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蠟油是植物油蠟塗料在國內的俗稱,是一種類似油漆而又區別於油漆的天然木器塗料,它和目前那種基於石化類合成樹脂所生產的油漆完全不同,原料主要是以精鍊亞麻油、棕櫚蠟等天然植物油與植物蠟,並配合其它一些天然成分融合而成,連調色所用的顏料也達到了食品級。因此它不含三苯、甲醛以及重金屬等有毒成分,沒有刺鼻的氣味,可替代油漆用於家庭裝修以及室外花園木器。木蠟油的作用 1、木蠟油的主要成份:亞麻籽油、向日葵油、豆油、棕櫚蠟、小燭樹蠟、氧化鐵(有機顏料)。 2、木蠟油的作用原理:木蠟油中的油能滲透進木材內部,給予木材深層滋潤養護,蠟能與木材纖維緊密結合,增強表面硬度,防水防污耐磨耐擦,這樣的黃金組合給木材提供了最為出色的養護和裝飾作用。 3、木蠟油的使用效果:木蠟油能完全滲入木材,因此和有漆膜存在的傳統油漆在外觀上截然不同,表面呈開放式紋理效果,不同的木料能帶來不同的真實觸感,而且可以局部修復和翻新而不留痕迹,施工也非常簡單,只需塗擦一到兩遍,非常適合DIY,同時也不會對施工人員的健康造成損害。 4、木蠟油的成本:雖然單位體積的木蠟油要比油漆貴上不少,但木蠟油要比油漆固含率高出很多,每升的塗刷面積在20平米左右,再加上木蠟油施工不需要其它輔料和專業的油漆工,因此單位面積造價並不比好的油漆高。目前木蠟油市場淺析 目前國內木蠟油市場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由於標準的缺位,各種打著木蠟油名稱的產品充斥著市場,粗略分來有這麼幾類: 第一類:就是把木油叫做木蠟油,也是最多見的一類。這類戶外使用的產品有無色的,也有帶顏色的,裡面沒有蠟的成分,含有較多的溶劑。由於固含率較低,有顏色的著色性往往較差,通常1L只能塗刷5~8㎡,雖然價格較低,但塗後表面效果不佳,比較乾澀,性能退化也較快,用於戶外一般只能維持1年左右。 第二類:油漆之改頭換面版。這一類的特點是可以像油漆般塗刷,塗後有漆膜產生,有較高的光澤和豐滿度,雖然用環保性較好的低味溶劑替換了原來使用的有難聞氣味的松香水等溶劑,可其他方面並無改進,還是油漆的典型特徵,跟真正的木蠟油不形成表層,完全滲入木材的特徵截然不同。用過這類「木蠟油」的人往往會大失所望,覺得木蠟油並沒有達到所宣傳的那樣好,僅僅是味道小了一些,而價格卻比油漆貴上好多。 第三類:正宗產品。單品價格稍微偏高,但產品系列豐富,室內外不同用途有對應的細分產品,它的配方比較複雜,裡面添加了棕櫚蠟等硬質蠟成分,因此表面效果相當不錯,手感光滑滋潤,防水防污性好,用過的人往往下次還會想用。由於有較高的固含率,因此塗布率也比較高,通常1L能塗16~26㎡。購買前鑒別真假木蠟油 1、看包裝,一個真正的品牌木蠟油,不管從包裝做工還是形象設計,都與眾不同,給人一種售前安全感。 2、木蠟油從大的方面分室內室外用,細分又有透明性、覆蓋性,正規的廠家都會在包裝上標明這些細節問題,避免客戶購買過程中出現錯誤。 3、從銷售人員的介紹當中,也可以辨別出來所銷售的木蠟油真假,正規廠家的經銷人員,是經過整體嚴格培訓的。介紹比較專業,能徹底解決客戶所提出的相關問題。 4、在看樣品的時候,首先會聞到一股油的味道,味道是無害的,主要是幹了之後沒有味道。 5、看木蠟油的成色也能辨別真假,不管是顏色還是其濃度,都與木油和桐油有很大的區別。 6、看產品的顏色系列,顏色越豐富,購買也就越有保證。木蠟油注意事項 1、木蠟油效果:可以做出仿古式、中式、田園式、地中海式等效果。 2、對木蠟油不了解的朋友,不管是自己DIY還是請工人師傅幫忙,都要先期試驗一下,找一下感覺。木蠟油和平常所見的油漆塗料是完全不同的產品,不能用以往的思維來處理,一定要按照廠家的方法做,以免大面積施工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3、選擇木蠟油時候要問清楚其產品的差異性,是木油(僅僅是植物油,濃度低,塗布率低,防水耐污效果差)還是木蠟油(含蠟的成分較多,濃度高,塗刷率高,防水耐污性好),還有大概成分要了解一下,比如裡面是什麼植物油什麼植物蠟,有些品牌是桐油,這樣味道就稍大,是桐油本身的原因。裡面如果是棕櫚蠟就硬度高,防水耐污性好,石蠟蜂蠟就稍遜一些。 4、不同用途的木蠟油選擇,目前木蠟油種類較多,不同地方有專用的木蠟油。比如地板、傢具檯面就的用硬質蠟油,傢具就要用色蠟,吊頂護牆板等可用清油,紅木硬木選擇清蠟。所以,在節約成本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合適的木蠟油。木蠟油施工方法 1、基材處理。白坯要求:木材含水率不超過20%。打磨處理:用砂紙打磨木材至表面光滑平整滿意為止。砂紙要從小到大依次使用,砂紙目數越大打磨效果越細膩。木材表面越細膩光滑,木蠟油效果越好,同時也更省油。填孔處理:對釘眼、節疤洞眼用透明或同色膩子修補至平整。清潔處理:使塗刷前的表面清潔、乾燥、無油脂及灰塵。 2、操作說明。攪拌:開罐後充分攪拌至均勻。塗刷:用棉布、硬毛刷、滾筒等工具將塗料均勻地延木材紋理方向塗刷,略微乾燥後,表面如有不均勻的塗料用乾淨的棉布擦去,使已塗木材表面光滑。木材表面塗刷到位,不留死角。如需要光澤,6小時表干後可用百潔布拋光,以達到亮光效果。操作方法:直接塗刷,無須打底,無須稀釋,攪拌均勻,塗刷一到二遍。 3、乾燥時間。保持通風良好,表干4—6小時,實幹20—24小時。 4、維護翻新。維護:清潔舊的木材表面至乾燥、無油脂及灰塵,重新塗刷一遍新的塗料即可。翻新:如果木材表面以前使用的是木蠟油,只需清潔木材表面的灰塵,直接塗刷一遍即可。如果木材表面以前使用的是傳統油漆,則首先用翻新劑或打磨等方法將舊木材表面恢復到新木材表面效果,再按上述步驟要求施工。 5、注意事項。木蠟油不得與其它油漆或塗料混合使用。 (註:以上內容摘自百度,除個別文字校對外,未作任何改動)我研究自製木蠟油的詳細過程 木材本身並不是像金屬一樣緻密,其表面及內部有大量管孔和縫隙,髒水贓物很容易順著這些管孔和縫隙滲入木材內部。同時,木材裸露在空氣中,當空氣環境較乾燥時,木材本身水分會向外散失,木質收縮而又不均,就會形成開裂。當空氣濕度較大或浸水時,木材吸水膨脹,又容易變形起鼓。所以在我們這個四季分明的國度,不經塗飾的實木傢具是無法正常使用的。 木器表面處理的目的就是:1、防水防臟。2、防止開裂。3、調色及增加美觀。這次裝修之所以義無反顧地選擇木蠟油,開篇時早已闡明,為實現安全環保的總目標,在傢具表面處理的施工工藝上不用一滴混油,正所謂「做舊如舊」。那麼,三百年前的匠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讓我為大家介紹下,三種手法:一曰漆,二曰蠟,三曰油。 漆,是指用漆樹的分泌物製作的傳統大漆。蠟,是指蜜蜂蜂蠟。油,是指天然桐油。師法自然,物為我用,真是嘆服於古人的智慧。 中國人用漆技術的歷史最為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已達到巔峰。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因為中國特產,故也泛稱中國漆。割開漆樹樹皮,從韌皮內流出一種白色粘性乳液,經調色加工成一種天然的油包水型乳液。大漆成分非常複雜,一般由漆酚、漆酶、樹膠和水分組成。大漆無毒,但有些人接觸後會皮膚過敏,甚至聞到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這種情況,老師傅們就會說是被大漆「咬」了,其實就是大漆過敏症。古人給大漆調色有兩種方法:其一,以墨煙調入大漆,雖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鐵鏽水調入漆中,漆酚與氧化鐵發生反應,拌勻後刷在器物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稱烏漆或玄漆。用在傳統傢具上,揩光稱之為黑玉,退光的叫烏木。大漆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瑰寶,被稱為「漆中之王」。古墓出土的漆器,歷經千百年而色彩艷麗、光亮如新。現代人工合成的化學漆五光十色,但在無毒、耐久、抗酸鹼等方面卻遠不敵大漆。 古法用漆,先要披麻掛灰,平整器物表面,再用豬血調和大漆塗刷。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諸多木作工具之中,中國人發明刨子是最晚的,16世紀才出現,比西方人晚得多。西方早在古羅馬時期就有了刨子,這是我們跟西方差距最大的一種工具。沒有任何文字、圖畫和考古學上的證據,能夠證明16世紀以前中國人使用過刨子。《清明上河圖》有圖像資料,可以看到有一把框架鋸戳在那兒,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沒有刨子。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如果不知道這一節,就不知道中國古代硬木傢具的上限應該劃在哪兒。沒有刨子就沒法平木,也就是無法將木材表面加工得非常平整,所以才要披麻掛灰打膩子。刨子的出現,為明清傢具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那時用料又以海南黃花梨、印度小葉檀這樣的名貴硬質木材為主,因此許多明清皇家宮廷重器,表面根本就不用任何漆蠟油。大家要問了,博物館中陳設的古典傢具泛出的那種幽幽的典雅的光澤是怎麼形成的尼?讓我來告訴你吧:拋光。對,我沒打錯字,就是拋光!但絕對比現在的砂紙要高明得多,攏共分三步:第一步,以木磨木,很好理解,不必解釋。第二步,用一種特製藥水浸泡特殊的樹葉,將葉子泡製得柔順如絲,小徒弟純手工打磨拋光一個月。第三步,雇請盲人徒手撫摸把玩器物一至三個月,這叫褪木氣、沾人氣。至此,就形成了那種雍容華貴的光澤。器物如能傳世,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打磨,形成一層厚厚的「包漿」,那就更有韻味了!且不論海黃幾近絕跡、藥水早已失傳,僅從這三道工序上看,試問現代匠人哪個有這樣的耐心? 漆的保護方式是在木材表面覆蓋上一層密不透風的漆膜,將木質與空氣徹底隔離開來,贓水臟物落到漆面上可以一擦了之,這樣就避免了木材因水分急速流失而造成開裂。所以漆的保護效果很好,而且美觀。但是現在使用的漆都是化工產品,富含各種對人體有毒害的化學物質。純天然的大漆量少價高幹燥條件苛刻,還極容易讓塗刷者過敏,絕非業餘選手所能玩敢玩的,於是只好把目光轉向蠟和油。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倒是很想嘗試一下大漆這種傳統材料。 蠟是一種很好的木材保養物,實際上所有的木材都含有一定的蠟質,就是紅木行業中常說的木材的「油性」。含蠟多的木材一定比較光潤,含蠟少的則比較乾澀。中國古典紅木傢具往往利用燙蠟的方式保護傢具,即將適量的蜂蠟干末放在傢具表面,用電吹風或噴火機或電焊槍等工具將蠟末烤化,並借其熱度使蠟液逐漸滲到木質內。古人是用什麼工具烤蠟,我至今也沒想明白。烤過一遍之後,立即用布擦磨,使蠟能均勻地塗在表面上。然後再放上蠟末,反覆烘烤並擦磨,幾次後即可獲得理想效果。這種方式實際上是讓蠟在高溫的作用下融化為液體,滲入木材管孔縫隙及填平表面細小凹陷(打磨再好的木材表面也有極細小的凸凹)。蠟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液態狀態下的滲透性又很好,就堵塞了木材的管孔,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吸水失水的能力。此外,木材因季節氣候的變換,會熱脹冷縮。冬季氣候寒冷,木材受其影響,管孔會收縮,這時,原本燙進管孔中的蠟會因其收縮而被擠壓出一部分;夏季氣候溫熱,木材的管孔又會擴張,這時被擠壓出的蠟又會重新滲入到管孔中去。這樣反覆的微調節,在傢具的結構部位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減小因管孔完全封閉而引起的傢具結構處的變形。正因為這個特點,我們常說燙蠟是一種半開放的保護方式。蜂蠟中主要成分為不飽和脂肪酸和高級一元醇所形成的酯,對防腐防蛀也有一定功效,能夠延長傢具的使用壽命。木頭打過蠟後顏色變深且具光澤,這種光澤不像油漆的賊光,而是非常柔和淡雅,大家可以到紅木傢具店看看,很漂亮。 古法燙蠟比較麻煩,熱烤也不容易操作。隨著化工技術的發展,人類製造出各種化學溶劑。人們發現蠟可以溶解於松節油中,松節油能夠快速揮發,揮發後固體蠟又會顯露出來。利用這一現象,歐洲人將蜂蠟加熱溶解在松節油中,製成柔軟的油膏狀地板蠟,塗抹到地板上,待松節油揮發乾後,再把塗層擦亮。當然也用這種油膏體在木器傢具上打蠟上光,這種方式盛行於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這種油膏體內加入適量的色料,就成為皮鞋油,現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鞋油仍然如此,給皮鞋打油時會聞到很濃的松節油味。 中國傢具業也引入這種方法,稱之為「濕燙法」。蠟與松節油一般按3:2的比例調製。先將蠟用水浴法熔化,稍涼後按比例兌入松節油,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使用方法更簡單,趁熱用細棉布蘸上擦就行了,液態油蠟很容易滲入木材。放通風處幾小時就干,幹了以後用布打磨,反覆幾遍。這種濕燙方法效果與熱燙法基本一樣,施工則極為簡便。缺點是松節油對施工者還是有一定毒害(純天然的也並不一定都是環保的),蠟油在表層先干,滲入木材較深處的松節油成分一時難以完全揮發凈盡,在一定時間內仍在緩慢釋放氣味,當然這也並不嚴重。施過蠟後,傢具表面就具備了一定的防水性能,但還遠不如漆。蠟儘管可以浸潤木材表面,畢竟不會形成非常嚴密的封閉,水分還是可以滲入的。蜂蠟蠟膜較軟,容易擦蹭而去,也不夠滑爽,容易粘附灰塵,且不耐高溫,用在硬木傢具的側立面還行,檯面效果就很不理想。為克服這些缺點,木蠟油閃亮登場! 在說木蠟油之前,不得不先說一說天然木油。中國古代除漆蠟之外,常用桐油塗飾傢具,桐油屬於幹性油,就是隨刷隨干,干後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層光亮的油膜,與漆一樣可以形成對木材封閉式的保護。熟桐油乾燥較快、比重輕、光澤度好,能滲入木材表層,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鹼防腐防鏽不導電,優點很突出。雖然油膜不如漆膜堅固牢靠,但防水防臟效果卻遠比蜂蠟要強。古代木船、木桶、紙傘、油布、傢具都廣泛使用熟桐油塗刷表面防水,故宮大殿柱子刷的就是熟桐油,幾百年木質依然被保護得很好。另外,皇宮地面上的青石條磚,也是用熟桐油浸泡過的,歷經數百年而不剝落褪色,陽光掠過表面,泛出道道金絲,這就叫「金磚鋪地」,真是考究。桐油是天然產品,用途又廣泛,精密機械裝備製造業用的最多,目前產量早已不能滿足需求,價格也越來越貴。為了減少桐油的使用量,降低戶外防腐塗料成本,國外廠商將便宜的蠟與桐油結合起來,生產出木蠟油。木蠟油中的蠟也早已不是蜂蠟了,蜂蠟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對蠟腺分泌出的物質,純天然產品,價格高昂,所以多數使用總體性能差不多的石蠟。前面所說可以溶解石蠟的松節油實在是個寶,它還可以溶解桐油,將石蠟、桐油、松節油大約按2:2:6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製成傳說中的木蠟油。 然而,這個木蠟油僅適用戶外,假如你非要用於室內,就必須按照家具行業的標準來調整配方。 (註:此處略去3500字。為了避嫌,故意隱去了自製木蠟油的配方及原料購買途徑。不是咱小心眼兒或者有所保留,而確實是怕攪合了人家生意。水電一篇,剛剛小小地砧貶了一下時弊,不就有人急著跳出來了嗎?!望請大家諒解,我們可以網下交流,屆時在下一定無私如實奉告。事實上,已經有朋友從我這裡要去了配方,塗刷效果還不錯。另外,如果大家細心搜索,就會發現其實這東西在網上也不少見,好多人在研究。只是在我看來,許多現有的配方還不太盡如人意。為了追求完美,特意找到幾位化學老師一起實驗。具體效果,請大家看後面日記中的成品展示吧!) 為了驗證自製木蠟油的效果,特意買了些品牌木蠟油做比對試驗,從光澤度、手感和避水性能等三個方面作了比較,大家請看效果圖。在木蠟油品牌的選擇上,我個人認為,國產最好的是**,進口最好的是***。北四馬路油漆塗料大市場僅一家有賣,其他地方還真沒找到。大家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大市場里有賣假貨的。***實在太貴了,要1480元一桶,沒捨得買。買了一桶2.5L裝的**,770元,真TM貴呀。還順便買了一塊他家的0#拋光棉,30元,一共花了我八百大元。後來發現拋光棉這種東西,根本不用特意花錢去買,完全可以用家裡刷碗用的百潔布代替,效果是一樣一樣的。自製木蠟油的各種原料,雜七雜八加在一起,比2.5L只多不少,一共花了150元左右。據行家講,檢驗油漆檔次和油工水平,要以近視眼的視力去觀察,以盲人的手感去摩挲。怕對自己研製的產品另眼相看,光是自己滿意還不夠,又找了幾位從沒接觸過這類油品的朋友來工地觀察感受,都說幾乎看不出差別,成功啦。哪天去申請個專利,可以投資建廠,要發大財了!DIY磨工及油活的全部施工過程 一、所有加熱環節都必須採用「水浴法」,就是大鍋套小鍋,中間注水,與製作鰾膠時的「隔水熬」是一個意思。 二、關於砂紙的標號。商家和網友推薦用多少號的都有,但基本的原則是目數要拉開,要能體現出由粗到細的工藝流程。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如果一旦搞忘了,砂過高號後又砂上了低號的,你就必須把前面的過程再重複一遍,否則成活的效果相差很大。還有,從低號到高號,一定要買同一品牌的,否則目數可能不準,而且一定要買「干磨兒」。我是在東方家園買的「克里斯汀」,巨貴巨貴滴,5片一包裝的賣25元,合5塊錢一張,活到三十多歲還沒用過這麼貴的砂紙!但效果和出活率,卻也是其它品牌無法企及的。全套磨工活兒做下來,光買砂紙就花了近500元。左巴佛家用的是曲柳,他的觀點是一般用到600#以上,就能達到光亮如絲的水平了。我的建議是,這要由所用木材的紋理質感決定,大家可以動手大膽嘗試,一直達到你自己滿意的程度為止。事實上,克里斯汀也沒有600以上目數的,再高就是1000和1200號「水磨兒」了。 三、打磨拋光的具體操作步驟:用180-360-400-600#砂紙逐遍精心打磨,中間不斷用氣槍吹去灰塵,並用羊毛刷和拋光棉清除木屑和砂紙碎粒。這個清理的環節非常重要,如果碎屑清除不凈,再上砂紙時就會被砂入木材深層,後果也很嚴重。打過膩子、補過疵點之後,如果器物表面過於粗糙,還可以先用80目的粗磨一遍。克里斯汀沒有80目這個標號,只好買些百靈的代替。我的經驗是,要想達到預期效果,就必須一步一動地干,這幾道砂紙,少上一道效果都不一樣,並且具有較強的「不可逆性」,「偷工」只能害了自己。原本也是打算效法左巴佛夫婦的吃苦耐勞精神,用砂架純手工打磨。後來干過一兩件半成品後才發現,手工打磨我家這些傢具的工作量,無論在體力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不可能勝任的。體力上自不必說,一覺醒來,膀子焦酸,連續幾個整工干下來,真的有些吃不消。在技術上,用砂架打磨小個頭的器物,或者大件傢具拐彎抹角的地方還行,如果大面積地磨,人手操控砂架運動的方向和力度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就可能導致拋光效果也不一致,容易把傢具表面「砂花」。所以沒辦法,只好上電動工具——砂光機。看著自己打磨好的成品,心裡挺美。老崔說甭管多高水平的油工也磨不到這個水平,因為你是帶著感情磨滴!心裡想,老崔你是說真的,還是在泡我? 四、關於倒棱兒。為了防止在使用過程中,傢具的直角邊劃破手指,磨活中必須要有一道倒棱的工序。如果僅僅用砂紙將棱「打倒」,那是傻子都會幹的事。我的觀點是,成活後要達到「似有似無」的標準,就是既看不到倒棱的痕迹,又不剌手,追求的就是這個效果。為了達到這個水平,我是這樣乾的:第一,先後倒兩次棱。第一道粗磨時用砂光機倒一次,最後一道600目砂紙時純手工倒一次,中間幾道都不去管它。第二,倒棱時,先後區分90、45、135度角砂三下,並要十分注意砂紙運動的方向和手上的力度,再細的就不容易表達了,全憑經驗。用廢的砂紙也不要急於扔掉,正好用來倒棱。如果用新砂紙來做,一不小心容易把棱徹底打倒,到時再想糾正就很麻煩了。 五、關於打膩子。對實木傢具而言,存在個別裂痕及蟲眼,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否則是就不是純實木了。你花成千上萬從傢具店裡買回來的「高檔傢具」,也是這樣做出來滴。1、用角磨機將原色木料打成鋸末,再用白乳膠調和。用膠的量,全在經驗。膠少了粘度不夠,膠多了干後發白。2、用兩片裁紙刀片搓拌、搓拌、再搓拌,調出的膩子越細膩越好。3、用刀片將膩子刮抹在疵點上。我逗老崔,這個動作,我們東北人叫「抿」,你們江蘇老家叫啥?老崔說,也叫抿。4、對於比較大的裂痕,第一遍的膩子可以調得稀一些,讓它盡量「擠」進裂縫深處,干後起到支撐加固作用。第二遍以後再用干一些的,使成活表面不要泛白。5、注意事宜:剛打完膩子,不要立刻用刀片去刮平,要略微凸出一點點,靜置一夜,徹底干透後再打磨。因為白乳膠這種材料,在乾燥的過程中會有一定量的收縮,所以如果在膩子還濕時就刮平,干後器物表面就會留下許多凹陷的小坑兒,這遍膩子就白打了。6、根據疵點的大小、開裂的程度,通常要打2-3遍膩子才行。干到最後,人就有些懶了,幾個門上的蟲眼都沒打膩子,還給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純天然。 六、關於溫度和濕度的調節控制。這一條很多朋友可能都沒有注意過,這樣做的原因有二:一是溫度特別是濕度,決定木蠟油乾燥的速度。二是如果濕度達不到標準,室內就會有許多灰塵,很容易吸附在油麵上,干後很難去除,大家都去過修理廠給汽車噴漆的車間吧,總是濕漉漉的。具體是這樣做的,選定一個房間,用舊床單做成門帘,與工地隔開,作為專門刷油的工作間,我用的就是我的「裝修建設工程指揮部」。徹底打掃衛生,用刨花鋪地,再往刨花上洒水,這樣屋裡就基本沒有灰塵了。為了找准溫濕度,特意買了個進口的溫濕度表,60塊錢,十分靈敏,一杯水潑在地上,三分鐘後錶針就有反應。通過開關窗,把溫度找到20度左右;通過不斷洒水或通風,把濕度找到70%左右。在這個環境中,開始刷油,並讓這個溫濕度至少保持半天時間。等木蠟油表干之後,開窗通風,把濕度降低到30%左右,直到徹底干透。這種精確控制溫濕度的方法,是建立在對木蠟油這種材料的充分研究理解的基礎上的,目的就是讓油在乾燥的初期,盡量放慢速度,儘可能多的滲入木材深層。老崔看到我這樣的做法後調侃說,老弟呀,你是不是想改行當油工? 七、關於木蠟油的塗刷。塗刷工具還是用不掉絮的純棉布為好,為此干廢了兒子三條舊線兒褲。如果用刷子刷,一定要買個高檔點的純羊毛刷,不掉毛。我與別人不太一樣的經驗有兩條: 第一,普通實木傢具成活兒後,如樟松大衣櫃等,先放著不管它,讓木性完全適應環境,也讓榫卯之間充分咬合鎖死。由於DIY成本低廉,刷第一遍油時沒作任何打磨,也沒用布,而是直接用刷子刷滿刷透,晾兩天後再進入正常的打磨拋光程序,這樣就可以讓油儘可能多地滲入到木材深層,保護效果更好。如果把表面打磨得過於光滑再上油,木材對油的吸收能力就有限了,甚至不再吸收。這樣做的優勢十分明顯,充分滲透與表面光鮮,二者可以兼得。 第二,對需要重點處理的經典款式或高檔用料的傢具,先滿刷,後褪光,再用純棉布拋光,最後擦油作。大家聽著可能有點迷糊,稍微解釋一下就明白了。一件傢具磨活兒結束後,用刷子滿刷自製木蠟油,由於固態物的比例很高,干透後的效果是亮光的,有些發賊,表面也不夠光滑,離我所追求的效果相差很遠。我是這樣處理的:1、用砂紙將油膜再次打去,要達到只磨掉多餘的固態物、而不磨到木材的水平,這完全要靠手感、憑經驗,應該算是技術活兒。邊邊角角也一定要打到,不能留有死角。這就叫作「褪光」,是最高檔次的油工活,也是古董行里給傢具做舊的重要手法之一。2、在此基礎上,用一塊純棉布用力反覆打磨拋光。由於上過油的木材裡面已經富含固態物,因此經過這道工序,傢具表面就會泛出那種淡淡的幽幽的典雅的光澤,還可以使木材的顏色顯得更加自然。拋光這個工種,用到了棉布這種水平,在目前就是最高級別的了,一切品牌的砂紙、拋光棉都不在話下。如果還想提高規格,那就只好用肉手來磨了,我可沒有這個勇氣。為了再省些力氣,後來受朋友啟發,又自主研發了一種拋光方法,就是在砂光機的砂紙外面,再包一層棉布,靠機器的力量來拋光,工作效率果然大大提高。後來才知道這也算不上什麼發明創造,很多高檔油工都是這麼乾的。3、棉布拋光過後,就算徹底成活了,要做好成品保護。在入住前用棉布蘸最少量的油,再塗擦一次,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與此前不同,這時講究的是「薄」和「勻」,而不是多和厚,這就叫「擦油作」。如果所用的不是油,而是傳統大漆,則叫「擦漆作」。 經過這樣一系列地反覆折騰,就是立足現有條件下的最傳統最高檔最講究的油活了。任何紅木傢具店裡的現成商品,都不可能與此相媲美,這就叫「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是不是有點吹大了?)。而要想這樣做的前提是,你必須完全不惜工本! 八、關於成品保護。別人家做木器傢具的成品保護,有用分色紙貼報紙的,有用塑料布的,也有用品牌專業保護膜的,聽說挺貴。我做成品保護的方式是:徹底搬走!因為咱有個好鄰居,對面屋的小伍,人很熱情,裝修好後一直沒有入住,也沒往裡搬傢具。看到了我家的情況,主動說刮大白時你可以把做好的傢具都搬到我家放著。所以我家的傢具,是成活一件就搬走一件。再次重申強調一遍:遠親不如近鄰。 九、關於DIY打磨拋光、自製木蠟油的經濟性。打磨工作全部是自己干滴,據老崔講,這套活兒全部做下來,至少需要30個工。如果雇油工干,工錢最低6000元。後來的事實證明,30個工是遠遠不夠的,一共用了*個凈工,僅磨工一項,累計節省*元,再加上自製木蠟油這塊,合計節省應該不低於*大元。當然,這就需要你有足夠的時間作保障,為了不留遺憾,我在單位請了長假,把好幾年的假都累積到一起休了。單位同事聽說我要請長假,樂屁了,說你趕快休,過年期間替我們值班!搞的我大年三十晚上都是在單位過的,結婚十多年,也只有這個年沒去給老丈人拜年,初三一大早就又跑到工地開磨了。 另外,建議大家在勞動保護上不要省錢,醫用口罩不太管用,一定要買幾個好用的防塵面罩。千萬不要用自己的肺泡去抵抗粉塵,否則後果很嚴重!打磨期間最好再多吃些木耳啥的,可以清肺。我用的是克里斯汀品牌的面罩,老婆在東方家園買的。好馬配好鞍,戴著老婆送的面罩,既有效防塵,又呼吸通暢,勞動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心想,這是想讓馬兒快些跑啊。其實也沒這個必要,因為咱是「無須揚鞭自奮蹄」。 十、自己動手砂光打磨,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很容易讓心靜下來。試想一下,大過年的,在一間空曠的房子里,一個人專心致志地磨,別看砂光機嗡嗡的連手機響了都聽不見,但一旦進入狀態,腦子裡就像過電影一樣,前世今生的這點兒事都想起來了。還可以一邊打磨,一邊構思下一篇日記的寫法,晚上回家再敲成文字,這部裝修日記的許多章節都是這樣成形的。自己一個人磨到一個多月時,就出現了精神病的癥狀,突出表現為兩點:一是晚上做夢都在磨,但醒來之後又想不起磨的是什麼。二是走進傢具店,用手摸摸器物表面,總覺得磨工水平太低,見啥都想上手磨兩下。一天,穿著工作服,灰頭垢面地到樓下超市買煙,完事兒收銀員來了一句:師傅,您慢走。我KAO,師傅,還八戒尼!莫非真的把咱當成了油工? 愚以為,如此下功夫研究木蠟油,並不是單純為了省錢,關鍵是這代表了一種實驗的精神,一種DIY的態度。沒有這種精神和態度,任何工藝和技術都不可能有所發展。中國人的造假水平如此之高,與國人這種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是分不開的,呵呵。 並註:以上介紹自製木蠟油的文章,系綜合多位網友熱貼,精心查閱相關資料,並結合個人實踐,加工修改而成。這個配方,我家用著挺好。如果套用,一旦將你心愛的傢具塗花,本人概不負責。哈哈。1.超級好用的克里斯汀砂架,購自東方家園
2.各種型號的砂紙
3.一茲二茲,我磨!看到咱的佛珠手鏈了吧,黑檀料,北京雍和宮大喇嘛給開的光!
4.給我扛活的朋友
5.蒙面大俠客串油工
6.人巧不如家什妙,上砂光機!
7.砂紙遺像
8.品牌硬質木蠟油,2.5L裝,770元一桶。
9.自製木蠟油的全部原料,加在一起也是2.5L左右,全都算上150元。
10.這是各種原料的混合物,水溫達到80度以上,很容易熔化,兩分鐘以內搞定。11.待完全熔化,再加入無味松節油和無水乙醇後的效果。大家看到的煙氣,就是松節油揮發成氣體的狀態,基本上沒有味道!只是有些刺鼻的酒精味,刷上後過一會兒就沒了。12.自製成品油(右)與商品木蠟油(左)之間的性狀比較。分析:1、由於固態物質加入較多,所以有少量晰出。商品油用料,肯定達不到這個水準。2、由於加入了XXX,所以顏色稍微深一些。但用在深色木材上,再好不過了。13.油麵光澤度比對試驗:左邊為商品油,右邊為自製油。拍照時右邊有些逆光,感覺自製油的光澤度好像比商品油好很多,其實也差不太多。14.避水性能比對試驗:各滴一滴水,觀察木材吸收水份的情況。15.半個小時之後16.一個小時之後17.這是在未刷任何油的原木上的一滴水,15分鐘過後,幾乎完全被木材吸收!18.上油與不上油的區別19.客串油工打膩子程序之一:用角磨機將原色木料打成鋸末,再用白乳膠調和,製成「膩子」。用膠的量,全在經驗。膠少了粘度不夠,膠多了干後發白。20.客串油工打膩子程序之二:膩子調好後的狀態。注意,要用裁紙刀片反覆搓拌,調出的膩子,越細膩越好。21.客串油工打膩子程序之三:對實木傢具而言,個別裂痕及蟲眼,是在所難免的,否則是就不是實木了。你花成千上萬從傢具店裡買回來的「高檔傢具」,也是這樣做出來滴!22.客串油工打膩子程序之四:打過膩子的效果。注意,不要立刻用刀片刮平,要略微凸出一點點,靜置一夜,徹底干透後補一遍膩子,然後再打磨。因為膠在乾燥過程中會有一定量的收縮,所以如果在膩子還濕時就刮平,器物表面就會留下一些小坑兒。我逗老崔,用刀片打膩子這個動作,我們東北人叫「抿」,你們老家叫啥?他說,也叫抿。
推薦閱讀:
※塑料表面處理劑在塑料表面噴漆工藝中的應用
※連載《激光,一種工具》丨第四章:激光微加工
※鋁合金陽極氧化與表面處理技術
※仁昌的鋁合金皮膜劑的工藝特點
TAG:木工 | 處理 | 表面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