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思路300|中興假像律:人才不振、謹小忽大、當面唯諾、背後欺矇

431.曾國藩病逝前,與他不睦八年的左宗棠,從西北戰場寄來一封情意真切的信,稱讚曾國藩「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曾國藩看過信十分欣慰,認為「知人之明,謀國之忠」,是對他一生最為準確的概括。(《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馬東玉著,2013年版,團結出版社)

432.曾國藩有個觀點:「合眾人之私成一人之公」,「辦大事以多得替手為第一要義」。他一生主要精力,也放在尋找、發現、培養、提拔人才上。他在長沙求學期間,與郭嵩燾、劉蓉等人深交。任京官時,又廣交朋友,以文會友,他除了師從理學名家唐鑒、倭仁外,其他如吳竹如、竇蘭泉、馮樹堂、吳子序、邵蕙西等友人,後來都成為他幕府中的重要人物。湘軍的重要將領江忠源及文士吳敏樹也是這時在京城結識的。他在禮部複試時,因欣賞「花落春仍在」的詩句而識拔了俞樾,又在朝考閱卷時看中了陳士傑。後來,他們對曾國藩的大功都有過很大的幫助,特別是陳士傑。(《困不住的曾國藩》,向亞雲著,2014年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433.勸諫皇帝親君子遠小人,風險極大。咸豐元年(1851年),倭仁上《應詔陳言疏》,結果被派到新疆的葉爾羌任幫辦大臣。接著曾國藩上《敬呈聖德在預防流弊疏》,批評皇帝「手詔以褒倭仁,未幾而疏之萬里之外」。他在家書中說:「現在人才不振,皆謹小而忽於大,人人皆習脂韋唯阿之風。欲以此稍挽風氣,冀在廷皆趨於骨鯁,而遇事不敢退縮。……摺子初上之時,余意恐犯不測之威,業將得失禍福置之度外矣。」據說披覽這道摺子未畢,咸豐帝勃然大怒,因曾國藩的房師季芝昌等人苦苦求情,曾國藩才免於獲罪。(《曾國藩學術傳論》,武道房著,2012年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

434.在曾國藩時代,《紅樓夢》還是禁書,但他建議幕僚趙烈文多讀幾遍。趙烈文後來直言,朝廷禁「紅樓」,視為「淫書」,別有用意,實質上是作為政治書而禁的。他認為慈禧猶如賈府里的當家奶奶王熙鳳,實行手腕,駕馭中樞,專權詭秘,連軍機處都無法知曉,尚矜矜自喜。殊不知威斷在俄頃,蒙蔽在後日。當面唯諾,背後則恣肆欺矇,毫無忌憚。一部《紅樓夢》正是清王朝的寫照,曹雪芹預言的大廈傾覆、油燈枯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表面上似是「中興」,內里只不過是個空架子,不管如何粉飾,也是到沒有用的了。對此,曾國藩不敢苟同。他以為朝廷雖有時被滿貴們蒙蔽,但大計把握得還明白。皇帝尚稱勤政,非重病總要臨朝,大亂之後能減免徵賦;慈禧雖一女流,駕馭百官、處理國內外大計,亦稱英明果斷;事無巨細,皆躬親決裁,並無雍阻,亦屬難能可貴。(《曾國藩和他的幕僚們》,馬東玉著,2013年版,團結出版社)

435.曾國藩被稱為「用人之高手中的高手」。曾幕據統計多達四百人以上,其中官位達到三品以上的就有二十多人,其他中層官員的人數就不計其數了。文有劉蓉、李元度,武有彭玉麟、郭嵩燾、羅澤南、塔齊布等,洋務有徐壽、華蘅芳、容閎、李善蘭等。就幕僚影響力而言,「曾國藩光有李鴻章、左宗棠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就加分不少,何況連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弟弟李昭慶、李鶴章都曾經跟隨曾國藩。」(《仕途·師徒——曾國藩與李鴻章》,崇效天著,2013年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436.曾國藩幕府被稱為「中國幕制演進鼎盛時期之典範」。台灣中山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凌林煌著論文《曾國藩幕賓入幕變項析論(1853—1872)》稱,曾幕歷時二十年,隨曾氏所肩負任務之不同而衍生變化,大略可分為四個時期」,其結論是:「各期入幕曾幕,都497人,其入幕年代可考者,凡462名。」「曾幕入幕年齡層,屬於『青壯年期組織者』最多,凡199人,約佔入幕年齡可考者214人之92.99%!據此,彼輩既非『童子軍』,更非『老人團』!」就各期入幕方式而論「曾氏主動者,約佔分之六弱」;就各期曾幕之入幕身分而言「地方文官類,約佔二分之一強」。曾國潘的人才觀,也可以說是為大局服務的:「曾氏身處『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之大亂世——內逢『古今罕見之劇寇』,外遭前所未有之強敵,益以渠對人才有其極為深刻之體認並具體之實踐,遂依其各期所肩負任務之難易、本身官職之高低、所處環境之順逆,並其心境之抒抑,兼采『就地取材』以及『因地制宜』之原則,積極主動,並廣收兼納具有各類身分之人才入幕,以共濟時艱。簡言之,人必先有駕乎天下之才識度量,方能因應環境並時代之巨變,彈性變通調整用人之管道,廣收慎用天下之人才,賴以同任天下之大事。」(《曾國藩研究(第2輯)》,王繼平主編,2007年版,湘潭大學出版社)

437. 「慎用」,按照曾國藩自己的解釋,一是用其所長,盡其所能;二是量才錄用。應當首先指出的是,他所說的「慎用」,主要是針對「廣收」而言的。「慎用」與「廣收」緊密聯繫,成為曾國藩用人方法的兩個側面。他用人不拘一格,處事不求全責備,而是根據一個人的才能高低、大小,適當地予以安排。曾國藩根據幕府中不同人才的特長恰如其分地使用,他深知左宗棠、李鴻章等有統率全局之才,便向朝廷薦舉其擔任封疆大吏;他深知彭玉麟、楊岳斌等足智多謀,能夠獨當一面,就奏舉其擔任水軍統領;他深知丁日昌、容閎等熟知洋情,就讓他們處於中外交涉的前沿;他深知李瀚章、郭崑燾、李桓等有理財之能,就讓他們擔負籌集軍餉之責;他深知趙烈文、張裕釗、吳汝綸、薛福成、黎庶昌等才思敏捷,就把他們長期留在幕中,既做秘書工作,又磨鍊其學業;他深知李善蘭、華蘅芳、徐壽、劉翰清等了解西洋「長技」,就讓他們專事科技工作;他深知汪士鐸、張文虎、莫友芝等為飽學之士,就聘請他們主持編書局或書院諸務,做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他深知郭嵩燾、劉蓉等系經世之才,但不懂做官門道,就留在身邊出謀劃策,或在離幕後繼續保持聯繫,聽取有益建議;他深知王闓運等才學高邁,但無意做官,不慣約束,就聽其來去自由,保持密切聯繫;他深知鮑超等有勇少謀,就讓他們衝鋒陷陣,很少讓其參與決策;等等。(《曾國藩的幕僚們》,成曉軍著,2007年版,東方出版中心)

438.曾國藩及其幕僚的升遷,也可以看出當是中國試圖突破繁文縟節的做官傳統。曾國藩在被任命為兩江總督之前從未正式在地方上任職;儘管其弟曾國荃曾擔任過級別較低的官職,但也只是名義上的職務,其實他正式為官是從巡撫開始的;李鴻章、左宗棠和彭玉麟也幾乎沒有在較低級部門擔任實際職位,他們都是直接晉陞,在朝中身擔要職。中國曆來因循守舊,此舉可謂非比尋常,表明她已經衝破守舊的樊籬,才使曾國藩和他向朝廷舉薦的那些人打破為官的煩瑣程序,直接晉陞高位。(《曾國藩與太平天國》,解維廉著,2014年版,哈爾濱出版社)

439.曾國藩向朝廷有所請求,一般來說,盡量避免正面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旁敲側擊,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他既得到了自己所要求的東西,又保住了自己的體面。1857年1月,曾國藩在九江勞師後所上的奏摺就是這樣的典型作品。奏摺中第一點,他反覆強調了李續賓、楊岳斌所統率的湘軍水陸師,本來是自己的部隊,是因急人之急,增援湖北而借調給胡林翼的。現在不但湖北省城武昌已經收復,即如湖北的蘄州、黃州沿江城市也已克複。言外之意,是要求清政府將李、楊統率的湘軍水陸師撥還給自己調遣。奏摺中第二點,旨在張揚他自己舊部李續賓、楊岳斌部水陸師的赫赫戰功,為湘軍塗脂抹粉,為自己貼金。奏摺中第三點,強調李、楊所部水陸師力量的強大,藉此抬高自己的地位。奏摺中第四點,是奏摺中的重點。他不說自己是李續賓、楊岳斌所部水陸師的司令,但在奏摺中卻為李、楊所部湘軍請餉、催餉,無異於以李、楊所部指揮者自居。縱觀以上四條要點,沒有一處明確表示他要朝廷歸還李、楊所部等主張,而是繞來繞去,曲意示衷。果然,朝廷准奏,李、楊兩部歸曾指揮。(《曾國藩的「識」,李鴻章的「智」》,趙凡編著,2015年版,中國言實出版社)

440.胡林翼比曾國藩小一歲,曾在信中稱胡為「老前輩」。胡林翼在湘軍草創初期就與曾國藩攜手合作,成為湘軍的主之一。在他的推動下,湘軍從一萬七千人迅速發展到七萬多人,而且屢立戰功。他不僅為湘軍出謀劃策,多方計謀,更是在曾國藩最困窘最落魄的時候,處處施以援手,幫助曾國藩脫困。歷經十五個多月,攻陷安慶城後,曾國藩在給咸豐皇帝的奏摺中將胡林翼推為首功:「其謀始於胡林翼一人畫圖決策,商之官文與臣,並遍告各統領。前後布置規模,謀剿援賊,皆胡林翼所定。」(《困不住的曾國藩》,向亞雲著,2014年版,吉林文史出版社)(待續)

作者:老冠

文字是肉做的。洞察世故,息心凈行。

【聲明】本文為「領導講話與批示研究」原創作品。

推薦閱讀:

「採菊東籬下」背後的隱情
韓國不聲不響準備大殺器,徹底將中俄激怒,背後美軍也不管用!
官員「帶病提拔」的背後
巴黎恐襲背後的郊區病與極端派|時事話題
為什麼爸爸帶大的孩子,長大以後更有出息?背後原因你肯定想不到

TAG:人才 | 中興 | 背後 | 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