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侃系列:從世界盃看辯論(二)——豪門與新貴

瞎侃系列:從世界盃看辯論(二)——豪門與新貴

來自專欄君得一和29 人贊了文章

1998年是我第一次看世界盃,當時就被蘇克深深吸引,看著他帶領克羅埃西亞奪得季軍,自己也拿到了金靴。當時還在小學,對前南恩怨不是很了解,只覺得這個剛建國的國家能拿世界盃季軍是在太牛逼了,考試作文寫的全是格子軍團。

今年世界盃初期還能用APP買彩票,我小組賽都是無腦買克羅埃西亞,尤其戰勝阿根廷那場比賽有3.85倍的賠率真的很美滋滋。結果第二天一上微博,各種球迷大呼世界盃怎麼這麼冷,是不是賭球集團操縱比賽了,阿根廷怎麼可能會輸。我非常懵逼,我自認不怎麼看球,但連我都知道克羅埃西亞贏阿根廷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實在不理解這些網友的驚訝。

後來想了想也就釋然了,畢竟許多網友並不是真的關心競技,他們只想蹭個熱點而已(我也是)。辯論圈其實也是一樣的,有一次辯壇世界排名發布後,一個網友非常憤怒在華語撕了好幾條,說世界上辯論最強的不是復旦就是台大,怎麼可能是外國的隊伍(新國大),對這個活在上世紀的網友,我很耐心告訴他,即便是上世紀,外國隊伍馬來亞大學也奪得了國辯冠軍。

還有,每次國際比賽的微博下面,必然有各種平時不看比賽的問:「為什麼沒有XX學校?」,即便是世錦賽的微博下面也會有人問:「憑什麼不邀請我們學校?」至於比賽時候這種情況就更加劇烈了,有一年海峽賽某台灣名校輸了比賽,一堆網友在下面驚呼XX怎麼會輸,對手學校的辯手實在忍不住了回復說:「不好意思,我們學校在海峽賽就沒輸過他們….」

一開始遇到這種事情我會很積極出來澄清,逐漸的我就看(偷)開(懶)了,愛咋咋地吧。畢竟許多人對辯論賽的印象,只停留在電視時代或者個別大賽的決賽,其他漫長的搏殺過程他們根本不看。世界盃也是一樣,今年朋友圈一個很火熱的段子,是說如果今年世界盃荷蘭和義大利進球就給大家發紅包,居然還真的有人上當。畢竟在許多人眼裡,義大利和荷蘭怎麼都是奪冠熱門——雖然他們今年沒打進世界盃。

而即便打進世界盃的列強,這次也已經死的差不多了,還好昨天巴西苟住了。

名門不一定就是強隊,歷史數據有時候也不一定具有參考意義。很多時候,一個隊伍更有名往往是因為他們得到了更多的傳播和宣傳,或者他們享受了前輩的餘蔭,而絕不代表他們更加強大。即便是同一個隊伍,年齡老化或者不思進取也會讓他們墮落,比如這屆的德國就讓我非常生氣,真的很想念克洛澤。

那麼我這篇文章是不是想要表達豪門都是肉雞,大家快來刷裝備呢?

非也,非但非也,還恰恰相反。

無論是足球圈還是辯論圈,我們會發現許多強隊豪門即便遭遇很多的重創和挫折,甚至十幾年沒有滿意的成績,但總能緩過氣來,一朝重回巔峰(比如弗格森接手時候的曼聯、比如去年新國辯冠軍復旦)。實際上,每屆世界盃都有強隊止步小組賽,但拉長到幾十年的長度,你會發現走到最後的強隊還是只有這麼幾隻。而許多黑馬和新貴,靠著擊殺豪門閃耀一時,但湮滅也很迅速,不知不覺就泯然眾人了。

這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承。

世界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數據,從1930年到2014年,整整二十屆世界盃的冠軍的教練都來自本國。也就是說,在長達84年的世界盃歷史中,從沒有一個教練帶領非自己祖國的隊伍奪冠過。而在辯論圈,最具歷史傳統的豪門比如武大、法大、馬大,每場比賽背後也都有數不清的本校教練支持。

這倒不是說本土教練一定更好,畢竟辯論圈也有陳國坤、鄒文啟、王煒這樣成功的例子。但一個教練要想帶好隊伍,必須有很好的融入和磨合,在這一點上本校教練顯然有著巨大的優勢。無論每屆天才多寡,那些豪門隊伍總能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傳承下去,讓晚輩少走很多彎路。

除了教練外,氛圍的傳承更加重要。巴西之所以被稱為足球王國,和他們全民都熱愛踢足球是分不開的;日本足球昨天能踢出讓人肅然起敬的比賽,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從小學開始建設的氛圍;而中國號稱人口大國,但足球人口可能還不如歐洲小國多,成績自然不行。大陸辯論的兩大台柱武漢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校賽的氛圍之濃烈讓一般的學校難以想像,那種人山人海、排山倒海的呼聲讓人羨慕。也正因此,在武漢大學2008-2010年初在名校杯、名辯盟等許多比賽慘遭一輪的陰影下,當時的教練賀捷仍舊有底氣說:「武大哪怕輸一百次,也還是奪冠熱門。」果不其然,不到半年,武大奪得全辯、國辯冠軍,重登巔峰。

而相對的,許多氛圍一般的學校靠著幾個天才隊員,在一校或者一地取得了一波成績後,沒有及時轉化成積累,就會迅速失蹤。這種例子在辯論圈太多了,在江蘇就有很多,與人為善就不提了。作為一個辯壇老人,我和在校生看比賽最大的區別是,我常常會拉長到5-10年的周期看一個隊伍的成長,所以有些新軍看起來紅火,但如果立足不穩我就能猜到他們很快要銷聲匿跡;而有些傳統強隊看起來困難重重,但傳承還在,我就知道他們一定會重新崛起。

除了氛圍和老人的傳承外,精神意志的傳承也是非常重要的。我2010年和復旦辯論隊相熟的時候,他們在上海成績很差,當時沒少被其他上海隊伍暗中嘲諷。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復旦的辯手總有一股超越成績的傲氣。當時復旦的辯手和我聊天,講到他們不管牌面如何,即便實力再弱,他們也都是奔著冠軍去的,因為「我們復旦就該拿冠軍」。一開始我不是很喜歡這種語氣,但這些年我逐漸認識到,總能拿奪冠來要求自己是一種多麼可貴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氣在老國辯冠軍隊身上都能看到。去年新國辯冠軍復旦,今年世錦賽冠軍南大,以及今年在各大比賽表現優異的西交,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天生的「冠軍氣」,這讓人很羨慕。

相比之下,黑馬隊伍打比賽最大的問題,還真就是心態。我這些年辦世錦賽,接觸過很多天分好、實力強、闖勁足的新隊伍,他們小組賽的時候往往準備充分,能把強隊斬落馬下,但因為不夠自信,他們常常也只準備了小組賽。結果到了淘汰賽階段,他們各自水土不服,意志力也鬆懈,覺得打到這已經不錯了,就真的遺憾未能走到最後。校賽也是一樣,許多校賽最難打的一輪都是半決賽,因為那時候體力即將透支,經常會冒出「已經是歷史最好成績了,不需要那麼拼了吧」的想法,此時如果沒有強大的精神力,是很難突破自己、突破對手的。

寫了這麼多,並不是讓新銳隊伍灰心的,畢竟現在的傳統強隊也是當年黑馬過來的。但希望所有的隊伍都能夠有一些警醒,不要一時成績好就覺得自己已經躋身豪門。畢竟,真正的豪門不在於一時的好成績,而在於能夠在歷史中沉澱下來,而維持這份傳承所需要做的,遠比拿到一個冠軍要多得多得多。


推薦閱讀:

在知乎撕逼的對與錯
聖誕節,這些戲精辯手又出來搞事了
【代發儲殷微博文章】辯論本該是個快樂的愛好
重溫赫胥黎—威伯福士辯論
中國人的辯論為何沒有西方人牛?

TAG:體育 | 辯論 | 辯論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