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技術的都跑了

搞技術的都跑了

來自專欄揚評書齋193 人贊了文章

怎麼看待中國製藥行業發展前景?

製藥在美國發展的很好,但是在中國卻是一個很蹩腳的行業,製藥行業在中國未來會怎麼發展?每年這麼多藥學相關的畢業生,工資相對低,該怎麼進行擇業呢?

時隔半年之後再來補充問題。

半年前提出這個問題,內心很彷徨,很煎熬,因為看不到方向。我所在的藥學院,是某綜合大學醫學部藥學院,每年招生120人,多年以來沒有擴招。

當初來到這裡有些陰差陽錯,但是覺得自己可以努力,中國藥學事業還有很大空間。但是待了3年,感受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現實情況讓我大跌眼鏡。

我當初想,這裡的學生應該肩負起科研重任,「趕英超美」吧。

但是,每年120名學生有30名左右因為出國、工作等原因放棄直接讀研的機會,這120名學生將在6年(碩士畢業)後,有一大半不從事醫藥研發、生產的工作。

有師兄說,當初拚命考研,考完研來到這裡,發現沒有什麼不一樣。

近段時間對一些國內醫藥上市公司有所了解,像恆瑞這樣的企業確實是國內標杆,研發投入大能力強,市值600多億,也確實不容易。

但是,像剛上市的某花藥業,每年凈利潤2億多的同時,投入廣告2億,而投入研發2000萬。阿里健康投給某雲山100億,其中40億用來做涼茶。14年初某江蘇葯企IPO被叫停,因為涉嫌轉股套利31億,實際控制人掌握57%的股份,擁有澳大利亞和新加坡永久居住權。我不從道義、商業等方面談論這些現象,只想從一個藥學生的角度來說。請勿過度解讀。

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年薪幾十萬,而來校招聘的葯企給的研發崗位年薪10萬,15萬已經是讓大家瞠目結舌了。

現在我已經不再彷徨了,因為我已經決定放棄科研這條路了。

看完這個題主的描述,尤其是提問半年後決定放棄在製藥行業做科研的決定後,我還是有不少感慨的。雖然我個人已經不再從事,也不想從事生化類科研類行業了,但是個人還是期望這個行業最後能夠走上一條健康向上發展的道路的,無奈我們國家每年持續投入這麼多錢,卻大部分都被浪費掉了,本行業的人做大了也都往資本運作的方向走,根本不重視這些,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上周接觸了一個老闆,早年靠做汽車配套的材料起家,先後成了十幾家企業,涉足膠黏劑,汽車材料,建材,製藥等行業,但是老闆基本上對涉及製造業的這些企業不怎麼上心,因為這些企業折騰一年下來,也就十個億左右的銷售額,撐死幾千萬的利潤,卻要養活幾百號人,靠這些企業掙錢,黃瓜菜都涼了,最終都是沖著能夠上市,靠資本運作搞點錢。

這位大佬每天只關心已經上市的企業的股價是多少,下一步該如何運作,對於新產品的投入態度基本上是兩點,第一,這個產品必須馬上能上線,並且有市場,不能賠錢,第二,這個產品可以在資本市場引起注意。這樣就會導致許多短平快的項目出現,一些低端的材料,有現成的體系和配方,僱傭幾個廉價大學生調料配膠,然後下大力氣搞定幾個大客戶,然後就完事兒了。

這基本上成了目前國內製造業企業做產品研發的統一套路,研發周期太長的不做,沒有現成的市場的不做,市場份額太小的也不做,這樣像那些被日本歐美壟斷的高端材料基本上就不會有人去做,所有這些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靠收購和技術轉讓實現的,而且這一途徑還非常艱難,因為人家不會賣給你。

這樣類比到新葯研發上就更可悲了,新葯研發需要超過十億美金的投入和十五年以上的研發周期,還有著巨大的不能上市獲利的風險,許多企業家別說二十年後了,連五年後自己在哪裡都還說不準呢,你怎麼讓他願意在新葯研發上去投入呢?我們攤開過去十五年的富豪榜,許多人都已經消失了,許多人進來了,許多人在危機中,許多人蓄勢待發,這是一個高周轉,賺快錢的時代,不適合搞技術的去慢慢啃,所以我們不會有自己的杜邦,更不會有自己的默克,輝瑞。

推薦閱讀:

你發現了嗎?做個平凡的普通人並不是一個更容易的選項
管理諮詢行業有哪些典型的職業路徑(CareerPath)?
職業規劃實相
CFA:職場金鑰匙,還是海市蜃樓?
為什麼要費力不討好的寫專欄

TAG:職業規劃 | 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