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了CMU-MHCI,去哈佛讀設計
來自專欄 HCI申請黨23 人贊了文章
MDes(Tech)@Harvard 十問十答 (文/ @Iris Pan )
這一篇邀請了MDes(Tech)@Harvard在讀生@Iris Pan, 來聊一聊這一年多來在Harvard學習深造的感受和建議。希望她的經驗對大家有所助益。
1. 介紹一下你和你的項目?
我的知乎:@iris.pan
13年畢業於浙大工業設計系,信息產品設計方向。在學校的時候學產品設計,系統設計,創新方法,用戶體驗等等。3D建模渲染,PS,動畫,UX設計等等技能都有。畢業之後做過產品經理,freelance譯者和UX設計師,交互裝置設計師等等 …17年fall申請美國HCI方向為主,最後去了Harvard GSD (哈佛設計學院)的Master in Design Studies (Tech)項目,目前馬上要開始第二年了。官網在這兒:
http://www.gsd.harvard.edu/design-studies/technology/
這個項目,顧名思義,就是學習design-related tech和tech-related design.如果想了解它的產出,可以上面的網頁滾下來看一些曾經畢業生的作品。
想了解它的課程設置,可以看這兒:(雖然下面也會詳細講課程)
http://www.gsd.harvard.edu/design-studies/technology/required-courses/
我對這個項目的理解是,過去一代的設計師,主要用現成的工具來設計。這些現成的工具,無形中極大的束縛了設計師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比如平面設計師用Photoshop, 就會不自覺的把自己本來想做的設計,變成可以用PS來實現的一個個步驟,很多無法用PS做到的idea,可能就被拋棄了。工具對設計思維和設計過程的影響,決定了只會使用現成工具,在當今這個時代是不夠的。
而我們的項目,希望學生可以去自己發明、設計和定義新的設計思維或者設計工具。中心思想是讓學生具備真正的「創新」能力。你的創新不是被舊有的工具所定義的,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發明新的工具來支持你要做的「新事物」。舉個例子,我們的老師Sawako Kaijima和Panagiotis Michalatos寫了Grasshopper里的很多插件,比如Millipede (http://www.grasshopper3d.com/group/millipede?),幫助設計師在設計產品/建築形態的時候,優化裡面的材料密度分布,達到強度/質量比的最優值,用最少的材料做出能承重的結構。 我上一屆的學長學姐Jiabao Li和Honghao Deng在Unity裡面寫了不少shader,用來實現各種3D的互動/視覺效果。(https://sites.google.com/view/dxr-vis)GSD在建築界的積累比較深,因此很多同學做的工具創新都是有建築應用意義的。例如有人用Machine Learning做立體識別,目標是,建築師擺弄一堆形狀各異的積木在攝像頭面前,就可以被攝像頭識別,直接在Rhino裡面生成模型。這可以被用來改進建築師的工作方式。類似的還有GSD Doctor of Design的Hong Yujie學姐做的VR里的建築設計插件,用來模擬建築中光的效果等等。除了這種軟體層面的工具創新,也有人做硬體類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3D印表機了,類似這樣的工具,可以讓更多人去解放他們的創意。)我上上屆的學姐TiffanyCheng做的碳纖維複合物織布機,就是此類。(http://www.gsd.harvard.edu/project/computational-craft-construction-of-carbon-fiber-composites/)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一本書《scripting cultures》,裡面講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一代設計師,開始用自己設計和發明的新工具,拓寬「設計」的可能。Democratizing, personalizing creativity is the key。
2. 你感覺你們項目會偏重哪方面一點?
我們的項目偏重探索性和研究性。畢竟是設計研究(design studies)嘛。
這裡所謂的探索性,可以是你完全獨立的去探索一個新事物,一個小領域(比如我在上學期一門課里所做的),也可以是對現有體裁的一個小分支做探索。GSD和藝術學院的不同是,老師會更強調這種探索有何意義。如果你只是純粹的想自我表達,那麼是不被支持的。老師會希望你的這種探索,要麼能夠contribute to human knowledge(學術/知識領域的貢獻),要麼可以有在工業界/市場上應用的可能。所以ITP/RISD/Parsons DT的很多自high的項目,在這裡可能不一定會被鼓勵。另外,GSD在建築領域有很深的根源,所以老師欣賞很多項目時,會第一時間往建築領域的應用去想,這可能是限制,也可能是機會。尤其是我這樣沒有學過建築的人,第一次從這個角度approach自己的很多idea,有時候也是挺打開視野的。例如,如果知道一個研究成果(Wyss Institute研究發明的「隨著濕度增大會變形的材料」等等),我一般會想到的應用都是產品層面的,而GSD的老師可能會想把它應用在建築的表皮,室內牆面等等。
關於研究性,我們的課堂里會專門教我們how to do research,how to write a paper,what is a valid research question/hypothesis, How to set up benchmarks等等。因為有些同學是有志於往學術方向發展的。有些課的作業之一就是寫research paper或conference paper。另外,關於這個項目是否在培養maker,我感覺學校並沒有特別鼓勵我們動手玩硬體之,倒是在軟體層面(以grasshopper, unity為主)比較專。可能也跟老師的配置有關,學校里好像沒有什麼硬體達人。雖然有門課叫digital media和responsive environment會教Arduino和各種感測器,但是還是比較小兒科。當然自己要搗鼓的話條件還是有的,Mdes Tech的同學可以用學校Science Center的physics lab,裡面只要想得到的東西都會有,mac和佳能相機就像紙巾一樣隨地亂放著一堆,等著被拆來拆去。只是這裡的maker culture應該沒有ITP那麼濃。最後,我們項目標題里的Tech字眼,很容易讓人讓人想到新科技,黑科技。我自己在玩的AR、VR、robotic fabrication可能也落入了這個坑。但是我想說的是,Technology的定義,可以理解為編程和電子那些,也可以理解為任何跟「生產」相關的方法和手段。其實傳統手藝,也算technology。把一根繩子變成手鏈,就是一個簡單的technology。這種可以被學習,被複制的方法和程序,就是Tech的本意。因為可以被複制被傳播,才有大規模生產的可能。此外,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等等都可以納入這個Tech裡面。我上一屆的學長用Slime Mold(一種菌)來做設計。他把陶瓷磚捏成各種形狀,然後在上面培養slime mold,這種菌會自動尋找最短路徑,在瓷磚上蔓延,最終形成不同的圖案…
3. 學院下面還有哪些項目?
如圖所示,
我們Design Studies設計研究專業有8個方向。
一共好像上一屆畢業的是100多一點人。所以每個方向也就10-15個人。Mdes
Tech是裡面比較熱門的,很多人都想轉到Tech, 一來傳統建築行業不景氣,大家都想往科技行業靠,二來Tech是stem專業,有就業優勢。
4. 介紹一下項目的課程設置
Required Courses每學期至少4門,最多5門。當然旁聽這些沒有限制。computational design 是必修,其他還有一門必修從Digital Media, Responsive Environment, Mapping 和Material System種選,剩下的都可以自由選擇。Harvard的課程有些是有前置課要求的,所以即便你選了也會被老師勸退,比如我就曾經選過物理系的那種課,結果人家要求提前懂量子物理。所以大部分GSD的同學還是以自己學院的為主,最多選一些肯尼迪學院關於溝通、管理等的課,或者計算機類的課。此外,我們可以在MIT任意選課,原則上只要不超過GSD的就行。但是也有同學所有課都在MIT上的,所以這個規定應該比較靈活。除了Media Lab之外,MIT很多計算機類的課也很熱門。
我們項目目前有4個選擇。3學期+thesis,3學期純上課不做thesis,4學期thesis,4學期純上課不做thesis。作為國際學生,第四種選項可以讓我們在最後一個學期只上一門課,專心找工作。學費的話只需要比3學期的多出1000多刀。
5. 講一下上學期你上過的課,體驗如何?
上學期我選了4門課,學校要求至少選4門。感受是「生不如死」+「自己付出最多心血的,學到的最多」。課程分別是Harvard設計學院的《material interface》,老師是日本女設計師Sawako Kaijima, MIT 建築博士畢業,教如何設計material distribution的。另一門是希臘男老師Panagiotis的《design as signal: quantitative aesthetics》,講各種信號,和如何用它們做設計,從聲音,講到圖像,講到物理世界,介紹了一些軟體和演算法,也提到了machine
learning,要義的話其實就在標題里了。此外,我還上了MIT Media Lab的Human 2.0, 這門課主要講augment human body/mind。主要講各種假肢、記憶prostheses等等,最後的項目是從各個層面去做human augmentation,最終我們組做的是把人的視覺擴展到360度的一個頭戴光學設備。最後,我還選了MIT機械學院和open learning 一起辦的一堂課,教VR Game Design for Teaching & Learning的。這4門都是project課,時間很難完全平衡。因為我自己的興趣是ARVR領域的UX設計,以及與材料相關的設計(material, materiality),所以專註的是material interface和VR Game Design For Teaching & Learning這兩門課。Material interface課我的作品叫Heat Chair。我和科威特設計師同學一起,對一種常見的材料進行了熱處理,並且我們發現了不同的溫度下這種材料會呈現不同的硬度,最終我們用程序控制機器人加熱這種材料,在不同部位施以不同溫度,做出了一把有可以定製軟硬度的椅子。而這個軟硬度正是結構分析軟體根據椅子主人的身體數據分析出來的。所以這個項目糅合了digital和physical,把我們對於材料的認知和對於人體的認知在計算的層面統一了起來。我將專門寫一篇文章闡述這個項目,在final review上,它也獲得了MIT和Harvard很多教授的高度評價。MIT的VR課,一半時間用來介紹VR領域的很多概念,和教育學的一些理論,讓我們思考如何在VR裡面增進人們的學習能力,達到人們的學習目標。由於我本來就有UX背景,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會傾向於為自己的設計決策找一些學習理論的支持。另外一半時間我們在lab裡面用windows mixed reality的設備自己做開發和user test。這門課由哈佛,MIT,伯克利音樂學院三方的學生組隊,讓我們彼此學習各自的特長。而且整個學期由幾個不同階段組成,每個階段結束都強制要求你換組,於是我們被迫跟不同的人組隊,在幾個月裡面經歷很多次sprints,老師的理由是,跟熟悉的人一組,到後面其實能學到的東西已經有限了,所以這種強迫我們跳出舒適區的做法雖然殘忍,但是還挺有意義的。最後我們組的項目是一個VR破案遊戲,在一個犯罪現場裡面提取關鍵證物進行鑒定分析,來判斷兇手,用於高中生物教學DNA等知識的。
6. 講一下錄取的情況?比如總共多少新生,有多少中國人?
我們這屆19』Mdes Tech有9個人。兩個中國人,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中國男生,建築背景,北京科技大學畢業,後來在清華設計院工作了很多年,好像開了自己設計公司, 年紀比較大了(35+)。此外,美國女生一個,之前貌似有藝術背景,本科剛從RISD畢業。美國男生一個 (猶太人),之前是USC學建築,並且在LA工作了3-4年的。韓國男生一個,之前在加州伯克利已經有一個建築碩士學位,師從Ronald Rael。科威特男生一個,之前在AA已經有一個建築碩士學位,工作一年左右。日本女生一個,之前在日本學計算機和建築的,已經在建築領域工作5年以上。韓裔美國女生一個,之前在LA從事建築工作5年以上。希臘女生一個,之前不知道啥背景的,好像挺年輕的。總體來說,Mdes Tech很難錄,我遇到過申請3年都錄不了的。大部分還是有工作經驗的,背景以建築為主,其他設計領域也有,懂編程就更好了。
7. 簡單介紹一下找工作的情況?
可以去Linkedin搜Mdes Tech看一下。我個人的了解是,前幾屆的有去uber做visualization的,有去google做UX的,有去airbnb和apple的lab做產品創新的,有去英國和德國的建築事務所做一些研究型的工作的,有去IDEO之類的做設計的,也有繼續深造讀Doctor of design將來想往學術方向發展的。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興趣和過往的研究方向、作品質量。因為Tech的門類很廣。有同學研究machine learning和digital media,有同學專做交互裝置,有人做robotic fabrication,也有人做遊戲,也有人做智能硬體等等。所以每個人的skillset和興趣都很不同,就業自然也不一樣了。就中國同學來說,近年來直接回國就業也成了一個熱門的選擇。在GSD讀書的同學 (建築,城市設計,設計研究等),有大量去了騰訊和阿里做交互設計,產品經理,遊戲設計,遊戲發行等等。阿里現在也有線下門店體驗設計、交互裝置設計、智慧城市等更加digital+physical的設計需求,所以回國也是相對不錯的選擇,薪資幾年後也會跟國外一樣有競爭力,當然工作強度普遍反應要比國外大得多。至於去地產公司的,薪資也不錯。
另外,也有少部分自己創業的。有一些是來harvard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公司,還有一些在這裡成立的,因為學校商學院有innovation lab,對想創業的同學有比較完善的幫扶制度。大部分中國同學的創業偏平台類,比如garlic的建築/景觀/設計類知識分享,DDes(doctor of design)學長范凌創立的特贊等。也有一些同學做建築/藝術類留學申請的,也有人根據自己的專長(AI+設計)等等做一些小而美的工作室之類的。總的來說,創業的比例不大。最後,因為UX這幾年需求非常大,待遇也不錯。越來越多的March(建築學碩士)同學往UX的方向轉。目前來說,GSD在業界的名氣還是主要在建築相關領域,所以在國外UX相關求職時,遠遠不如CMU/NYU ITP/UW/IUB等等。當然回國的話可能harvard的名聲還是有一些用的。所以如果鐵了心要做UX的,從就業角度選擇GSD可能不是很推薦。目前我們也在試圖advertise自己,向employer展示我們多方面的設計能力,不過一些固有的印象改變是需要時間的。總之如果你在GSD,想畢業之後在美國找其他類型的設計工作(廣義的建築設計以外的),那麼harvard和GSD的名氣幫不上什麼忙。
8. 講一講波士頓和Cambridge的消費水平怎麼樣?
學費、醫保:學費好像每年是47000刀?記不太清楚了。醫保我waive了學校的,買了PSI的好像是900刀左右一年。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fee之類的,除此之外一般每個月我大概花2000-3000刀左右。另外,學設計的話,GSD的設施是免費的,有一個包羅萬象的fabrication lab,金屬加工、木頭加工、激光切割、CNC等等什麼都有,但是材料都是自費。所以3D列印的耗材,顏料,木頭,亞克力等等都需要自己買,國外這些材料是很貴的。相比之下,MIT很多東西都是免費的。尤其是期末做project的時候,花費幾千刀也是有的。如果是group project的話還可以平攤一下。
房租、交通:我現在住學校旁邊10分鐘走路距離的一個apartment,主卧加洗手間,1150刀每月,還是比較便宜的。波士頓房租比匹村貴,但比紐約便宜多了。如果願意住次卧或者客廳的話,每月房租可以在700-850左右。交通,因為波士頓本來就很小,所以我一般都是校車、地鐵、uber/lift。目前沒有買車的特殊需要,當然有時候想去遠一點的地方逛逛,有車就比較方便了。飲食、消費:麻州有消費稅的,飲食的話,波士頓的chinatown很小,吃的就那樣。我經常去的是學校旁邊的shanghai fresh,便宜又好吃。大概兩個人也就40-60刀吧。平時除了沒空的時候都會去超市買肉類、蔬菜、水果和雞蛋自己做飯。因為感覺學校的食物沒有愛吃的,尤其是我們GSD的食堂,食物永遠一塵不變,吐槽一下。不過走過去2分鐘的Harvard Science Center裡面有一個波士頓本地素食餐廳Clover,有些食物味道還不錯,對面的餐車上還有烤豬肉米線,一盒8刀,很美味。有時候懶得做飯就去Wholefoods買現成的吃,有很多選擇,每個人也就15刀左右吧。波士頓比較好的餐廳有top of the hub等等,就是那種可以俯瞰夜景的餐廳,甜點不錯。
其他消費的話,我護膚品大部分時候都是一些品牌官網直接買的,很少線下買。或者找朋友回國的時候免稅店買。日系護膚品的話,最近在台灣的plmm網站買。生活:波士頓這個地方,5-10月氣候還不錯。11月-4月就是冷冷冷冷。所以兩極分化。目前這個季節,隨便在街上走走也是風景。哈佛本身就有很多藝術館、博物館,包括埃及文化的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等等。很推薦哈佛自然科學博物館裡的礦石展廳,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奇異礦石結晶,旁邊還有分子式和發掘地點,實在是太震撼了。找一個哈佛學生帶路可以免費。學校的健身房年卡是300還是500刀來著,反正很便宜。而且有4-5個地點,都可以用。設施沒得說。總的來說,5-10月的波士頓,是一個美麗而無聊的地方。來了這裡才感覺到上海層次不齊的生機。雖然很多地方不夠精緻,但是比起同質化很高的波士頓,上海實在太有趣了。尤其對於我們maker來說,波士頓這種買個螺絲都要開車一小時去找專門的螺絲店的地方,實在是浪費我的效率。Home depot雖然大,但是遠遠不如國內的五金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9. 一周都是怎麼過的?
周一到周五,早上7-8點起,然後開始上課/做project,到晚上10點左右。有時候跟同學討論。有時候會熬夜做project到2-5點,上學期通宵次數大於5次了。當然我一般每天有3小時以上在神遊,所以有自己的原因。周末一般都是dating。期末的幾周,周日也被學習徵用了。基本上就是每天睡3-5小時的節奏。H大的同學,尤其是設計學院的,應該都沒有什麼私人生活可言。
10. 申請的相關情況?最後是怎麼決定MDes Tech這個項目的?
當時在國內工作的也不錯,不過年輕又單身,從小就中英夾雜,感覺出國走走也不錯,於是就開始申請了。一邊工作一邊考了GT和雅思(為了media lab),最後申請的結果是,Media Lab,Stanford Design Impact, 和RISD Digital + Media,UCLA DMA 被拒絕了。其他的8個都錄了。除了Harvard之外,還有CMU的MHCI和MDES (獎),NYU ITP(全獎),GT MHCI(獎),UW HCDE, UM, Cornell Information 啥的。
當時主要糾結CMU,ITP和Harvard。時間的話,1年和2年對我來說沒啥不同的,錢的話也無所謂。不過ITP我認識一些裡面的老師,很多是半maker半artist,性格跟我一樣散漫,知識的話只能說很活躍,在自己的領域有所積累,但並沒有到我覺得可以向我傳道授業解惑的程度。可以跟他們交朋友,但是作為靈魂導師,我覺得跟我太相似了,學不到太多東西。跟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固然爽,可是人要學東西,是要經歷痛苦的碰撞的。CMU當然好,但是匹村很村,我在波士頓都呆的很痛苦,經常埋怨這裡村。要是去了匹村,恐怕。。CMU在用戶體驗這些領域確實師資更好,也有劇院設計,舞台設計等等分支可以供我玩耍,但是我的興趣非常廣。除了設計,還有材料科學,建築,腦科學,心理學等等。Harvard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廣,甚至還可以選肯尼迪學院和教育學院的課,只要你喜歡,還可以選MIT的所有課。我想Harvard和MIT的教育資源,是沒有人可以拒絕的。(朋友說這是the besteducation money can buy,確實如此。)雖然外界可能不是很了解,但Harvard的Wyss Institute和SEAS的很多研究都非常棒。Media Lab很多項目只是對這些成果的延伸和運用罷了。Media Lab曾經是我的執念,但是來了以後,選了它的課,認識了裡面的researcher,慢慢的發現了很多它的優缺點(以後可以寫點文章),我現在很確定Mdes Tech對我來說是個更好的項目。當然這兩者沒法比較,一個是你花錢去教育自己,一個是老闆付錢給你幹活。還有另一點,波士頓還有一所很棒的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我這學期在MIT的VR GameDesign課上認識了很多Berklee的朋友,他們的創意、Storytelling能力以及在音樂產業方面的經驗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留意到音樂產業的很多設計機會。我現在也經常去Berklee參加他們關於VR 音樂遊戲的活動,所以波士頓本身也是一個彙集了各種學校不同氣質的地方,這種diversity讓我比較不同學校自身的特質,吸取各家的長處。最後,在我糾結CMU還是Harvard時,曾經問我父親怎麼選,他讓我看長遠,不要只看畢業前幾年。而且他說,想想,不去哪個,以後會後悔。這也是我做決定的方法。感謝我智慧的老爸!
推薦閱讀:
TAG:留學 | 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 | 人機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