「名」的作用下體現出自己多姿多彩的風貌,這就是「物」,是宇宙中存在的「物」。
在宇宙中「物」之多多,在宇宙中「物」之變化無常。「物」來去匆匆,從來不為自己的存在感到驕傲和自豪,「物」毫無蹤影的消失在物變的程序中,成為它物變程序的催化者,成為宇宙存在的明確狀態。
在宇宙中,沒有「物」是不可想像的;在宇宙中,「物」是一切存在的表示;在宇宙中「物」連接著所有的物變程序,形成一環套一環的波瀾壯闊的宇宙運動。宇宙在「物」的連接中形成,宇宙在「物」的連接中表現自己,宇宙在「物」的變化中發展壯大,宇宙在「物」的萎縮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宇宙是人類的搖籃,宇宙是人類生存的地方,人類在觀測宇宙的過程中,首先發現的是宇宙中「物」,繼而產生聯想,產生興趣。人類通過對「物」的研究,不斷地發現宇宙中的秘密,不斷地改變自己對宇宙的看法,不斷地提高自己駕馭宇宙、駕馭自然的能力。
人類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要從「物」出發,要看到「物」從何來,要看到「物」的本質和特色,要以「物」為標本,找到宇宙存在的原因,找到宇宙中存在的「無」和「有」,找到宇宙中存在的「名」,找到「物」的本源。
在宇宙中,各式各樣的物變程序在演奏著生命運動的交響曲,宇宙本身就是鮮活的物質生命,人是宇宙中最具活力的物質生命。
在宇宙中,誰能以自己的能力和宇宙抗衡;在宇宙中,誰能在宇宙的摔打中不斷地的成長;在宇宙中,誰能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主人,在宇宙中誰能以為「道」是可以逆轉的,只有人,人是宇宙中特殊的「物」,人在宇宙中屬於「物」的範疇,由「名」來表現。
人在宇宙中屬於思維動物,屬於思維動物中的頂端動物,沒有高過人的思維動物存在。所以,人類是「地」的主宰。
在人類生成的地球上,生長著萬物,存在著萬物,萬物競相亮相,表現自己的存在。在萬物表現自己存在的過程中,人類看到了物變現象的存在;看到了人類用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看到了人類在萬物面前的渺小;看到了「物」的意義。
人類在宇宙中是很渺小的,渺小在於人類只是物變程序的過程;渺小在於人類只是地球上一個個小小的生命;渺小在於地球在宇宙中只是粒子塵埃;渺小在於宇宙中的粒子塵埃只不過是所有物變程序中的匆匆過客。
人類在宇宙中是很偉大的,偉大在於人類敢於問天的精神,人類在自己生存的地球上,藐視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人類要找到宇宙運行的規律為自己所用,這就是人類的宏圖大略,這就是人類的偉大。
人類在問天的過程中,發現了無限可分的物質,發現了大無邊際的宇宙,最後人類總結出一個規律性的結論:「無」是宇宙的空間,如果宇宙中沒有空間,那麼什麼都不會出現;「有」是宇宙空間中出現的一切,如果宇宙空間中沒有「有」,那麼宇宙空間就無從表現出來;「名」是表現「無」和「有」的介子,「名」將「有」的變化表現出來,使「有」產生形態,產生變異,產生連環運動,推動「無」的空間產生擠壓,產生無休止的運動。人類在「無」「有」「名」三者之間找到了自己通往宇宙的橋樑。
「母」是宇宙用語,用於對母體的稱呼,母體是泛指一切生成新的物變程序的搖籃。
在人類用語中,母代表生成新生命的策源地。人類將大地比作母親,因為大地生成萬物;人類將雌性動物比作母親,因為雌性動物是養育下一代的溫床;人類將女人比作母親,因為女人是養育後代的溫床,女人以博大的母愛包容自己的子女,使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長,女人為人類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宇宙中一切物變程序的出現,都是有上一個物變程序決定的。上一個物變程序在「無」的空間力量擠壓下完成下一個物變程序的塑造工程。下一個物變程序按照上一物變程序的運動方式繼續演變下去,繼續接受「無」的空間力量擠壓,最終獨成自己,開始繼續孕育下一代物變程序,形成一環套一環的物變過程。物變程序在一環套一環的變化過程中,享受著上一程序給予的恩澤和滋養,使自己漸漸的成長起來,成為新的物變程序,成為養育下一個物變程序的母體。由此可見,在宇宙中母體到處可見,眾多的母體數不勝數,都來源於宇宙中的「有」和「名」,在宇宙中母體相互連接形成永不衰竭的宇宙運動。
「母」代表產生、代表存在、代表開始。那麼,在宇宙中什麼可以代表產生、代表存在、代表開始,只有「有名」。
「有名」是宇宙存在的表現;「有名」是「萬物」存在的表現;「有名」是物變程序開始的表現;「有名」是物變程序結束的表現。
「有名」代表一切存在和變化的過程;「有名」代表人類出生的全過程;「有名」代表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理想的過程;「有名」代表人類的進步和祈盼;「有名」代表人類的未來,「有名」代表宇宙的未來。
「有名」產生宇宙中的一切,「有名」在「無」的空間中展示自己,使宇宙的全貌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有」是存在的抽象概念,「名」是存在的具體概念。
在抽象概念中,「有」只體現存在,沒有體現「名」對「有」的分解。在抽象概念中,我們看不到「名」將「有」分割成絢麗多姿的宇宙物變現象,看不到「名」細小的變化過程。
在具體概念中,我們將「有」和「名」區別開來,然後再聯繫起來,通過分解組合我們看到宇宙的物變程序是由「名」編排起來的,「名」通過對物變程序的編排,使物變程序發生變化,使物變程序內部產生分裂,使物變程序永無止境的進行下去。
「名」是具體的,「名」體現出「有」的存在,「有」是抽象的,「有」體現出宇宙的整體存在。兩者合二為一,構成宇宙運動的骨幹框架,兩者合二為一構成宇宙萬物出現壯觀場面
「有名萬物之母」,著重強調了「有」的存在,著重強調了「萬物」的存在。
我們在上句中講「無名天地之始」,就是告訴人類,「無」的存在造就了「天」,造就了「地」;「名」的存在,造就了天造就了「地」,兩者同為宇宙萬物的鼻祖,是萬物初始的地方,我們以「天地」為例,告之人類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名」創造的,所以,「無名天地之始」。
我們在下句中講「有名萬物之母」是告訴人類,「有」是萬物存在的整體表現,「名」是「有」的分解運動,「有」和「名」共同創造宇宙的萬物,所以,「有名天地之母」。
地球上存在著人類,人類也是宇宙中的「物」,透過人類自身的「物」,人類可以看到宇宙的全貌,可以看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可以在進化的過程中不斷地改良自己,使自己適應周遭環境的變化,使自己實現征服宇宙的夢想。
人類在宇宙中不足掛齒,可是人類的夢想卻很大,人類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來龍去脈,首先要知道造就宇宙的物質是什麼,首先要知道在宇宙中存在的「無」,首先要找到在宇宙中存在的「有」,首先要找到宇宙中存在的「名」。只有這樣,人類才會知道「萬物」的來源,才會知道「無名天地之始」的道理,才會知道「有名萬物之母」的道理,才會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現在宇宙中。
人類對宇宙的變化知之甚少,人類對自己的變化知之甚少,人類必須知道「天地」與宇宙的關係,人類必須知道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這樣人類在宇宙中才會大展宏圖,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以上是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的講解。
版權所有,轉載必須註明出處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568801765天涯博客
http://renwentianshuo.blog.tianya.cnont-family
推薦閱讀:
※穿越千古的大智慧——老子《道德經》本義正解
※道德經和聖經的合一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南山空同《道德經》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