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二十一世紀的價值:直面現實 建設新文化
2011年09月22日 11:43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孫郁
字型大小:T|T
14人參與2條評論列印轉發
魯迅(1881.9.25—1936.10.19)
編者按
今年的9月25日,是魯迅先生130周年誕辰,恐怕也是他最安靜的一次紀念日。遙想先生的120周年、110周年、100周年……乃至更早的「逢十」誕辰紀念,無不聲勢浩大,鼓樂喧天。其間的情境反差,折射出當代中國文化與現實走向的變遷。在魯迅的戰鬥性和尖銳性屢受質疑的今天,我們如何重估魯迅傳統的價值?他的思想和美學與我們的當下存在有何關聯?我們能否葆儲他最珍貴的遺贈,而不將之隨風丟棄?我們能否體認他慘淡奮鬥的平生,而不逃避自身的困境?基於這些問題,本版特別刊發學者孫郁的紀念文章,並向哺育了我們的130歲的魯迅先生,獻上心中的感激與愛敬。
魯迅傳統是一種失敗的文化形態?
在魯迅先生誕辰130周年之際反思我們的文化傳統,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儀式。文化傳統不僅僅是指古代的傳統,也包括現代的傳統。近十年來,學界有人把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文化看成失敗的形態。其實這是一個沒有歷史感的狹隘的視角,魯迅的遺產實際上一直在文化的進程里涌動。它與胡適、李大釗的傳統形成了一種對比,在諸多合力下,推動了新文化的進程。
二十世紀的中國,在文化的根本點上發生了變化,那就是儒家的秩序被個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影響下的革命理論所顛覆,現代性的因素漸漸出現在各種文化符號里。魯迅的那些鮮活的、帶著鬥士氣和智性的文本,在基本點上偏離了古代文化的主流,代之以人本的、個性的思想。不僅在階級鬥爭嚴酷的過去,他的思想啟示了無數的革命人,即便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魯迅的那種非物質而張靈明的精神意象,依然被無數知識分子所喜愛。魯迅當年期待的「立人」、「人國」的世界,還在進行之中,他的話題也相應在進行之中。這個把舊文明吃人的本質還原了的作家,經過一生的掙扎與奮鬥,拓展出了一個新文化的路徑。
魯迅思想對人們認識歷史中的難題,啟發巨大。王學泰討論遊民與中國歷史的關係,就有魯迅關於改造國民性的思想;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的某些思路,是帶有魯迅的一些痕迹的;林賢治關於中國現代性的論述在深層是回蕩著魯迅的聲音的;錢理群對思想史的思考,是一直以魯迅的思想為參照的;邵燕祥、藍英年的寫作,細看是流動著五四的激情的。至於美術界,吳冠中、木心、陳丹青對繪畫深層領域的頓悟,多少有魯迅的影子,有時候甚至頗為明顯。文壇之外的人們對魯迅的看重,並不亞於文學界。魯迅研究不都是現代文學界特有的現象,事實是,他在整個中國文化史的框架里,是無法迴避的存在。
但是,隨著社會的深入發展,魯迅的戰鬥性、尖銳性開始受到質疑,以為把精神生活的寧靜打破了。早期喜愛魯迅的王元化,就不再喜愛那種批判理念,李慎之也由欣賞魯迅走到懷疑魯迅的路。中國的一些學人認為,魯迅對儒學的偏離,從根本點上破壞了文化的品質,要為百年間的非理性文化的泛濫負責。中國文化是擺脫魯迅還是走進魯迅抑或改造魯迅傳統而發展,沒有一致的看法。如何對待二十世紀以來的新文化傳統,將其系統化地整理、研究,便顯得頗為重要。
應在什麼層面繼承魯迅的遺產?
重新審視魯迅,可以發現他的認知的盲點和歷史的局限,比如對一些人物的判斷,對域外文化的理解,因材料的限制而表述不周延,他晚年對事物的認識還有簡單化的一面。但沒有一個中國文人具有如此深切的精神力量,在思想品格、人生境界、審美快感上給人如此豐富的影響力。魯迅的傳播與影響,是自孔夫子以來最大的事件。從此,我們的文化路徑,開始轉航。人道主義與個人精神,社會大同與溫情的夢想,已經深入人心。
|
1 2 |
|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現實中異性友誼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男人枕邊的情話 好臟 好現實
※解讀婚姻里殘酷的現實
※虛擬現實(VR)技術:下一個時代的開啟?
※這年頭,太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