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齊治平求和諧_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高層論壇

修齊治平求和諧 資料來源: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高層論壇作者: 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高層論壇時間: 2010-09-20

  和諧,是儒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終極價值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中庸》)「中」是天下最最根本的;「和」則是最高的道,是天下普遍的基本準則。只有做到「中和」,才能順天應地,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中和」是儒家最高的「道」。只有追求這個最高的道,才能實現「天人合一」,即人與天的最高的和諧。「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周易·乾卦·文言》)所以說,「保合太和,乃利貞。」(《周易·乾彖》)追求和諧,才是實現「天人合一」唯一正途。

  儒家的治國方針是仁政,以德治為主,為政以德,隆禮重法,和而不同,講究和諧。在中國古代,佔主導地位的形而上的政治思想模式是《大學》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修齊治平」的治理模式,是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核心,影響深遠。後來宋代大儒張載將其具體化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蒙·太和》)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模式也正是以和諧為最高目標和理想。可以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和」思想,求和諧的理念,是今天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正因如此,儒家「修齊治平求和諧」的治國方略,可以為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意的借鑒。

  儒家治國方略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以來的基本治國主張。儒家核心經典之一的《大學》開篇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提出了三大綱領:明明德,親(新)民,達到社會的至善。接下來講道:「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治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裡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儒家所謂的「八條目」。也就是說,平天下必先治國,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誠意,誠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這是一種從大到小的條件關係;格物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則是一種從小到大的因果關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既是儒家治國培養人才的途徑,也是其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其實,在《大學》之前,原始儒家的思想中,就已經包含了「修齊治平」的政治理念。在公認的中國最早的政治典籍《尚書》中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可以說,這裡已經包含了大學中所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以及這種修齊治平的邏輯順序。「克明俊德」即是《大學》所講的「修身」,「以親九族」是「齊家」,「平章百姓」是「治國」,「協和萬邦」當然就是「平天下」了。只有「克明俊德」後,才能「以親九族」;只有「九族既睦」,才能「平章百姓」;只有「百姓昭明」,才能「協和萬邦」。這同樣也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從前到後是條件關係,從後到前,則是因果關係。由此可見,《大學》是對《尚書》這種古代政治思想和邏輯體系的繼承和發展。

  對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條目,大儒朱熹認為:「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據《朱子語類》中記載:「問:『《大學》一書,皆以修身為本。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皆是修身內事。』曰:『此四者成就那修身』」。朱熹認為「八條目」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實質上就是修身的問題,統統可以歸結為修身這一條,這樣「八條目」可概括為常講的「修、齊、治、平」四個條目,由此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大學》之道的核心,也是儒家治國之道的核心策略。其中,修身是內聖,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外王,只要做到了「修齊治平」,也就實現了儒家內聖外王的境界。可見,這四個環節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體現了內聖外王之道,是一個完美的理論體系,而這個體系的精髓和目標就是要實現「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和諧社會。

  一、修身——追求身心的和諧。

  儒家的基本政治主張是以德治國,重視仁政,提倡內聖外王之道。《論語·為政》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要提倡德治,首先要做得就是修身的功夫,所以儒家把修身放在「修齊治平」四個環節的第一位,儘力抬高自我修養的地位和作用。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把個人的品質和修養作為政治成敗的根本,以此來實現以德治國。「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只要統治者做好自身的修養,行仁政,重視禮儀道德,那麼自然會教化天下,仁政也就自然而然地實現了。「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說到底,人才是最根本的,社會是人類的社會,政治是人類自身的政治,所以說「為政在人」,這也就是中國古代之所以實行「人治」的理論基礎。既然人才是根本,那麼政治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修身」了。只有達到了儒家「仁」的要求,才能奠定儒家政治主張的基石。

  儒家講修身是指人生在世,堅持不懈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要修養成為完人、聖人,實現完美的人格和理想的道德境界,從而實現人自身的身心和諧,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功。孟子講「人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講「塗之人可以為禹」,儒學教化的宗旨就是成聖成賢,做一名聖人君子。而成聖成賢的關鍵就在於能否達到中和的道德境界,而中和就是身心的和諧。

  修身的最高境界是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成聖),至少也要做一名和而不同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與「同」是不一樣的,和是一種為人處世的理想狀態,而不是同流合污、隨波逐流。修身同樣有各「度」的問題,《論語·先進》記載說:「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儒家的另一篇經典《中庸》認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人的可貴,就在於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於致中和。「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又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達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為本,和為道,「中和」就是道,而且是達道,指一種高度和諧的境界,一種十分完美的境界。修身途徑主要是指「八條目」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就要求時刻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但儒家的宗旨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並不是最終目的,而是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修身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只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要求。修身應該而且必須向外擴充表現為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底,修身是為了能更好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這是與中國古代社會政治上的人治主義相適應的,修身對於提倡人治,特別是提倡統治者以身作則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其次,修身主要講的是個人的問題,講的是個人的身心和諧。然而,儒家政治思想關注的不僅是個人的修身,更為關注的是群體問題,是從家、國到天下這一個個不斷擴大的群體。由個人(修身)到小群體(家庭),再到大群體(國家),最後到最大的群體(天下),這就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另一條主線。儒家把修身作為其整個道德修養體系的價值目標和根本目的,並且成為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出發點。可以說,修身既是《大學》思想的根本目的,同時又是《大學》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由內到外、由小到大、由家到國乃至天下的實踐之路是有先後順序的。身心的和諧,既是道德修養的目標,也是實現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乃至天下和諧的基礎。

  二、齊家——家庭(群體)和諧的途徑。

  儒家講修身,主張在實現個人自身的身心和諧的基礎上,進而逐步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而要實現社會這個大群體的和諧,首要的就是其組成單位——家庭內部的和諧。只有齊其家之後,才能治其國。即在修身的基礎上,實現家庭內部的和諧,然後再從家庭這個小群體,擴展到社會這個大群體的和諧。這是因為,在中國的古代,血緣宗法制度決定了家與國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家是國的基本單位,國是放大了的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齊家」已經被包括在了「治國」之中,成了治國的前提條件和必經之路,正所謂「家齊而後國治」。「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大學》)儒家認為修身之後就可齊家,齊家之後才能國治,講「齊家」是為了「治國」,「齊家」是「治國」題中應有之意,所以,把國稱為國家。中國古人長期以來也習慣以君主來類比家長,因此治國便是齊家的擴大,齊家則是治國的開始,平天下則是齊家治國的進一步延伸。如何治理好一個家,從而便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倫理問題,更是一個複雜的重要政治問題。「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家貧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大學》)這就是中國古代社會治國平天下的秘訣之所在了。

  司馬遷在評價儒家時曾說,「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史記·太史公自序》)他認為,儒家思想的長處正是在於由「序夫婦長幼之別」到「列君臣父子之禮」,即由齊家到治國,把國看做擴大的家,把家當作縮小的國,從而把父子之禮擴充為君臣之禮,把家庭的綱常擴充至國家的根本大法,由此而形成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也行成了中國古代社會家、國不分的局面。而由齊家到治國的途徑則是一個「孝」字。「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經·開宗明義章》)孝,在古代社會不僅是維持家庭和諧的基本精神,同樣也擴充至國家社會這個大家庭的基本理念和倫理要求,成為封建社會的綱常法紀、根本大法。

  首先,在家庭之內,孝為百行之先。「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孝經·五刑章》)「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在家庭內部首要的是要做到「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大學》),只有父慈子孝、宜兄宜弟、夫妻和睦,才能實現家庭內部的和諧。以「孝」為核心構建和實現家庭關係的和諧,這就是齊家的最基本內涵。關於家庭內部的和諧狀態,《中庸》引用《詩經·小雅·常棣》的描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這是一副以「和」為最高理想的完美的家庭。其次,儒家主張這種以「孝」為核心的家庭道德必須擴充成為社會道德規範。「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孝經·廣至德章》)也就是說,君子的孝道,是要由尊敬自己的父親而擴充至「敬天下之為人父者」、由尊敬自己的兄長擴充至「敬天下之為人兄者」,最後做一個能夠「敬天下之為人君者」的好臣子。曾子曾言:「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把孝上升為忠、敬、信、勇等等一切行為價值的標準或根本準則。最後,孝道要上升為國家的治國大法和倫理綱紀。「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孝經·聖治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孝經·廣揚名章》)正因如此,中國古代都是提倡以孝治天下,把孝作為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的基本行為準則,「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三才章》)。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在西漢時期,以孝治天下是其政治上的一大特色。漢朝皇帝的謚號除了高祖劉邦之外,都在其號前加了一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提倡以「孝」治國。正是從漢開始,奠定了後來孝治的基本政治方針。《孝經》不僅被列入「十三經」,成為士子們必讀經典和遵循的禮教,也受到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的特別重視,乃至躬身奉行。所謂天子之孝,更是要「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孝經·天子章》)身為天子理應盡孝作為臣民的楷模,天子要擴充自己的孝行,使人民效法。「昔者明王之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孝經·孝治章》)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歷代統治者之所以都提倡孝道,就是要以「孝」為核心來實現家庭這個社會最小細胞和最基本單位的和諧有序,進而到社會國家的和諧。

  三、治國——構建社會的和諧。

  孔子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孟子說,「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提倡積極的出世精神,要有所作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己任。儒家的正人先正己、修己以安百姓、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政治文明的精華。儒家認為,當政者只有做到憂天下之憂、樂天下之樂,做到執政為民、為政清廉,做到與民魚水交融、和諧共處,做到為政寬和、政通人和,才能實現民心安定、國家長治久安的社會和諧目標。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學》)平天下的前提是治國,而治國的前提則是齊家。君主只有信奉「孝」道,以身作則,成為天下萬民的楷模,人民才會紛紛效仿,天下才能成為一家,儒家以德治國的理念才能落到實處。可見,治國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核心的環節,治國之道也是最最實際的問題。畢竟,如何能夠實現長治久安,才是統治者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中國歷代王朝在政治上一直堅持儒家「和為貴」的理念。《論語·堯曰》說,「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恭,允執其中。四海窮困,天祿永終。」意思是說,統治者的祚命長短,全取決於自己,取決於行事之能否持中守恆,一旦出現偏頗,四海困窮,國君的祚命也就永遠終結了。為政治國的最高準則就是「允執其中」,最高目標就是社會和諧。只有做到了「中和」,才能「天祿永終」。《漢書》記載大儒公孫弘向漢武帝的對策:

  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畜蕃,嘉禾興,硃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則無疾,無疾則不夭,故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德配天地,明並日月,則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圖,洛出書,遠方之君莫不說義,奉幣而來朝,此和之極也。

  在這裡,公孫弘向漢武帝提出了儒家的重要治國理念「和」:作為帝王要「和德於上」;身為平民百姓當「和合於下」;個人修身還要做到「心和」、「氣和」、「形和」、「聲和」;最後達到「天地、陰陽和」,如此,則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百姓安居樂業,此乃「和之至也」。如果真能以和為貴、以德配天地,那麼就會出現鳳鳥至、龍龜現等吉祥之物,那麼聖人所說的「河出圖,洛出書」的大治社會將至,那麼萬國就會來朝,實現協和萬邦、賓士天下,「此和之極也」。由此可以看出,和諧一直是儒家重要的治國理念。「漢武盛世」的出現,與這種重視「和諧」的思想不無關係。

  儒家認為要實現政通人和、維護封建社會秩序的穩定,首先就要正名,只有名分定了,人人安於自己的本分,才能實現社會秩序的基本和諧。孔子針對春秋戰國時期禮壞樂甭的現實,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形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子路》)《論語》還記載,「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也就是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持中,要守恆,君臣父子各在其位,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無過無不及,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如此天下必治。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是違反了持中守恆的原則,或過或不及,以致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如此天下必亂。可見,孔子提出正名主張的目的,就在於通過明確各自的地位等級、名分職責,來維護社會等級的安定和諧。其次,儒家強調人與社會和睦共處,貴和持中,用倫理道德和禮樂制度來維持社會的和諧穩定。「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禮作為「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就是要以「和為貴」。「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論語·學而》)儒家認為,社會秩序的穩定離不開禮樂的調節和規範,離不開倫理綱常的約束。倫理綱常是維護社會和諧的內在道德依據,禮樂制度則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外在行為規範,兩者缺一不可。最後,儒家的「民貴君輕」、「庶人安政」等重民、富民、愛民思想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是維持社會和諧、安寧與穩定的基礎。孔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論,把君比作船,民比作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這種以民為本,以天下蒼生的饑寒凍餓與否作為評價政治好壞的根本標準的思想,根本著眼點還是在於這個統治秩序的和諧與否。

  四、平天下——和諧的最高理想。

  平天下是儒家修齊賓士的治國方略的最後環節,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最高理想,這就是要實現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即建立所謂的「大同社會」。

  關於如何賓士天下,《中庸》提出了九條基本原則: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中庸》)

  從上面可以看出,這九條基本要求正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細化。首先是修身,然後「尊賢」、「親親」是齊家之道、「敬大臣」、「體群臣也」、「子庶民」是治國之道,「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是平天下。同樣是一個遞進的過程,同樣都互為條件因果關係。這也是儒家修齊治平的治國方略的延續和擴展。在修身、齊家、治國之後,儒家所要建立的是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

  儒家的重要經典《禮記》中的《禮運》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會景象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一幅理想化了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社會圖景,也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大同世界描繪的社會是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均勻,無處不保暖的理想社會。在這裡,「天下為公」,人人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著,地位平等,真正實現了人自身的身心和諧、家庭內部的和諧、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是普天之下的最大和諧,是和諧理念的最高境界。

  在儒家政治思想中,平天下是以實現大同社會作為理想的目標,它以普天之下個人的自身和諧為基礎,通過家庭(群體)和諧、社會和諧,達到天下和諧。天下和諧一家,是一切和諧的最高目標,是最大的和諧。大同理想的實現,不是一國一家所能做到的,就如果共產主義的實現必須是全球同時同步實現。大同社會的建立,同樣需要全球所有國家的努力。「中國傳統文化講平天下,是以天人合一為哲理,追求人類美好的社會理想,這種理想就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這是全人類的和諧。實現了世界大同,也就達到了至公無私,從而實現了全人類的和諧。」

  儒家具有修齊治平追求和諧的歷史傳統,和諧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精神,中國歷史上一直堅持儒家「和為貴」的理念,信奉「和而不同」,對內安邦定國,對外協和萬邦,在中國歷史上曾經產生了巨大影響,促進了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維護了中國歷史的長期和諧統一。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追求大一統的國家,統一始終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主流和總趨勢。儒家追求和諧、崇尚和合的精神是維持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內在根基。

  時至今日,儒家的和諧思想不僅有助於建設和諧中國,也有助於建設和諧世界。「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追求和諧不僅僅只是儒家文明的精髓,更應成為現代文明社會所追求的主要價值目標。儒家自古以來「協和萬邦」、「和而不同」的和諧天下的精神,不但能夠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樹的樹榦,而且完全可以成為世界性的精神資源。儒家的和諧思想,可以提供解決國際衝突、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共同發展的理論思想,可以成為處理國際關係的準則。

  「和」可以使不同的方面甚至對立的雙方相互溝通,化解衝突,迴避對抗,和而不同,以求得共生共贏,達到新生的和諧世界境界。正如溫家寶總理於2003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的演講中所說:「中華民族具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歷來酷愛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個偉大思想……用『和而不同』的觀點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不僅有利於我們善待鄰邦,也有利於國際社會化解矛盾。」只要各個民族、各種宗教、各種思想、各種文化都能遵循儒家和而不同的原則,求同存異,世界將會變成一個多樣多元的世界、一個和諧的世界。

  啟示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構建和諧個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是人人都具有的神聖的職責和使命。黨中央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提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把社會和諧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正是借鑒了中華傳統文化中關於和諧的優秀思想。胡錦濤在同志耶魯大學演講時指出:「中華文明歷來注重社會和諧,強調團結互助。中國人早就提出了「和為貴」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嚮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

  「和」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這種和諧包括了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及協和萬邦的內容。由個人(修身)到小群體(家庭),再到大群體(國家),最後到最大的群體(天下),也就是實現和諧的四大步驟:修身實現個人的身心和諧,這是基礎;齊家實現家庭小範圍內的家庭單位的和諧,這是中間環節;治國實現整個國家的社會和諧,這是現實的目的;平天下希望實現建設普天之下的王道樂土,則是最高的和諧,也是和諧最理想的狀態。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個環節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內聖外王之道,精髓就是和諧,即以自身的身心和諧為基礎,進而實現家庭(群體)和諧、社會和諧,最終達到天下和諧的理想目標。

  在歷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已成為一條客觀規律。而能否得民心就在於看為政者能否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個環節是一個系統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互為條件,互為因果,已成為評價一個統治者、一代封建王朝統治措施得失與否的根本標準,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走上仕途的必修之路。「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修身、事親、知人、知天,就是要做到修齊治平,再進一步,通過修齊治平來建立儒家理想的和諧社會。

  儒家以「和為貴」的思想在歷史上曾經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中華民族的融合與延續,正是得益於能夠不斷實現再造的和諧精神。而要探討這種和諧精神,就不能不關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主張,就不能不關注修齊治平求和諧的政治邏輯。儒家修齊治平的治國模式、追求和諧的歷史傳統及其內在聯繫,對於當今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建設,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現實價值。


推薦閱讀:

馬克思:「獸的關係只能靠獸性來維」
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核心觀點(相關信息)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金融危機的本質
從宗教批判到社會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轉變的精神實質
恩格斯:馬克思《法蘭西內戰》導言

TAG:馬克思主義 | 儒學 | 和諧 | 主義 | 馬克思 | 高層 | 修齊治平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