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五禽戲教學視頻,華佗五禽戲的功能作用和醫理探討

華佗五禽戲,在2011年5月23日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推動華佗五禽戲的發展和繁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在華佗五禽戲的淵源、流傳、流派和醫理四個方面作了些探索,與同仁商榷。華佗五禽戲教學視頻

1 華佗五禽戲的淵源創編五禽戲,是華佗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受到古代舞蹈姿勢的啟發,黃老哲學的理論影響,以及仿生動作的基礎上而創編的一種醫療體操。(1)古代舞蹈姿勢的啟發相傳在上古時代,氣候惡劣,洪水泛濫,導致水濕之氣太重,人們受其影響,易患肌膚重著、疼痛等風濕痹症。古代之人,為了解除這一痛苦,採用跳躍、舞蹈動作來舒筋通絡,活血祛濕,從而達到康復之目的。所以《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因此,華佗受到舞蹈能治痹痛的啟發,產生了通過自身運動來治療疾病的想法。(2)黃、老哲學理論的影響東漢末年,黃、老哲學比較盛行,作為兼通數經的華佗,必然要受到影響。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記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指出了,人患疾病,要依靠自然療法。《莊子·刻意篇》更明確指出:「導氣令和,引體令柔」。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一方面要加強呼吸運動,呼出濁氣,吸入清氣,才能達到吐故納新,調和氣血的目的; 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形體運動,使肌肉發達骨骼堅固,關節靈活,方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黃帝內經》提出: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上古天真論)。關於如何養生導引,《黃帝內經》認為「食慾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而且要做到「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才能達到「氣從以順」「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3)以仿生動作為基礎華佗為了創編醫療體操,參閱《莊子·刻意篇》的「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的二禽之戲,又閱讀了《淮南子·精神訓》的「熊經鳥伸,鳧浴猿搜,鴟視虎顧,是養形之人也。」的「六禽之戲」。同時參考從西漢以來流行的「導引運動」中的徒手操練和持械運動。最後決定模仿五種禽獸動作,來強健人體的五臟,這時就產生了世界醫學史上第一套由醫生親自編創的醫療體操----五禽戲。五禽戲的特點是: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以虎練骨健腎,以鹿練筋健肝,以熊練肌健脾,以猿練爪健心,以鶴練皮健肺。2 華佗五禽戲的流傳五禽戲是從導引發展而來的。陳壽《三國志·華佗傳》云:「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以當導引。」范曄《後漢書·華佗傳》也有記載導引在先秦時是醫療和保健的方法之一,在古代已很流行。導引作為醫療的方法,首見於《黃帝內經》。《內經·異法方宜論》云:「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從這段經文中,可以看出導引是用來治療痿厥寒熱的。所以導引在《內經》中是當作治療方法應用的。導引作為保健的方法。最早見於《莊子》。《莊子·刻意篇》雲「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從《莊子》所云,導引是作為長壽保健方法應用的。先秦人認為長壽不死,即是仙人。所以導引就成為仙人鍛煉身體的方法。范曄《後漢書·華佗傳》云:「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由此可見,華佗相信導引是可以使人長壽難老的。只要仿效熊、鴟等動物的活動,引挽腰體,動諸關節,就能求得長壽難老。華佗又說:「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終不朽也。」又《呂氏春秋。盡數篇》亦有類似說法:「固其新,棄其陳,腠理遂通,及其天年,是為真人。」所謂真人,就是能夠享樂天年的人。由於人們都想活到百歲,享受天年,從戰國到西漢,都有人仿效動物運動當作導引。除前述戰國《莊子》記載導引之士仿效「熊經鳥伸」外。西漢《淮南子·精神訓》云:「是故真人(指能享受天年的人)所游,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鳧浴猿搜,鴟視虎顧,是養形之人也。」戰國時《莊子》記載仿效動物,只有熊、鳥兩種。到了西漢《淮南子》記載仿效動物種類,增添有鳧、猿、鴟、虎等四種。又《導引經》還提到狼。《導引經》云:「狼踞、鴟顧,左右搖曳不息。」不僅古書有仿效動物運動的記載,近代出土文物,也有仿效動物運動的圖畫。例如,1973年末,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導引圖》,上面繪有男女40餘人在做導引運動。或作呼吸運動,或作四肢及躬身的運動,或作持械運動。各圖均有說明文,註明其動作是仿效某種動物的動作,獸類有熊、猴、猿,鳥類有鶴,蟲類有螳螂等。所以不論是古書記載,或出土文物的顯示,都證明我國從戰國到漢代,一直流行有仿效動物動作的運動,作為導引延年益壽的方法。從文獻所載及出土文物所示,古代仿效的動物有熊、猿、猴、狼、鳥、鳧、螳螂等若干種。到了漢末,華佗在前人仿效動物運動的基礎上,加以整理總結,從中選出五種動物創編了五禽戲,從而使仿效動物運動的保健方法,更加合理定型。使這種保健運動流傳更廣更久。對後世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當華佗創編出五禽戲,他自己先做,行之有效後,就傳給其學生吳普、樊柯。關於華佗五禽戲傳給吳普,見於《華佗傳》。陳壽《三國志·華佗傳》云:「華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華佗又將五禽戲的名稱及其功效,告訴吳普曰:「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吳普按照華佗的教導,堅持做五禽之戲,而且行之有效,所以,《華佗傳》云:「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牙齒完堅。」唐代章懷太子李賢注《後漢書》引《華佗別傳》云:「吳普從佗學,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作禽戲,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語諸醫。普今年近九十,耳不聾,目不瞑,牙齒完堅,飲食無損。」從李賢所注,可以看出吳普堅持五禽戲鍛煉,獲得長壽健康。關於華佗五禽戲傳給樊柯,見《雲籍攻鑒》張君房《雲籍七鑒》卷36玄鑒導引法引《搶朴子》云:「近魏華佗以五禽之戲教樊柯,以代導引,食畢行之,汗而已,消谷除痾,阿行之,壽百餘歲。」由此可見,堅持五禽戲鍛煉,的確起到健康長壽的功效。關於五禽戲具體術式,在《華佗傳》中只有五禽戲名稱,並無具體術式文字記載,其具體術式,僅是口頭和實際動作表演相傳。在《華佗別傳》中,就提到魏明帝使吳普作五禽戲,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動作表演),語諸醫。由此可見,當時五禽戲具體做法,僅靠身傳言教,並無文字記載。由於五禽戲要堅持鍛煉,持之以恆,才能有效,此與醫家用藥立時見效還有差別,因此醫家書籍記載較少。但是道家方士卻很重視,因「五禽戲」久練,的確能延年益壽。所以歷代道家書籍多收載之。如梁代《養生延命錄》,北宋《雲籍七鑒》,明代梅癲道人(周履靖)的《夷門廣牘·五禽書》,明代如虛子(龔居中)的《萬壽丹書》、清代曹若水《萬壽山·五禽戲》等,均收載有華佗五禽戲。明代龔居中《萬壽丹書》安養篇繪有圖形有:「此禽獸形圖,乃漢神醫華佗所授,凡人身體不安,作此五形圖之戲,汗出疾即愈矣。」書中對每一形式均有解說。茲錄如下:第一虎開圖注云:「閉氣低頭握拳。戰如虎威勢,兩手如提千金,輕輕起來莫放氣,平身,吞氣入腹,使神氣上而復下,覺腹內如雷鳴,或七次。如此運動,一身氣脈調和,百病不生。」第二熊形圖下注云:「如熊身側起,左右擺腳,耍後立定,使氣兩旁肋骨節骨皆響,亦能動腰力除腫,或三五次止。能舒筋骨而安,此乃養血之術也。」第三鹿形圖下注云:「閉氣低頭捻拳,如鹿轉頭顧尾,平身縮肩,立腳尖,跳跌跟連天柱,通身皆振動。或三次,每日一次也可,如下床做一次更妙。」第四猿形圖下注云:「閉氣如猿爬樹,一隻手如捻棗,一隻腳如上抬起,一隻腳跟轉身,更運神氣,吞入腹內,覺有汗出方可罷。」第五鳥形圖下注云:「閉氣如鳥飛頭起,吸尾閭氣朝頂,虛雙手躬前,頭要仰起,迎神破頂。」上述各種「五禽戲」圖形的著作,不僅在國內流傳,同時在國外也有流傳。近年瑞典體育家,博·蓋茨收集我國流傳在國外的「五禽戲」圖形,並於1980年5月14日攜帶至中國,請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專家鑒定。並作為「五禽戲」演示。蓋茨認為:「世界上應用運動作為醫療保健最早的國家是中國,這是中國醫學對全人類保健的一種貢獻。」同時他還說:「一定要把中國流傳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既能強身又能治病的『華佗五禽戲』介紹給瑞典人民」(《廣西中醫藥》1982年1期19頁,宋大仁《五禽戲考》)。五禽戲中的五禽指虎、鹿、熊、猿、鳥(一般以鶴為代表),五種野生動物。自然界中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為什麼只取這五種為代表呢?一般認為,這跟華佗是醫學家有關。中醫理論中的五行觀念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由五種基本元素或物質構成的,即金、木、水、火、土。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基本特性,根據五行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就可以把大千世界的任何一種事物進行歸類,華佗從野生運動中選取了五種動物代表五行,這五種動物與人體的五臟系統也就因此有了關聯。木,指代具有生髮升發、條達、舒暢等特性的事物。火,指代具有溫熱、升騰等特性的事物。土,指代具有生化、承載、收納等特性的事物。金,指代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特性的事物。水,指代具有滋潤、向下等特性的事物。五禽、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係五禽鹿猿熊鶴虎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臟肝心脾肺腎鹿屬木,與人體肝系統相應。鹿形體矯健,關節靈活,長於奔跑跳躍。人體肝藏血主筋,主疏泄,司運動。鹿戲動作舒展大方,輕捷靈活,能增強肝膽的疏泄功能,增加肢體關節的靈活性,使筋脈柔韌性增加。猿屬火,與人體心系統相應。猿活潑,機靈敏捷,有騰挪閃避之功。人體心主血脈,藏神,主司神明變化。猿戲摸仿猿的種種體態動作,能悅心神,暢心志,流通血脈,增強心的功能。熊屬土,與人體脾系統相應。熊體重力大,形似笨拙,實則沉靜,四肢發達。人體脾主消化運輸水谷精微,為人後天之本,又主肌肉與四肢。熊戲模仿熊的動作,晃動身驅,搖擺四肢,寓沉靜於舒緩之中,能增強脾的運化功能,幫助消化飲食。鶴屬金,與人體肺系統相應。鶴飄逸瀟洒,能飛善走,頸長靈活。人體肺主一身之氣,主司呼吸,宜發水谷精微到全身各個部分。鶴戲模仿鶴的起落展翅,伸頸回顧等動作,同時配合呼吸吐納以運氣,能增強肺的呼吸功能。虎屬水,與人體腎系統相應。虎為百獸之王,骨骼強勁,動作剛勁迅猛。人體腎藏精主骨,為先天之本。虎戲模仿虎的行走撲躍,威嚴在身,內練筋骨,外練四肢,有強腎固本之功效。「五禽戲」在中國歷代不斷流傳演變,同時還流傳到國外,受到國外體育專家的重視。所以華佗「五禽戲」等預防保健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瑞典體育家博.蓋茨所說的那樣,「華佗五禽戲對人類保健醫學產生了極為深廣的影響」。3 目前我國五禽戲的主要流派五禽戲在歷代發展的過程中已形成了不少流派。近年來,全國各地也相繼出現了不同流派的五禽戲,且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其中有側重練外功,動功的;有側重練內功,靜功的;有追求動作剛勁有力的;有主張柔和細膩的。在鍛煉目的上有以養生保健為主;有以導引按摩為主;有側重技擊,有以舞蹈表演為樂;可謂千姿百態,五花八門。各個流派雖有不同風格和特點,但無論各種流派的招勢如何變化,始終都不偏離五禽戲這條主線。(1)正宗華佗五禽戲由華佗六十一代玄孫華恆才傳授。本勢特點是動靜結合,剛柔並濟,內外兼備,防治合用。(2)胡氏五禽戲為北京胡耀貞編創。胡氏年幼學拳,學道,師從山西彭雋(他是翟成廣老道的門徒)。本派特點是:先練內,再練外,內外結合,剛柔並濟的一種術式,是國內影響較大的一種五禽戲。(3)焦氏五禽戲為北京焦國瑞氏編創,共分三部25個動作。該焦氏最初學習胡耀氏五禽戲,後向周潛川先生學習峨嵋十二樁,武當太極十三式等,最後形成焦派五禽戲。此勢特點是:內外結合,動靜兼練,剛柔並濟,神形合一的一種術勢。(4)戴氏五禽戲由安徽戴葉濤創編,共30勢。戴氏在杭州靈隱寺由靈空禪師傳授五禽戲28勢。後來又在皖南屯溪由許正陽道士傳授五禽戲32勢。戴老研究揣摩30餘年,融合兩師所傳精華,並結合古代武術、氣功、導引、本人又添補了熊晃,猿閃、猿采、鳥伸四勢及呼吸法等;是內外功法剛柔並用的一種術勢。(5)姜氏五禽戲由瀋陽姜洪清先生創編共25勢。姜老在青年時代由營口劉克昌傳授。經過長期鍛煉,並有所創造和開拓,形成獨特的術勢。本勢的特點是剛柔相濟,意力並用,體用兼顧,將氣功、體操和武術的優點熔於一爐。在東北地區是一種有影響的五禽戲。(6)董氏五禽戲由安徽亳州董文煥先生創編,董氏由戴葉濤傳授,後又學習正宗五禽戲並結合內功及武術,形成自己的派勢。(7)劉氏五禽戲由安徽亳州劉時榮先生創編。劉氏採用正宗五禽戲與古代劍術相結合,具有五禽戲之靜,劍術之動的特點,是五禽戲持械運動的一種術勢。(8)五禽氣功由安徽亳州市體委傳授。是正宗五禽戲與太極拳相結合的一種術勢。本勢特點是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動作簡要,易於普及。4 五禽戲的基本醫理作用五禽戲的特點::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以虎練骨健腎,以鹿練筋健肝,以熊練肌健脾,以猿練爪健心,以鶴(鳥)練皮健肺。(一)虎:虎是一種體貌威嚴,性情兇猛的野獸。從形象上觀察,頭仰爪抓,坐胯挺膝,怒目張望,它神發於睛,威生於爪,氣勢兇猛,神威逼人,哮聲驚人。模擬其猛勇形態,強筋健骨,取其虎武生威特性中之神氣,動用爪力搖首擺尾以鼓盪周身,舒筋活絡。中醫學認為:虎戲-----補腎強骨,聰耳填腦。腎為先天之本,與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有密切關係。腎主骨生髓通於腦。人到中年,或由陽虛而累及陰精不足,或由陰精虧損而累及陽氣化生無源,導致陽陽失調。華佗根據虎性勇猛,外陰內陽之體,創編了虎戲。長期操練,可調補陰陽、袪風、強筋、壯骨,聰耳益腦。(二)鹿:鹿是一種壽長、性靈的良獸。鹿之所以能長壽,是由於其善運尾閭,而接通任督二脈之故。任脈和督脈乃是真陰真陽二氣上升之大道。仿效鹿的形象練功,取其善運尾閭而達延壽之效。中醫學認為:鹿戲———疏肝理氣,通經活絡。華佗五禽戲中,模仿了五種動物的動作姿態,做到勻、細、深、長的呼吸。增加了腹肌、膈肌的活動幅度,對胸腹腔內臟器,起到了極好的按摩作用。華佗根據鹿的體態輕靈、肌腱發達、關節靈活的特點,創編了鹿戲,以意引氣,心靜體松。使體內之氣旋裝。這樣使人筋脈舒展,經通絡活,又能疏肝解郁。(三)熊:熊是一種體笨力大、性情剛直之獸。它外形憨厚,內在氣力足。它之所以有力,主要是用內部氣力,故有外靜內動,外陰內陽之說法。藉助熊的動作,取其內在氣力,此氣是真陽之氣,能使腦海更加虛靜,引意下降丹田,使意氣相合,更能把神練好,並使真氣穿關通腦,指令四肢百脈通暢,氣血旺盛,可獲延年益壽之效。中醫學認為:熊戲———強健脾胃,培補後天。後天之本為脾胃,主運化水谷,攝取營養。五禽戲注重了脾胃功能的鍛煉。華佗取體笨力大的熊,喜食五穀、肌肉堅實、臟腑功能發達的特點,創編了熊戲,以增強胃腸蠕動和消化,使四肢百骸,五臟六腑,肌肉筋脈得到充足的營養。正如華佗所云:「動搖則谷氣得消,」達到強健脾胃,氣血得養,健康長壽的作用。(四)猿:猿是一種機警靈活而好動的動物,古人認為人的思想似猿猴,心猿意馬經常動亂不息,極易損傷精、氣、神三寶,即所謂「拴不住心猿意馬。」練猿戲,就是外練肢體運動的靈活性,內練抑制思想活動,以致變動亂天玄的情緒。練好了,就可以收到思想清靜,氣通全身,身輕而壯,即所謂「心內虛空而神氣圓滿」。中醫認為:猿戲-----養心安神,輕身健體。人到老年,由於主觀和客觀上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言語緩慢,動作欠靈活,情緒易激動,甚至出現莫名其妙的焦慮。華佗依據猿的機警靈活,好動之性,創編了猿戲。操練時要機靈敏捷。練有成就即可使人心安神清,增強記憶力,並可氣貫全身,百脈通利,輕身健體。(五)鳥:鳥以鶴為代表。鶴是一種靈敏,壽長,善於飛翔的鳥,其特性善於飛翔。模仿鶴的形象來練功,取其天然之靈敏性,能舒通周身經絡,促使關節靈敏。真氣暢通三關(尾閭、夾脊、玉枕),而奔入頂門(腦海),以呼吸往來(指丹田呼吸和體內行氣),使神(意)安靜。神靜則氣充,氣充則生精,精足則神旺,神旺則化氣。此三元(元精、元氣、元神)合一,可使體健身輕而延年益壽。中醫認為:鳥戲------調理肺氣,吐故納新。人到老年動少靜多,正氣不足,腠理不密,易於受邪致病,故老年人每易因外感而致病,且患病較重,傳變也快,難以康復。華佗藉助善於飛翔的鳥類。高翔輕快,悠然自得之性,改善了呼吸功能,使自然界的清氣隨納氣而吸入。機體內的廢物隨呼氣而排除。吐故納新,促進了新陳代謝。
推薦閱讀:

華佗夾脊穴綜述
《華氏中藏經》(華佗)
曹操真的是因為開顱才殺的華佗?你可能這麼多年都錯了!
華佗秘傳(十)
軍師聯盟中,曹操不讓華佗做手術治頭風是愚蠢還是明智之舉?

TAG:視頻 | 作用 | 教學 | 五禽戲 | 教學視頻 | 華佗 | 功能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