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關於計量經濟學

當初一個舍友來自西部地區,從沒學過計量(OLS都沒學過)。但畢業論文老闆要求用數據說話,發愁。我於心不忍,告訴她:我每天晚上自習回來,睡覺前花10分鐘給你講解一下STATA的操作和出來的各項結果意義。第一天,我講了OLS。畫了一張散點圖和一根直線,用了1分鐘就讓她完全理解了OLS的精髓,這是用來幹啥的。後面9分鐘講解了STATA的操作和OLS的各種變種。結果只一個星期,講完五種方法(下面會介紹),她信心大增。後來一下子發了好幾篇CSSCI,計量做的天花亂墜,讓人誤以為是一個大師。畢業論文也順利通過。她說我的方法是當今世界上最快的計量速成法。她說,以後有時間要好好看看計量書,打打基礎。我推薦她讀伍德里奇的那本現代觀點。但她論文發表了好多篇,至今還沒看那本書。問其原因:「看了一下OLS,跟你講的沒啥區別,就是多了些推導。那些推導看不看都不影響我用軟體。現在沒空看,先發論文再說。」

我笑其太浮躁。但後來想想,這種學習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或許適合一部分人群。因此有必要寫出來讓這部分人群都有所收穫,不會因為發不了CSSCI而擔憂,不會因為畢業論文不會做計量而擔憂。因此有了本文。你是不是屬於這樣的人群?請看下面:

本文的目標人群:

1、不懂計量的人;

2、想學計量卻苦於缺乏時間的人;

3、想學計量卻看不懂、推導不了那些恐怖矩陣的人,也就是不想看推導過程,也想發論文的人。

4、不想看計量書,卻想寫計量論文,發幾篇CSSCI,儘快畢業的人。

5、所有想速成的人。

但是目標人群一定要能看懂STATA軟體操作手冊的人(或者其他軟體操作手冊)。如果你不認得手冊上的字,不要來告訴我。我也不認得。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懂STATA、EVIEWS的人給你講解一下,那麼你看不懂手冊也無所謂。

本文的目標:不看計量推導、不看計量書籍就能發計量論文,而且是大規模批量生產計量論文,甚至是發經濟研究和管理世界。

目標能否實現:取決於你能否掌握本黑客教程的內容,能否閱讀軟體手冊。

申明:不是教你如何抄襲作弊,而是教你寫計量論文的方法和捷徑。

目錄

一、計量論文的兩大要點是什麼?

二、如何判斷計量論文的水平高低?

三、做計量的「大殺器」有哪些?

四、瞎倒騰計量的秘訣

五、大規模發CSSCI的建議

一、計量論文的兩大要點是什麼?

1、計量模型的建立(就是那個方程,表達什麼經濟含義要知道);

2、模型中的係數如何估計出來(關鍵在於估計方法的選擇)。

第1個要點涉及你論文主題。你一般要想用數據檢驗某種經濟關係,根據這種經濟關係來建立計量模型。如果你不知道要檢驗什麼經濟關係,那我勸你就此打住。你發不了經濟研究了。

第2個要點。千萬種方法的出現,目的都是要把那個係數給估計出來。不同估計方法的估計效果好壞,就是根據各種統計量來判斷。如果能選擇一種最合適你數據的估計方法,那麼這論文基本就成了。

二、如何判斷計量論文的水平高低?

掌握了上面兩個要點,只是說你能寫出一篇計量論文,並不是說能寫出一篇高水平的論文。水平的高低在於你處理這兩個要點時水平的高低。下面仔細講解。

如果只是為了寫計量論文,只需要「知其然」即可。沒有人會因為不會推導OLS估計量而對軟體裡面出來的結果不知所措。這條途徑,最快捷的走法是找一個懂的人,把結果裡面的各種東西所表示的意思給你講一遍,每個東西要注意什麼。基本就可以了。在一般的CSSCI上發表論文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找不到人,就看STATA的手冊,裡面的例子會講解每個指標參數統計量的含義。這樣慢一點,但效果很好,而且也能成為STATA專家。STATA手冊比高級計量教材看起來輕鬆多了,就是告訴你怎麼操作軟體,然後得到什麼結果的。

計量論文中的估計問題,最關鍵的事情,不是能推導估計量,而是在STATA裡面選擇一個「合適」的方法估計出來。然後解釋結果的經濟意義。而計量水平的高低,不在於方法的複雜性,而在於方法的合適程度。因此高水平的計量論文,不必要求作者掌握高深的計量推導,而在於「選擇」的技巧。每種計量方法,都有優劣。所謂用人之長,容人之短。水平高的人,能夠選擇以其之長,攻它之短。同時又能隱藏計量方法內在的拙劣。

其實,計量論文的水平主要決定於論文的主題的重要性。這個話題大家都很關心,就很重要,發表就很容易。所以,你會發現國際頂級期刊上一些計量論文所用的方法很簡單。這些論文能發表,主要是他討論的問題很重要(這涉及第一個要點),採用的方法即使有缺陷,也無傷大雅。如果問題不是非常重要,只是有新意,但是估計方法比較合適,也能發一個中上等期刊。如果問題屬於雞毛蒜皮之類,那就只能訴諸於超級複雜的計量方法,祈求審稿人看論文時,方法還沒看完就已經累得半死,再也沒有心情來思考你的問題的重要性,然後也能通過了。

三、做計量的「大殺器」有哪些?

所謂的大殺器,不是指超級複雜的計量方法,而是指這種東西一旦用起來,一般不會有人來攻擊。所謂的一招斃命,斃了審稿人的命。計量方法很多,可以說滿天飛。但是,真正有價值的方法,被人公認為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方法(就是所謂的「大殺器」),只有5種。並不是你所看到的所有的方法都有人信。這點大部分初學計量的人都不會意識到。看到書上介紹一個方法,就認為這是一個好方法。其實不是。書上很多方法的介紹,僅僅是出於理論推演的需要,並不是實際研究中都能用的。你如果查閱一下國際上關於經驗研究類的論文,會發現大部分論文所用方法無非是:

1、簡單回歸;

2、工具變數回歸;

3、面板固定效應回歸;

4、差分再差分回歸(difference in differnece);

5、狂忒二回歸(Quantile)。

大殺器就這幾種,破綻最少,公認度最高,使用最廣泛。真是所謂的老少皆宜、童叟無欺。其他的方法都不會更好,只會招致更多的破綻。你在STATA裡面還可以看到無數的其他方法,例如GMM、多層次分析法等。這個GMM實在是一個沒有用的忽悠,他還分為diffGMM和系統GMM。其關鍵思想是當你找不到工具變數時,用滯後項來做工具變數。結果你會發現令人崩潰的情況:不同滯後變數的階數,嚴重影響你的結果,更令人崩潰的是,一些判斷估計結果優劣的指標會失靈。這完全是胡搞!這GMM的唯一價值在於理論價值,而不在於實踐價值。你如果要玩計量,你就可以在GMM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玩計量的方法後面講)。

有人會問:簡單回歸會不會太簡單?我只能說你真逗。STATA裡面那麼多選項,你加就是了。什麼異方差、什麼序列相關,一大堆儘管加。如果你實在無法確定是否有異方差和序列相關,那就把選項都加上。反正如果沒有異方差,結果是一樣的。有異方差,軟體就自動給你糾正了。這不很爽嘛。如果樣本太少,你還能加一個選項:bootstrap來估計方差。你看爽不爽!bootstrap就是自己提靴子的方法。自己把腳抬起來扛在肩上走路,就這麼牛。這個bootstrap就是用30個樣本能做到30萬樣本那樣的效果。有吸引力吧。你說這個簡單回歸簡單還是不簡單!很簡單,就是加選項。可是,要理論推導,就不簡單了。我估計國內能推導的沒幾個人。經濟研究上論文作者,最多只有5%的人能推導,而且大部分是海龜。所以,你不需要會推導,也能把計量做的天花亂墜。

工具變數(IV)回歸,這不用說了,有內生性變數,就用這個吧。一旦有內生性變數,你的估計就有問題了。國際審稿人會拼了老命整死你。國內審稿人大部分不懂這東西(除了經濟研究這類刊物的部分審稿人以外)。工具變數的選擇只要掌握一個關鍵點就行:找一個和內生性變數有數據相關的,但是沒有因果關係的東西,這就是你的IV了。例如貿易量如果是內生的,那麼你找地理距離作為IV。北京到紐約的距離,那是自然形成的,沒人認為是由貿易量導致的,這就是沒有因果關係。但是你會發現兩者在數據上具有相關性。這就很好。這種數據相關性越強,IV的效果就越好。就這麼一段話,IV變數回歸就講完了。在STATA裡面,你直接把原回歸方程寫出來,然後把IV填進去就可以了,回車就得到你的結果。關鍵是你不一定能找到這樣的工具變數。你能找到,這個工具也不大能用。不過要注意,IV不靈不代表你不能發表。經濟研究上還不是發了一大堆這樣的論文。所以,你只要找到一個IV,效果不是差的太離譜,一般都能發。當然不能發國際一流了。國內是沒問題。國內審稿人沒人會重複你的結果看看是否有問題,因此你說這個IV效果已經是最好的了,世界上還找不到第二個比這個更好的了,審稿人也沒的話說。就發表唄!如果審稿人說,另外一個IV效果可能要比你的好。那你就採納他的建議用他的IV(儘管他的建議會更差),然後感謝他一下。第二次審稿,難道他還會說自己上次是胡說八道???所以就發表了,哈哈哈哈!

有人又會問:面板不是還有個隨機效應嘛?我只能說,你是看過書的人,所以才知道隨機效應。其實隨機效應壓根就沒什麼用處。有人信誓旦旦說可以用hausman來檢驗。我只能告訴你,這檢驗壓根就不可靠。可靠也是理論上可靠,實踐上根本沒人信。當然中國人都信,不信的都是美國歐洲這樣的計量經濟學家。你難道不知道hausman還會出現負值!做過這個檢驗的人都很頭疼這個負值,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如果看看一些高手的建議,或者一些書籍,你就會發現,最權威的建議就是:當你無法判斷該用固定效應還是隨機效應的時候,選擇固定效應更可靠。隨機效應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做,但是固定效應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做。所以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差分再差分,是固定效應的一個變種,在估計某個事件發生帶來的效應時最有用的方法,特簡單,看看STATA手冊就明白了。狂忒二回歸(Quantile)是一般均值回歸的一個推廣。看名字挺嚇人,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知道OLS是一個均值回歸,那類推就可以知道1/2分位數回歸。你知道的,正態分布下,均值就是1/2分位數的地方。均值回歸就是1/2分位數回歸。知道了1/2回歸,你自然知道1/4和3/4分位數回歸了。如果還不懂,翻開伍德里奇的書,講到簡單OLS回歸時,我記得有一個圖,上面對不同位置的x位置畫了不同的正態分布密度函數(第2版是figure 2.1,pp26,見下面)。如果是異方差問題,那麼不同x位置的正太分布圖的方差就有變化。這個圖上註明了預測值是E(Y|X),就是Y的條件期望,就是那根回歸預測直線啦。在正態分布下就是Y的密度函數的中心點的連線,就是1/2分位數點的連線。如果那條預測線畫在密度函數的1/4和3/4分位數點上,那麼預測結果就不是Y的均值(在非正態下可能是均值),而是1/4和3/4分位數點的預測值。這下明白狂忒二回歸了吧。分位數回歸就是看看那根預測直線在不同的分位數點上有什麼結果,得到什麼樣的回歸係數。通常的OLS預測直線,僅僅是一個特例而已。進一步推廣,可以推廣到任意分位數點回歸的情況。道理一樣。

伍德里奇《計量經濟學導論——現代觀點》的圖2.1(解釋Quantile回歸的意義)

不過要注意,大殺器要用對。有內生性變數,你就不要用簡單回歸了,你得用IV回歸。這幾種大殺器的精髓一領會,基本上其他東西就難不倒你了。就是STATA裡面的選項多選幾個或者少選幾個的問題。你所要做的就是在STATA裡面打鉤、設置參數。對付一般的CSSCI論文,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如果你提了一個大家很感興趣的問題,就是一個重要問題,那麼用用IV,或者固定面板,發個經濟研究基本沒問題。如果你的問題不是很重要,還想發經濟研究,那你就要簡單問題複雜化。上面大殺器能解決的問題,你就用更不可靠的方法但更複雜的方法去解決吧。大家用開源軟體就會知道,一般開源軟體會有一個穩定版本,功能比較少,效果很穩定,能滿足你日常幾乎所有的需求。還有一個開發版本,專門給那些吃飽了撐著沒事幹的人倒騰的版本,因為是開發版本,所以很不穩定,經常會出錯、崩潰。不過能倒騰的人不怕崩潰,崩潰了能自己修。你要是想倒騰,接著往下看吧。

四、瞎倒騰計量的秘訣

瞎倒騰有兩種水平,第一種是低水平,第二種,那你也猜到了,就是高水平瞎倒騰。

低水平瞎倒騰,就是大殺器不夠過癮,要用攝人魂魄、但容易走火入魔的計量方法達到發表經濟研究的目的。例如,沒事弄弄協整,搞一把單位根檢驗之類的。聽起來頭頭是道,其實都是杞人憂天。你想想,要是有協整,時間序列你根本不用著急。要是沒有協整,你著急也沒用。那你還協整個啥!面板來說,你有協整,也沒有一個較好的估計方法,期刊上不是還有很多人在用固定效應OLS,或者是加點滯後滯前項變成一個固定效應動態OLS來估計非平穩面板嘛。面板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一個公認的可靠的協整向量估計方法,否則STATA這樣的軟體早就提供按鈕了(STATA和EVIEW現在只有協整的檢驗方法,不是協整向量的估計)。既然沒有公認可靠的方法,你急啥!

其實,協整這玩意,最大的價值也在於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幾乎沒有。當年格蘭傑發表協整思想,說如果變數不平穩,在沒有協整關係的情況下,前人回歸都不可靠。這話把大家嚇個半死。驚魂未定時格蘭傑又說,在協整情況下沒問題,大部分論文中的經濟變數都有協整關係。大家一聽,鬆了口氣,原來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那些少數自然自討沒趣。從格蘭傑當年這搞笑天分,你就知道期刊上那些協整玩意都是忽悠。當然,又是單位根檢驗,又是協整檢驗,然後各種估計方法,這就好幾頁篇幅過去了,經濟研究編輯一看,至少進入匿名審稿了。兵法曰:唱空城計,以靜制動。意思你知道的。

上面是低水平瞎倒騰。雖然攝人魂魄,但是一旦走火入魔,論文就被斃。風險和收益,你自己把握吧。下面簡單談談高水平瞎倒騰。這不屬於本文的目標範圍,但是既然提到瞎倒騰,不提一下這個有點缺陷。能幹這事的人,一般都要看過高級計量。不看是不會的。如果你沒看過,下面可以直接跳過。

這高水平瞎倒騰,基本上是一招斃命,當然是斃審稿人和主編的命。要斃了自己的命,還不如不瞎倒騰呢。我只講一下操作步驟。能如此瞎倒騰的人,基本一看就能心領神會。找一篇頂級期刊的名人寫的經驗研究論文。這類論文通常是問題很重要,方法很傻瓜。然後你去拓展方法。這裡改改殘差假設,那裡修修變數平穩性強度,重新推導一下估計量(這就是為什麼走這條路,你就得會推導),得到一個新的分布,然後按照這個新分布來做顯著性檢驗,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看看有什麼結果變化。啥變化也沒有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沒大的變化,也會有係數程度大小的變化,或者顯著性有所輕微變化。只要有變化,就大做文章,巴拉巴拉一大堆討論,暈死他再說。這論文寫出來,投經濟研究自然沒什麼問題。說實話國內能這麼玩的人畢竟少數。你玩把戲,審稿人都不一定看得出來。自然就通過了。如果投國際上一流刊物,那麼多人在玩這個把戲,都是火眼金睛,就看你玩的轉否。如同馬戲團的雜技,有人玩得溜,有人會出破綻。

再補充一個中等水平的瞎倒騰方法。你也不需要會推導公式,但是你得會用一些傻×程序,例如GAUSS,MATLAB、R等。你平時緊緊盯著那些出新方法的期刊,我指的是國際期刊哦。一旦有一個新方法出來,作者都會附一個程序,例如R程序。你就下載下來。看明白這篇對應論文的摘要、introduction和結論,基本搞清楚這方法是針對什麼樣的問題的,在什麼情況下能用。這就行了。你拿過來把中國數據往裡面灌,然後出來一篇論文。因為這方法很新,國內基本沒人見過,即使見過也是極少數人。沒人見過就好辦事。你說自己的結果怎麼樣可靠,怎麼樣比別人的結果要好,那就是好。編輯肯定沒見過這方法,審稿人只是小概率見過。所以這論文一投就中。

五、大規模發CSSCI的建議

以揭示經濟變數之間關係為目的的人,掌握大殺器的用法就夠了。發CSSCI沒有問題。你把一個數據集用一個方法做一遍,每個方法都做一遍。然後挑最差的一個結果寫一篇論文,然後發表。然後次佳的結果寫第二篇,推進你第一篇的結論,說你用了新方法有了新發現。准能發。這年頭的CSSCI,大部分都是沒有什麼新結果的,花錢就能發。你要弄出一些新結果來推進一下,那就是上層之作了。然後,你知道的,第三篇文章殺出來了,第四篇文章又殺出來了。別忘了,還有第五種狂忒二方法,CSSCI編輯基本不知道啥東西,你基本上是一招殺敵。這樣至少5篇CSSCI。一般研究生博士生都能畢業了。碰到**的學校,你也**一點,再找一個數據集,再整5篇CSSCI。10篇總能讓人畢業了吧!!!如果你的學校非要發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中國社科,那你就再把我上面的五種方法看一遍,融會貫通,讓自己能做到對症下藥,發經濟研究基本沒問題。對症下藥就是計量方法要選擇合適的,那幾種大殺器不要用錯了地方。

結論

你那學校發經濟研究也不能畢業???難道你在哈佛念書?那你看錯帖子了。哈佛寫經驗類論文是不能畢業的!!!對於大部分國內學生來說,沒人教授計量經濟學,很痛苦。有人教授計量,更痛苦。計量經濟學的教材、那些漫天飛舞的矩陣,有時間看看,沒時間不看也行,不影響寫論文。關鍵是看看軟體的手冊,有條件找個懂軟體的人,一周就能成為計量寫作的高手。我猜想看這帖子的大部分人都是屬於寫經驗論文的吧,按照上面的方法,發個10篇CSSCI基本沒問題。難道畢業還有問題?

特別申明:以上方法,只是用於應急、被迫發表才能畢業等情況。如果有時間,還需要認真閱讀高級計量,不但做到知其然,還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李子奈·我國計量經濟學發展的三個階段與現階段的三項任務
儀器校驗到期,如何選擇可靠的計量校準機構?
中醫藥博士詳解古代中醫藥方計量變化
【計量科普】高溫日電錶轉的飛快,如何破解隨之而來的謠言?
計量幸福_

TAG:經濟學 | 經濟 | 計量經濟學 | 計量經濟 | 計量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