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獲肯定

9月10日第二屆全國全域旅遊推進會召開,全國多個地方紛紛提出要全面踐行全域旅遊發展理念,以此推動當地旅遊業的新一輪發展。其中,五種典型全域旅遊發展經驗和做法獲得了與會代表的充分肯定。

這5種典型發展模式包括:一是龍頭景區帶動型。依託龍頭景區作為吸引核和動力源,按照發展全域旅遊的要求,圍繞龍頭景區部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旅遊產品和景區,調整各部門服務旅遊、優化環境的職責,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工作機制,推進「景城一體化發展」。以龍頭景區帶動地方旅遊業一體化發展,以龍頭景區推動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以龍頭景區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其典型代表有湖南張家界、四川都江堰。二是城市全域輻射型。以城市旅遊目的地為主體,依託旅遊城市知名旅遊品牌、優質的旅遊產品、便利的旅遊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務,以都市旅遊輻射帶動全域旅遊,推動旅遊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促進城鄉旅遊互動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互補、優勢互動的城鄉旅遊大市場。按照「旅遊引領、融合發展、共建共享、提升價值」的思路,推動旅遊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保規劃等「多規合一」,以旅遊引領新型城鎮化。其典型代表有遼寧大連、福建廈門等地。三是全域景區發展型。把整個區域看作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管理和營銷。按照全地域覆蓋、全資源整合、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的原則,深入開展全域旅遊建設,推進旅遊城鎮、旅遊村落、風景庭院、風景園區、風景廠礦、風景道等建設,實現「處處是景、時時見景」的城鄉旅遊風貌。其典型代表有浙江桐廬、河南欒川、寧夏中衛等地。四是特色資源驅動型。以區域內普遍存在的高品質自然及人文旅遊資源為基礎,推動自然資源與民族文化資源相結合,與大眾健康、文化、科技、體育等相關產業共生共榮,謀劃一批健康養生、避暑休閑、度假療養、山地體育、汽車露營等旅遊新業態,帶動區域旅遊業發展,形成特色旅遊目的地。其典型代表有重慶武隆、雲南撫仙湖、貴州花溪等。五是產業深度融合型。以「旅遊+」和「+旅遊」為途徑,大力推進旅遊業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以及與文化、商貿、科教、體育、宗教、養生、教育、科研等行業的深度融合,規劃開發出一批文化休閑、生態觀光、商務會展、休閑度假、鄉村旅遊等跨界產品,推動全域旅遊要素深度整合,進一步提升區域旅遊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其典型代表有南京江寧、北京昌平。國家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一年多的實踐和推進,全域旅遊的內涵與外延正在不斷豐富和拓展,全國各地也在為積極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提供新思路、新舉措,已經形成上下協同、全面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極大地推動了旅遊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旅遊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得到了進一步體現。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旅行?
天津薊縣旅遊官網——薊州國家A級旅遊景區名錄
自駕川藏南線上要注意哪些問題?
「台旅遊不可做十件事」反映部分人不喜陸客
奇險靈秀--崆峒山(旅遊覽勝)

TAG:旅遊 | 發展 | 發展模式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