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綜合圖騰神

  圖騰物有動物、植物和無生物,但以動物居多,幾種以上的圖騰物的合體構成了綜合圖騰神的形象,這種圖騰出現很晚,大約在原始社會末期到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那時,強大的部落兼并了一些小的部落,在軍事上的征服可以靠武力,而在意識形態上的征服,不能只靠武力。圖騰作為氏族部落的標誌,是全民的象徵,隨著軍事兼并之後必然出現氏族部落的大融合,原有的各種圖騰基本上已完成了歷史使命,代之而起的是能體現多族融合的新圖騰。這種圖騰是以兼并者的圖騰為主體,融合被兼并者的各種圖騰而形成的新的綜合體。我國上古時期的綜合圖騰以龍和鳳的影響最大,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和團結曾發揮過積極作用,同時又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文化史上有難以動搖的地位。另外還有一種麒麟,長期在民間文化中的影響也不能忽視。  (1)龍  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中國的十二生肖,只有龍是世間不存在的想像的動物,其它都是生物界實際存在的動物。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會想像出「龍」這一造型?而且關於它的來源與構成,各有各的理解。究竟應該怎樣認識它呢?  龍的雛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圖騰為主體虛擬的想像物。古人對它有種種解釋。有說螣〔teng騰〕蛇沒有腳而能飛(見《荀子·勸學》);有鱗的叫蛟龍,有角的叫虯〔qiu囚〕龍,無角的叫螭〔chi吃〕龍。(均見《離騷》洪補引《廣雅》)有翅膀的叫應龍(《天問》王注)。有說龍像狗像牛,《論衡》則說:「龍之像,馬首蛇尾。」還有的說龍的形狀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駝的頭,兔的眼,蛇的頸,蜃〔shen甚〕的腹,魚的鱗,鹿的腳掌,鷹的爪子。這顯然是晚期發展了的龍的形象,比最初的龍越來越複雜,被綜合進去的圖騰也越來越多,說明它在不斷豐富發展。對於龍的主體原型的探討,學者們作過許多有益的研究。有鱷魚說、蜥蜴說、馬說等等,但普遍認同龍的基調是蛇。最初系統提出這一見解的是聞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龍即大蛇,蛇即小龍。聞一多認為,蛇氏族兼并別的氏族以後,「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氏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頭、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而成為後來的龍。後人在聞一多研究的基礎上,作了許多豐富與補充。  考察龍,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麼是其基調、主幹或主體原型。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從龍一出現的初期,一直延續下去,恆定不變,而且是構成龍的主體部分,缺了它,龍就不成其為龍,這才是龍的基調、主幹或主體原型。在龍的身上,倘若抽去了蛇的軀體,那龍便不再存在了。龍變來變去,頭有時像鱷魚,有時又像馬;它的腳有時像蜥蜴足,有時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長的身子從未變過。遠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強的生命力,經過蛻皮,又能死而復活。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願望。蛇對人又有很大的威脅,尤其是毒蛇,能致人於死命,使人畏懼。《山海經》中各式各樣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龍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現代話語,便是那時的蛇崇拜,很有群眾基礎,以它作為龍的主體,這種民族大融合的標誌,即使被兼并者也願意接受。中國龍的正式形成,大概開始於夏禹時期。禹鞏固了在中原的地位以後,以蛇結合其他部族圖騰而創造龍的社會條件已成熟。龍是適應國家的出現而被造就的。因為蛇崇拜的覆蓋面大,以蛇作龍的主體,能得到炎黃後裔南北各民族的認同。龍是多元文化的結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樹立了它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權威地位。

  圖4應龍

  圖5龍的演變  (2)鳳  鳳凰是神鳥,鳥中之王,古人說,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以後,鳳凰合稱;再以後,龍鳳相配,鳳便成了宮廷后妃的代稱。  根據神話傳說,鳳是從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山海經·大荒西經》提到有一種五彩鳥,有三種名稱,叫皇鳥、鸞鳥及鳳鳥。《山海經·南次三經》記載一種鳥,樣子像雞,有五彩的花紋,叫鳳凰。說明鳳凰的形象一開始便是很美麗的。以後,它也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複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見《說文》)它飛翔的時候,由於有至高無尚的德性,以至雷不鳴,風雨不興,河川不漲水,草木不搖擺。(見《淮南子·覽冥訓》)非梧桐不棲息,非竹實不吃。(見《詩·大雅·卷阿》)它自歌自舞,見到它意味天下太平。為群鳥之首,追隨者以萬計。鳳凰死在一座山上,群鳥每七、八月到這裡來弔唁它,過十七、八天才散去,故此山叫「吊鳥山」。(見《水經注異聞錄·鳥吊》)鳳是百鳥風采的綜合與升華,它的原型不外是陽鳥、鷹鴞、孔雀和雞四大類。  北方民族對禽中之王——鷹很崇拜。我國鳳的定型化和規範化,是在遼、金、元以後,使我國原以雞、雀為基本形態的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那一雙強勁的翅膀,鷹姿突出。我們現在從藝術品上常見的鳳,實際是清代以後的形象,集雉尾、雞身、雞冠、鷹目、鷹爪、鷹頸、孔雀翎、鴛鴦羽等於一身。它的基調不似龍那麼恆久、穩定。

  圖6鳳家族 1.丹鳳朝陽 2.踆烏 3.鸞鳥 4.鷙鳥 5.鵠 6.凰 7.玄鳥 8.朱雀 9.孔鳥  神話中的鳳凰體現了中華民族由原始走向文明,由分散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向。今天,文學藝術再創造的鳳凰卻有了全新的意義,有的是摧毀舊世界的號角,如郭沫若的《鳳凰涅槃》;有的則象徵生命的最高境界,被稱為「火中鳳凰」,經過烈火的燃燒和考驗而再生,便有了全新的意境。  (3)麒麟  「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它又決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裝備。據說它的身子像麕〔jun軍〕,也可以寫成麇,古籍中指獐子。牛的尾巴,圓的頭頂。卻只有一隻角。有的說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狀被描繪得略有不同。但據說麟的形狀大略像鹿,麒與麟相似。可見基本形態都近似於鹿。它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大戴禮·易本命》)這裡的「蟲」泛指獸類,猶如《水滸傳》的英雄叫老虎,是「大蟲」。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鹿本身便是獸中馴良者,有力、善跑,角有藥用價值,肉能食,製成皮革亦很珍貴,大有益於人。傳說中的白鹿尤有神性。民間有麒麟送子之說。麒麟是以鹿類為主,融合了牛、羊、馬的特點。它的綜合面不及龍、鳳那麼廣泛,不過名氣也不算小。對麒麟的研究亦不如對龍鳳文化的研究那麼火爆,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誰,其源流怎樣,還不是很清楚,有學者推測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為周人原居西北,那時的西北,水草豐美,適宜鹿類的生長。  (4)結束語  神龍與神鳳的形象被塑造成以後,已經不只是代表夏、殷兩個民族的標誌。龍、鳳相結合,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開端,只是到了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龍、鳳被最高統治者所攫〔jue覺〕取,便失去了原來的圖騰綜合的意義,而成為最高統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徵。性善的麒麟,在權利角逐中,被擠到了民間,老百姓期望它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好後代。

推薦閱讀:

《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
視頻講座==綜合版1--40(來自逍遙幫主)
肩峰下撞擊綜合征的影像學診斷
癌症的綜合治療與調理
你覺得麗江有什麼好玩的嗎?

TAG:圖騰 | 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