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改革:漢朝晁錯削蕃令與主父偃推恩令

古代改革:漢朝晁錯削蕃令與主父偃推恩令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皇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晁錯身為太子家臣卻隨之顯貴,他不斷上書景帝,以實現自己「削諸侯」的主張,解決日益嚴重的諸侯割據問題。晁錯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在策略上,他主張「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景帝聽從,引起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諸侯王們的不滿,於是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之亂開始了。七國諸侯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借口叛亂,欲奪天下,景帝在袁盎等眾臣的壓迫下,誘晁錯上朝,即押出腰斬。但晁錯死後,七國之亂不但沒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佔領了不少土地。景帝無可奈何,只得派大將周亞夫、竇嬰鎮壓,前後三個月即平定七國之亂。

當初晁錯父見兒子更改法令,得罪諸侯,特地來京城質問他:「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上骨肉,口語多怨,公何為也?」晁錯不以父親的話為然,大義凜然地回答老爸七個字:「為國家穩固而已。」他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將來的下場,而覺得一切理所當然,絕望的晁父只能感嘆:「劉氏安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然後服毒自盡。

事先晁錯自己毫不知情,還在處理政務,忽然被人拖出東門斬首,死時五十四歲。

「推恩令」,又稱雨露均沾法,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更為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分別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更小的侯國,達到分化、削弱大諸侯國勢力的效果。

西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嚴重威脅著漢朝的中央集權。因此元朔二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

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這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

最簡單來說,「削藩策」是明著昭告天下,要削弱諸侯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所有諸侯的不滿而「推恩令」好比糖衣炮彈,表面上是讓諸侯的所有子嗣都能夠有機會成為藩王,而實際上是使諸侯的領土分散縮小,從而達到削弱其力量的木的、兩者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是後者明顯比前者高明許多。推恩令得到了不少不是長子的諸侯子嗣的支持,也沒有引起像是七國之亂那樣的大的戰亂。

推薦閱讀:

古代影壁牆的寓意
古代6位牛人,消失的很突然,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一人貌似穿越了
論杜甫的隱逸思想 - 詩詞 - 中國古代文學 - 北大中文論壇 www.pkucn.com...
什麼是中國(3)【古代城市篇】
河邊  古代山水

TAG:古代 | 改革 | 漢朝 | 推恩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