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教授論臟腑發病及用藥法則
中醫的理論以臟腑為核心,臨床上辨證施治,歸根到底都是從臟腑出發。要了解臟腑發病及其用藥法則,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中醫對於疾病,主要分為外感和內傷,對於病因,主要分為內、外和不內外因,對於辨證,主要分為八綱、六經、三焦以及衛氣營血。所有這些都離不開臟腑。比如說,感受風寒引起咳嗽,因肺主皮毛,職司清肅,常用麻黃、紫蘇疏散,杏仁、象貝化痰止咳,即使邪在鼻腔、喉頭,出現鼻塞流涕,喉癢音嗄,治療上也從「肺開竅於鼻」和「喉為肺系」來考慮,用辛夷、蒼耳子通竅和蟬衣、胖大海等潤喉。這些藥物都是走肺經的,也就是都通過肺臟來治療。再說,感受風寒後出現腹痛泄瀉,飲食呆減,則因胃腸主受納、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蘇、木香、烏葯、生薑等溫中散寒的胃腸葯。其中紫蘇入肺脾兩經,故既用於表、又用於里,象麻黃就不用了。再比如說,咳嗽痰多,不因於風寒而因於濕濁,便從脾惡濕,用半夏、陳皮、茯苓等治療,或者腹痛泄瀉,不因於風寒而由於虛弱,便從脾主中氣,用党參、白朮、扁豆、砂仁,補中健運了。這是經常遇見的病證。可以看到無論是外感和內傷,外因和內因,都是通過臟腑後發生變化,藥物的功效也是通過臟腑後才起作用。倘然只知道感受風寒用發散,或者只知道某些藥用於發散,而不從臟腑考慮,顯然是不夠的。
臟腑的功能各有特點,病邪的性質也各有特點。一個臟由於本身變化和所受病邪不同,出現的證狀就不一樣,一種病邪由於侵犯的臟腑不同,發病也不一樣。總的說,所有病證包括病因,病機在內,都是臟腑生理、病理變化的反映。為此,研究臟腑發病不能離開生理,也不能離開病因,病機。同樣地,研究用藥法則不能離開氣味、升降浮沉,也不能離開歸經。即如上面所說的八綱、六經、三焦和衛氣營血的辨證,都不能離開臟腑,離開了臟腑便會落空。還有經絡,好象自成一個獨立系統,其實也是以臟腑為基礎,如手太陰經的主證為胸部脹滿、咳嗽、氣喘,都是肺臟證狀。於此可見,臟腑是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經絡是構成人體整體的重要部分,臨床上必須重視臟腑發病及其用藥法則,同時也要注意經絡的聯繫和藥物的歸經。唐容川說得好;「業醫不知臟腑,則病原莫辨,用藥無方。」
怎樣來研究?《內經》上曾經作出初步總結。例如:五臟所主,五臟開竅,五臟化液,五臟所惡,五臟變動,五氣所病等,明確地指出了臟腑的生理、病理及與形體的關係。用藥方面,如《本草綱目》序例里,敘述了《五臟五昧補瀉))和《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本草分經審治》以臟腑為綱,更具體地指出了藥物對臟腑病變的使用。我認為探討臟腑發病可以在這些基礎上分為四個方面:
一、關於本髒的體用性質,包括本身的變化。如肝藏血,以血為體,以氣為用,性主升發,宜條達舒暢,及肝用太強,氣盛化火,血虛生熱生風等。
二、關於本臟與形體各組織器官的聯繫,包括經絡循行部位。如肝主筋,開竅於目,爪為筋之餘,及肝脈循脅肋、少腹,絡前陰,沖任隸屬於肝胃等。·2·
三、關於本臟同其他臟腑的關係,包括奇恆之腑在內。如肝與膽為表裡,與心、腎相生,與肺、脾相剋,及女子生殖系統亦屬於肝,以肝為女子的先天等。
四、關於本臟對外邪和七情的發病關係,包括其他致病因素。如肝惡風,怒傷肝,及肝昧酸,酸傷筋,肝為罷極之本等。
前人從這幾方面觀察臟腑活動的正常和紊亂情況,長期以來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一直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明確了這些臟 腑發病的基本概念,再結合藥物的氣昧、效能和歸經等,不難針對病位、病因和病證得出用藥法則。茲就臟腑的生理及與各方面的關係為綱,說明其相應病變,從而指出治療原則和適應藥物,提供參考。
一、肝(附:膽) 1.肝藏血。①血虛為形瘦,面色,指甲不華,目眩,發脫,筋惕肉瞤,舌質淡,脈細。(形瘦、舌質淡、面色不華等常見於一般血虛證,確診為肝血虛時,必須結合目眩、筋惕肉瞤等肝證狀的特徵)②肝血凝滯為脅痛如刺,脅下痞塊。
2.氣為用:①氣太強則橫逆,為胸脅脹滿,精神易於激動。(即一般所說的肝氣)②氣不條達,為憂鬱不歡,精神委靡,多悲觀消極。(即肝鬱)
3.性喜溫:①寒則生氣不克,為四末不溫。(四末不溫常見於腎陽虛和一般寒證,確診為肝寒須與肝證狀結合)②血虛生熱,為手足心熱,並出潮汗。
4.志為怒:為急躁,忿恚,罵詈,發狂。(一般屬於肝火)
5.謀慮所出:為多疑善慮。(能導致氣鬱和血虛)
6.罷極之本:為疲乏,不耐操勞。
7.舍魂;為失眠艱寐,多夢驚醒。(一般屬於血虛)
8.藏相火:火逆為頭脹,面熱,目赤,口苦作干。(相火指膽火,在肝病上亦稱肝火)
9.通於風氣:血虛生風,為目眩眼花,四肢麻木抖動抽搐,舌顫。(即內風,輕者稱肝陽,重者稱肝風,亦概稱風陽)lO.開竅於目;①血虛為目干且澀,視物模糊,雀盲。②肝熱為目赤紅腫,流淚,畏光。11.主筋:血不養筋,為筋惕內瞤,拘攣,耎弱。(爪為筋之餘,灰指甲亦屬血虛;膝為筋之府,筋病多膝部屈伸不利)
12.為女子先天:指女子生殖系統,包括沖、任奇經,其病為月經不調,不孕,小產。
13.肝經循行部位:常見者,為脅肋、少腹脹痛,頸側、腋下瘰癧,偏疝墜痛。
14.與膽為表裡:肝熱為口苦,肝虛為膽怯。15.與腎心相生:①為水不生木,由腎陰虛而後出現肝虛證;②為木不生火,由肝臟氣血虛而後出現心虛證。16.與脾肺相剋;①為木克土,先有肝氣旺,後見脾胃證,②為金克木,先有肺氣盛,後見肝證。
附:膽(與肝為表裡,常與肝證錯雜出現) 1.司相火:①火逆為頭脹,目赤,咽干,口苦,夢遺。(一般亦稱肝火)②火衰為吞酸、反惡。
2.性剛:為惱怒、發狂。(亦稱肝火)
3.決斷所出:虛則為膽怯,善恐易驚,卧不安。
4.主半表半里:為寒熱往來。(風寒傳入及肝臟氣血不和,均能出現)
5.經絡循行部位:常見者,為暴聾、耳熱。【按】肝膽發病,以肝為主體。《內經》上說:「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又:「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這是指肝病用藥的原則。肝臟病變主要是血和氣兩個方面,血虛、血滯、氣逆、氣鬱等,不僅引起本身發病,也能影響各組織功能異常及其他內臟為病。故治療肝病應著重補血、和血,調氣,再從其病因及特殊現象,使用清肝、溫肝,鎮肝等法。
1.補血:如歸身、白芍、首烏、阿膠、潼沙苑、菟絲子。
2.和血:包括活血,如當歸、川芎、赤芍、丹參、雞血藤。進一步即為行血祛瘀,如紅花、桃仁、澤蘭、茺蔚子。
3.理氣:如鬱金、香櫞、白蒺藜、金鈴子、橘葉、路路通、玫瑰花、蘇羅子、柴胡,青皮、枳殼、香附、延胡、沉香。
4.清肝:如丹皮、黃芩、山梔、夏枯草、青黛、牛黃。進一步為瀉肝,如龍膽草、蘆薈。(清膽同)
5.溫肝:如肉桂、仙靈脾、艾葉。(溫膽是助其升發之氣,與此意義不同)
6.鎮肝:包括潛陽,如菊花、鉤藤、天麻、桑葉、牡蠣。進一步為熄風,如龜版、鱉甲、玳瑁、羚羊角、珍珠母、淡菜、蠍尾。
以上是肝臟發病的一般用藥(以下諸臟同)。所有肝膽證狀,均可適當地在這基礎上加入主治藥物,如:
1.目赤:青葙子、密檬花、木賊草、菊花。
2.目糊雀盲:羊肝、菊花、石斛、枸杞子。
3.瘰癧:海藻,昆布、山慈姑。
4.癥瘕痃癖:三棱、莪術。
5.疝氣:荔子核、橘核、小苘香。
6.拘攣:木瓜、懷牛膝、續斷。
7.月經過多;烏賊骨、血餘炭、樗皮炭、陳棕皮、側柏葉,炮姜炭。
二、心(附:心包絡) 1.心生血:血虛為面色不華,少氣。
2.主脈:①心氣不足,為脈象細弱結代。②血行障礙,為左胸痛,不得息,手臂酸痛麻木。
3.司君火:①火旺為心煩,發狂;②火衰或受寒而陽氣內郁,為心痛,面青氣冷,手足青至節。
4.藏神;①血虛而神不安,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②熱邪侵擾,為昏迷儼語。
5.開竅於舌:①火旺為舌尖紅刺,重舌。②風痰阻絡,為舌強,語蹇。
6.汗為心液:為多汗。
了.心經循行部位:常見者,為手心熱,手臂攣急疼痛。
8.與小腸為表裡:心熱為鬲腸不便。
9.與肺為君相:為營衛不利,胸悶,氣促。
10.與肝脾相生:①為木不生火,先有肝血虛,繼而出現心氣衰弱證;②為火不生土,先有心陽虛,繼而出現脾不健運證。
11.與肺腎相剋:①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繼而出現肺失清肅證;②為水克火,先有腎寒,繼而出現心陽虛證。
附:心包絡(心臟實證多為包絡受邪) 【按】《內經》上說:「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又:「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補之,酸瀉之」。這是治療心病用藥的原則。心生血,血行脈中,心主火,火即心陽,凡血虛和陽氣太亢,不足,均能影響血液循行,致功能失常。故心病治法,以和血及清火、通陽為主。
1.和血:包括補心,葯如生地、麥冬、炙甘草、當歸、龍眼肉、丹參、三七、藏紅花、琥珀、血竭。
2.清火:包括瀉心,如黃連、山梔、連翹、竹葉、燈芯、蓮子青心。
3.通陽;如人蔘、桂枝、遠志、益智仁、紫石英。
其他心的證狀。均可適當地在這基礎上加入主治藥物,如:
1.心悸、失眠:酸棗仁、柏子仁、茯神、龍齒、合歡花、硃砂。(即安神)
2.神昏、發狂:犀角、菖蒲。(即開竅)
3.多汗:浮小麥、碧桃干、糯稻根。
4.胸痹:薤白、鬱金、瓜蔞。
三、脾 1.司中氣:①氣虛為倦怠無力,懶言,嗜卧。行動氣短;②氣滯為脘腹脹滿。
2.主運化:中陽不運,為食後艱化,脹滿。
3.性升:①清陽不振為眩暈;②中氣下陷為脫肛,小腹脹墜。
4.惡濕:①濕阻為目胞腫,腹脹,泄瀉,黃疸。②濕停成水,漬於肌膚為浮腫,下注為腳氣。
5.統血:為大便血,婦科崩漏。
6.主肌肉:為消瘦,腘肉脫。
7.主四肢:為沉困無力。
8.開竅於口舌;①濕阻為口淡,口膩,舌胖,舌苔厚。②濕熱內蘊為口甘,口臭,口舌生瘡生疳。
9.其華在唇:①脾虛為唇白;②脾熱為唇絳,唇裂。
10.後天之本:為食呆不化,泄瀉不止。(小兒營養不足,體弱多病,稱為後天失調;久病不能進食,稱為後天絕)
11.經絡循行部位:常見者,為髀痛。
12.與胃為表裡:脾不為胃行其津液,為大便難。
13.與心肺相生:①為火不生土,先有心陽虛,而後出現脾虛證;③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後出現肺虛證。
14.與肝腎相剋:①為木克土,先有肝氣,而後出現脾不健運證;②土克水,先有脾實,而後出現腎虛證。
【按】《內經》上說:「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又:「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這是治療脾病用藥的原則。脾主中氣,體陰而用陽,陽氣不運,最易濕阻,治法以溫陽、益氣及調中、化濕為主。
1.溫陽:如乾薑。
2.益氣:即補中,如黃芪,党參、白朮,山藥、扁豆、紅棗。
3.調中:如木香、藿梗、蘇梗、砂仁、檀香。
4.化濕:如蒼朮、厚朴、草果、半夏、陳皮、佛手、茯苓、苡仁。
其他脾的證狀,可適當地在這基礎上加入主治藥物,如:
1.泄瀉:炮姜、肉果。
2.水腫:大腹皮、冬瓜皮、澤瀉、車前、生薑皮。
3.黃疸:茵陳。
4.腳氣:木瓜、檳榔。
5.便血、崩漏:阿膠、地榆、側柏葉、灶心土。
6.脫肛:升麻、柴胡。(即升提)
四、肺 1.肺主氣:①氣虛為呼吸短促,音低;②氣壅為喘呼、胸悶。
2.布津液:為口乾,皮膚枯燥,痿躄。
3.司肅降:①氣逆為咳嗽,氣喘。②傷絡為吐血。
4.主皮毛;為多汗,易感冒。
5.開竅於鼻:為不聞香臭,流涕,鼻淵,鼻扇。
6.喉為肺系:①肺虛為失音。②受寒為喉癢、音嘎。⑤受熱為喉痛紅腫。④痰阻為喉如拽鋸,哮喘。
7.上氣海:氣滯為胸悶、胸痛。
8.水之上源:肺閉為小便不利。
9.肺經循行部位:常見者,為缺盆中痛,肩胛連手臂痛。
10.與大腸為表裡:肺津不布,為大便困難。
11.與脾腎相生:①為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後出現肺虛證;③為金不生水,先有肺虛,而後出現腎陰不足證。
12.與肝心相剋:①為金克術,先有肺實,而後出現肝氣鬱滯證;③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而後出現肺熱證。
(按)《內經》上說:「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這是治療肺病用藥的原則。肺的作用在氣,氣和則外護皮毛,內司清肅,津液輸布,呼吸調勻,所以補氣、肅氣和生津為肺的主治。由於皮毛不固,外邪侵襲,容易引起咳痰,故宣肺、清肺和止咳化痰亦占重要治法。
1.補氣:葯如黃芪、人蔘、山藥、冬蟲草。
2.肅氣:如蘇子、白前、旋復花。
3.生津:即潤肺,如北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燕窩、銀耳,阿膠、梨膏。
4.宣肺:如麻黃、紫蘇、荊芥、防風、桔梗。
5.清肺:桑葉、菊花、黃芩、蔞皮,石膏、桑皮。
6.止咳化痰:如牛蒡、前胡、紫菀、款冬、杏仁,貝母、馬兜鈴、天竺黃、竹瀝、枇杷葉,地枯蘿、海蛤殼、荸薺、海蛇、半夏、陳皮、白石英、海浮石、制南星、白果。進一步逐痰如白芥子、葶藶子、皂角、青礞石。
其他肺的證狀,均可適當地在這基礎上加入主治藥物,如:
1.鼻塞流涕:辛夷、蒼耳子、白芷、藁本。
2.咯血:側柏葉、茜草、山茶花、早蓮草、藕節、丹皮、仙鶴草、茅根。
3.失音:風凰衣、玉蝴蝶、蟬衣、胖大海。
4.咽痛紅腫:玄參、山豆根、射干、馬勃、掛金燈、藏青果。
五、腎(附:膀胱、三焦) 1.腎為水火之臟:①水指腎陰,陰虛為潮熱,骨蒸,腰酸,膝耎。②火即命門之火,指腎陽,陽虛為畏寒,手足清冷。
2.藏精:為遺精、滑精。
3.主作強、技巧:為腰酸,脊不能舉,迷惑善忘。
4.性寒:為晝寒,厥逆。
5.主納氣:為喘促,呼多吸少。
6.主骨髓:為骨痿行立無力。(齒為骨之餘,為齒浮而長,腦為髓海,為頭眩空鳴)
7.開竅於耳:為耳鳴、耳聾。
8.其華在發;為發脫。
9.腰為腎府:①陰虛為腰酸;②陽虛為腰背冷。
10.司二便:為泄瀉,遺尿,尿頻。
11.為先天:指男子生殖系統,為陽痿、精冷、無子。(小兒體弱多病,稱為先天不足;女子雖以肝為先天,與腎亦有關係)
12.腎經循行部位:常見者,為腰、背、下勝沉重疼痛。
13.與膀胱為表裡:氣化不及,為小便不利。
14.與肝肺相生:①為水不生木,先有腎陰虛,而後出現肝血不足證;②為金不生水,先有肺虛,而後出現腎陰不足證。
15.與心脾相剋:①為水克火,先有腎寒,而後出現心陽虛證;②為土克水,先有脾實,而後出現腎虛證。
附:膀胱(與腎為表裡) 1.水府:①不利為癃;②不約為遺尿,頻數,尿有餘瀝。③有熱為尿黃赤,尿血,尿道澀痛。
2.氣化能出:腎虛氣化不及,為小便不利。
附:三焦(上連肺,下屬腎)
1.司決瀆:指水道,不利為水腫。
2.主行氣:為脹滿。【按】《內經》上說:「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又:「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這是治療腎病的用藥法則。腎分陰陽,功能是統一的,且多出現相對的偏盛偏衰,故治法以滋腎和溫腎為主。但不能絕對分開,尤其是補陽常在補陰的基礎上進行。膀胱、三焦屬腑,以通利為主,必要時通過命門來治療,所謂氣化。
1.滋腎:一般所說陰虧,多指腎陰,故滋腎亦稱養陰.葯如生地、熟地、山萸、黃精、龜版、枸杞子、女貞子、潼沙苑、桑椹子、淡菜、牛骨髓、豬脊髓、魚鰾膠、鱉甲膠。
2.溫腎:一般所說陽虛,多指腎陽,故溫腎亦稱扶陽,如附子、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紙、益智仁、仙茅、胡蘆巴。
3.利膀胱:部通小便,如茯苓、赤苓、豬苓、澤瀉、車前子、冬瓜皮、木通、通草、蟋蟀。
4.通三焦:即行氣法,如木香、香附、厚朴。
其他腎的證狀和膀胱、三焦的證狀,均可適當地在這基礎上加入主治藥物,如:
1.潮熱骨蒸:地骨皮、白薇、銀柴胡。
2.腰痛膝耎:杜仲、續斷、狗脊、懷牛膝、木瓜。
3.耳鳴耳聾:磁石、核桃肉、黑芝麻。
4.氣喘:蛤蚧尾、五味子。
5.遺精:桑螵蛸、金櫻子、蓮須、芡實、煅龍骨。
6、陽萎:海狗腎、仙靈脾、鎖陽、蠶蛾、海馬、蛇床子、韭子。
7.小便不禁;復盆子、五味子、蠶繭。
六、胃(附:小腸、大腸) 1.水谷之海:為食慾減退,作脹。
2.宜和降:為泛惡,嘔吐,呃逆,暖氣,中脘痛。
3.為陽土:為嘈雜,口渴引飲,消谷善飢,口臭。
4.胃經循行部位:常見者,為牙齦腫痛。
5.與脾為表裡:脾弱為消化不良。
附:小腸(與胃同為傳化之腑) 1.主化物:為消化不良,腹脹,繞臍痛,腸鳴,失氣。
2.為火府:①受寒為寒疝腹痛;②蘊熱為便秘、口糜。
3.與心為表裡;有熱為胸悶心煩。
附:大腸(與胃同為傳化之腑) 1.主傳導:為便秘、泄瀉。
2.司魄門:指肛門,為痔瘡、便血。
3.與肺為表裡:便秘而胸膈滿悶。
(按)胃與大小腸均傳導化物而不藏,故治法主要和胃、疏腸。但胃為陽土,熱證較多,熱又易傷津液,同時大腸不固則大便泄瀉,故清胃、生津和固腸亦為重要治法。
1.和胃:葯如藿香、豆蔻、枳殼、半夏、陳皮、佛手。
2.清胃:如石膏、知母、滑石、黃芩、蘆根、竹茹。(挾濕為濕熱,與化濕葯如厚朴、半夏等同用,稱為清化)
3.生津:如石斛、天花粉、麥冬、玉竹。
4疏腸:即通大便,包括潤腸如麻仁、瓜蔞仁、柏子仁、郁李仁;瀉下如大黃、玄明粉、番瀉葉;寒秘、虛秘用蓯蓉、硫黃、巴豆,稱為溫下法;瀉水用商陸、甘遂、芫花、大戟。
6.固腸:即止瀉法,寒瀉如煨姜、益智仁、肉果;熱瀉如黃連、白頭翁、秦皮;久瀉不止用禹餘糧、赤石脂、訶子、石榴皮,稱為固澀法。
其他胃和大小腸的證狀,可適當地在這基礎上加入主治藥物,如:
1.嘔吐:黃連、半夏、枳實、竹茹、吳萸、生薑。(用時須配台)
2.呃逆:丁香、柿蒂、刀豆子。
3.傷食:六神曲、山查、萊菔子、焦稻芽、谷芽、麥芽。
4.里急後重:木香、檳榔、赤白芍。
5.便血:槐花、地榆、側柏葉、赤豆。
推薦閱讀:
※【WCLC 2016】謝聰穎教授:肺癌的早期診斷
※你所在的系或者大學的世界頂級教授的簡歷是什麼樣?
※謝強教授:左西孟旦在心力衰竭中的應用
※西南大學喻遂生教授訪談錄
※陳建明教授複發性流產群答疑錄之環孢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