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故事已經夠寫一本小說:讀《孤單的人總會相逢》

去年也是這個秋天,我認識的小寒。

當時我們都在環遊中國。出於對各方面都能有個交代,我們決定在旅途中寫點東西,完了想出本書。那時,小寒從西藏回來的路上,已經寫了幾萬字。小寒是個擅動筆的人,靠大學晚自習的時間就曾寫完過一本書。我看了他那寫好的幾萬字,全是散文筆式的描述,歲月靜好人安穩的語句。這些話乍看看還好,看多了難免矯情造作。

我對他說,「我覺得寫這些沒意義,也不會有人能做第二個白落梅。」

那個時候,小寒其實已經遇到創作瓶頸了,因為總不能出版一本旅行散文集吧,再靠配一點風景畫。聊這個的時候,我記得那是在紹興古城裡某個公園山上。也許是清晨的霧氣很讓人清醒,很快我們就找到了一致的寫作思路,寫實,不寫旅途色美,也不談風情,而是寫路上我們遇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寫別人的故事,寫他們的人生。

我想,途中對別人的發現,對生活的詮釋,這些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窺探到的。這是旅行對我們最好的饋贈,我們應該記錄它們,而如果能悟出點什麼就更好了。

這個決定,深深影響了我們後來的旅行。我們開始喜歡與別人聊天,觀察別人的生活,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西部到東部,從城鎮到鄉村。這時候,去哪裡似乎不重用了,只要行走就有發現。

在寧波逗留那幾天,小寒寫了第一個故事。而那是我的故事,毫無保留那是真實的故事。我當初對他說時,完全就是對陌生人的一種傾訴,當然也是他告訴了我許多,因為彼此陌生,所以也就彼此信任。後來我們聽了很多人的故事,出於陌生,情到時,很多人是願意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的。無論這個故事是精彩還是平淡,它總代表了一種人生。

這本書最初的名字是《33座城,33種人生》,我們算了下,我們確實走過了33座城,也寫出了33個不一樣的故事。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33個故事不是所有,每一個人都在經歷著他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是不是有相同之處,如果你從書中某個故事裡看到了類似的你,你便不再孤單,你不用渴望成為他人,也可以很幸福。出版前我們把改書名為《孤單的人,必會相逢》。

這是在旅行中寫的書,可和旅行扯不上什麼關係。如果把它掛在旅行書欄里,那它是多麼的不華麗。比起那些濃妝淡抹的旅行書,言必去過多少地方,窮遊了多少國家,處處洋溢著青春文藝的氣息。任何時代都是有規則的時代,需承擔責任和義務的時代,我們實承受不起太多趁著年輕就出發,一直在路上的標籤。

背包客,原先是勇敢和冒險的代名詞。金斯堡在《嚎叫》中為他們這群人的評價:「我看見這一代最優秀的人毀於瘋狂,食不果腹、歇斯底里、衣不蔽體... ...我覺得,凱魯亞克這群人,不只是最優秀的,也是最勇敢的。「我還年輕,我要上路。」這樣的時代早已經終結,如今的背包客已經是時尚和虛榮的標籤。這書里沒有任何個人的炫耀,也不對旅行和人生妄加評論。書里只是一篇篇短篇故事,一篇篇匿名真實,平凡的故事。

這已經不是一個適合細嚼慢咽,反覆回味,邊讀邊想,去享受讀書美好的時代。我們追求快速的信息更新,所以很少有人能真正靜心寫點什麼。我們之所以是讀者而非作家,並非因為我們自身缺乏經驗,而是因為我們對此經驗所作的反思不夠深入。

你的故事已經夠寫一本小說。

索爾維尼琴說「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條生活之路」。

世代如落葉。不為你的生活方式而羞愧。(《孤單的人總會相逢》書評/西川)

推薦閱讀:

如何以「你看看下面,還有你的人嗎」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轉載]三個故事說穿了許多人
喜歡你(二)
與君百歲終須一別 看完這些故事眼睛進了沙子  
睡前故事——帝師

TAG:小說 | 故事 | 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