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衝刺(Design Sprint)的中式玩法
33 人贊了文章
作者:Alicia Tseng,愛彼迎設計項目群經理
開始與大家探討「設計衝刺 (Design Sprint)」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什麼是「設計項目群經理(Design Program Manager)」,以及為什麼我要分享這個題目。
設計項目群經理通常是在設計團隊規模比較龐大的時候才需要的:因為規模大的設計團隊通常不只有設計師,也會有用戶研究員、視覺互動設計師、內容策略分析師等,而設計項目群經理的職責就是通過合理的調度、規劃與管理,讓整個設計團隊能夠運行地更有效率且有價值。設計項目群經理的工作內容,大多是提倡組織流程的改善、跨部門的對外或對內溝通,以及維持團隊的創新力。因此,一旦涉及到招聘會、定義設計評論流程(Design Review)或是發起 Design Sprint 都是屬於設計項目群經理的工作範疇。
「Design Sprint 是一套用於解決難題的五天式產品設計方法,集思考、設計、分析、產品原型產出為一體,簡化和加速產品設計過程,讓產品能夠快速去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 [1]」,它在國內已經有很多公司都已經有在使用,關於它的文章也不勝枚舉。在具體的實踐中,其實還是會因為不同的工作環境,讓方法論的實現,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困惑。
在這篇文章里,我希望根據我在美國與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主持和參加不同的 Design Sprint 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在中國的互聯網環境下,如何更有效地實踐 Design Sprint。
具體的方法我會按照按照以下順序來說明:
主持人(Host)應先調整好心態
在國外參加 Design Sprint 的時候,主持人的活力、真誠與熱情能夠打動大多數參與者,讓他們更有效地參與其中。和國內臨時擔任主持人不同,這些主持人的全職工作可能就是主持各個部門的 Design Sprint,他們的專業度能夠讓每個參與者感受到對於這場 Design Sprint 的幹勁與期待。
在中國,大部分的公司步調很快,許多 Design Sprint 都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時間,因此,不少主持人自己或是團隊對於接受要做 Design Sprint 不免會有新的挑戰甚至有所反感。所以,要有一場好的 Design Sprint,主持人本身建立好自己的心態與預期特別重要。這會影響到整場 Design Sprint 的產出,與公司其他人後續參加的意願,甚至公司對於 Design Sprint 的認可與價值。
盡心儘力好好地籌備與主持,抓住難得能夠短時間內號招一群人並有高效產出的機會,何樂不為呢。
活動前做好充分的溝通與準備
由於 Design Sprint 在國內還沒有歐美來的普及,很多非設計領域的同事未必知道它是什麼,或是耳聞但不清楚它的價值。因此當我們邀請人來參加時,我們除了要讓參與者了解,也需要讓他們老闆知道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
從我個人的經驗看,我通常會在 Design Sprint 前一兩周邀請不同部門的老闆來參加我的說明會,目的除了讓他們了解 Design Sprint 的目的與價值外,也會希望他們能派出合適的成員來參加。會議中我會提供一份文檔,文檔主要包含以下 9 項要點:
- Design Sprint 是什麼;
- 這次要解決的問題;
-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目標;
- 有哪些不屬於這次 Design Sprint 範疇;
- 日期與議事日程;
- 參與人數與背景;
- 最後的產出是什麼;
- 需要老闆們做什麼樣的配合;
- 說明這幾天參與活動的成員是無法參與其他會議或是及時回郵件。
這份詳盡的說明會對整個活動以及產出都有很大的幫助。
確認成員要來自多個部門(Cross-function)
大多數的 Design Sprint 會請不同背景的人針對這個議題給一些背景知識,例如數據科學家會和大家說明目前產品的數據,用戶調研人員會說明他過去做過的調研結果。
我們希望這個頭腦風暴小組是跨功能的,因為這樣才能一起合作激發可行且創新的方案。通常我的經驗里都至少會有來自以下幾種:設計師、工程師、用戶調研人員。除了多元之外,選擇成員的時候還要考量日後該功能上線的運作,需要有哪些人來實際參與。當然了,參與的成員未必要是對這功能熟悉的人,有的時候對問題不熟悉的人反而會有更創新的建議,道理很簡單,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人數限制與人員挑選
我主持過五到十多個人不等的的 Design Sprint,我還是覺得如定義里的 7 人最合適。因為主持人比較能夠控制局勢,確保每個人都是集中精神的在參與活動,並且才比較能控制整場 Design Sprint 的時間。舉例來說,當人數多達十多個人時,在輪流分享點子的時間就會拉很長,造成有些成員開始放空而沒法集中精力。
在挑選參與的成員時,剛開始都會選擇平時比較踴躍給予意見的人,一方面是他們能夠帶動整場討論的氣氛,另外也是他們能夠影響沒有參與活動的人對於 Design Sprint 的好奇,進而引來更多討論及發想。例如他們在每天會後可能會和他們的同事討論今天的內容,以及他的點子,並激發更大規模的討論,也許能夠從而得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更有效地利用活動時間
國內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也許不會有 5 個整天的時間讓員工完全參與 Design Sprint,因此一般我們會縮短設計成員以外的人的參與時間在3 天以內,3天後由設計師繼續設計和製作原型,以及研究員進行調研。主要的秘訣就是提前請組員做好以下幾項功課:
- 了解 Design Sprint
對於不清楚 Design Sprint 的成員,我會在會前招集一次說明會,儘可能的解釋清楚這個Design Sprint 最終的產出是一個原型,並且是和大家合力完成的。期間我會需要組員做什麼樣的工作內容。
- 競品研究
會前 3 天左右,我會請每個組員針對我們要改善的功能去研究類似的產品,並要求在Design Sprint 的第一天開幕時和其他成員分享你喜歡它們的原因。可以是當場請組員演示,也能做成投影片和大家說明。
- 確保成員對於問題的了解程度是一致的
我曾經主持過一場是組裡的某成員已經參與過類似的 Design Sprint 並且做出原型,他對於問題的了解就比其他人深,並且容易先入為主而主導大家的思維。因此主持人個工作是在會前確定大家對於問題的認知是一致的,才能發揮 Design Sprint 的最高價值。
要求組員全程參加
在活動開始前,要盡量確認能讓成員在這 3 天能夠全力投入。活動中不能使用電腦或是中場離席參加會議。在國內這可能很難做到,所以我的秘訣是會在中午安排比較長的休息時間,讓組員可以利用這時間段去處理比較緊急的事務。除此之外,我會儘可能取得他們老闆的同意,這樣才能讓組員能夠專註於活動。會議的每天早上和下午第一場會要求籤到。目前嘗試過這三種方法,不能說完全成功,但是很幸運的是能配合的人越來越多。
每天都會和利益相關者(老闆或是有決定權的人)確認
為了確保團隊最後的產出不會因為老闆們的一句話而整個風向大改,我每天會安排一小時的會議讓沒有參與活動的決策者或老闆能夠給予反饋。理想上這是每天的最後一個環節,但是由於老闆們的時間比較難約,所以最後往往會根據參與人數來選擇時間。如果有非常關鍵的人物沒有參加到會議,我會找時間跟他一對一溝通我們的想法。另外我也會在每天結束後發一封郵件給所有的參與人員與決策者,告知大家今天的進度及隔天預期的方向。
要保證有且僅有一位主持人
前面提過 Design Sprint 的主持人很重要,但是在國內規模比較小的公司,他們也許沒有專門的主持人,所以就會匆忙的指定一個人來當主持人。這時候往往有些情況是這個人缺乏自信,他會拉另外一個人來幫忙。另一種情況是老闆請你來主持,但是老闆本身也參與此場 Design Sprint,自己也忍不住主持了起來。我覺得最合適的還是在會前定義一個最有經驗的人來主持,道理很簡單,就像一艘船的船長他要能夠帶領團隊,而不是在團隊面前討論方向。另外,準備一場 Design Sprint 絕對需要花費一定的功夫,從招募成員到約所有的會議日程,如果投入了很多心血,最後場子亂了或是沒有好的產出,多少還是有些遺憾。
主持人的態度與用詞
東西方社會文化有項很大的不同在於態度與用詞。西方社會比較會用正面鼓勵的方式或是在公眾場合避免用一些比較強烈命令的文字和同事溝通。例如在組員跑題的情況下,主持人會說「我們先暫停一會兒」而比較不會說「我們先停止」。我後來感覺這些態度和用詞極為重要:鼓勵成員,並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與影響力,會帶給團隊更大的動力。另外,使用柔和一點的詞語會讓成員的思緒不至於被當下的文字打亂,心裡也獲得較大的尊重。這個部分我還在學習,我個人感覺這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並非是針對 Design Sprint,因此修鍊這方面能力還是挺重要的。
活動中紀錄可以改善的事項,活動結束後馬上請組員做回顧
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項。一般在活動中我會紀錄這一場遇到的問題,並在活動最後分享給大家,並要求組員往裡面加上這次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內容涵蓋的範圍很廣,可以是關於討論的題目、時間安排、活動流程或是硬體及環境設置等等。通常大家都不願意說太多負面的東西,你可以請大家好壞個說一項,那麼七人小組的話,應該還是能搜集到不少有用的信息。另外我的秘訣是一定要在結束的當下做這個討論,如果再過幾天,大家討論這些問題就比較容易意興闌珊。
準備和主持 Design Sprint 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貌似輕鬆誰都可以做,但是有時開始以後才發現時間根本不夠。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與苦水,希望我的分享能為你提供多一份參考。
[1] 衛亮, 《設計衝刺》(Design Sprint) 閱讀筆記, 2017
推薦閱讀:
※陪伴我半年的小夥伴:對小米手環2的看法
※我建議知乎開發新功能ZQL
※關於互聯網的一些思考
※elya 的 Live -- 體驗設計師怎樣求職與跳槽?
※產品經理與SEOer那些」曖昧」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