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範注射導致胰島素治療效果不佳
陳阿姨今年63歲,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採用胰島素治療也有3年多的時間,血糖控制一直做得不錯。但是,近期陳阿姨的血糖出現了波動的情況,她到醫 院就診後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了很多老「糖友」看來駕輕就熟的「打一針」上。在2014年「聯合國糖尿病日」當天的活動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翁建 平教授為我們揭開了這其中的原因。
「採用胰島素治療後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點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那就是注射技術不規範。」翁教授告訴記者,「在胰島素注射技術不規範 可能導致的眾多不良影響中,脂肪增生尤其需要受到關注。脂肪增生是胰島素注射治療的一項未被深入研究的合併症,會影響胰島素吸收和血糖控制。根據最新的 "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危險因素研究』顯示,在被納入該研究的401例患者中,總體的脂肪增生患病率高達53.0%。與沒有脂肪增生 的患者相比,脂肪增生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指標更高,但每日胰島素劑量卻多出11單位。這表明他們反而消耗了更多的胰島素。」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脂肪增生呢?翁建平教授指出,不少患者由於在增生處注射疼痛小,喜歡在同一處增生部位注射胰島素,實際上這是不正確的。相 反,若按照正確的方法大面積輪換注射部位,能有效避免產生脂肪增生現象,幫助胰島素更好地吸收。注射部位的規範輪換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間的輪換,以及同一注 射部位內的區域輪換:不同注射部位的輪換是指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間的輪換;而同一注射部位內的區域輪換則要求從上次的注射點移開約1手指寬度的距離 進行下一次注射,應盡量避免在一個月內重複使用同一注射點。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結等現象,應立即避開該部位直至上述現象消失。
剛剛過去的11月7日是第5個「中國糖尿病規範注射日」,自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在 「2010年國際糖尿病教育管理論壇」上設立至今已經走過五個年頭。今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和BD中國聯合舉辦了一次融合健康教育與互動體驗的糖尿病 患者活動。不同於傳統的一對多授課形式,本次活動採用了「患者體驗」的模式,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患者需要在五個「站點」分別完成任務,學習胰島素規範注 射的各項技巧,這包括:注射部位檢查、捏皮操作、規範注射九步驟演練、模擬使用4mm最短針頭等。
對於針頭的使用,翁建平教授還指出:「使用較短的針頭能降低肌肉注射風險,也能更好幫助患者輪換注射部位,預防脂肪增生。此外,作為胰島素規範注射 技術的九個步驟之一,注射時正確捏皮的方法以及進針的角度,是胰島素注射過程中的另一大難點。若操作不規範,較長的針頭容易注射過深,到達患者的肌肉層, 影響胰島素的發揮。」記者了解到,活動現場患者所體驗的4mm超細超短型針頭多數情況下無需捏皮,可以單手操作,這將使注射更簡單。此外,4mm的超細設 計減少了患者的疼痛感,可輕鬆實現大面積注射部位輪換,預防脂肪增生的發生。」
專家還特別提醒廣大糖尿病患者:除了掌握規範的注射技術,一針一換也很重要。目前市場上的胰島素筆用針頭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標準設計製造的,重複使用會影響注射胰島素劑量的精確性,導致針頭堵塞,出現打空針的現象,甚至還會引起脂肪增生。
推薦閱讀:
※女人的美麗需要規劃
※注射了流感疫苗,就能永遠不得感冒了嗎?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 !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療
※嘴唇薄,怎麼改變,有什麼豐唇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