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理論複習總結

一、翻譯的定義:

1.羅曼·雅克布遜Roman Jacobson:translatio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other language;

2.奈達(美國)Nida: translating consist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equivalent of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in terms of style.

2、翻譯的類型

1、譯原文作者為中心的翻譯:author-centeredtranslation;以譯文讀者為中心的翻譯:reader-centeredtranslation;

2、提出者:羅曼·雅克布遜romanJacobson:

語內翻譯intralingualtranslation、

語際翻譯interlingualtranslation、

符際翻譯intersemiotictranslation

3、翻譯元素:

翻譯過程:translating

譯作 A translation

譯者translator

4、西方的一些觀點:

1、泰勒tytler: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manner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composition.

2.be faithful to its spirit ,sense, andstyle;

3.語義翻譯semantictranslation:紐馬克newmark(英國)成名作《翻譯研究途徑》(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中所提出的「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之說在翻譯教學與翻譯研究界幾乎人人皆知,至今仍有其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他的另一本代表作《翻譯教科書》(A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成了世界各地許多大學的翻譯教材或參考書籍。雖然他後來的幾本書如《關於翻譯》(About Translation)《翻譯研究散論》(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等未能引起較大的反響,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在英國翻譯界的地位。

Afaithful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produce the precise contextual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Lgrammatical structures.

Semantic translation: It differs from「faithfultranslation」 only in as far as it musttake more account of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SL text.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Defined by Newmark asone of two modes of translation (see also SEMANTIC TRANSLATION), inwhich 「the translator attemptsto produce the same effect on the TL readers as was produced by theoriginal on the SL readers」 (1981/1988:22).

This means that i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emphasis should be on conveying the message of the original in aform which conforms to the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pragmaticconventions of TL rather than mirroring the actual words of ST asclosely as is possible without infringing the TL norms.

When producing a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translator is permitted greater freedom to interpret ST and willconsequently smooth over irregularities of style, removeambiguities and even correct the author』s factual errors, and indoing so will limit the semantic potential of ST by seeking to makeTT fulfill one specific communicative function which is determinedby the type of TL reader envisage.

4.交際翻譯:communicativetranslation

中國的翻譯:

1、佛經的翻譯:Buddhistscripture,安世高,還有三支/

2、佛教三大翻譯家:南北朝時的真諦法師、唐代的玄奘法師、北朝的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金剛經

玄奘:既需求真,又需喻俗(忠實,通順)

3、我國的翻譯歷史:2000年

4、五四時期白話文代替文言文:During the May FourthMovement period,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replaced the ClassicalChinese

翻譯的基本步驟:

原文理解:comprehension of sourcetext

譯文表達:expression of targettext

譯文校對check-up of targettext

幾個概念:

原語:sourcelanguage;譯入語:targetlanguage

德國的威爾斯wales

前蘇聯:費道羅夫、科米薩羅夫

陳宏薇(華中師大教授):翻譯是一種跨語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cross-cultural和跨社會cross-social的交際活動。

嚴復的「信、達、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 andother essays與赫胥黎huxley

傅雷的「神似」 be alike inspirit

錢鍾書的「化境」 sublimity;魯迅的」直譯」 literaltranslation、word-for-wordtranslation、transliteration

魯迅:信faithfulness、順smoothness

林語堂:忠實標準、通順標準、美的標準

意譯:freetranslation

佛經翻譯

我國的翻譯事業最初是從翻譯佛經the BuddhistScriptures開始的。東漢時代,天竺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四十二章經》這是我國現存佛經中最早的譯本。佛經翻譯經過晉朝逐漸發展,到了隋唐達到鼎盛時期。南宋以後趨於衰微。以下介紹三名著名的譯師:

1. 釋道安:東晉前秦時高僧。在他監譯下譯了《四阿含》、《阿毗曇》。他主張直譯,譯文不增不減只在詞序上作些調整。

2. 鳩摩羅什:後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等譯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共七十四部,對佛經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傾向意譯,雖然譯法靈活,態度卻謹慎。他的譯文準確流暢。

3. 玄奘Xuanzang:唐高僧,俗稱唐僧。曾遊學天竺各地達十七年之久,譯著很多。他傾向直譯,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須求真,又須喻俗。」他的譯文質量是很高的。

4. 我國古代佛經譯師有的傾向於直譯,有的傾向於意譯,究竟是應直譯多一些,還是意譯多一些?羅納德.諾克斯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兩個問題。一是以何為主:文學性的譯文,還是逐字翻譯。二是譯者是否有權選擇任何問題與詞語來表達原文的意思。

嚴復與「信、達、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

1.嚴復在《天演論.譯例言》首次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信」指的是「忠實」,「達」指的是「流暢」,「雅」指的是「爾雅」。「爾雅」用嚴復自己的話就是「用漢以前字法、句法」。

2.從嚴復的《天演論》來看,他並不十分重視「信」,然而對於「雅」他是十分重視的。

3.周煦良教授在「翻譯三論」中說,他認為「雅」應當作為「得體」來理解。

4.嚴復翻譯著作:《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 原富〉〉 Inquiry into the Nature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the nations.

<<群學肄言〉〉Study ofSociology.

〈〈法意〉〉L』esprit desLois.

《穆勒名學》System ofLogic.

1.林紓:用文言文writings in classicalChinese;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翻譯歐美小說,其中不少是外國名作。如:

《巴黎茶花女遺事》 La dame auxcamelias (作者:Alexandre Dumas,file)

《魯濱孫漂流記》 RobinsonCrusoe (作者: DanielDefoe)

《海外軒渠錄》Gulliver』sTravels (作者:Jonathan Swift)(06年試題考過)

《吟邊燕語》Tales from Shakespeare

《塊肉餘生述》David Copperfield ( 作者:CharlesDickens)

《賊史》OliverTwist ( 作者:CharlesDickens)

《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

2. 錢鍾書在「林紓的翻譯」中提出了一條新的標準———文學翻譯的最高標準是「化」。

魯迅與瞿秋白

1 魯迅在1921---1932年翻譯和校訂的作品達34種之多,這包括蘇聯、日本、荷蘭、匈牙利、美國等國家許多作家的作品。他對翻譯工作的態度是極其嚴肅認真的。

2. 在理論方面,魯迅曾針對趙景深的「寧順而不信」的提法,提出了「寧信而不順」。瞿秋白認為「信」和「順」不應當對立起來。

3. 1935年,魯迅在「『題未定』草」中對翻譯做了新的概括。他說:「凡是翻譯必須兼顧著兩面,一當力求易解,一則保存著原作的丰姿。」即翻譯既要通順smoothness,又要忠實。Faithfulness 圍城thefortress besieged

直譯與意譯literal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一.在二三十年代,反對直譯的人所反對的是看不懂或看起來吃力的譯文;反對意譯的人所反對的是隨意增刪原著、不講究忠實原文的譯文。這時期代表人物有茅盾與魯迅:

1. 茅盾認為看不懂的譯文是「死譯」的文字,不是直譯的。

2. 魯迅也是積極主張直譯的。

二.在四五十年代,人們直譯和意譯是一回事,二者是無法區分的。

1.1946年,朱光潛在「談翻譯」一文中寫道:『直譯』偏重對於原文的忠實,『意譯』偏重譯文語氣的順暢…依我看,直譯和意譯發分別根本不應存在……

2. 1953年,林漢達在「翻譯的原則」一文中寫道:正確的翻譯是直譯,也就是意譯。

3.1959年,周建人為《外語教學與翻譯》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關於『直譯『」。他的觀點就是直譯是指真正的意譯。

三. 在七八十年代,人們又對直譯和意譯分別作了分析。

1.1982年,周煦良在「翻譯三論」一文中寫道:直譯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譯音而不譯意。第二類是照字面譯。第三類是不按照中國語言習慣和詞序而按照原文的結構或詞序的翻譯。

2.1978年,許淵沖在「翻譯的幾對矛盾」一文中也談到直譯與意譯的問題,他說:「直譯是把忠實與原文內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實與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順的譯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譯方法。意譯卻是把忠實與原文的內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順的譯文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與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

3.1979年,王佐良在「詞義。文體。翻譯」一文中寫道:一部好的譯作總是既有直譯又有意譯的:凡能直譯處堅持直譯,必須意譯處則放手意譯。

傅雷

1.1951年,傅雷在《高老頭》重譯本序一文中最初提到「重神似be alike inspirit

不重形似be similar in form orappearance」。

2.為向中國讀者介紹法國文學,傅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翻譯的作品包括巴爾扎克Balzac的〈〈人間喜劇〉〉The HumanComedy、羅曼羅蘭RomanRoland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及《老實人》等。

3.傅雷是一位有責任感有見地的翻譯家,他認為「翻譯重在實踐」。

4.傅雷說:「談到翻譯,我覺得最難應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簡單最明白而最短的句子」。

關於風格(特別指文學作品)

關於風格能不能譯,大體上有兩種意見:

1. 一種意見認為風格能譯。

(1)茅盾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將他的風格翻譯出來。

(2)劉隆惠認為:風格不是不能譯,而是難譯。譯者需具備兩格外條件:一是認識風格的水平;二是表現風格的能力。

2. 另一種意見認為風格不能譯。

(1)周煦良認為一部文學譯品的風格由四方面決定的:原作的風格、譯者本人的文章風格、譯者本國語言的特徵、譯者所處的時代。所以原文風格是無法轉譯的。

(2)張中楹堅持這一種意見。

(3)羅新璋認為即使是名家的譯作也難免既有原作的風格,又有譯者的風格,而不可能是單純的原作的風格。

王佐良

1. 著名翻譯家王佐良以發挪英詩為主,兼及散文和戲劇。他譯的《彭斯詩選》、雪萊的詩、麥克迪兒米德的詩、培根的散文、科貝特的散文以及曹禺的《雷雨》等。

2. 對翻譯工作的認識。王佐良說:「文學翻譯不是機械乏味的事,而是一種創造的努力。」

3. 他認為雖直譯與意譯之爭仍將繼續,但是最好的檢驗標準仍是譯文本身的質量。

4. 關於風格,他說適合就是一切。因此從譯文來說,嚴復的「信、達、雅」里的「雅」是沒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雅之可言?

5. 關於詩是否可譯?他認為是可譯的,不醫翻譯的是原作的氣氛,或者說是力量。

6. 怎樣譯詩?他認為主要的一點是譯詩要像詩。要忠實與原作,但又不必追求每行字數的一律。要把握整篇詩的精神、情調、風格,然後才確定細節的處理。

7. 關於比喻。他說:「如果在原詩里有某個比喻,應該把它直譯過來,保持它原有的新鮮和氣勢。」

8. 關於比較。他認為:他處理的是個別的詞,他面對的則是兩大片文化。翻譯者必須是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

9. 關於怎樣提高。他說:「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深入觀察,不斷地深入實踐。翻譯者是一個永恆的學生。」

Cicero西塞羅SaintJerome 哲羅姆

1. Cicero---西塞羅,他的文體流暢,被譽為拉丁文的典範。他表示沒有必要逐字翻譯強調保持原作總的風格和力量。Cicero said,「Indoing so (translating), I did not think 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word for word,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language.」

2. SaintJerome---哲羅姆,早期西方教會中學識最淵博的教父,將《聖經》譯成拉丁文,此譯本後稱通俗拉丁文本。他強調翻譯意思,而不是獨立的詞。Saint Jerome said,「I have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

Tytlers ThreePrinciples ( 泰特勒三原則)

A.F.Tytler ( 泰特勒 ) 於1790年在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宣讀的論文:「論翻譯的原則」(Essay in the Principlesof Translation)中提出著名的翻譯三原則:

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of the original work.

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composition.

The Art of Translation (by TheodoreSavory)

Theodore Savory (西奧多.薩沃里)1957年發表《翻譯藝術》(The Art ofTranslation).《國外翻譯界》在介紹這本書時,稱之」為「論翻譯技巧的最好的著作」。西奧多認為:Faced with a passage inits original language , translator must ask himself :

1.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2.What does he mean?

3.How does he say it?

確切翻譯的原則(費道羅夫)exactness

1.翻譯的確切性就是表達原文思想內容的完全準確和在修辭作用上與原文的完全一致。

2.翻譯的確切性就是通過複製原文形式的特點(如果語言條件許可的話),或創造在作用上與原文特點相符的東西來表達原文所特有的內容與形式間的相互關係。

3.確切翻譯是以整體與部分之間的一定的均衡為前提的,尤其是以表達作品的一般性質和在表達其個別片斷方面接近原文的程度之間的一定的均衡為前提的。

4.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內容與形式統一的著作的特點是由它決定的。

翻譯中的上下文和環境(巴爾胡達羅夫)

1.所謂上下文context一般是指該語言單位的語言環境。

2.就上下文的總概念來說可以分狹義上下文(或稱「微觀上下文」)和廣義上下文(或稱「宏觀上下文」)。所謂狹義上下文是指句子的上下文,即在一個句子的範圍內該單位周圍的一些語言單位。所謂廣義上下文是指單位的超出句子範圍的語言環境,這就是話語上下文。

3.狹義上下文又可分為句法上下文和辭彙上下文。句法上下文是指該詞片語或(從屬)句子所屬的句法結構。辭彙上下文指的是該單位周圍具體的辭彙單位、詞和固定片語的總和。

4.上下文在解決語言單位的多義性問題上起著最重要的作用。

5.所謂「環境」,是指:

(1)交際環境,即實現交際行為的環境;

(2)通報主題,即話語中描述的情景(諸事實的總和);

(3)交際參與者,即說者(寫者)和聽者(讀者)。

A New Concept of Translation (byEugene A. Nida and Charles R. Taber)

1.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 一種語言有一種語言的特點

2. To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e must respect the genius of eachlanguage.

3. To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the form must bechanged.

Paraphrase---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byGeorge Steiner)

George Steiner said : The true road for thetranslator lies neither through metaphrase(直譯) nor imitation. It isthat of paraphrase 『or translation withlatitude(自由), where the author is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s sense, and that too isadmitted to be amplified, but not altered.』

翻譯作品猶如「土耳其掛毯的反面」(楊憲益和夫人戴乃迭)

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在會見澳大利亞記者肯尼思.亨德森時,說譯者應盡量忠實原文的形象,既不誇張,也不要夾帶任何別的東西。(他針對的是文學翻譯)

楊夫人戴乃迭認為譯者應該更富有創造性。對於四字成語的翻譯,戴乃迭認為可以通過以下辦法:一是在文中加上一些原文中沒有的詞,二是加腳註。

翻譯紅樓夢A Dream in RedMansions

The Question of the Part and the Whole

1. In his book entitled Better English G.H.Vallinsays that 「words cannot be treatedin isolation.」

2. The whole is made of the part .The meaning ofthe part i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 Naturally, the partand the whole are relative terms. Sometimes a phrase or clause orsentence forms the whole. But at other times they often form only apart of the whole in a wider context.

1 喬治·斯坦納的翻譯四步驟理論GeorgeSteiner法國人

在諸多翻譯理論家當中,喬治.斯坦納是西方對翻譯過程進行深入研究的著名作家。他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後》中提出了以闡釋學為基礎的翻譯活動的四個步驟step:信賴(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補償(compensation)。首先,譯者需要相信原文是有意義的,即為「信賴」,在理解和表達這種意義時,譯者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到來自原文的敵意和強烈的抵抗,難以接進原文的意義。所以,譯者的主觀因素也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原文中去,「侵入」的目的是「吸收」,在「吸收」過程中難免要散失譯語本色。因此,「補償」就顯得必不可少。事實上,譯語本色的散失會表現在上述各個階段,因此,「補償」也必須貫穿整個翻譯過程。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原文的內涵,達到翻譯的理想境界,翻譯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

2. 埃文-佐哈爾Evan -ZuoHaEr的「多元系統論」polysystem theory

多元系統論認為,各種社會符號現象, 應視為系統而非由各不相於的元素組成的混合體。這些系統並非單一的系統,而是由若干個不同的系統組成的系統;這些系統各有不同的行為,卻又互相依存, 並作為一個有組織的整體而運作。任何多元系統, 都是一個較大的多元系統,即整體

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它又可能與其他文化中的對應系統共同組成一個「大多元系統」。也就是說, 任何一個多元系統裡面的現象,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須與整體文化甚至於世界文化這個人類社會中最大的多元系統中的現象聯繫起來研究。一個系統的行為模式,有時與它在多元系統中的位置有關。以翻譯文學為例,它處於中心時,往往參與創造一級模式,不惜打破本國的傳統規範;處於邊緣時,則常常套用本國文學中現成的二級模式。前者的翻譯策略,著重譯文的「充分性」,後者則著重「可接受性」。

3. 論勞倫斯·韋努蒂的異化翻譯觀Lawrence Venutitranslation policies ofdeconstructionist解構主義翻譯策略

德國學者施萊爾馬赫被認為是提出歸化domestication、異化翻譯策略的鼻祖。他在《論翻譯的方法》一文中指出:翻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譯者盡量不打擾作者,而讓讀者向作者靠攏;另一種是譯者盡量不打擾讀者,而讓作者向讀者靠攏。這一思想將翻譯分為以作者為中心的譯法和以讀者為中心的譯法。勞倫斯·韋努蒂,作為翻譯理論家,他高舉解構主義大旗,吸收了施萊爾馬赫的異化思想,率先對歸化翻譯的諸多弊端提出嚴厲的批評,明確地提出了異化(foreignization抵抗式翻譯(resistanttranslation。他反對譯文通順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他刻意在目的語的文本中,在風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異」,其目的是要在翻譯中表達語言和文化之間的差異;他認為翻譯可以是研究和實現差異的場所,並恢復和修訂被遺忘了的譯文,以建立一種新的翻譯傳統。這種方法不只是簡單地處理翻譯中常見的語言問題,而且把文化和政治納入了「異化」與「歸化」曠日已久的爭論之中。

2. 尤金·奈達的相關翻譯理論是什麼?functional equivalence

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為使源語(sourcelanguage)目的語(targetlanguage)的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郭建中,2000)。奈達有關翻譯的定義指明,翻譯不僅是辭彙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翻譯傳達的信息既有表層辭彙信息,也有深層的文化信息。「動態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1.辭彙對等equivalence at wordlevel2.句法對等;3.篇章對等;4.文體對等。

在這四個方面中,奈達認為,「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語的文化意義,並阻礙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根據奈達的理論,譯者應以動態對等的四個方面,作為翻譯的原則,準確地在目的語中再現源語的文化內涵。

3.中國古代佛經翻譯四大翻譯家是誰?

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

4、國外的翻譯流派有哪些?

西方翻譯理論研究分為三個學派:文藝學派,語言學派和文化學派philological school,linguistic school and cultural school。文藝學派主要指二戰以前的翻譯研究,這一時期的理論比較零散,討論的焦點是直譯和意譯,形式和內容,注重翻譯的效果,追求譯文的文學性和創造性。由於文藝學派缺乏系統的理論,在此背景下語言學派應運而生。語言學派建立在索緒爾、喬姆斯基、布龍菲爾德的語言學理論之上,其開山之作是雅格布森的《翻譯的語言觀》,此文第一次將語言學、符號學引進了翻譯研究中。語言學派注重分析原文本,強調譯文與原文的等值。六七十年代,語言學派日漸成熟,出現了奈達、紐馬克等翻譯理論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語言學派認為翻譯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過於注重原文文本的分析,忽視了審美及文化因素,這些研究的不足阻礙了翻譯學的全面發展。八十年代後期,翻譯理論進入第三階段,有了強烈的學科意識,翻譯被視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出現了文化轉向。

尤金·奈達( 1976)根據各流派所關注的焦點將當代翻譯理論分為四個基本流派: 語文學派、語言學派、交際學派和社會符號學派(埃德溫·根茨勒( EdwardGentzler) 在其專著《當代翻譯理論》(1993)中, 根據二戰至九十年代初西方翻譯理論研究的發展狀態, 依據各流派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和依據的理論來源將當代譯論劃分為「美國翻譯培訓派」、「翻譯科學派」、「早期翻譯研究派」、「多元體系派」和「解構主義派」五大流派。香港學者張南峰、陳德鴻( 2000)在《西方翻譯理論精選》中將西方翻譯理論流派分為語文學派、詮釋學派、語言學派、目的學派、文化學派和解構學派六大學派。

國內學者也有過類似的嘗試。潘文國以有無翻譯學學科意識為標準把西方翻譯研究史分為傳統、現代和當代三個階段。他把傳統階段的翻譯理論看成是「文藝學派」, 現代階段看成「語言學派」或「科學學派」, 把當代階段的翻譯研究劃分為「翻譯研究學派」、「解構」學派( 或譯者中心學派)和「後殖民主義」學派(或政治學派) 三類, 而翻譯研究學派之下又細分為「多元系統」學派、「描寫」學派、文化學派和「綜合」學派四個亞類。蔣驍華根據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發展的新特點, 認為目前主要存在文化學派和語言學派兩大派別

李文革在《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研究》中把西方翻譯理論劃分為: 文藝學派、語言學派、翻譯研究學派( 早期的翻譯研究學派、多元系統學派、描寫學派、文化學派、綜合學派以及女權主義、「食人主義」和後殖民主義翻譯研究) 、闡釋學派、解構學派(德里達、本雅明和韋努蒂的翻譯思想) 、美國翻譯培訓學派、法國的釋意派七大流派

5. 中國傳統的翻譯方法與翻譯標準是什麼?

最先明確地提出「信、達、雅」這一標準、魯迅「寧信而不順」的直譯。傅雷先生從原作與譯作的語言形式上,從原作者到譯作者的經驗上,從作品反映的時代上,從原作與譯作兩個國家不同的文化習俗上和原作與譯作體式上給出了翻譯的最高標準度——「神似」。錢先生把本來屬於我國古典美學的「境界」這個概念,引用到翻譯領域,指出「境界」是各門學科的一個共性,詩心、文心和譯學相通,。他把文學翻譯理論劃人文藝美學範疇,這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認為「文學翻譯的最高理想可以說是『化』。把作品從一國文字轉變成另一國文字。既能不因語文習慣的差異而露出些牽強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風格,那就算得人於『化境「化境」說從淵源上講與中國傳統文論一脈相承。「化境」原指藝術造詣達到精妙的境界,在翻譯中,指原作的「投胎轉世,脫去凡胎,換成仙體」。同時,還肯定了譯者的創造性。因此,「化」是翻譯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作為最高理想和境界的「化境」,追求的是一種忘我的審美愉悅境界。到錢鍾書的「化境」為止,中國傳統翻譯理論發展到了最高的程度。。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化境」或「忠實」可以作為翻譯的最高標準

三個字概括:信、達、雅。信是忠實原文,達是表達通暢,雅是翻譯出來的東西要有美感

一、翻譯定義:

1. 張培基——翻譯是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容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

3. 劉宓慶——翻譯的實質是語際的意義轉換。

4. 王克非——翻譯是將一種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意思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文化活動。

5. 泰特勒——好的翻譯應該是把原作的長處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種語言,以使譯入語所屬國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領悟、強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語言的人所領悟、所感受的一樣。

6. 費道羅夫——翻譯就是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在內容與形式不可分割的統一中所業已表達出來的東西準確而完全地表達出來。

7. 卡特福德——翻譯的定義也可以這樣說:把一種語言(Source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種語言(Target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來加以代替。

8. 奈達——翻譯就是在譯入語中再現與原語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對等物,首先就意義而言,其次就是文體而言。「Translating consists in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Nida.

9. 巴爾胡達羅夫——翻譯是把一種語言的語言產物在保持內容方面(也就是意義)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為另一種語言的語言產物的過程。

10.紐馬克——通常(雖然不能說總是如此),翻譯就是把一個文本的意義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譯入另一種文字(語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1. 「Translation is the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equivalences.」 --- Dubois

12.Translation or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text.

二、翻譯標準

1. 翻譯的標準概括為言簡意賅的四個字:「忠實(faithfulness)、通順(smoothness)」。忠實指的是忠實於原文。通順指的是譯文的語言必須合乎規範、通俗易懂。

2. 嚴復對翻譯曾經提出「信(faithfulness)、達(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標準:「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

3. 「泰特勒三原則」:(1)That the Translation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composition.」(1)譯作應完全複寫出原作的思想;(2)譯作的風格和手法應和原作屬於同一性質;(3)譯作應具備原作所具有的通順。」(譚載喜,2006)泰特勒指出,這三項原則是好的翻譯所必備的條件,它們次序的排列是恰當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順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要犧牲某一個原則就要注意到它們的次第和比較上的重要性,決不能顛倒主次,以犧牲思想內容的忠實來求得譯文的優美和流暢。

4. 前蘇聯語言學派代表人物費道羅夫他在《翻譯理論概要》中提出了「翻譯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理論:「翻譯就是用一種語言把另外一種語言在內容和形式不可分隔的統一中所業已表達出來的東西準確而完全地表達出來」。

5. 奈達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他對翻譯所下的定義:所謂翻譯, 是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源語的信息, 首先是意義, 其次是文體。這一定義明確指出翻譯的本質和任務是用譯語再現源語信息, 翻譯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對等語。

6. 紐馬克「文本中心」論text-centeredtheory:紐馬克把要翻譯的對象看成文本,並根據語言的功能把文本分為表達型、信息型和召喚型三大類。表達型包括嚴肅的文學作品、聲明和信件等;信息型包括書籍、報告、論文、備忘錄等;召喚型包括各種宣傳品、說明書和通俗小說等。他認為不同的文本應該用不同的翻譯方法(紐馬克把翻譯方法分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兩種。前者強調忠實於原作「原作者」;後者強調忠實於譯作「讀者」),不同的評價標準,不同的「等效」要求。

7. Vermeer維梅爾的「目的論」: 通常情況下,「目的」是指譯文的交際目的。目的論認為,翻譯過程的發起者(initiator)決定譯文的交際目的,但當發起者因專業知識不足或其他原因對譯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時候,譯者可以與發起者協商,從特殊的翻譯情況中得出譯文目的。目的性原則要求譯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的參照系不應是對等翻譯理論所強調的原文和功能,而應是譯文在譯語文化環境中所要達到的一種或幾種交際功能,即應以實現譯文在譯語文化中的預期功能為首要原則。

8. 其他翻譯標準

劉重德: 信達切

許淵沖:信達優;美化之藝術,創優似競賽;(三美論:意美、音美、形美;等化、深化、淺化;知之、好之、樂之;發揮譯入語優勢)

思果:信達貼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錢鍾書:化境

魯迅: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面:一則當然力求其易解,一則保存著原作的丰姿。

寧信而不順Vs 趙景深:寧錯而務順

林語堂:音美、意美、神美、氣美、形美

郭沫若:好的翻譯等於創作

三、翻譯過程

理解和表達是翻譯的兩個主要步驟。譯者對原文的正確理解在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譯者的表達須具有準確力和表現力,語言須具有生動性和形式美。

分析原文就是細緻處理詞位的所指意義和聯想意義、研究句法和語篇結構。理解和領會原文是從事無論何種翻譯的基本功力。如果譯者確實理解了原文的涵義,又能得心應手地駕馭譯語,那麼翻譯就是一個很自然的駕輕就熟的過程。

翻譯的過程可以簡單分為:理解—表達---校核三個階段,或理解---表達兩個階段。

四、翻譯分類:

1. 從譯出語(sourcelanguage)和譯入語(target/receptorlanguage)角度來看,翻譯可分為本族語譯為外族語,外語譯為本族語兩大類。

2. 從涉及到的符號來看,翻譯可分為語內翻譯(intralingualtranslation)(通過同一語言中的一些語言符號解釋另一些符號,如把古漢語譯成現代漢語),語際翻譯(interlingualtranslation)(通過一種語言符號解釋另一種語言符號,如把英語譯成漢語),符際翻譯(intersemiotictranslation)(通過非語言的符號系統解釋語言符號或用語言符號解釋非語言符號,如用手勢語解釋一則新聞。)

3. 從翻譯的手段來看,翻譯可分為口譯、筆譯和機器翻譯。

4.從翻譯的題材來看明,翻譯可分為專業性翻譯(翻譯法律、科技文獻、專業學術論著等)、文學翻譯(翻譯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和一般性翻譯(翻譯各種應用文和新聞報道等)。

5. 從翻譯方式上來看,翻譯可分為全譯、摘譯和編譯。

五、中西語言差異:形合(hypotaxis)與意合(parataxis

漢語和英語分屬不同的語系:漢語屬於漢藏語系,英語屬於印歐語系。它們在發音、構詞法、句法、修辭形式以及謀篇布局方面都有各自的規律和特點,兩者之間雖不乏相通之處,但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Eugene A.Nida說過,從語言學角度來看,英、漢語言之間最重要的區別莫過於形合(hypotaxis)與意合(parataxis)之分了(1982)。

「形合」和「意合」是已故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所譯。形合指句子內部的連接或句子間的連接採用句法手段(syntacticdevices)或辭彙手段(lexicaldevices)。意合指「句子內部的連接或句子間的連接採用語義手段(semanticconnection)」(方夢之,2004)。印歐語言重形合,語句各成分的相互結合常用適當的連接詞語或各種語言連接手段,以表示其結構關係。漢語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間或句子之間的結合多依靠語義的貫通,少用連接語,所以句法結構形式短小精悍。

漢語是以意合為主的語言,Fowler把漢語描述成流水型環性的語言:「猶如海浪向前推進,浪峰浪谷似分似和,彼此相象,又各不相同;隱含著某些規律,但卻過於複雜,難以分析或表述;這些規律規範著波浪與波浪、波浪與大海、片語與片語、片語與語段之間的各種關係」(轉引自連淑能,1993:45)。漢語句子以主題為統率進行鋪排,「話題—說明」(topic-comment)的結構靈活、形式多樣、組合自由,無主句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分句與分句之間、句與句之間少見邏輯關係詞。

從語法來看,漢語語法具有典型的「隱含」(covertness)特點,表現為句子中辭彙的詞性同詞的外形沒有必然聯繫,詞語的語法功能不清晰,沒有明顯的語義標記詞,而英語語法具有明顯的「外顯性」(overtness),具體體現在詞性同詞的外形密切相關,因此詞在句子中的功能很直觀,句子中有明顯的語義標記。

(Note: Roger Fowler(1939-1999) is a world-renowned and long-serving British Linguistand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Lingu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Anglia. He is well-known for his works inStylistics.)

六、中國翻譯簡史

陳福康在其編著的《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一書中,按照中國歷史的分期把中國翻譯史劃分為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四個部分:古代翻譯史起於先秦時有關翻譯的零星論述,至清乾隆初年《番清說》為止(東漢至宋代的佛經翻譯,古代佛經翻譯的三個階段,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譯)、近代翻譯史起於鴉片戰爭止於「五四」運動、現代翻譯史從「五四」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代翻譯史則從建國後至今。

1. 古代佛經翻譯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東漢末年到西晉,主要是外籍僧人和華籍胡裔僧人,翻譯主要靠直譯,甚至是「死譯」、「硬譯」,採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第二階段從苻秦譯場和姚秦譯場開始,翻譯由私譯轉為官譯;隋朝,上林園裡設置了翻經館。支謙突破了以往的直譯法,開始追求文字的典雅;道安總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規律;彥琮在其論著《辯正論》中提出了翻譯要例「十條」和對譯者的要求「八備」;鳩摩羅什開始提倡意譯;慧遠等人則對譯文的風格和文體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索。

第三階段在唐朝,主要譯者多為本國人,他們除了精通佛理以外還精通梵漢兩種語言,其譯作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大大超過了前兩個階段。加上唐朝統治者的重視和支持,這一階段的譯經活動達到頂峰,出現了玄奘、不空、義凈等著名的僧人譯經家。玄奘提出了佛經翻譯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則,並為譯經者進行了十一種詳細的分工。還提出了「既需求真,又需喻實」的翻譯標準,力求忠實與通順並舉。

2. 中國近現代翻譯

民末清初的科技翻譯

明徐光啟和義大利人利馬杜合作,翻譯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書。

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前

著名的禁煙英雄林則徐決心「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被譽為「組織翻譯活動的先驅」。語言學家馬建忠在其《擬設翻譯書院議》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關翻譯的論述。他提出有三類書籍急需翻譯,並指出「需要擇其善者譯之「。此外,他在總結了當時譯文中常見的不足之後提出了所謂「善譯」的翻譯標準,要求譯文與原文之間「無毫髮出入於其間」。

甲午戰爭後

最著名的翻譯家當首推嚴復。嚴復所譯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經濟學說,如赫胥黎的《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 andOther Essays),亞當·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賓塞爾的《群己權界論》(OnLiberty)、甄克斯的《社會通詮》(The Study ofPolitics)等、並提出簡潔凝練的翻譯標準「信、達、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清林紓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筆記的方式譯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黑奴籲天記》(UncleTom』sCabin),《塊肉餘生記》(DavidCopperfield),《王子復仇記》(Hamlet)等(現用新譯名)。

晚清時期

中國譯者對國外文學名著的翻譯也情有獨鍾,所出版的譯作主要有《伊索寓言》、《天方夜譚》、《魯賓遜漂流記》、《茶花女遺事》、《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妮娜》等等。這一時期介紹外國文學作品探索文學翻譯理論的翻譯家主要有林紓、周桂笙、徐念慈、伍光建、蘇曼殊和王國維等。

「五四」運動以後

中國譯壇又陸續湧現出一大批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大家,其中有很多都是著名的文學家,如魯迅、胡適、林語堂、茅盾、郭沫若、瞿秋白、朱生豪、朱光潛等。這個時期翻譯理論開始受到重視並有了長足的發展。魯迅先生認為,「凡是翻譯,必須兼顧兩個方面,一則當然其義易解,一則保存原作的丰姿。」並提出了通行的翻譯標準:忠實於通順(faithfulness andsmoothness)。

瞿秋白論證翻譯是可以做到又信又順的。林語堂提出了「忠實的標準,通順的標準,美的標準」。傅雷的「重形似而不重神似」的標準。錢鍾書提出的「精神姿致依然故我」和「化境」之說。哲學家艾思奇則總結說,「翻譯的原則總不外是以『信』為最根本的東西,『達』和『雅』的對於『信』,就像屬性對於本質一樣,是分不開的然而是第二義的存在。

3. 中國當代翻譯

董秋斯發表了《論翻譯理論建設》一文後,中國譯論開始了有目的的建立體系,開始了「轉型」。文革期間,翻譯工作基本停止。改革開放後,譯界長期徘徊於原有的認識水平上。80年代後半期,譚載喜等人主張「必須建立翻譯學」的呼聲目益高漲。

到了1990年,劉宓慶的《現代翻譯理論》出版,譯界公認此書為現代翻譯理論體系建立的標誌,傳統譯論也就圓滿地划上了句號,取而代之的是科學的、成體系的現代翻譯理論。

七、西方翻譯簡史

1. 古代翻譯活動:

西方翻譯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當時有文字記載的翻譯作品已經問世:七十二位猶太學者在自己埃及的亞歷山大城翻譯了《聖經·舊約》,即後人所稱的《七十子希臘文本》;羅馬文學家安德羅尼科用拉丁文翻譯了《奧德賽》。

公元四零五年,哲羅姆對照希伯來原文翻譯出《通俗拉丁文本聖經》(theVulgate),不僅使拉丁語讀者有了標準的《聖經》譯本,而且該譯本成為羅馬天主教承認的唯一文本。

西塞羅(Cicero, 公元前106---43)的至理名言「我不是作為解釋員而是作為演說家進行翻譯的……不是句當字對,而是保留語言總的風格和力量。」他提出翻譯家必須照顧譯語讀者的語言習慣,用符合譯文讀者的語言來打動讀者或聽眾;翻譯要傳達是原文的意義和精神,並非原文的語言形式;因為文學作品的翻譯就是再創作,翻譯文學作品的譯者必須具備文學天賦或素質;由於各種語言的修辭手段「彼此有相通之處」,翻譯做到風格對等是完全可能的。(譚再喜,1991:24)

賀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8)認為翻譯應該「意義對意義」(sense forsense)。與此同時,他主張再創作和翻譯中不要墨守成規,必要時可以創造新詞或引進外來詞,以便豐富民族語言和增強作品的表現力。

哲羅姆(Jerome,347---420)被譽為西方四大權威神學家之一,不僅完成了第一部「標準」拉丁語《聖經》的翻譯工作,並提出了極有見地的翻譯理論和切實可行的翻譯原則:1、強調各種語言的形式差異,主張在翻譯中應避免逐字對譯。2、翻譯方法應隨原作的文本而異。3、否認《聖經》翻譯中存在著「上帝的感召力」。4、翻譯既然是一種創造,以這就完全可以具有自己的風格特徵,而且優秀的譯文完全可以與原作媲美。

2. 西方近代翻譯活動

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是西方翻譯理論史上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德萊頓對翻譯系統的研究,泰特勒的《論翻譯的原則》的發表,阿諾德與紐曼圍繞荷馬史詩進行的論爭,歌德、施萊爾馬赫和洪堡從語言學及文學角度對翻譯進行的深入探討,以及俄國在翻譯活動與譯論研究上的文藝學觀點等,都極大的促進了對翻譯進行多層次、多視角的研究,為翻譯研究開闢了嶄新的、逐漸科學化的途徑。

《聖經欽定本》與古希臘《七十子希臘文本聖經》、古羅馬的安德尼科所譯的《奧德賽》和哲羅姆翻譯的《通俗拉丁文本聖經》被譽為西方翻譯史上的四大譯作,對譯論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德萊頓(Drydan)將翻譯粗略地分為三類:逐字翻譯(metaphrase)、意譯(paraphrase)和擬作(imitation),認為逐字翻譯是「帶著鐐銬跳舞」,而擬作又近似於創作,脫離了原作的面貌,因此主張重意義、輕語言形式的意譯,這樣既可以避免隨心所欲,又不至於過分呆板,以詞害義。他對翻譯的三分法突破了傳統的二分法(即直譯、意譯)的局限,可以說是西方翻譯史上的一大發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泰特勒(Tytler,1748-1814)的翻譯理論和思想主要見於《論翻譯的原則》一書。該書是西方翻譯理論的第一部專著,在書中,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譯三原則:1、譯文應完整地再現原文的思想內容(That the translation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work.); 2、譯文的風格、筆調應與原文的性質相同(That the style and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original.);3、譯文影響原文一樣流暢(That the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composition.)。

施萊爾馬赫(Schleiermacher)是西方近代譯論史上最著名的理論家。他將翻譯分為順從原作和順從譯作兩種翻譯途徑,對二十世紀波斯蓋特的前瞻設式(prospective)和後顧式(retrospective)翻譯分類很有啟發。

3. 當代翻譯活動

二十世紀被譽為「翻譯的時代」(Peter Newmark,1981),可概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西方的譯論主要仍從古典文學的角度出發,大多停留在傳統的翻譯方法上,著名的翻譯理論家由義大利的克羅齊、德國的本傑明、英國的波斯蓋特和俄國的楚科夫斯基。

波斯蓋特從側重原作或側重譯作入手,將翻譯分為前瞻式(prospective)翻譯和後顧式(retrospective)翻譯。前瞻式翻譯的著眼點是譯文和譯文的讀者,目的是要讀者毫不費力地弄懂譯文的意義,譯者的主要注意力在於表達,翻譯方式以靈活多變、極其自由。後顧式翻譯的著眼點是原作者,目的是不折不扣地反映原作的精神,譯者不指望創新,只要緊貼原文,不必考慮譯文的讀者是否能夠理解。古典名著一般需要後顧式翻譯。前瞻式翻譯重視的標準是讀者的反應;後顧式翻譯重視的標準是原作的文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翻譯理論研究的領域也日益廣泛: 翻譯對本民族語言的作用與貢獻、各民族語言的共性和差異、可譯與不可譯的科學根據、翻譯的目的、文本的類型和翻譯方法之間的關係都成為議論關注的中心。

根茨勒根據翻譯的功能和目的將二十世紀下半頁的翻譯理論劃分為美國翻譯培訓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Workshop)、翻譯科學派(The Science ofTranslation)、早期翻譯研究派(EarlyTranslation Studies)、多元體系派(Poly-system)和結構主義派(Deconstruction)。奈達、卡特福德、紐馬克、穆南、威爾斯、費道羅夫等已成為世界範圍內極具影響的翻譯理論家。

總結:從西方翻譯理論的沿革和發展可以看出,西方翻譯理論大致可概括為三條基本主線:1)與文學和文藝學譯論,其代表是西塞羅、賀拉斯、哲羅姆、德萊頓、泰特勒等;2)詮釋學和語言學譯論,其代表是奧古斯丁、施萊爾馬赫、洪堡、卡特福德等;3)跨文化交際學譯論,其代表是奈達、霍姆斯、巴斯奈特、斯內爾霍恩比、內爾曼等。這三種譯論的彼消磁長、相互影響、互為補充構成了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流派紛呈的繁榮局面,推動了世界翻譯活動的蓬勃發展。

八、常用翻譯方法、策略與技巧

1. 直譯與意譯(Literal translation andFree translation)

英語與漢語的語言結構與文體結構有相同的一面,漢譯時可照譯,即所謂「直譯」——既忠實原文內容,又符合原文的語言與文體結構。由於人們在感情,在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及社會經歷等方面會有相似之處,英漢語言表達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表達方式,這些表達方式的字面意義,形象意義相同或近似,隱含意義相同,也就是說,這些表達方式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所傳達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譯。

「意譯」則從意義出發,只要求將原文大意表達出來,不需過分注重細節,但要求譯文自然流暢。由於文化因素的影響,在翻譯時無法保留原語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可將原文的形象更換成另一個譯文讀者所熟悉的形象,從而轉達出原文的語用目的,譯出隱含意義。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發展歷史,民族文化,風俗習慣造成了兩個民族獨特的語言與獨特的表達方式。因此,翻譯時必須對兩種語言文化基礎有基本的認識,不能逐字翻譯。凡語言都有習慣表達,言外之意。在深入領會原作的精神實質的前提之下,不拘泥於原作的字面形式,創造性的表達原作思想,但不可添枝加葉,改變原作的風格。

註:在翻譯界通用的方法是將「直譯」與「意譯」相互結合。任何一篇好的翻譯作品,並不是單純的某一種翻譯方法貫穿始終,而是在保持原文內容的準確性,不引起歧義的情況下,將這兩種翻譯方法在同一翻譯作品中並用,相得益彰。筆者對翻譯界的這種做法完全認同。筆者認為,兩種翻譯方法在任何一篇翻譯作品中都能並用的話,一定可以譯出一部優秀的翻譯作品。

2. 歸化和異化(domestication andforeignization)

異化和歸化是在1995年由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Venuti)在《譯者的隱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書中提出來的。從歷史上看,異化和歸化可以視為直譯和意譯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於直譯和意譯。直譯和意譯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語言層面處理形式和意義,而異化和歸化則突破了語言因素的局限,將視野擴展到語言、文化和美學等因素。按韋努蒂(Venuti)的說法,歸化法是「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而異化法則是「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Venuti,1995:20)由此可見,直譯和意譯主要是局限於語言層面的價值取向,異化和歸化則是立足於文化大語境下的價值取向,兩者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不能混為一談。

歸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譯中採用透明、流暢的風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譯策略(Shuttleworth&Cowie,1997:43-44)。它應儘可能的使源語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語文化讀者的世界,從而達到源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文化對等」。

異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離本土主流價值觀,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Venuti,2001:240);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異域性,故意打破目標語言常規的翻譯(Shuttleworth&Cowie,1997:59)。它主張在譯文中保留源語文化,豐富目的語文化和目的語的語言表達方式。

用通俗的語言概括,即歸化法要求譯者向譯語讀者靠攏,採取譯語讀者習慣的譯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異化法則要求譯者向作者靠攏,採取相應於作者使用的原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

註:異化時不妨礙譯文的通順易懂,歸化時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時,我們應堅持對語言形式採取歸化的策略,而對其文化因素進行異化處理。這樣,譯文作品可兼兩策略之長而避其短,使兩者有共同發展的空間。由此,在實際翻譯過程中歸化與異化應該是相輔相成,並有互補的辯證統一關係。

西方翻譯理論簡介

翻譯理論在現代尤其是20世紀50世紀以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熟知翻譯理論對我們的翻譯實踐和翻譯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會有重要的幫助和價值。鑒此,這裡將簡單介紹西方的翻譯理論。

西方翻譯研究可以粗略地分成五個部分:

1. 20世紀前的翻譯理論

2. 語言學中心階段

3. 系統翻譯理論

4. 文化研究的面面觀

5. 翻譯的哲學理論

6. 綜合性學科翻譯研究

一.20世紀前的翻譯理論

背景知識

20世紀以前的漫長時間裡,翻譯理論建立在語文學基礎之上,許多哲學家,語文學家,作家和詩人研究的重心是如何翻譯經典文學作品。

1.核心

A、直譯與意譯的交鋒

B、忠實,精神和真理的定義

2. 代表人物

A. 西賽羅

他堅持他是以演說家而不是以解釋者來翻譯的。他倡導意譯

B.哲羅姆

他採取意譯而不是直譯的翻譯方法

C.多雷

他提出了翻譯五原則

D.約翰德萊頓

提出了翻譯三分法:逐字對譯,活譯,擬作

E.亞歷山大泰特勒

在他的文《翻譯的三原則》中提出了翻譯的三個原則

F. 馬丁路德

通過翻譯將精英通俗化

G.施萊爾馬赫

提倡保留原作的原味

H.弗朗西斯紐曼

強調原作的異味

I. 馬修阿諾德

提倡透明的翻譯方法

二.語言學中心階段

背景知識

在20世紀初,索緒爾提出了普遍語言學理論,既為語言學提供了基礎,也促使了翻譯的語言學研究的建立。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言學,布盧姆菲爾德的結構語言學及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都為翻譯理論家進行語言學方向的翻譯研究提供了基礎。

主要理論1:對等和等效(1950s-1960s)

1. 代表人物

(1)羅曼雅各布遜

A.描寫了翻譯的三類型:語內翻譯,語際翻譯和符際翻譯

B.提出語際翻譯指用一種語言替換另一種語言種的整個信息

C.強調對等的差異性

(2)尤金奈達

A.提出形式對等和動態對等

B.提出著名的讀者反應理論

C.他的理論以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簡稱TG為基礎

(3)皮特紐馬克

A.提出語義對等和交際對等

(4)韋內科勒

A.區分了對應和對等

B.描寫了五種對等:外延意義,隱含意義,文本規則,語用及形式對等

主要理論2:翻譯級轉換理論(1950s-1970s)

1. 翻譯級轉換:將原語翻譯到目的語過程中發生的語言方面的小改變。

2. 代表人物

(1)韋內和達貝爾

在韋內和達貝爾的模型(1958)中,他們定義了直接翻譯和間接翻譯倆種翻譯策略

(2)凱特福特

A.區分了形式對應和文本對等

B.考慮了倆種級轉換:層次轉換和範疇轉換

主要理論3:功能理論(1970s-1980s,起源德國)

1、 代表人物

(1)凱瑟琳萊斯

A.強調文本層次上的對等,將語言功能與文本類型和翻譯策略聯繫起來。

B.總結了四種文本:信息,表達,使動,和視聽媒體文本

(2)瑪特里

A.她的翻譯行為理論是涉及到一系列的參與者的一種交流過程。參與者包括:發動者,原語作者,目的語譯者,目的語使用者和目的語接受者。

B.翻譯行為理論視翻譯為一種以目標為驅動,以結果為導向的人類互動活動,她的重心是將翻譯過程看作是涉及文化轉換的信息傳遞體。

(3)韋米爾

A.與萊斯合著了《翻譯理論基礎》

B.他將目的這技術術語引進翻譯的目的和翻譯過程種,並提出了目的論種的三個重要原則。

(4)克里斯丁恩諾德

A.他提出了以翻譯為導向的文本和文本分析是一種更關注原語的功能分析法

主要理論4: 話語和語域分析

話語分析成為以語言學為中心的翻譯理論家熱衷的話題,並成為一種分析語言結構和文本意義的有效的方法

1. 代表人物

(1)豪斯

A.她重新在其早期的模式中嵌入了韓禮德的語域分析中的語場,基調及模式

B.她提出,翻譯可以分為兩大類:顯性翻譯和隱形翻譯。

(2)莫娜貝克

A.她對翻譯研究的重大貢獻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主要作品《換言之:翻譯學教科書》,《翻譯研究百科全書》及其哲羅姆出版社的創立

(3)哈蒂姆和梅森

A.他們特別注重在翻譯中實現其概念功能和人際功能(而不是文本功能),並在其文本分析模式中融入話語的符號學層面

三.系統翻譯理論

背景知識

相當場一段時間內,翻譯都是以語言學為中心進行研究。系統翻譯理論開始將翻譯理論與其社會文化功能聯繫起來了。

主要理論1:多元系統論

以色列學者埃文佐哈爾在20世紀70年代借用俄國20年代形式主義的理念發展了多元系統論。多元系統論將翻譯文學看作在譯語文化社會,文學及歷史系統中運行的系統。

1. 代表人物

(1)埃文佐哈爾

A.他發展了多元系統論並強調翻譯文學是作為一個系統運作的。

B. 他指出了翻譯文學在多元系統中的地位決定了其翻譯方法

主要理論2:描寫翻譯學

不再用規定性的方法來理解翻譯過程中的規則和發現翻譯的普遍原理

1. 代表人物

(1)霍姆斯

A. 他的論文《翻譯學的名與實》被視為翻譯研究的奠基之作。在此書中他提出了翻譯學的整體框架及翻譯研究的範圍。

(2)圖裡

A.他提倡適當的發展翻譯的系統描述理論,並提出了不同類型的翻譯規則:初時規則及運作規則

四.文化研究的面面觀

背景知識

「文化轉換」這一術語是用來形容從文化研究角度進行的翻譯分析的。服從語言學角度進行的翻譯研究已過時,先在主要集中研究文化翻譯,並處理在文化翻譯中與到的一些理論與實際問題。

1. 代表人物

(1)勒弗維爾/重寫

A.重寫:他視翻譯是一種重寫

B.描寫文學系統受三個主要因素控制:贊助商,詩學和意識形態

(2)謝莉西蒙/翻譯與性別

A.從性別角度研究翻譯

B.提出翻譯工程

C.重新評價勒女性譯者在翻譯歷史上的貢獻,使女性在翻譯中顯現出來

(3)斯皮爾瓦克/後殖民翻譯理論

A.她提出了後殖民翻譯理論,認為翻譯在殖民過程和殖民形象

中扮演了積極的作用

B.她倡導要讓少數人顯現出來

(4)巴斯內特

A.她使推動翻譯向文化轉向的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家。她的關於翻譯文化研究的最重要的著作是《翻譯研究》和與勒弗維爾合著了《翻譯,歷史與文化》

(5)赫曼

A. 他見證,經歷和組織了操縱學派。並提出了他自己的翻譯規則:常規,規則,法則及法令。這些規則以層級結構排列。

(6)尼蘭賈娜

A.指出翻譯是在殖民國家和被殖民國家的不對稱的關係中興起和發展起來了。

B.呼籲譯者採取「干涉」

(7)勞倫斯韋努蒂

A.韋努蒂最有影響力的著作:《譯者的隱形》

B. 提出了兩種翻譯策略:異化和歸化

五.翻譯的哲學理論

背景知識

前面已探討了文學翻譯,語言學翻譯及文化翻譯理論,現在下面將集中探討翻譯的哲學理論。

主要理論1: 闡釋學

闡釋學是關於意義解釋的理論。她與德國浪漫主義有聯繫,施萊爾馬赫被認為是現代闡釋學的創立者,他的浪漫解釋學是建立在個人的內在感受及理解基礎上,而非絕對的真理之上。闡釋學主要討論口頭或書面文本的理解並試圖用意義的普遍模式分析這一理解過程。

1. 代表人物

(1)喬治斯坦納

A.他把翻譯的闡釋學描寫為:引出和適當轉換意義的行為

B.他的闡釋學運作包括四個部分:初時信任,侵入(滲透),植入(嵌入),及補償(重組)

主要理論2:翻譯的解構主義

對組成一種語言的一些術語,系統,概念進行了質疑,並結構了文本的假設意義,也揭示了其內在矛盾。

1. 代表人物

(1)本雅明/《譯者的任務》

A.《譯者的任務》中的核心理念是翻譯不是給讓讀者了解原文的意義和信息內容,而是要追求純語言的更好層次的語言

B.實現純語言的策略是直譯

(2)德里達

A.他解構了翻譯中長期的固有的東西,以及語言學的一些前提假設,包括源語與目的語的對立,和語言符號的固定。

六.綜合性學科翻譯研究

學術界長期以來認為翻譯是一門派生的學科,不願承認翻譯是一門新學科。所以我們還需作出更多的研究來探討這些分歧和問題。

1. 代表人物

(1)瑪麗斯內爾霍恩比

A.在她的《翻譯研究的綜合途徑》一書中,霍恩比借用原型理論和格式塔整體理論對文本進行分類,並將文化歷史,文學研究,社會文化研究及相關領域結合起來運用到法律,經濟,醫學及科技翻譯中。

B.她試圖將大量語言學和文學概念融入到翻譯當中。

翻譯理論流派

一、文化學派

「翻譯研究派」是西方譯學界在20世紀70 年代後期興起的一個文化學派。該學派的研究者主張從文化的角度關注翻譯文本內外的各種因素與變數。認為翻譯研究不應局限於語義內容和形式結構的靜態轉換,而是要把翻譯作為一種文化發展的策略來研究,即要從社會歷史文化的宏觀層面關注翻譯現象,將翻譯活動納入到譯入語的文化系統當中來探討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文化學派

一方面,譯入語的社會文化環境對翻譯的主題、翻譯的策略轉換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另一方面,進入譯入語文化系統的翻譯作品也不是被動無為的,相反,它會對該文化系統的建立、發展和創新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翻譯文化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了長足發展,學者們將隱藏在翻譯現象背後諸如權力話語、意識形態、翻譯文學地位以及詩學和贊助人等因素納入到文化轉向的研究範式中,展開了多方位、多層次的研究,從而進一步拓寬了翻譯研究的視野,加深了對翻譯現象的本質認識,可以說是「翻譯研究領域的一次真正突破」。

(一)多元系統

文學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系統,該系統既包括所謂「高的」(high)、「中央的」(central )、「 經典化」 (canonical)的文學形式,例如詩歌。還包括所謂「低的」(low)、「邊緣的」(peripheral)、「非經典化」(noncanonical )的文學形式,例如兒童文學、大眾文學等。Even-Zohar認為翻譯文學也應當包括在這個系統中,原因是它對民族文學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作用。

而翻譯文學系統的行為模式又與其在譯入語文化多元系統中的地位有關。翻譯文學會在三種情況下佔據文學多元系統的中心位置:

1)當文學多元系統還沒有形成,即文學還「年輕」(young),正處於創立階段的時候;

2)當文學多元系統在大多元系統中處於邊緣(peripheral)或者處於「弱勢」(weak)的時候;

3)當文學多元系統出現危機或轉折點,甚至是出現一個文學真空的時候。

根據多元系統理論,如果某一文學多元系統十分強大,從而使翻譯文學處於一個次要的地位,以這一多元系統為目標系統的譯者往往會採用歸化式(domesticating)的翻譯方法;而如果翻譯文學在某一文學多元系統處於主要地位,譯者則多採取異化式翻譯(foreignizingtranslation) 。

(二)操縱學派

作為翻譯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ndre Lefevere在上述基礎上又提出了改寫理論。他指出:文學翻譯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它總是產生於一定的歷史時期,生成於一定的文化語境中。由於使用跟原著不同的語言,面對完全不同的讀者群、在不同的文化範疇下運作,所以作為譯語文化代表的譯者, 從一開始翻譯文本的選擇到翻譯過程中翻譯策略的選定一直到最後譯本的接受都會受到各種各樣譯語文化條件的限制,在翻譯時會有很多各種各樣不同的考慮,因而不可能複製出跟原文一模一樣的譯文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翻譯是對原文的一種改寫,是創造另一個文本形象的一種形式;Lefevere進一步指出:文學批評、傳記、文學史、電影、戲劇、讀者指南等都是對文本的改寫,都是創造另一個文本形象的形式。也就是說,翻譯創造了原文、原作者、原文本的文學和文化形象。

另一個因素就是詩學。Lefevere將詩學定義為兩個方面:一是文學手段、文學樣式、主題、原型人物、情節和象徵等一系列文學要素;二是指:觀念,即在社會系統中,文學起什麼作用,或應起什麼作用;一個社會中,如果詩學已經形成,那它就反映了占統治地位的文學寫作手段和「功能特點」,並且文學系統一旦形成,就力圖「維持原狀」。翻譯會影響不同文學系統之間相互滲透。一方面,以此可以把新的文學手段引入某一詩學,並為改變這一詩學系統做準備,另一方面,譯者往往以自己文化的詩學來重新改寫原文,目的是為了迎合目的語讀者以及它的譯作在譯語文化系統中的成功接受。

(三) 後殖民視角

羅賓遜(D. Robinson)對後殖民主義的定義:「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 )是起源於殖民主義經歷及殖民主義終結之後的一種文化狀況或文化研究狀況:關注反映在語言、文化、法律、教育、政治等等方面與群體身份有關的一系列問題;尤其關注所有類別之間的差異性,而對在絕對凈化的基礎上對複雜問題採取簡單化的解決方法表示懷疑。(Robinson Douglas ,1997 :121 )

「後殖民理論」(postcolonialtheory),或稱「後殖民研究」(postcolonialstudies),是一種多元文化理論,深受福柯權力話語理論的影響。發端於40. 50和60年代歐洲殖民體系的瓦解,得益於後來學術界文化研究的反霸權運動。作為一種文化政治理論和批評方法的集成話語,它主要研究殖民時代結束之「後」,宗主國與殖民地間的文化話語權力關係,以及種族主義、文化帝國主義、國家民族文化、文化權力身份等問題在後殖民語境中的新面目。可以說,後殖民主義關心的是文化地位的差異以及文化與文化之間的權力鬥爭。

巴西的「食人主義」翻譯觀

針對第一世界的殖民者所採取的歸化式的翻譯策略,第三世界的翻譯家創造出自己的翻譯理論。巴西後殖民翻譯理論家坎波斯兄弟(Haroldo de Campos andAugusto de Campos)提出「食人主義」(cannibalism)的翻譯觀。16世紀有個西班牙傳教士曾被巴西土著人吃掉,這是當地土著人表達敬意的一種行為,但是在歐洲,這行為是可怕的、野蠻的。後來有的巴西後殖民理論家把這種食人行為引入翻譯研究中,提出翻譯不能像從前一樣只求「忠實」,甘當奴僕,而是一種平等地對話。

「女性主義」翻譯觀

西蒙(SherrySimon)認為「婦女解放必須首先是語言解放/從語言中得到解放」。

張柏倫把女性的從屬地位與翻譯的從屬地位相提並論,從而開創了女性主義的翻譯觀,否定傳統的模仿論,主張文化介入和協調,提倡原文)譯文的共生關係,拋棄翻譯活動中的尊卑觀念「。

印度作家Niranjana提出重譯的思想,主張重譯印度歷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抹去殖民文化對印度文化的影響,喚起人們對17 世紀印度文明碎片的記憶。還有許多印度作家提倡用英語進行創作,他們在創作中採用印度化的英語和印度本土的敘事策略,從而創造了一種介於英國英語和印度英語之間的新的語言形式,使創作看起來就像是翻譯過來的作品。

著名的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家尼南賈納指出,在後殖民主義的情境下,翻譯的問題系成了引發有關再現、權力以及歷史性這諸多問題的一個意義重大的場點。

作為一種實踐,翻譯構塑了殖民狀態下不對稱的權利關係。她對翻譯的論述遍及了殖民統治下翻譯發揮作用的所有哲學的、語言學的和政治學的語域。

對翻譯的研究,她不是要在理論上再給翻譯另立一說,以便找到「縮小」不同文化間的「隔閡」的更加保險可靠的辦法,而是要對隔閡和差異做徹底的思索,以便對翻譯進行定位。她認為通過運用再現他者的某些程式,翻譯強化了對被殖民者所作的統識性描述,進而影響殖民地的事態。

二、哲學學派

「闡釋學」

闡釋學(hermeneutics)為哲學研究的一個分支和流派。通常認為,hermeneutics可以從詞源上追查到古希臘的文獻中。諸神的信使Hermes就是動詞Hermeneuein(解釋,詮釋)的詞根。柏拉圖認為闡釋學與占卜術同屬一類,同為解釋諸神旨意的一門技術,通過闡釋和傳達神的旨意,要求人們予以絕對服從。

闡釋學是一門研究理解和解釋的學科。人類對理解和解釋產生的疑惑和追問歷史悠遠,闡釋學的發展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發生了兩個重大轉向,即認識論轉向和本體論轉向"除去第一階段古代的神學闡釋學、法學闡釋學不說,以施萊爾馬赫、狄爾泰為代表的近代闡釋學,以及由海德格爾開創,經迦達默爾的努力而推向高峰的現代哲學闡釋學使這一學科逐漸走向成熟,成為當今諸多「後」學的最重要的思想資源之一。闡釋學方法也成為一種基本的人文科學研究方法論。

(一)闡釋學視角

古代傳統認為闡釋學僅僅是一種工具,翻譯也就是為絕對的唯一思想進行傳播的工具。隨著施萊爾馬赫對闡釋學革命性的改變,對文本的理解變成了相對的,多維的。翻譯在哲學家的眼裡也變成了「浪漫主義的」。

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將闡釋學提升為哲學的一個流派。理解成為了人們存在的方式。受其影響,翻譯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將原本改變成譯本的過程。從原本到譯本是由理解和解釋聯繫起來的,這就是翻譯。

(一)闡釋學視角

美國翻譯理論學家斯坦納(GeorgeSteiner) 在他的《 通天塔之後》 提出了基於闡釋學的闡釋翻譯的四個步驟,

即信賴(trust)、

侵入(aggression)、

吸收(import)、

補償(compensation)。

1. 信賴釋意

斯坦納稱信賴即為/信任投資,但他認為從心理學角度看,這種信賴有時也是危險的,因為「譯者可能會面對對他十分不利的甚至是充滿-敵意的文本「[1]」也就是說,譯者相信文本中一定有內容,但內容轉化過來卻可能是空洞的、無意義的」儘管如此,譯者還是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著內在的聯繫「譯者的信賴與實際內容的差距意味著譯者要在譯文與原文的一致性: 「下賭注」。

他不僅會發現自己處於一種非常脆弱的地位,可能發現任何值得表達的東西都不會進入某種模式這樣闡釋就顯得必然,而且十分必要了「闡釋翻譯理論認為,在語言層次上,孤立的句子不能為讀者提供認知補充」辭彙的一詞多義、複雜的句子結構、兩種語言的差異都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任何段落語篇,無論簡單還是複雜,都會引起多種闡釋"譯者發現自己覺得值得表達的東西進入不了某種模式,這時闡釋就意味著譯者應從篇章角度出發藉助認知補充,去理解原文。

2. 入侵理解

BasilHatim認為,闡釋是「『跟著感覺走』進文本」,而文本並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翻譯是一個各種關係,如語言、文化、歷史、政治、社會、倫理因素,交織與碰撞的中心:一方面,翻譯是不同思維體系,不同語言系統,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審美價值與觀念交匯、交互的中心;另一方面,翻譯活動中存在著多方面多因素的衝突,如譯者與作者的衝突、譯文與原文的衝突、譯入語文化與原語文化的衝突等,衝突中必然產生這些系統、因素的相互之間的「侵犯」。

譯者在理解原文時,首先要理解文章的語言,同時更重要的是藉助於認知補充來理解文章的意義。意義不存在於詞語層次上,而存在於篇章層次,孤立的詞語、句子不具備為讀者提供認知補充的能力。闡釋的內容即是認知補充的內容,缺少闡釋,譯文便是蹩腳的譯文。斯坦納稱翻譯的第二個階段是入侵,入侵後獲取,這是一個對原文的理解的過程。

3. 表達吸收

對文本內容和形式的吸收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同時語言和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在不斷地隨著外部世界的變化而變化,文本也會受到作者認知補充的影響。即,尋找最合適的表達形式,實際上是通過有意識和潛意識思想在摸索中進行的。信息能夠起到對語言外知識的記憶,對等意義的發現在某種程度上是自發的,如果譯者對要表達的思想完全理解了,那麼就能自如地對語言進行重新表達。

有些情況下,重新表達的路程十分艱苦,譯者需要找到可以接受的對應詞,以達到譯入語和原語語言和意義的等同與近似,實際上很難做到表達過程中的不偏不倚。代碼轉譯並不是客觀的表達方法,只能是機械的表達方法。因此闡釋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闡釋不是以字詞為基礎,而是以篇章為基礎。譯者只有放棄原語言形式才能更好地表達意義,此外根本不存在其他方法。

4. 對等補償

在翻譯行為中,為了恢復原有的平衡,補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毫無疑問,翻譯行為中有損失,這種行為有時可以使原文內容得到放大、膨脹,獲得更多的內容,原文在這種關係中獲益。

斯坦納辯證地認為,由於距離產生了新的形式,這些譯文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更美的畫卷。譯者或者拿走得太多,或者拿走得太少,或者把一些蹩腳的地方刪去,真正的闡釋翻譯要使這些關係達到平衡,翻譯能體現原語的潛力,更能體現原語自身所沒有達到、沒有意識到、沒有體現出的價值。

施萊爾馬赫認為,「譯者給出的比原作者給出的要多」。這也辯證地說明闡釋理論強調要補償的原因。

(二)解構主義視角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是西方整個後結構主義思潮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20 世紀60 年代中期起, 在西方文藝批評理論界產生了對結構主義的反叛, 以消解性為主要特徵,系統地解構了結構主義關於結構和意義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又稱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里達(JacquesDerrida) 、福柯(Michel Foucault)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等。

解構主義理論與翻譯研究發生瓜葛並對其產生影響有其內在必然性" 解構主義作為一種語言哲學,反對傳統的恆定中心論,反對結構主義訴諸單一結構的片面的語言觀, 這些正是翻譯理論中涉及創作主體和文本意義等要素時所要明辨和解決的問題。


推薦閱讀:

字音專題複習學案
考點複習 · 下丘腦與腺垂體
七年級下地里複習資料二
親友書複習資料(1-5課)

TAG:翻譯 | 理論 | 複習 | 總結 | 翻譯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