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騙局(三):中國的悲壯和將計就計


作者:兔子走啊走

來源:紅德智庫名家

石油美元騙局(三):中國的悲壯和將計就計

石油美元出來時中國還被西方封鎖呢,工業很落後,美元挾天子以令諸侯、李代桃僵這些計還沒中國什麼事,後面石油美元騙局的套路才是針對中國實施的。我要先把石油美元騙局的套路出現的背景交待清楚了才好進行下面的分析。前面兩集已經把石油是美元的本位制這個說法是騙局(即石油美元騙局),是美元霸權(即美元本位制)的真正根基——完整而強大的工業製造體系的替身,說透徹了;也說清楚了美國產業空心化的內因。

那麼接下來我就來說說舊中國的工業化悲壯啟程後的經歷,新中國是怎麼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抓住機遇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發展自己的工業,最後將計就計利用美國的內因、以及用反間計迷惑美帝來攢夠一套完整的工業製造體系,成就自己的工業現代化而成為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的。而在有資格成為美國的對手後才有幸被美帝用了石油美元騙局的套路,然後就是圍繞這個套路的博弈。

很多人都說我共是個偏執的大工業黨,但沒有多少人想過這是為什麼。我共為什麼排除萬難也要發展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完成中國的工業現代化呢?因為這是從中國百年屈辱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百多年來所有仁人志士的夢想!是抗美援朝後的深刻領悟!

被列強瓜分前的大清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黃金白銀擁有量最多,那個時候是金銀本位制。中國出產的瓷器、茶葉、絲綢等手工業品和農產品在世界上很有競爭力,在正常的國際貿易中競爭列強競爭不過中國,所以才會向中國傾銷鴉片,以此來毒害我中國人民毀我中華根基和換走中國人民手中的真金白銀,大清國在被鴉片毒害太甚之後不得不禁止列強傾銷鴉片,典型的事例是林則徐虎門銷煙。

可是那時因為大清國沒有強大的軍力來保護自己的經濟地位,因為大清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太落後,工業極不發達,大清國製造不出先進的武器,拿著落後太多的的武器的中國軍隊在西方列強先進的武器面前不堪一擊。(當然清政府度腐杇等也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決定性原因,而本文是從國際之間的角度來分析,所以對國內的事就不多著筆墨了,請大家理解、噴子留情。)雖然那時中國有志之士也想學夷之技以制夷,喊出工業救國的口號,但由於受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壓迫和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束縛,我國工業始終處於舉步維艱的境地,到新中國成立時都還沒有象樣的工業基礎。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拿落後的武器和給養跟有著先進的武器和給養充足的美軍為首的十六國聯軍作戰雖然打成平手,但因為武器和給養的落後犧牲了多少中國的好男兒!試想如果當年我們的武器和給養與美國一樣水平的話,那可以少犧牲多少人啊!可以說抗美援朝讓我共更堅定了一定要建立自己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的決心,而首要的就是發展國防工業和重工業,這對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影響很大。

一、舊中國的工業化悲壯啟程後的經歷

具體地說中國工業化進程,那要從滿清時說起。1860年後,在中外政府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的過程中,清朝封建集團中逐漸形成了一批具有買辦性和近代性的官僚和軍閥清政府進行洋務運動以自救,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於新式工業,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誕生了。《馬關條約》簽訂後,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開採礦山。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中國出現了興辦工業的浪潮,張謇等人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輪船公司、麵粉廠戊戌變法期間,光緒帝頒布新法,在經濟上中央設立礦務鐵路局、農工商總局、鼓勵農工商業的發展。這一時期民間工業的數量有了明顯增多。

辛亥革命衝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各種實業團體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海外華僑也競相投資國內近代工業。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制定了工業發展計劃,開展經濟建設,到1936年,全國工業生產顯著增加,主要是輕工業,其中紡織工業發展較快。以上我國的工業化進程是在外國列強侵略的刺激下產生,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制度的夾縫中艱難發展,由於受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壓迫和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束縛,始終處於舉步維艱的境地。外國人在中國辦廠和允許中國辦廠的主要是在鐵路、礦山、海運、紡織、造船等這些領域,目的是為了掠奪中國的資源,當時我國的工業也是帝國主義工業的附庸,主要是為帝國主義服務,在國民經濟中佔比例是很微弱的,國民經濟主要還是小農經濟。幾乎沒能生產什麼工業品,每每想起奶奶跟我說洋燈(煤油燈)、洋火(火柴)這些詞,我就很心痛,當時我國這麼簡單的化工產品也生產不了啊。

1929年5月4日上海《生活周刊》發表了題為《十問未來之中國》的文章,而在這十個問題中:第7項是:吾國何時可自產水筆、燈罩、自行表、人工車等物什,供國人生存之需?第8項是:吾國何時可產巨量之鋼鐵、槍炮、艦船,供給吾國之邊防軍?在當年,自產水筆、燈罩都可以被列為中國人的最高理想!當時國民政府軟弱腐敗,買辦當道,寧願花錢到國外(主要是美國)買武器和各種工業產品也不發展自己的工業製造體系,很多有「工業救國」抱負的學子學成後卻無處可用,只好繼續留在外國(新中國成立後這些人很多都排除萬難回來建設新中國,比如錢學錢鄧稼先等),在國內對無用武之地的也心灰意冷,比如《陳毅市長》裡面化學家齊仰之的原型我國著名醫學家童村先生(在50年代中國工業基礎較薄弱的情況下,他主持領導青黴素研究工作,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青黴素工業化生產)。四大家族靠當買辦吸取了中國人民多少血汗啊!買辦和地主階級相勾結,工業品特貴,農產品特賤,農民極為貧困,受剝削厲害,所以才有我共發動農村包圍城市鬧革命的群眾基礎。

抗日戰爭期間,原本就少得可憐的工業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大舉侵略下遭到嚴酷摧殘。

二、新中國成立後,我共準確把握美蘇爭霸權形成的稍縱即逝的機遇帶領中國人民發展了基本的工業製造體系

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國民經濟主體改造為社會主義經濟,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上的最高水平,這個當時的歷史最高水平是什麼水平呢?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時,中國大陸的人均GDP僅為119元人民幣,城鄉人均儲蓄存款僅為1.5元人民幣,國家外匯儲備僅為1.39億美元,財政總收入183.7億元,用於經濟建設的資金尚不足100億元。農業就業人員佔總經濟活動人口的比例高達83.5%,而且農業人均生產資料非常缺乏,不能解決溫飽問題,農業能夠為工業化提供的剩餘非常少。

另外,工業產值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7.6%,其自我積累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中國當時這種經濟狀況就是經濟上學的「貧困陷阱」。靠市場經濟,不僅不能形成工業積累,甚至會因為一部分人吃不上飯而引發社會動蕩。國家有限的財力與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巨額資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而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以及第一次台海危機又使得新中國必須加快工業化的步伐。因此中國選擇了能夠同時實現高積累和社會穩定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

1953年抗美援朝的勝利讓我國取得了蘇聯的更大信任後,同意援助我國更多項目。而當年抱著「工業救國」理念留學海外的學成的愛國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也陸續回來了。而當時社會主改造已經完成,從1953年起,新中國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於是中共中央政府編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以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156增加援助,以694個大中型項目為重點,以發展重工業為主,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超額完成,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華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1956-1966年,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這個時期,雖然有過大躍進等嚴重的失誤,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鋼、煤油、發電等主要工業品產量都有很大增長。大慶油田的建成,使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全部自給,結束了靠「洋油」過日子的時代。

新興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原子能工業和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發展起來,這些成就,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經濟建設遭到嚴重破壞,周恩來、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時,為糾正「左」傾錯誤作出了重大努力,這十年間,我國經濟仍然有一定的發展,鋼、煤、原油持續增長,大慶油田連續穩產高產,還新建了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

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保證了獨立工業體系的建立和國防安全需要,保障了工業積累和投資達到了最大限度。根據發展經濟學和「貧困陷阱」假說,一個國家經濟起飛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投資超過GDP的11%。舊中國經濟最好的1931~1936年,資本積累率6年中有4年為負數,最高的1936年也僅為6.0%。後來的事實證明新中國1978年以前的資本積累率遠遠高於11%,最低為1963~1965年的22.7%,最高為「四五」計劃時期的33.27%,被認為最合理的「一五」計劃時期則為24.2%。這表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實行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是非常適合的選擇。這是一條「擠壓式」、「血拚式」的發展路徑,由於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缺乏重工業與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導致了「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輕工業及其他產業嚴重落後,表現出「高積累、低消費、低效率」的特徵。消費品嚴重短缺,消費需求受到嚴格抑制。在此期間,工業儘管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工業與一、二、三次產業之間,輕重工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關係極不協調,資源配置和結構狀況存在明顯缺陷。工業化過程經常處在工業高速增長———結構關係失衡———調低工業發展速度———恢複比例關係———再提高工業發展速度的反覆循環過程中,國民經濟增長處在嚴重波動的狀態中。

三、隨著美蘇爭霸權的變化,我共將計就計,及時正確地把握了新的機遇,進行改革開放,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工業製造體系

20世紀70年代後期,蘇聯入侵阿富汗,為了共同對抗蘇聯的,中美關係進入蜜月期。而此時,因為二戰後開始了第三次工業革命,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產業鏈擴張得越來越大,大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人口已經不足以支撐這個產業鏈需要的人才的時候,必須把一部分產業轉移出去。當然轉移的都是比較落後的產業,中高級產業還是保留在自己國家裡面的。當時美國為了拉攏中國對付蘇聯,所以允許西方陣營的國家把他們眼裡這些很低級的產業轉移給我們,同時還能利用了我國廉價的勞動力和環境成本生產他們需要的輕工業品。

他們認為這樣做很賺,高污染的低級的產業轉移出去後,同樣的商品不但價格沒漲還便宜了,真是既然保護了自己的環境、分擔了自己的重擔、還得了額外的收穫,同時還可以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以便對中國進行顏色革命,所以他們自以為得計。但這些產業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很需要的,因為當時中國正缺這些產業,所以,我共將計就計,正確把握了這個歷史機遇,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對於意識形態滲透,就象鄧爺爺說的,沒有辦法,打開窗戶後,新鮮空氣進來的同時蒼蠅蚊子也跟著進來,只能選擇得大失小了。

改革開放後中國開始進行工業化戰略的重大調整,放棄了單純發展重化工業的思路,轉而採取以農業和輕重工業均衡發展、對外開放和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工業化戰略,該階段開始尤其注重市場需求導向,優先發展輕工業,逐步糾正了扭曲的產業結構。對外開放,吸引僑資、外資,來中國投資建廠,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先後開放了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1984年開放了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開放城市,隨後又開放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開放區,增設海南經濟特區、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

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通過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克服因信息不充分和決策理性有限導致的政府調控失靈,充分發揮市場的自主調節功能,尤其是在企業和個人的微觀經濟活動方面,形成政府主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有效運行機制。同時,市場經濟必然促成工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國有企業通過改革和戰略調整,普遍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

繼續主導著有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行業,集體經濟也通過改革轉變了經營機制,尤其是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在消亡多年後重新復甦,並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快速發展起來,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重要生力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放區域的擴大,外商投資領域的拓寬,「三資」企業產值的比重不斷提高,成為我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國有工業、鄉鎮工業、私營工業、「三資」工業齊頭並進,形成多元驅動的工業化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前我國經濟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運行,主要利用內部資源來發展工業。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化的環境開始由封閉狀態向開放狀態轉變,充分發揮了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並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出口商品結構升級。

充分利用了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加速了工業化進程,因為我國一些重要自然資源如石油、鐵礦石等不足,通過初級產品凈的進口,大大緩解了資源約束,支撐了經濟較快增長和滿足社會各方面需求。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和資源性初級產品的進口,大大緩解了我國資源約束、充分發揮了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在不斷擴大深化對外開放條件下,我國工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中國製造」的水平明顯提高。同時此外,對外開放還通過示範、競爭、合作等多種途徑,產生積極外溢效應,促進國內產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大家總之,改革和開放有如車之兩輪,共同推進了中國的工業化。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億條褲子換一架飛機啊,血汗工廠,還有嚴重的化學污染。

本來美國是想把我國永遠定為血汗工廠的,對我們進行高科技封鎖和貿易壁壘都不打開,大家還記得那些年每年的中國最惠國待遇嗎?記得那些年動不動的制裁嗎?記得那些年對我們的高科技封鎖嗎?記得我們出口什麼什麼就便宜,進口什麼什麼就貴嗎?美歐等西方國家靠產業比我們高級科技比我們高級掠奪了我們的多少血汗啊!

還有美國對我國的顏色革命差點成功,89年如果那些人成功了中國就比蘇聯早一步解體,就變成不是我們摸蘇聯過河而是蘇聯摸我們過河了,好在鄧爺爺那時還健在,鎮得住場面,好險。不過這也給後來的386很大的防備之心,所以他把政權交給486的時候沒同時交軍權,就是要繼續觀察以防萬一,以避免政治風波啊,直到486經受了考驗中國安全了,386才把軍權交給他。

到586接班時中美力量對比已與當年天差地別,中國的力量已經與美國差不多持平,中國精英已經不再仰視美國而是與美國平視了,在我共高層再也不會有全盤西化的土壤了,而586是紅二代,在486時期就輔助486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更不可能讓中國被顏色,所以486才在交班的時候政權軍權一起交給586了。

這些是本文的題外話,我就不展開說了,我只強調一點:現在我們的先進武器的發展很多都是386時期埋下的種子,那些噴386的人請搞清楚當時的時代背景;每一代86都很負責任,在他們任期的時候都對中國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新中國的發展是接力賽,只有每一位選手都跑在了別的國家的前面,我們中國才取了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然,奠基人毛爺爺是最重要的,這個沒得說,萬事開頭難,毛爺爺他們給新中國開了個好頭。

到蘇聯解體時,我國的工業體系雖然算是輕重工業平衡了,但還是不夠發達,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比進來還是處在低級階段。這個情況在蘇聯解體以後開始出現了轉機,蘇聯解體以後我們搶到了不少蘇聯專家,這些都是在高科技方面的專家。而且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太得意忘形露出了破綻而不自知,西方發達國家陣營也因為沒有了強大的共同的敵人而不再象之前那麼團結,這些都給了中國進行縱橫開闔的條件,讓我共能使用祖宗留下來的三十六計等謀略在縱橫交錯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謀取中國工業往高處發展機會。這些說來話長了,本集就到這裡,下面的在下一集接著說吧。




推薦閱讀:

632.中國結——一字型團錦共用套徒手編結過程
中國遊客「吃」起泰國旅遊業半邊天:一年花掉167億
為官莫犯「圈子病」 ■楊廣雨 中國軍網
誰說中國沒有美國富!!貼圖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誇張—《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感與表達》之十一

TAG:中國 | 石油 | 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