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城考古揭示多民族統一國家認同

古代都城考古揭示多民族統一國家認同 作者:劉慶柱 《光明日報》( 2016年04月07日16版)

  古代都城是古代國家政治統治、經濟管理、軍事指揮和文化禮儀活動中心,是古代國家歷史的縮影,其宮城又是國家的政治中樞。因此,都城成為國家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象徵與物化載體,亦是「國家主導文化」的物化載體。「卜都定鼎,計及萬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新王朝建立的第一件國家大事就是「定都」與「建都」。

  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多個王朝都建立過都城,每座都城都凝聚著那個時期的「國家主導文化」。從中華民族傳說時代「三皇五帝」的「邦國」都邑,到元明清歷代王朝都城,構成了連續不斷的古代都城發展史。對古代都城歷史的科學認知與解讀,源於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後考古學家的發現與研究,現已基本探明了作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集大成的中國古代都城文化內涵。

  20世紀20年代末至新世紀之初,中國考古工作者先後發現了夏商時代安陽殷墟遺址、偃師二里頭遺址、鄭州商城遺址、偃師商城遺址,以及東周列國都城遺址、秦咸陽城遺址、漢唐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六朝建康城遺址、鄴城遺址、宋東京開封城遺址、金中都遺址、元大都遺址與陶寺城址等,從中可知中國古代諸多王朝的統治者雖然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族屬,但其國家政治物化載體——都城制度卻有著一脈相承的發展歷史。

  山西臨汾考古發現的距今4300年的「陶寺城址」,可能是「五帝時代」的「堯都平陽」,是已知最早具有城牆、宮城、外郭城、「觀天授時」的「禮制建築」和大規模、高等級墓地的中國古代都城遺址。考古發現夏代與夏商之際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宮城遺址,其形制規整,而宮城之中考古發掘的東西並列大型宮廟建築遺址,可能代表著王國時代地緣政治與血緣政治平台的「宮殿」和「宗廟」,這些構成王國時代華夏文化中的「國家主導文化」,並為以後歷代都城所承襲。晚於二里頭遺址的偃師商城遺址,其中的平面方形宮城體現出「崇方」理念,宮城之外構築的外郭城全面形成王國時代的「雙城制」都城形制。中國考古學「聖地」——安陽殷墟遺址,大面積宮殿與禮制建築遺址的發掘與數以十幾萬計的甲骨出土,以及都城附近商王陵的全面發掘,從「王室建築」空間形制與布局,到其中出土甲骨、青銅禮器與玉禮器等高等級遺物,均對中華民族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多民族統一國家全面形成時期,作為西漢王朝都城的漢長安城,奠定了此後中國古代都城兩千年的文化傳統,主要表現在考古發現都城中規模最大的皇宮——未央宮。大朝正殿的「前殿」是都城規模最大、最高的宮殿建築;宗廟與社稷分列皇宮左右;市場居於皇宮之北;都城基本為方形,每面各闢3座城門,一門三道。這一都城形制實際上是中國古代都城營建理論《周禮·考工記》的「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最早實踐版。漢長安城開啟都城、宮城的方形平面是突出「中」的前提;都城、宮城各自四面辟門,表示中央政府對國家東西南北的全面統治,作為國家政令中心的大朝正殿「居中」,則體現對國家各地的一視同仁及其「中央」地位的突顯。

  從漢長安城至漢魏洛陽城,都城的「居中」理念在都城中軸線上得到進一步發展,體現在以大朝正殿為都城基點的連接宮城正門(南宮門)、郭城正門(南城門)的南北中軸線。繼魏晉洛陽城之後的鮮卑政治家北魏孝文帝徙都洛陽,孝文帝在繼承魏晉洛陽城基礎之上,又吸收了保留濃厚西晉文化色彩的南朝建康城規劃,營建了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十分重要的北魏洛陽城。對北魏洛陽城遺址的考古勘探與發掘,究明它是古代都城中第一個具有宮城、內城(即皇城)和外郭城的「三重城」都城,宮城基本位於都城東西居中,大朝正殿——太極殿又基本位於宮城中部,以太極殿為基點,向南依次為宮城正門——閶闔門、內城正門——宣陽門,形成都城主幹道——「銅駝街」,向南出外郭城,直達北魏洛陽城圜丘。鮮卑統治者規劃營建的北魏洛陽城最大特點就是對夏商周、秦漢魏晉以來中國古代都城傳統核心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進一步深化並突出了都城作為國家政治中心的「中」之理念。孝文帝從塞北平城徙都洛陽,就是承襲中華民族歷史上「擇中立都」的理念。在都城規劃營建中的「擇中立宮」,形成完整、規整的都城「中軸線」,更是開啟了此後古代都城發展史的先河,並直接影響了隋唐兩京的長安城與洛陽城。這說明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發展中,鮮卑族不但對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國家政治認同,而且對中華民族歷史上的社會主導文化——國家都城文化發展有著重要貢獻。

  北宋東京城(開封城)在隋唐兩京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突出都城作為國家政治中心的地位,大朝正殿——宣德殿在宮城中央,宮城在內城中央,內城在外城中央,宮城一改漢魏洛陽城以來的都城之宮城置於都城北部的傳統,而是基本安置於都城中央。以宣德殿為基點,向南依次為宮城正門——宣德門、內城正門——朱雀門、外城正門——南熏門,形成東京城南北中軸線。

  公元1124年女真人的金王朝滅北宋,1151年營建金中都,1153年徙都於此。「燕京乃天地之中」「儀禮之所」,女真統治者的「擇中立都」「擇中立宮」一目了然。金中都作為金朝政治中心,由外郭城、皇城和宮城組成,皇城位於外郭城之內中部偏西,宮城位於皇城中部,形成「三重城」格局。大朝正殿——大安殿位於宮城中央,以此為基點,向南依次為大安門、應天門、宣陽門、豐宜門,構成金中都中軸線。金中都在傳統都城布局形制的承襲上十分突出,「國之制度,強慕華風,往往不遺餘力」。

  元大都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城,是一座比唐宋王朝都城更為「中華民族」化的都城。主要表現在宮城、皇城偏於都城南部,市場在皇城北部,宗廟、社稷分列宮城東西兩側,大朝正殿在寢宮之南,充分體現了元大都遵循《周禮·考工記》的「前朝後寢」「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等理念,這一布局形制也是古代都城發展史上最接近《周禮》的。元大都的「中華民族化」還不止於此,其東、西、南三面各設3座城門,都城的池苑——「太液池」之名,以及南自外郭城正門——麗正門,向北依次的皇城正門——欞星門、宮城正門——崇天門、大明門、大明殿形成的都城中軸線,都保存著淵源久遠的華夏都城文化內涵。

  女真統治者建立的清王朝是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多民族統一國家,其首都北京城是古代中國、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與縮影,這在古都北京中軸線方面反映得尤為突出。清北京城中軸線南自永定門,向北依次經正陽門、天安門、午門、太和門至大朝正殿太和殿,這條中軸線見證了與前代王朝(從曹魏洛陽城、西晉洛陽城到北魏洛陽城、鄴南城、隋唐長安城、北宋開封城等)都城中軸線的政治思想、歷史文化理念的一脈相承,反映出中國古代歷史上不論什麼王朝、什麼民族作為統治者,其都城基本布局形制、都城建築稱謂、象徵國家政權的大朝正殿「居中」「居前」「居高」理念與都城中軸線制度的延續不斷、代代相傳、世世相襲,不因古代中國不同王朝的統治者族屬之不同而改變,不但不改變而且還在不斷強化,古都北京作為古代都城的集大成者再清楚不過地證明了這一點。

  從中國古代都城考古中,可以看到歷史上不同王朝、不同族屬的統治者,在傳承與發展國家物化載體——「都城文化」中的繼承性和連續性,佐證了中華民族各個族群、各個王朝幾千年來在國家認同、歷史認同和中華民族文化認同上的一致性。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漢長安城遺址骨簽考古研究」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推薦閱讀:

作為南明屏障的四十萬大軍,卻眼睜睜看著自己國家被滅,袖手旁觀
這個國家的男性被強制要求一夫多妻 如果不娶多個妻子會被判刑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 中東國家紛紛站隊掀起反美浪潮
清朝最值得尊敬的女人,為了國家的利益,不惜兩次出賣自己的身體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TAG:國家 | 民族 | 考古 | 古代 | 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