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聚SR | 第一章 重塑自己的語音 | 13個推薦者 - 熱文快照

Shared by whitefrog中肯

2009年4月17日,大衛萊特曼(David Letterman1 )邀請了一位嘉賓,黃西(Joe Wong)2。黃西非常消瘦,戴著副眼鏡,一臉木納。可他一開口只一句話全場已經笑翻。接下來的六分鐘里,一個又一個的段子(翻譯成中文就失去了味道的美式笑話)當在場觀眾笑得東倒西歪,數次掌聲雷鳴。到了最後,連他的沉默都成了笑料——這可是大師級的表現。這位一炮而紅的黃西,1970年出生於吉林省白山市;本科就讀吉林大學化學系,1994年赴美留學,1999年獲得萊斯大學生化博士學位。

黃西講著一口濃重中國口音的英語征服了美國的觀眾。這在絕大多數國內正在拚命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從小學起,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主流的看法就是「發音一定要標準」。無數的老師以自己被認為能夠講一口「標準」的美音或者英音而自豪、而被羨慕。學生也好、老師也罷,常常相互爭論應該學習「美音」還是「英音」,甚至為此面紅耳赤。

中國學生往往不是不會說英文,也不是不願說英文,更不是不能說英文,基本上都是不敢說英文。為什麼不敢呢?很多原因。其中有一個是最普遍的,害怕自己的發音不標準。可是第二語言習得者發音不準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就算是母語,我們都是花了很長時間才可以做到基本上說清楚的。當你能夠用母語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時候,多大了?那憑什麼一個人可以從一開始就能用第二語言做到清楚準確表達呢?並且還要「發音標準」?

不妨試一下,以下十個中文辭彙,你能夠讀得標準的有多少?答案參見腳註3

標識、緋聞、嫉妒、潛力、勾當、慰藉、連累、卑鄙、情不自禁、人才濟濟

睜開眼睛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吧。事實上,絕大多數母語使用者的發音都並不標準,不信的話,你可以先審視一下你自己,然後再看看身邊有多少人平捲舌不分?多少人前鼻音後鼻音不分?即便你身處北京(據說是祖國的心臟,中文的「標準發音」據說以北京話為準),你每天還是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口音。在我們國家,究竟有多少比例的人能夠講一口標準且悅耳的普通話?有1%么?去廣播學院看看吧,那些專業主持人(毫無疑問都是母語使用者)需要花費多大的時間精力才能把自己訓練到達標的地步?中國如此,外國在這方面也不應該有太大的差別。在英語國家,同樣也只有1%不到的人能夠講一口標準且悅耳的某種特定腔調。

全世界所有的語言都是如此,每種語言都有各種各樣的口音。英語也許是地球上口音最多的語言。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和北加利福尼亞的口音就已經非常不同,大抵上相當於在中國山東人之間山西人講中文的差異。紐約人和底特律人的發音當然也非常不一樣。在倫敦,東部和南部的口音差異就已經非常明顯。更不消說還有「蘇格蘭口音」、「加拿大口音」、「澳大利亞口音」、「紐西蘭口音」、「印度口音」……

這個人叫Paul Meier4 ,是享譽全球的語音培訓專家,很多到好萊塢打天下的演員都要求助於他,經由他的訓練把自己的「外地口音消除」,說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他的學生包括(這裡所羅列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John Ales, Jonathan Brandis, A.J. Buckley,Jewel Kilcher,Jim Caviezel, Simon Baker Denny, Peter Coyote, Stewart Finlay-McLennan,Louise Fletcher, Bill Irwin, Gabrielle Fitzpatrick, Diana Hardcastle,Tom Hulce, Kris Kristofferson, Elizabeth Lackey, Tobey Maguire, StephenMailer, Terrence Mann, Callum Keith Rennie, Jonathan Rhys Meyers, KimMyers, Mark Ruffalo, Skeet Ulrich, Celia Weston, David Wenham, ValerieWildman, Peter Wingfield, Tom Wilkinson, Jeffrey Wright…

在Paul Meier的網站上,有一個頁面,http://www.paulmeier.com/booklets.html ,其中有各種各樣口音的英語方言示範,包括:

  • Cockney
  • Hampshire
  • Irish
  • Liverpool
  • Northern Ireland
  • Scottish
  • Welsh
  • Yorkshire; American Southern (Kentucky/Tennessee)
  • Deep South (Alabama, Georgia, Louisiana, and Mississippi)
  • Down East New England
  • General New York
  • South Boston…
  • 幾乎其中的每一種都不是在中國大陸多年只習慣「某准發音」的學生可以聽懂的。而在http://alt-usage-english.org/audio_archive.shtml這個頁面上也可以找多種方言的語音示範,讀者也不妨去仔細聽聽。然後再仔細想想,有必要一定「標準」么?就算真的有必要,又應該使用哪一個「標準」呢?

    顯然會有很多人不同意「發音其實沒那麼重要」的觀點,但這並不妨礙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及其重要意義。英語課堂上,老師過分強調「標準發音」,甚至不惜嘲弄一些「典型」,其實是在扼殺學生進步的可能,儘管這並非那些老師的本意。首先,所謂「標準發音」可能並不存在。每個人的聲線、音色都各不相同,怎麼可能「一致地標準」?尤其又是在使用外語的情況下。其次,又因為英語本身是世界上「口音」最多的語言(沒有之一),如果發音不「標準」就不可以說英語的話,那愛爾蘭人、加拿大人、印度人都不要講英語了——因為他們用的既不是「標準美音」,也不是「標準英音」。

    我並不是在說發音並不重要,而是在說它只不過是良好表達的眾多因素之一。某種意義上,那些發音並不好(更談不上標準)但是卻可以自如表達的人更值得羨慕(比如黃西),因為他們早已經上路,而非像大多數人那樣「永遠」徘徊在起點。

    所以,作為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使用的人,完全不必因為自己的發音不標準、不好聽、不清楚感到自卑,因為那其實是正常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而語言使用,本質上以溝通為目的。要知道僅僅發音標準,並不意味著說就肯定可以有效溝通。有效溝通還需要用詞、文法、邏輯、內容等等更多因素,而後面提到的所有這些因素,無一不比「標準發音」更重要。想像一下吧,聯合國開會的時候,難道每個國家的發言人都用的是「標準英音」?或者「標準美音」?儘管每個國家的發言人都要用英文發言,但全都用摻雜自己特定口音,可是從未影響有效溝通。

    作為英語使用者,也不要被英語老師所迷惑。作為老師,教育產品的一部分,他當然會強調「正確」、「準確」、「標準」——無論他們自己是否真的「正確」、「準確」、「標準」。有時候想想挺悲哀的,大部分老師不得不抬高對自己的要求,並不是出於對進步的渴望,而只不過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實際上並不合理的期望,英語老師也是人,於是其中的大多數有著與其他大多數人一樣的心理局限或者說人性局限。一個人做不到的時候,就會裝,一直裝到自己都信了為止——之後就不用裝了,因為已經到了「真誠地虛偽」的境界。那些在課堂上反覆強調「標準發音」的老師(就算他自己竟然真的「標準」),其實並沒有認真想過他們那麼做的副作用——嚇倒了學生,自己倒是獲得了「敬重」或者「敬畏」,而後這些學生一生都對說英語有著嚴重的心理障礙。

    讓我們再看看科學事實。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種語言,無從得知,保守估計應該有6700種以上的語言,這些語言所使用的語音全部加起來大約6000種左右。Patricia K. Kuhl博士5 是華盛頓大學聽說科學系(Department of Speech & Hearing Sciences)的教授,她的研究表明,剛出生的嬰兒實際上有能力習得地球上的任何一種語言6 ;也就是說,剛出生的嬰兒實際上是「世界公民」(Citizens of the world),他們的大腦有能力處理那6700多種語言所用到的大約6000種語音中的任何一種。

    而大約到了6個月的時候,嬰兒已經開始對母語更為關注,Kuhl教授的解釋是這樣的:

    這個時候,這些嬰兒並非是「失去」了語音分辨能力,而是他們的大腦開始發展出一套過濾(filter)機制,能夠把那些與母語無關的語音過濾掉,或者,把那些與母語中存在的語音相似的語音歸為同一類。於是,最終的表現是他們無法分辨某些語音以及某些語音之間的差別了——當然是與母語無關的語音。後文還會提到,大腦需要這樣的過濾器還有另外一個理由,那就是還要把不同的音色的人發出的同一個語音歸為一類,大腦才能不出錯地理解語言。

    實際上,每一種語言所使用的語音都是有限的。瑞典語使用16個母音,英語使用8個母音,日語只使用5個母音;而中文使用6個母音——比日語多了一個,這也能從側面解釋為什麼中國人學英語的語音要比日本人稍微容易一些。在我們國家,有些地區的人分不清楚「r」和「l」的區別,在他們(成年人)的聽覺中,「row」和「low」、「rake」和「lake」都是沒區別的。大約到了嬰兒11個月的時候,他們的大腦中那個過濾機制已經非常健全了,於是他們就從「世界公民」變成了「某一語言的公民」。到了18個月的時候,嬰兒已經多多少少開始關注語法現象、語言模式了,例如他們可以猜得出來「-ing」和「-ed」結尾的詞大抵上是動詞了。

    Kuhl教授的研究中更為有趣的是她進一步調查了多語環境中成長的嬰兒的大腦發育過程。地球上有一些區域是「天然的多語區域」,比如歐洲的盧森堡7 、再比如我國許多少數民族聚居區8 。在這樣的區域中長大的孩子,真正受到影響的應該是他們大腦中的那個「過濾機制」。由於他們從小接受多種語言的刺激,於是,他們的「過濾器」與單語使用者不一樣,因此他們能夠識別更多的語音。

    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然會被「語言習得關鍵期」的支持者當作支持自己看法的論據。因為,事實擺在那裡——又有一個研究表明成年之後第二語言習得難上加難。但,同樣的研究結果也可以證明「我們原本有能力習得任何一種語音」,「我們現在也有能力習得任何一種語音」,只不過,我們要花時間修正我們的「過濾器」,甚至,我們可以乾脆重建我們的「過濾器」——因為大腦是可塑的,大腦甚至是可以重組的。只不過,需要時間而已。

    「語言習得關鍵期」濫用者最大的謬誤在於他們把「語音」等同於「語言」——明擺著是兩回事兒的東西竟然分不清楚。事實上,儘管關鍵期真的存在,但它所影響的準確地來說,是「語音」,而非「語言」。語音只不過是語言的一個方面。年幼的人更容易習得的其實只有語音而已,而語言的其它方面並非都是如此,比如,辭彙的習得,顯然是越學越快,青年人強過少年,老年人(那些活到老學到老的人)強過青年人;本質上來看,一個人知識越淵博,對他來說習得新概念和新辭彙就越容易。再比如,邏輯能力是文字運用的重要基礎,缺乏邏輯訓練的人,能夠使用的和接觸到的語言文字範圍就要狹窄許多許多,語音再「標準」又如何?學外語不簡單,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又沒有難道不可能學好的地步,說穿了,不就是說話、識字嗎?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無數沒文化的人也能講一口流利的、語音幾近完美的母語,可是,僅僅靠語音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語音學習和語言學習是兩回事兒,退一萬步講,僅僅語言本身都是無意義的,因為它最終只不過是記錄、傳遞、交流思想的載體和媒介而已。

    在科學家看來,學習一門技能,本質上來看就是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建立連接的過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退休名譽教授Michael Merzenich9認為,每一項新技能的習得,都需要在大腦神經細胞之間中建立億萬個新的連接。這樣艱巨的任務當然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在這耗時費力的過程中還存在所謂的「平台期」——即,某一段時間無論如何大量訓練都看起來毫無進步。神經可塑性研究的鼻祖,Paul Bach-y-Rita10教授認為,「平台期」只是一種表象,在此期間大腦並未停止發展,神經細胞之間新建的連接在不停地被鞏固;如果中斷練習,那麼大腦就會遵循「不用即廢」的原則丟棄那些無用的連接。那麼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需要鞏固多長時間才能變得「難以棄用」呢?PaulBach-y-Rita教授的解釋是「六個月」——這個時限與人類生育普遍需要十月懷胎一樣很難跨越。

    「改裝」自己的語音過濾器絕對是有可能的,甚至連「重建」自己的過濾器都是有可能的。可是為什麼大多數人做不到呢?PaulBach-y-Rita教授的解釋給了我們一個相對清楚的線索,大多數人很少能夠堅持六個月以上。更為可惜的是那些堅持了五個月的人,因為他們明明快跨過平台期了,但由於提前那麼一點點放棄,於是,「前功盡棄」——腦神經細胞的突觸可不知道惋惜,它們只有一個原則:「不用即棄」。如若想要重建,對不起,還是需要至少六個月——而且這個時間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長。

    不敢開口說英語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擔心,被周圍的人所嘲弄。這確實令人厭煩。可是,想想吧:一個正常的人會嘲弄嬰兒蹣跚的腳步么?不會。一個正常人會嘲弄殘疾人么?不會,也不應該。那麼再看看,有人講外語發音不標準或者難聽卻會招致嘲弄,有道理么?有人講外語一輩子帶著口音並且改不過來而招致嘲弄,有道理么?

    每個人身邊都一定有喜歡嘲弄別人的人。可是,嘲弄他人是愚蠢的。如果僅僅因為某個人在某方面比另外一個人更好或者做得更好就可以嘲弄對方的話,那麼,此人終究也會被其他人嘲弄,有誰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別人更好呢?嘲弄他人對他人來講永遠是破壞性的,對自己來講也不可能是建設性的,因為嘲弄他人本身並不會提高自己的水準,頂多獲得一些快樂的幻覺。

    嬰兒是先學會聽後學會說的,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因在於「說」比「聽」難多了——「聽」也許只需要「分辨」,可是「說」則要在「分辨」清楚的基礎上再運用另外一個器官發出聲音,並且還經常需要矯正和調整。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只要多少有點基礎就可以分辨出別人的外語發音好不好,無論自己的發音怎麼樣。有趣的是,大部分的嘲弄恰恰來自於這種「寬於律己、嚴於律人」的感受而已,本質上來看毫無價值,即便是發出嘲弄的人獲得的也只不過是虛假的幻覺而已。

    真正文明的人,是不會嘲弄別人的。文明的人可能處於憤怒而說粗話、髒話,但他們不會隨便罵人,更不會隨意嘲弄他人,因為他們早就學會了建設性批評,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只有不文明的人才會嘲弄他人。隨意嘲弄他人的人是可恥的,比隨地吐痰更不文明。

    凡事做得好的人,也很難去嘲弄他人。因為他們都知道做好一件事情究竟有多難——他們自己親身經歷過。有一學生曾經問大提琴大師Pablo Casals11 怎麼還在天天長時間練琴,大師說:「因為我每天還在進步啊!」很難想像這樣的大師有什麼心思和慾望去嘲弄別人。梅艷芳先生晚年教弟子唱戲,從不批評他們。每當他們犯了錯的時候,梅艷芳先生總是說,「再練練就好了,練好很難的……」

    所以,真的不要意來自他人的嘲弄。如果犯了錯,改了就好。如果改不了,只要沒有傷害他人就好——其實你根本無法僅僅用帶點口音的英語傷人。英語發音差一點,帶的口音重了點,根本不是你的錯,你也從未、也不大可能因此傷害任何其他人。嘲弄你的人應該被你嘲弄,只不過因為你是文明人,所以沒辦法跟他一般見識而異。對於來自他人的嘲弄,如果你竟然在意了,那就真的讓人家得逞了,因為你受傷了,他幸災樂禍了。如果你全然不在意,他就沒勁了,因為無法因此獲得快感了——脆弱的傢伙就只能自己生氣了,或者生自己的氣了。

    重塑自己的語音,應該從「改建」或者「重建」自己的語音過濾器開始。我們必須重新習得對目標語言(比如,英語)所使用的語音的識別能力。因為我們很難說清自己分辨不清楚的語音。去報各種各樣的口語培訓班往往除了心理安慰作用之外並沒有太多實際的幫助。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零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聽覺輸入量。

    我們在習得母語的過程中,聽覺幾乎是全天接受母語語音刺激的,可是學外語的過程中相對來看卻少得可憐。據我觀察,大多數大學生,儘管聲稱自己已經學了十多年的英語,可實際上每天英語聽覺輸入的時間最長不會超過兩個小時,並且,從未持續輸入很多天。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必須保證大量輸入,並且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樣,起碼要持續如此六個月才行。

    很多人也許沒有想到的是「是否聽懂」在這裡並不重要。大幅度提高聽覺輸入量的目的在於重建語音識別能力,重點並不在於文字理解能力。嬰兒在18個月的時候,已經構建好母語的語音過濾器,可是他們其實並不能全然聽懂他們每天聽到的內容。Kuhl教授的研究結果啟發我們,其實英語幼教是可以不花錢的:父母不會說英語沒關係,只要在孩子活動的環境里不停地播放各種英語語音(童謠、小說、電視劇等等),並長期持續。只要這麼做,小孩子根本就不需要上什麼培訓班,到小學入學的時候,孩子的「雙語語音過濾器」早就應該固化了。事實上,我很懷疑各種英語幼教佔用了太多原本可以用來習得其它技能的時間,進而限制了幼兒大腦的發展。

    另外一個很多人沒想到的事情是「循序漸進」不一定是好策略,至少在「重建語音過濾器」時不是好策略。應該從一開始就聽正常語速的材料。美國之音(VOA)有個著名的節目,叫做SpecialEnglish,是很多中國人學習英語的「入門」或者「中級」學習資源。曾幾何時,無數的人冒著可能被扣上「偷聽敵台」之罪名的風險去收聽這個節目,只為了學好英語。我相信這個節目的設計初衷是好的,它認為人們學英語應該「循序漸進」,正常語速、正常措辭的英語對初學者太難了;所以,它只使用大約1500個左右的「基礎辭彙」、只使用最初級的語法結構,並且以刻意降低的語速播音。但我很懷疑它的真正作用。我的觀察是很多人一旦開始聽VOASE,沒多久就放不下來了——因為「能夠完全聽懂」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過一段時間轉頭去聽CNN或者其他的正常語速的材料,馬上就覺得吃力,而後「覺得」自己「基礎還不夠好」,於是又退回VOA SE,轉眼許多年過去了,還在聽VOASE。最重要的理由和上一點一樣:這個時候,是否聽得懂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負責聽覺的那部分大腦長期持續接受足夠多的英語語音刺激。

    還有一個看似不合常理的建議是「不要只聽標準錄音」。很多人的學習之所以事倍功半,就是因為他們的做法與「語言自然習得方式」相左。嬰兒的大腦之所以要發展出「母語語音過濾器」,除了這麼做會更容易理解母語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大腦要處理很多同一個語音的許多變體——因為嬰兒每天聽很多不同的人使用同樣的語音,而每個人的音質、音色、音調都可能是有他自己的獨特之處。所以,大腦必須要有這樣的過濾器,能夠將輸入的同一語音的不同變體歸為一類——只有這樣才能不出差錯地處理語音輸入。所以,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覺輸入量之時,要涉獵不同的音質、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調,甚至不同的口音才對。這個意義上來看,廣播劇要比課本錄音強出不知道多少倍,因為有好多個人在說話,而非從頭至尾只有一個「標準」聲音。進而,我常常建議自己的學生不要把自己的輸入材料只限制於「標準美音」或者「標準英音」;其實無所謂的,連頗具特色的「黑人英語」都可以聽,甚至,越雜越好。我常常推薦的是CNN的廣播12 ,裡面有各種各樣腔調的英語,真的可以大開「耳」界。

    二十多年前,學英語的設備很落後,全班用一個台式錄卡座音機,一學期就那麼一盤磁帶翻過來掉過去地放。現在的學生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可以裝載無數材料的MP3播放器,甚至,隨身攜帶的手機就可以播放MP3,實在是方便。我自己近十來年裡每天都聽audiobook,設備換過不少,從新加坡創新出品的32M播放器開始,到後來的惠普PDA,再到最近的HTC智能手機13。有一個小技巧,聽英語音頻的時候不要兩隻耳朵全都戴上耳機——只用一隻耳朵戴耳機。因為自然語音輸入和耳機輸入是不一樣的。在自然環境中,我們聽到的語言語音從來都不是「單獨」的——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背景聲音。戴著耳機的時候卻基本上就只有「純粹的語音」了,這對我們重建自己的語音過濾器來說並不是好事。只用一隻耳朵戴耳機的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經常換著耳朵聽,不至於損傷耳朵。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樣,至少要堅持六個月,我個人建議每天的輸入時間不要低於四個小時——只要開始做,就會發現其實並不難,因為「哪怕聽不懂都無所謂」。聽得多了,聽得久了,早晚有一天想聽不懂都不太容易。當然,即便是最初的時候,為了效果更佳,可以有意識地漸漸提高文本難度,並且最好配合精讀。這期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感覺沒什麼進步,但是,這種「感覺」是不靠譜的——事實上,我們的感覺幾乎總是極不靠譜。看看下面的兩條直線哪個更長?

    感覺上當然是下面第二條直線更長,可實際上這兩條直線是一樣長的。有些人甚至覺得上面的兩個方塊比下面的兩個方塊更小,那也是錯覺;有些人覺得下面那條直線比上面的直線更粗,那還是錯覺。每當因覺得自己毫無進步而覺得氣餒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張圖片,提醒自己「感覺並不靠譜」,而後再回想一下剛剛Paul Bach-y-Rita教授對「平台期」的解釋。而後儘快恢復心平氣和的狀態,接著幹活就是了。

    另外,如果熟悉計算機操作的話(其實也必須熟悉才對),還可以找一些音頻編輯軟體作為輔助工具,如Cool Edit,Audio EditDeluxe,Audacity等等。這些軟體對用戶來說相當於「音頻視覺化」,可以通過音頻圖譜清楚地看到語音之間的空隙、音量的大小強弱等等。並且,用它們很容易做到把某一段音頻(比較精確地定義起點和終點)反覆播放無數遍。

    AudioEdit Deluxe v4.10截圖

    (待續)

    1. 美國CBS《深夜秀》(Late Night Show)的節目主持人。
    2. 黃西表演現場錄像觀看地址:http://www.lixiaolai.com/index.php/archives/6725.html
    3. 標識(zhì)、緋(fēi)聞、嫉(jí)妒、潛(qián)力、勾(gòu)當、慰藉(jìe)、連累(lěi)、卑鄙(bǐ)、情不自禁(jīn)、人才濟(jǐ)濟(jǐ)
    4. paulmeier.com
    5. http://ilabs.washington.edu/kuhl/
    6. http://ilabs.washington.edu/news/Times_Pacific_3_6_05.pdf
    7. 因為盧森堡毗鄰法國和德國,那裡的人從小就熟練使用三種語言:盧森堡語、法語和德語。到了中學,他們開始學習英語。他們所學的第四語言——相當於我們學「二外」。
    8. 比如我的老家,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區。在那裡很多人都能夠同等熟練地使用中文和韓文——兩個完全不同語系的語言。事實上,中國幅原遼闊,很多地方都是多語地區。從語音上來看,上海話、粵語、吳語等等都是不同的語言。
    9.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Merzenich
    10.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ul_Bach-y-Rita
    11.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blo_Casalsv
    12. http://www.cnn.com/audio/radio/radio.html
    13. 現在的手機一般都可以配置藍牙耳機,就更方便了。HTC S1 Touch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 Mobile,有一款國產免費軟體叫做celetask,能夠很方便地控制藍牙音頻。

    推薦閱讀:

    《春山圖》 燕肅(北宋) - 中國名畫語音鑒賞(六十八)
    西方語音學為什麼不屬於語言學?
    小時候的那些童謠,你還記得幾首?(附語音教程)
    《增刪卜易》語音卦評:自占病

    TAG:推薦 | 自己 | 語音 | 快照 | 玩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