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抽象繪畫 您讀懂了嗎

抽象繪畫您讀懂了嗎

陳瑞清

抽象繪畫,到底給了人什麼?你看到了什麼?不少人一直覺得抽象繪畫是個謎。無論怎樣努力,還是處於一種費解、懷疑、否定、一知半解者居多。假如它們的確毫無價值可言的話,它究竟為何物,為什麼會影響了幾個世紀?為什麼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會受到人們的那樣青睞?這裡,我也來談談對抽象繪畫作品的理解。

20世紀的抽象繪畫從開始出現到形成主流陣勢持續了近半個世紀。世界美術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畫是俄國的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1866-1944)。康定斯基為什麼要畫抽象畫呢?據記載與他的一段特殊經歷有關:一天傍晚,他畫完速寫,一路沉思回到家裡,當他打開工作室的門時,忽然遇到了一幅難以形容的、熾熱的美妙的圖畫。他吃驚得手舞足蹈地站住,凝視著它。除了形式個色彩,他什麼都沒看見,內容也完全不可理解。最後他走近了一些,才認清了它究竟是什麼,原來是他自己的繪畫,它歪斜地靠在牆邊上……這一特殊的經歷使他茅塞頓開,他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繪畫不需要有什麼客觀的東西和客觀物體的描繪,而且這些東西對他的繪畫是有害的。為什麼繪畫一定非要有具體的形象呢?沒有具體的形象不是同樣可以打動人嗎?從此,康定斯基開始了他的抽象「實驗」。

在美術史中,將前人從未有過的創作方法統稱為「實驗」,這顯然是從科學領域借來的概念,用於專指那些在美術領域的開拓者。康定斯基既是一位抽象繪畫的開拓者又是一位抽象繪畫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他對同代的德勞奈、米羅、克利、波菊尼和後來的波洛克、羅斯克等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他被後人稱為抽象主義繪畫之父。

康定斯基改變了人們的視覺,這是個劃時代的貢獻。但是他最初的成功採取了許多並不與藝術創作直接有關的做法。在當時,藝術家參與今日所謂的策劃,讓自己的創作得到承認,很容易引起批評與反感,會被斥為市儈。所以康定斯基深謀遠慮不露聲色地悄悄行動著。他看到現有的繪畫方式無法表達他內心的感受,他需要的是一種純繪畫,看時應像聽音樂一樣具流動性。當繪畫從具象走向抽象,光靠繪畫本身是不能為大家接受的。新的畫風應該有新的欣賞標準。這時候理論與創作就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他說:「一張紙上蓋滿按照某種次序排列的色彩與線條,在不懂的人的眼裡,等於是一張白紙。」他必須說出這麼一幅作品創作的緣由。

展覽會以後立刻招來批評界的許多指責,這沒有出乎康定斯基的意料。他在展覽會過後一個月,在柏林《暴風雨》雜誌社畫廊組織了第二次集會,在會上進行交鋒爭論。那時康定斯基已經小有名氣,又得到文藝界其他領域的名流如法國詩人阿波利奈爾、義大利作家馬里內蒂、法國詩人、小說家桑德拉爾、法國畫家萊歇的支持。康定斯基為抽象藝術所做的一切,終於水到渠成。同一年他正式朝非具象作品的方向前進。從此以後,抽象的標準也成為藝術欣賞的一種標準

何謂抽象美?提起這個辭彙,我就想到了現代詩歌、朦朧詩歌的那種意境之美。詩歌本身就是抽象藝術的典型代表,而抽象繪畫的創作原始的一種衝動感覺可以說與詩歌的那種朦朧感覺就有一種異曲同工之妙。人們都說藝術是相通的,此話不假。抽象繪畫作品中所要表達的畫家那種情感、價值、理念,有時就像音樂作品中的旋律、節奏、和聲等一樣,不時洶湧澎湃、驚濤駭浪,不時水平如鏡、一馬平川。寫實手法注重的是物象造型的精神刻畫,而抽象繪畫更注重的是一種心境的感受,造型不會限定在具體的物象的形態上,而是常常採用幾何形狀、色彩的塊面、線條的組合,又彷彿音樂會上採用「鍋碗瓢羹」當作樂器來演奏一樣,雖然簡單,但是很和諧,在變化中求得統一,在統一中有變化。點、線、面、黑、白、灰既是符號又是語言,也是表演的器樂,在審美原則的框架內,通過密與疏的排列、聚與散的組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每一幅畫面都是畫家情感的寄託,都是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保羅克利作品

學生作品 沉思(戴書11歲畫)


推薦閱讀:

繪畫超逼真
浪漫藝術家Ed Tadiello的繪畫欣賞
零基礎學繪畫-彩鉛《晨雨中的玫瑰花》
他用繪畫守住了一代王族的風骨
百年巨匠:于非闇筆下「富麗堂皇」的工筆花鳥

TAG:繪畫 | 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