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第三部之偷襲珍珠港(二十七)

相比剛才那一群將官來說,這邊不過是一群佐官和尉官而已,但會議的內容同樣重要。會議主持人是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指揮官淵田美津雄中佐,其餘還包括魚雷機隊長村田重治少佐,俯衝轟炸機隊長高橋赫一少佐,戰鬥機隊長板谷茂少佐,第二波攻擊負責人島崎重和少佐以及諸多飛行隊長等。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聽到奇襲珍珠港計劃的。會議首先要確定進攻時間。最初計劃是在拂曉時發起攻擊,為此各飛行隊需要在夜間從航空母艦起飛,進行大編隊夜間飛行。這對於第一和第二航空戰隊的老鳥們不成問題,但對第五航空戰隊的各飛行隊來說就勉為其難了,他們還沒有進行過幾次這樣的訓練,到時候能不能飛起來都成問題。因此會議決定,改為拂曉時起飛實施白晝攻擊,即在日出前一小時,也就是大約早上六點艦載機從航空母艦起飛。其次是各飛行隊攻擊目標的次序。就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珍珠港內約有航母三到四艘,戰列艦八艘左右。首選攻擊目標當然是航母,其次是戰列艦,最後依次是重巡洋艦、輕巡洋艦、驅逐艦和其他艦隻,說白了就是按照個子大小排著炸。要幹掉美軍大部分主力艦隻,使得太平洋艦隊在半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裡失去作戰能力絕非易事。如果是海上作戰,可以一舉把敵艦擊沉,使之徹底沉入深海。但是目前敵艦隊停在修理設施完備的軍港里,那裡水深只有十幾米,如果敵艦吃水七米的話,只要下沉不到十米就會接觸海底。敵艦「沉沒」後,如果傾斜不厲害的話,艙面甲板也許還沾不到海水,用不著花多大力氣就可以把它們打撈上來重新修復使用,因此必須想辦法把它們徹底炸毀才行。這就需要對不同方式的攻擊效果進行預測。第一是魚雷攻擊。魚雷機隊一共四十架飛機,使用的魚雷重八百公斤,其中炸藥量約二百公斤。要使一艘戰列艦或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艦隻受到致命打擊,至少需要命中三條魚雷,以便破壞它的水下部分使之傾覆。有的魚雷機可能被敵軍高射炮火擊落,充其量能達到百分之六十的命中率,即有二十四條魚雷命中敵艦。以一艘艦需要命中三條魚雷計算,只要目標分配得當,可以擊沉敵主力艦八艘。魚雷機隊的四十架飛機共分為八個中隊,其中四個六機編隊和四個四機編隊,每個中隊選定一個攻擊目標,這樣魚雷機隊就安排了對四艘航空母艦和四艘位於外側戰列艦的攻擊。  第二是水平轟炸。水平轟炸機隊共計五十架飛機,以五機編隊編成十個中隊,投彈高度是三千米。水平轟炸效率較差,轟炸程序也非常死板。實施水平轟炸時,五機編隊各機之間要保持半架飛機的距離,以等高度和等航速組成嚴整的隊形。嚮導轟炸機的駕駛員需要有高超的技巧來及時修正航向,不能有絲毫偏差。編隊由嚮導轟炸機的投彈瞄準手引導,在接近目標時一起投彈。後續轟炸機必須在嚮導轟炸機投彈的一剎那拉動投彈索,第二架和第三架轟炸機的投彈時間不得遲於嚮導轟炸機投彈時間的百分之五秒,第四架和第五架則不得遲於十分之一秒。這樣才能使炸彈的落點覆蓋目標,其中大致可以有一顆炸彈命中,即以五機編隊為一個攻擊單位時,五顆炸彈有一顆命中。但十個攻擊單位並不一定都能捕捉到目標,在攻擊中也會受到相當損失,大致上能保持80%的捕捉率,即只有八個攻擊單位中的八顆炸彈命中目標。水平轟炸使用的是戰列艦406毫米炮彈改裝的800公斤穿甲炸彈,一旦命中就足以致命。這種炸彈裝有延遲時間為零點二秒的延期引信,能夠穿透戰列艦的裝甲在艦內爆炸,一旦在彈藥艙附近爆炸就會引起連環大爆炸,效果最佳。後來「亞利桑那」號戰列艦就真應了日軍的判斷。要使一艘戰列艦受到致命打擊,大體需要命中兩顆800公斤炸彈,就是說水平轟炸機隊發揮正常的話,可以搞掉四艘戰列艦。美國太平洋艦隊很可能是兩艘戰列艦並排停泊在福特島東岸右側,而魚雷機隊是無法對停在內側的戰列艦實施攻擊的,所以排在內側的四艘戰列艦正好留給水平轟炸機隊去對付。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四十架魚雷機和五十架水平轟炸機基本上可以給予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約十二艘大型戰艦以致命打擊。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實際上肯定會有偏差。沒事,後邊還有俯衝轟炸機在等著呢。接下來就是俯衝轟炸。俯衝轟炸機隊因為要做出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所以每架飛機只能攜帶一顆250公斤普通炸彈。俯衝轟炸機從四千米高度開始俯衝,為了獲得較高的命中率,當高度表的指針指到450米時開始投彈,在順風條件下還可以加大俯衝角度,這樣就可以把命中率提得更高,最終可望超過80%。但有的飛機可能被擊落,預計可以保持50%的炸彈擊中目標。俯衝轟炸機共81架,取其半數為四十顆命中彈。不過250公斤炸彈不能穿透戰列艦的裝甲,即使命中也無非擦傷而已。相對於戰列艦來說,航空母艦的結構單薄,俯衝轟炸可以給予其致命打擊。航空母艦是主要之敵,因此俯衝轟炸機將全力以赴攻擊所有航空母艦。如果兵力有餘還將按戰列艦、巡洋艦次序選擇攻擊目標。  戰列艦以及航空母艦一旦遭到魚雷攻擊後就會傾覆,沒有裝甲的水下部分就將露出水面。這時再使用俯衝轟炸,就能把敵艦徹底炸毀使之無法修復。對這樣的目標,將由第二攻擊波中的俯衝轟炸機隊來完成。  最後該給戰鬥機派任務了。上述所有任務要想順利完成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取得作戰區域的制空權。這些任務只能交給那些所向無敵的零式戰鬥機了。敵人的戰鬥機當然會伺機起飛,第一波制空戰鬥機隊四十五架戰鬥機和第二波的三十六架戰鬥機將首先殲滅起飛的敵機,確保制空權,然後對各機場進行掃射。除了艦船之外,還必須癱瘓美軍在瓦胡島上的六大機場。第一波俯衝轟炸機隊五十四架飛機分為三隊,將同時攻擊駐有戰鬥機的惠勒機場及福特島機場以及駐有重型轟炸機的希卡姆機場。福特島機場和希卡姆機場離珍珠港很近,攻擊這兩個機場時要求嚴格注意,不要讓騰起的硝煙妨礙其他部隊對珍珠港內艦船的攻擊。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第二波水平轟炸機隊共五十四架飛機也分為三隊,將繼續對上述機場進行轟炸,為此第二波的水平轟炸機隊將搭配攜帶250公斤和60公斤炸彈。  以上是參加這次空襲的總共約三百六十架飛機所分配的攻擊目標。為了保衛機動部隊自身的安全,每艘航空母艦將留下三分之一的戰鬥機在艦隊上空巡邏,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會議結束了而各項準備工作並沒有結束,而是貫穿在整個航行過程當中。幾乎每天突襲計劃都在進行著細節的調整和修正,很多高級軍官甚至片刻不離作戰室,連晚上睡覺都是和衣而卧。不管誰想到一個問題就馬上翻身而起,大家再進行一遍一遍的推敲和研究。聯合艦隊早已將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各種軍艦模型下發到各飛行隊,飛行員對美國艦船的識別也進行了不厭其煩的訓練。他們利用訓練間隙的寶貴時間,從艦艇的縱橫面以及不同斜角進行觀察,提高識別美國軍艦的能力。譬如哪艘軍艦有幾個煙囪,艦橋在左舷還是右舷,是籠式桅還是三角桅等等。飛行員們連做夢都在琢磨,這使得他們對美國艦船特別是航母和戰列艦等大型艦隻的識別率幾乎達到了100%,遠遠超過了對本國艦船的識別能力。期間有過這樣一個小插曲。由於姊妹艦「瑞鶴」號和「翔鶴」號外形非常相似,一次演習結束時,「瑞鶴」號上的飛行員塚本袖造錯誤地降落在了「翔鶴」號上。對此,塚本很不好意思地自嘲道,「要是美國的航空母艦,俺保准不會弄錯哩!」惹得大夥是哄堂大笑。11月24日,南雲長官召集所有飛行員到「赤城」號甲板上,進行了出征前的最後一次訓話。南雲最後說:「如今國家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關頭,若諸位置生命於度外,勇於肩負重任,願以一片赤誠之心盡忠報國,願以果敢勇猛精神闖過難關,天下任何事情均能辦到。願諸位忠勇之士與本職同心協力,慷慨捐軀,以報君恩!」訓話之後,由軍令部鈴木英少佐,——他剛從夏威夷實地考察回來,隨「比睿」號戰列艦到達單冠灣,在瓦胡島的模型面前對珍珠港的情況再次進行詳細說明。鈴木說:一、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艦艇仍按以前的方式進行訓練,逢星期一出港,最遲到星期六回港。二、大型艦艇停泊地區都在瓦胡島周圍,戰列艦成雙並排停靠在一起。三、航空母艦目前所在位置不明,但有兩至三艘航空母艦在夏威夷附近水域游弋。四、珍珠港港口沒有敷設水雷,但估計其四周裝置有完備的防潛網。五、除了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以外,敵軍的飛行訓練頗為活躍。六、好象沒有出動飛機進行大規模的空中巡邏。七、除了11月7日發現在希卡姆航空基地大飛機庫上空有兩隻直徑為4.5米的黃色圓形氣球和一隻深綠色的固定氣球外,未看到有阻塞氣球。八、瓦胡島附近的氣象情況是少雨,飛行方面沒有困難。早晨瓦胡島的群山之巔多半為雲層覆蓋,中午以前天氣往往十分晴朗,但下午卻又有一點殘雲。第二天,各飛行隊長在所在航空母艦上分別按照攻擊計劃,向飛行員交代了各自的作戰任務,之後參加襲擊珍珠港的全體飛行人員以飛行隊為單位,輪流來到「赤城」號作戰室,參觀瓦胡島和珍珠港的沙盤模型。這個面積約3.3平方米的模型,是軍令部此前為襲擊珍珠港作戰特地製作的。總指揮官淵田海軍中佐站在模型旁邊,用教鞭指示並說明地形和攻擊要領。比如他對魚雷機隊飛行員講解說:「魚雷機隊在這裡接到攻擊命令,就沖向山谷進入山坳,然後這樣迂迴過來,以五十米高度通過工廠區的障礙物,就到岸邊了。這同在鹿兒島灣訓練的要領一樣。一飛到岸邊,立刻把高度降到二十米,然後馬上投雷。這就是福特島,目標可能並排靠在那裡。要注意這段距離是五百米,這裡水深只有十二米,就在這裡實施我們苦練過的淺海魚雷攻擊。要特別留神,否則魚雷會扎入海底。從先頭中隊開始依次從右向左攻擊。不要只挑好打的目標而過分集中在一個地方,一個中隊負責攻擊一艘軍艦。」從早到晚,淵田連續講解了二十多次。從魚雷機隊、水平轟炸機隊、俯衝轟炸機隊到制空戰鬥機隊,都對照沙盤充分交代了各自的任務。到了晚上,淵田的嗓子都啞了。在襲擊珍珠港勝利返航後,一位飛行員談到這次襲擊的感受時告訴淵田:「隊長,瓦胡島的地形跟咱們的沙盤簡直是一模一樣地呀。」聞聽此言,大家禁不住哈哈大笑。早在11月19日,特別攻擊隊的五艘潛艇各運載一艘特種潛艇,已經沿著四國和九州之間的豐後水道南下,向著珍珠港以北的指定地點悄悄駛去。

著名的日本零式戰鬥機
推薦閱讀:

《太平洋戰爭》第一部之日俄戰爭(三)

TAG:偷襲珍珠港 | 戰爭 | 太平洋戰爭 | 珍珠 | 太平洋 | 珍珠港 | 《太平洋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