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需「蘋果三件套」讓家長傷不起

文/心悅白雲

前日,記者在中關村某電子賣場看到如此一幕:一家蘋果產品銷售店門前,一名女孩兒懷抱一台ipad,一臉慍色。而不遠處,一名中年女子蹲在牆角,手捏紙巾,低頭不時抽泣。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名女孩兒即將去外地上大學,今天特意過來買數碼產品,「她上來就要買iPhone4s、iPad3和mac book這『蘋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超過2萬元支出讓母親覺得有些吃不消。」剛說完這些,女孩兒大喊一聲:「不給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完便扔下母親,揚長而去。(新浪新聞)

上大學沒蘋果三件套就是丟臉,父母砸鍋賣鐵、省吃儉用,含辛茹苦地把她供養到大學,不說吃家裡的喝家裡的用家裡的,還有高昂的學費,如今又要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為何不覺得這是丟臉?

「不給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明如今的學生存在嚴重的虛榮、攀比心態,更說明這些學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仰,價值觀嚴重扭曲,因為一個人一旦擁有崇高的理想、信仰和價值觀就不容易迷失,被其它不良思想所左右。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社會金錢至上,物質第二價值觀導致,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家長總認為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滿足孩子一切要求,給孩子更多的金錢和物質就是對孩子愛造成的。殊不知這是對孩子的傷害,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這就如美籍華人,華中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陶宏開在《讓親子關係遠離物質化、金錢化——談談你的看法》一文中說的:父母無原則、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各樣的要求,會使孩子成為專橫跋扈、為所欲為的人,親子關係就蛻變成了一種金錢關係。會使孩子以獲取物質享受和金錢的多少作為衡量親情的唯一尺度。它使得孩子只重視物質利益,只注重個人利益,忽視他人利益;它也使得家長的經濟負擔越來越重。使孩子眼裡只有錢,沒有親情,沒有責任。同時孩子越大,其要求越多慾望也越大,而父母終歸有滿足不了孩子要求的時候。不能滿足,就會由愛生恨。

其實我覺得對待孩子要象對待朋友,你要學會尊重他、理解他、傾聽他、和他溝通,無所不談,必要的時候給予一些鼓勵、安慰、指點、參考意見就夠了,你不能代他決定、代他選擇,更不能要他成為你或你成為他,甚至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任意左右和支配,因為每個人所經歷的時代不同,經歷也不同,人生就更不同,誰也不能替代誰。更重要的是和朋友相處要遵循:「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否則就會成為酒肉朋友、成了交易,就會沒有了真正友情,當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援助,他會感激不盡,但當你為了討好他,經常給他這給他那,就會成了賄賂,不僅會讓友情喪失,久而久之,使對方覺得理所當然,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這一切是多麼來之不易,有一天你不這樣了,他就會對你反目成仇,甚至決裂,因為慾壑難填,總有一天你有滿足不了他的時候。曾國藩說過:小孩子好的話,沒錢也有錢,小孩子不好的話,有錢也沒錢,他曾在家書中寫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凡人皆有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我認為家長應該給孩子的不是豐厚的物質享受,也不是一大筆財產!而是授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獨立思考以及生存的的能力!與其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不如在他長大之前教會他如何擁有一顆強大自信的心。

推薦閱讀:

早教花費與大學相當是種教育災難
十大學者縱論中國向何處去之蕭功秦
《大學》譚(全文)
還記得大學期間晚上熄燈前的那一頓夜宵嗎?

TAG:大學 | 上大學 | 蘋果 | 三件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