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曾文:六祖慧能到黃梅從五祖弘忍求法的傳說

六祖慧能到黃梅從五祖弘忍求法的傳說

楊增文

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國佛教基礎知識

1999年1月

-----------------------------------------------------------

【編者】楊增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

-----------------------------------------------------------

慧能(638-713)到黃梅從五祖弘忍求法的傳說,詳見於《六祖壇經》,在禪宗界流傳甚廣。據《六祖壇經》記載,慧能俗姓盧,祖籍范陽(今北京涿縣),因其父貶官嶺南而成為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的百姓。慧能的父親早亡,留下孤兒寡母,家境貧寒。慧能早年以打柴賣柴維持生活。大約咸亨(670-674)年間,慧能聽說禪宗五祖弘忍在蘄州傳教,便安置好老母,前往黃梅,以行者身份求教於弘忍。

弘忍見到慧能後問:「你是哪裡人,到我這裡想獲得什麼?」慧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的一名普通老百姓,遠道而來投到大師門下,不想獲得其它什麼東西,只想成佛。」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尚未開化的蠻夷,怎麼能成佛呢?」慧能答:「人雖然有南方或北方的地區差別,佛的本性根本沒有南方或北方的不同。我這個嶺南蠻夷雖然相貌與大師有別,但是我們彼此都具有的成佛本性又有什麼不同?」聽了這番話,五祖還想和他繼續交談下去,但是看到眾多弟子都圍在左右,便讓慧能和大家一起去參加勞動。慧能說:「我還有話要稟告大師。弟子內心時常萌發智慧念頭:不離自己的本性就是福田。不知道大師要讓我幹什麼活?」五祖道:「想不到你這個蠻夷還天資甚高!你不要再講了,到後院碓坊幹活去吧。」慧能依言退下,走到後院碓坊。有一位行者分派他劈柴,踏碓舂米,一干就是八個月。一天五祖對他說:「我認識到你有聰慧的見解,但由於怕有壞人傷害你,所以那天我故意沒有和你再談下去。你懂我的意思嗎?」慧能回答:「弟子也明白大師的用意,所以這些日子一直不敢到講法堂前拋頭露面,以免被人發現。」

又過了幾天,五祖召集起所有弟子,對他們說:「世人都沉淪於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之中,這是必須解決的最大問題。你們每天只是一心持戒修善追求福報,不考慮設法脫離生死輪迴的苦海!如果你們不認識自己的本性,做功德善事又怎麼能拯救你們?你們都回去,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自己先天具有的智慧本性,每人作一首偈頌,拿來給我看,如果發現誰能領會佛法大意,我就把衣缽傳給他,讓他成為第六代祖師。」大眾聽了五祖的話,相互議論:「我們這些人用不著花費心思作偈頌呈交大師,這是徒勞的。神秀上座是我們的教授師父,不用說,一定是他成為第六代祖師。」

神秀這時已作好了偈,但沒有勇氣呈交五祖,緊張惶恐。他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我把自己作的偈頌寫在講法堂前走廊的牆壁上,由五祖自己去看。如果五祖欣賞,我再聲明是自己寫的。於是他趁夜半三更無人之際,悄悄把偈文寫在牆壁上。他的偈頌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第二天,五祖看過偈頌後知道是神秀所作,便公開讓眾僧念誦學習,並告訴大家,依照此偈修行大有好處,可以避免轉生到地獄、惡鬼、畜生等極壞的轉回去處。但是,五祖當夜三更又把神秀叫到自己的房間,告訴他:「從你作的這首偈來看,你還沒有認識自己的本性,你還是佛法的門外漢。憑你這樣的認識水平和理解程度,想獲得至高無上的覺悟是不可能的。所謂至高無上的覺悟,是在言談之間立即認識和體驗自己的本心本性,明白自己的本性沒有生成也沒有毀滅。在任何時候,在轉瞬即逝的每一個念頭中,都要保持這種認識和體驗。要懂得一切事物或現象都是相互融通的,都不會相互滯礙而格格不入。由於本性的真實,一切事物或現象也都具有真實性。對一切不作區別,始終寧靜的心體即是真實。如果有了這樣的認識和體驗,就是至高無上的覺悟本性。」五祖讓神秀再作一偈呈上。但神秀回去後,絞盡腦汁,搜索枯腸,始終作不出來。

過了兩天,慧能知道了神秀所作的偈,明白此偈作者尚未識心見性。由於他不會寫字,便央人代筆,把自己所作的一首偈寫在牆壁上。他的偈文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是針對前偈而發,大意是說:人的覺悟本性並不像一棵菩提樹,先天純潔清靜的心也並非如同明鏡。原本就沒有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體的東西,又會在哪裡沾染上世俗的灰塵呢?眾僧見此偈後大加讚賞。五祖見後心中暗驚,唯恐有人傷害慧能。他把偈文擦掉,並告訴眾弟子:「這首偈也不怎麼好,也沒有識心見性。」眾人都相信了五祖的話。

第二天,五祖悄悄來到碓坊,看到慧能腰間拴著一塊大石頭,費力舂米,便說:「按照佛的教誨修行的人,為了佛法而甘願獻身。應該如此啊!」五祖接著問:「米舂了沒有?」慧能回答:「米早已舂好了,不過還需要篩一下。」五祖聽了沒吭聲,用拄杖敲擊石碓三下,隨即離去。慧能明白五祖的用意,等到三更天,來到五祖丈室。五祖秘密地為慧能講《金剛經》。在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時,慧能完全明白了「一切事物和現象都離不開人的自我本性」的道理。五祖知道慧能已徹底認識了本性,就把據稱是菩提達摩傳下來的袈裟交給他,並說:「你已成為第六代祖師,應該竭誠維護教法衣缽,廣泛拯救一切有情眾生,使本門教法永遠流傳下去。」五祖又告訴慧能:「傳衣者命如懸絲,此衣(袈裟)就傳到你為止了。」五祖讓慧能從速到南方隱居,因為要使佛法興盛起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充滿了艱難險阻,一定要忍耐,等到時機成熟再出來弘禪說法。五祖連夜把慧能送到九江驛,命其從速離去。

慧能求法的傳說自然不能完全視為歷史真實,其中誇張、虛構的成分不少。但是,這個傳說也反映了禪宗初創時期的一些重要情況,包括禪眾的生活與修行、所重視的經典、門派的紛爭、禪宗的核心教義等,因此值得重視。

20.《六祖壇經》的「識心見性」學說

依據敦煌本,習稱的《六祖壇經》原名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歷經唐宋元各代,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壇經》,現存主要有如下諸本:唐末敦煌本(完整者兩種)、宋初惠昕本(有多種)、元代德異本和宗寶本等。諸本內容雖有出入,但主要思想沒有太大的變化。《壇經》是慧能弟子根據他在韶州大梵寺的說法,加上他的傳禪事迹整理而成,是唯一被稱為「經」的中國僧人的著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慧能的思想,包括初期禪宗的基本理論。「識心見性」是《六祖壇經》論述的中心教義之一。

「識心見性」指對自我本心和本性的認識,理解和體驗。在《壇經》中,「識心」與「見性」意思基本相同。認為自我的本心和本性與佛的本性無本質區別,所謂「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所以「識心」或「見性」又是「成佛」的同義語。

「壇經」認為,人的先天本性中不僅蘊含世間的萬事萬物,而且蘊含著全部佛理。自我的心性一切具備,無欠無缺。真理、智慧、佛性,也就是佛教所認為的一切美好的理想的東西,全在人的一心之中。宇宙萬有,人生窮達,均由心性創造。《壇經》把「迷」於本心本性作為沉淪於生死苦海的根本原因,只有「識心見性」才能超脫輪迴。「識心見性」並不一定需要積年累月的修行,往往在一念之間即可完成。正如《壇經》所說:「無上菩提,須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言下見性成佛」,「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這是「識心見性」倡導頓悟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識心見性」倡導自證自悟。「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謂覺悟成佛的解脫之道,絕對不能向外部世界去追求,不要希望靠外力的幫助來完成,不能為外界環境所左右。解脫的唯一正途,是認識自我的本心和本性。開發自我,實現自我,即為解脫成佛。

21.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這是禪宗對其理論的主要特點的一個概括。此四句連用出現較晚,主要見於宋代及其以後的禪籍中,但它們所反映的思想在禪宗產生時期就具有了。宋代禪僧把它們說成是自釋迦牟尼以來就有的信條,實際上它們是中國禪宗的創造。

據《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法會上拈花示眾,大家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心領神會,知其意旨。於是釋迦佛便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所謂「正法眼藏」這種「微妙法門」,就是指的禪宗教義。「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指禪宗教理不依靠文字流傳,是在傳統佛教經典之外傳承的教義。禪宗之所以提出這種主張,是認為「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不認識文字,不能閱讀佛教經典,也同樣可以把握佛理。早期禪僧大多文化素養低下,沒有能力像義學法師那樣精通佛典,他們的修行貫徹在勞作之中,而不是體現在研究弘揚經典上。這種思想正是基於禪僧的現實需要產生的。同時,這種輕視傳統佛教經典的口號也是針對注重義學的諸派提出的,用以表明禪宗優於其它佛教諸派。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也分別出現在唐代多種禪籍中。禪宗自稱傳佛心印,修行的關鍵是認識自我的本心或本性。由於自我的本心和本性與佛性平等無二,所以對本心或本性的認識和證悟就是成佛。《六祖壇經》不厭其繁地講「識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表達這樣的思想。宋代禪僧則把這些作為菩提達摩來中國所傳的教義,據《碧岩錄?聖諦第一義》:「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恁么見得,便有自由分,不隨一切語言轉,脫體現成。」

「不立文字」是禪宗一貫承認的信條,歷代沒有異議。但是,「不立文字」並不等於不創造禪宗的新經典。唐宋及其以後的禪宗編集了大量的語錄、燈錄等禪籍,正是在「不立文字」的口號下從事大立文字的工作,正是用「文字」來詮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宗旨。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禪宗相對於「不立文字」提出「不離文字」,前者強調佛理不等於文字,證悟本質上與文字無關,後者強調禪宗新經典的重要性。

22.禪宗的「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是對唐宋時代形成的禪宗主要派系的合稱。「五家」指晚唐五代形成的五個派系,分別出自慧能弟子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個法系。

其中,從南嶽系之下分出兩家:其一,溈仰宗。懷讓的再傳弟子中有百丈懷海,遞傳靈祐(771-853),以潭州溈山(今湖南寧鄉縣境)為基地,其弟子慧寂(814-890)以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縣南)為基地,相繼傳禪授徒,形成溈仰一家。其二,臨濟宗。懷海的另一弟子有希運,希運的弟子義玄(?-867),常住河北鎮州(今河北省正定縣)臨濟禪院,僧徒眾多,形成臨濟一家。這是「五家七宗」中唯一興起於北方的禪派。

從青原一支分出三家,其一,良價(807-869)和其弟子本寂(841-901)先後在江西高安洞山、吉水縣曹山建立叢林,形成曹洞宗。其二,義存的弟子文偃(?-949)常住韶州雲門山,創雲門宗。其三,義存的另一弟子師備遞傳桂琛、文益(885-985),文益常住金陵清涼寺,形成法眼宗。

晚唐五代時期形成的禪宗五家都祖述慧能,在禪學基本思想上沒有重大分歧,但各家都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和理論。在這五家中,溈仰宗至宋失傳,雲門宗在宋初興盛一時,此後與法眼宗逐漸無聞,只有臨濟和曹洞二宗並存至今。其中臨濟宗影響最大,流傳最廣。二宗都傳播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國。

北宋中期,從臨濟宗中分出二支,其一為黃龍派。石霜楚圓的弟子黃龍慧南(1002-1069)常住江西南昌黃龍山,以所謂「黃龍三關」接引啟悟參禪者,形成影響較大的一派,後世稱為「黃龍派」。其二為楊歧派。石霜楚圓的另一弟子楊歧方會(992-1044)在袁州楊歧山(江西萍鄉縣北)傳禪,形成「楊歧派」。黃龍派盛行於北宋中期,至北宋末南宋初衰落。楊歧派初時沒有重要人物,至北宋末年名僧輩出,逐漸興盛,成為臨濟宗的正統。黃龍派和楊歧派與晚唐五代形成的五家合稱為「五家七宗」。

23.靈祐、慧寂和溈仰宗

靈祐和弟子慧寂是溈仰宗的創始人。因靈祐常住潭州溈山,慧寂常住袁州仰山,故稱其宗派為「溈仰宗」。據《祖堂集》、《景德傳燈錄》等載,靈祐(771-853),俗姓趙,福州長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人,15歲出家,三年後受具足戒,學大小乘經律。曾先後在浙江天台遇寒山、拾得,均指示他從學於百丈懷海。年23到江西百丈山參懷海,為上首弟子。唐憲宗元和年(806-820)末,到潭州溈山(今湖南寧鄉西),數十年間,聚徒眾多達千餘人,建同慶寺。會昌年間曾一度還俗,後因裴休所請,重新剃髮,徒眾復聚如初,世稱「溈山靈祐」。弟子有慧寂等四十一人。

慧寂(814-893)俗姓葉,韶州懷化(今廣東番禺東南)人。17歲從南華寺通禪師出家,先參宗禪師,再參耽源,數年後師從靈祐,隨侍十餘年。35歲後開始傳禪,先住王莽山,次移住袁州(江西宜春)仰山,弟子有十餘人。慧寂之後傳三世法系不明。在禪宗五家中,溈仰宗興起最早、也衰亡較早,大約共歷時150年左右。

溈仰宗教禪學禪的主要特點是所謂「圓相」說。師徒或師友進行禪學交流時,常用畫圖案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他們往往畫一個圓圈,在圈中寫一個字或畫一個圖案,稱「圓中有方」,以不同的圖案表達不同的意思。如「或畫此相乃縱意,或畫相乃奪意。」據說圓相共有97種,始作於南陽慧忠,為溈仰宗所承襲。文益在《宗門十規論》中指出,溈仰一派的「宗眼」(宗旨)是「方圓默契」。即畫圓中有方的圖案,並不說話(默),雙方由此心領神會(契)。這正如仰山慧寂指出的:「諸佛密印,豈容言乎?」把圓相視為神秘的符號,以這種符號來交流,能表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體驗。這種作法與《周易?繫辭傳上》講的「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的思路相似。

24.義玄和臨濟宗

義玄(?-867)是臨濟宗的創始人。據《祖堂集》、《傳燈錄》等書載,義玄俗姓邢,曹州(山東荷澤)南華人,出家受具足戒後,先廣泛學習各種經律論,後南下遊方參禪。初至江西黃檗山參希運,以「行業第一」聞名。曾三次參問「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次遭希運打,始終不解其意。遂向高安灘頭的大愚禪師請教。大愚說:「黃檗(指希運)與么老婆心切,為汝得徹困」,義玄於此言下大悟。義玄積极參加普請(僧眾集體勞動),與溈山靈祐、德山宣鑒均有過往來。他離開黃檗希運後,繼續行腳參禪,最終到鎮州(河北正定),於城東南隅臨滹沱河的小院傳禪授徒,因號「臨濟」,後世將其所創禪派稱為臨濟宗。

義玄行禪以峻烈著稱,在啟悟參學者時,慣施棒打、喝,把這種方式貫徹於多種應機場合,並賦予棒喝以多種含義。《祖堂集》謂義玄是以「喝打為化門」。義玄禪語激烈,具有反潮流的叛逆特色,多有非經毀教、呵佛罵祖的極端言辭,並以此倡導不必受佛祖制約,不為家族束縛,不被經典迷惑。另外,義玄還有「三玄三要」、「四料簡」、「四照用」和「四賓主」等教禪和學禪的理論。義玄死後,謚「慧照大師」,記其言行的有《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通稱《臨濟錄》。

義玄嗣法弟子22人,主要分布在河北三鎮,個別人在江南傳禪,門徒支派繁盛,成為一大宗派。進入兩宋,本宗出現了多位推動禪學發展的著名禪師,如倡「代、別」,創「頌古」的汾陽善昭,宣揚「文字禪」的慧洪,作《碧岩錄》的圓悟克勤,弘揚「看話禪」的大慧宗杲等。元明清各代,臨濟宗中均有影響較大的禪師,傳法世系歷久不絕。臨濟宗也在不同時期遠傳日本、朝鮮和越南等周邊國家。

25.臨濟宗的「四料簡」、

「四照用」和「四賓主」

這些是臨濟宗指導教禪學禪的主要方法和理論,用於評判師徒或師友間禪學交流,目的在於勘驗和啟悟參禪者。

從中唐開始,禪僧或因解決衣食問題,或因尋訪名師,往往到處流動,興起所謂「行腳參禪」之風。生活方式的變化引發了修行方式的變化,探究禪的奧秘(參禪)已不僅僅是修行者個人的體驗問題,還包括師徒或師友之間的相互討論、啟迪和勘驗,由此出現了傳法和參禪的新方式。臨濟宗的這些理論就是適應這種情況產生的。

「四料簡」也稱「四料揀」,「料」指度量,「簡」謂判別,據《人天眼目》卷一,「四料簡」是:(1)「奪人不奪境」,對於「我執」(以主體為實有)觀念嚴重的人,主要消除他的「我」見(奪人)。(2)「奪境不奪人」,對於「法執」(以客體為實有)觀念嚴重的人,主要消除他的「法」見(奪境)。(3)「人境俱奪」,對於「我執」和「法執」都嚴重的人,要兩者均予以消除(俱奪)。(4)「人境俱不奪」,對於沒有兩種執著觀念的人,自然沒有什麼可消除的(俱不奪)。「四料簡」是要求禪師在參禪過程中根據學者的具體情況而靈活施教,以便破除我執和法執兩種被認為是錯誤的認識。

「四照用」中的「照」指對客體的認識,「用」指對主體的認識。「四照用」是:(1)「先照後用」,針對「法執」嚴重者,先破除他以客體為實有的認識。(2)「先用後照」,針對「我執」嚴重者,先破除其以主體為實有的認識。(3)「照用同時」,針對我法二執均嚴重者要同時破除。(4)「照用不同時」對於我法兩執均不嚴重者,可以靈活運用,沒有固定的程序。「四照用」與「四料簡」的根本思想大致相近,也是強調靈活施教。

「四賓主」中的「賓」指參學者或不懂禪理者,「主」指禪師或懂得禪理者。「四賓主」是:(1)「賓看主」,參學者掌握禪理,禪師不懂裝懂;(2)「主看賓」禪師掌握禪理,參學者不懂裝懂;(3)「主看主」,禪師和參學者都是行家裡手;(4)「賓看賓」,禪師和參學者都是門外漢。「四賓主」是考察問答雙方是否掌握禪理的方法,是衡量雙方成敗的理論。由於賓主之位可以互換,其中也包含著教學相長的思想。

26.洞山良價、曹山本寂和曹洞宗

良價和本寂師徒是曹洞宗的創立者。據《傳燈錄》等載,良價(807-869)俗姓俞,越州諸暨(今浙江諸暨)人,幼年於本州出家,不久到婺州(浙江金華)五泄山剃度。年20至嵩山受具足戒。繼之行腳遊方,曾參南泉普願,後因溈山靈祐舉薦,投於雲岩曇晟門下。唐宣宗大中(847-859)年末在新豐山傳禪,後住豫章高安洞山(在今江西宜豐)


推薦閱讀:

「台釣釣技」傳說中的「麻團釣法」
【古代四大神獸】玄武的傳說
【深度】唇亡齒寒說「垂棘」——關於垂棘之璧的歷史與傳說
關於苦情痣的傳說!
一把椅子練全身,肌肉哥不是傳說!

TAG:傳說 | 六祖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