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生死觀與其他宗教的差別
李知白:那麼剛剛盧老師也提到了莊子對於死亡有著一個很深刻的看法,就是說在莊子裡面提到很多次葬禮,通過一個寓言形式,我們知道佛學是比較強調輪迴轉世的,但是剛剛張道長又提到了鐵拐李的故事,那麼道教看來也不願意提到死這個問題,在二位看來道教對於死亡有怎樣一個態度?張興發:實際上道教對於死亡的態度,也可以講是道教的生死觀,道教講道教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度人經》講:「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那實際上道教對生命的態度還是很重視的。有一句話講了「重生惡死」,所以說還是對生命很重視。但是可能形成一個誤區,重生惡死是不是喜歡生而討厭死?其實這個是不對的,這個是錯誤的。實際道教對生命的態度還是講究自然,無論是老子、莊子還是到列子,還是到《黃帝陰符經》,還是到《黃帝內經》裡面,它首要講的都講養生,都講生,首要講的都是自然,一切在自然之中為好。就是說對待生我們要自然,對待死也要自然,這才是道教的生命的這種態度。所以說對待這種生死來講,剛開始我們可能要追求長生久視,那個人講長生不死,後來概念轉換說長生不老,後來講到高層次就叫長生久視,這個長生久視是什麼?不是視你的身體,而是視你的精神。所以說到了唐朝以後,這個思想就在轉變,剛才盧老師已經談到了《莊子》裡面很多觀點,其實譚峭的《化書》,成玄英注《莊子》的時候。盧國龍:我覺得這個問題怎麼理解?其實道教對待生死問題,在信仰層面跟其他宗教有什麼不一樣?道教沒有一個割離於這個現實世界的那個彼岸世界,這是道教跟基督教、佛教很不同的地方。西方的極樂凈土跟現實世界是隔離的,佛教也不是說就重視死,叫涅槃,也不叫死。涅槃是脫離了現實這個虛幻的世界,進入到了西方極樂,那個唯一真實的世界,但是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是絕緣的,是隔離的,但是它必須通過死這樣一個過程才能夠完成這樣一個超越,從這個此岸世界到達彼岸世界去。基督教或者基督宗教也是這個傳統,必須進到那個天堂,必須脫離,必須經過死,經過審判。道教沒有這個,道教神仙世界跟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是統一的,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去可以是一個自然生命的延續。我本來的生命就可以過去,我不一定要經過死的代價,一個轉換,我才能夠進到那個世界,神仙世界三十三天也好,九天也好。道教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神仙世界跟現實世界是同一個世界,都在天地之間,這個是道教信仰上跟其他宗教的不一樣,就決定了它的生死問題不一樣。所有宗教對死的強調,通過這個死,我們現在電腦一個習慣詞叫升級了,通過這個死我可以升級,更新了,我可以到另外一個世界,因為那個世界跟這個世界絕緣的,沒有死的過程是進不去的。道教沒有另外的世界,不是說有另一個神仙世界,跟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不沾邊的。宇宙只有一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儒家、道家始終堅信的,從來不相信這個宇宙之外,天地之外還有一個其他的(世界)。李知白:對,儒家也談子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盧國龍:這個很重要,所謂生死觀跟信仰形態是直接聯繫在一起的,其實在這個問題上,不是像我們日常那樣去追問道教對生是什麼態度,對死是什麼態度。我跟你講一個故事,丘長春的門下有一個李志常,這個人後來也是道教的大師。因為在金元之際天下大亂,他曾經到一個村子裡去化緣,後來土匪來了,那個村子裡的人帶著他的財物、糧食躲到一個山洞裡去了。洞里呆不下,李志常就出來打探消息,被土匪抓住了,土匪就拷打他,你說出來這個村子人哪兒去了?李志常就是打死都不說。在他快要(被)打死的時候想起來丘長春說的一句話叫:「生死之際正是用力處」,說你這個人要修道,什麼時候最重要?就是在那個生死之間。他想起這句話以後他咬緊牙,因為土匪已經快把他打死了。我就在我快要死的時候,生死之間交界的地方趕緊去參悟什麼是道?李知白:是在生死之間人會產生一些很特殊的(感受嗎)?盧國龍:別著急,等我把這個故事講完。後來還過陽了,土匪看了以為把他打死了,結果這個人還活著。然後他就跟他師傅說,跟丘真人說,說師傅你說生死之際真是用力處,我快被人打死的時候我就努力參悟,可是我一片渾然,眼前一片漆黑,什麼明白的東西都沒看見,道就是哪個嗎?丘長春說你搞錯了,不是讓你快到死的時候才去參悟什麼是道,什麼是超越,統一生死那個東西,我是讓你參悟這個宇宙之間所以為陰陽、晝夜、生死,決定陰陽在不斷此消彼息背後的那個真宰。什麼東西推動了陰陽消息,推動了生死轉換?捕捉那個東西,只有在這個意義我們才有可能能理解道教所謂生死觀,否則其實我們還是按照這個人說我活著還是死了,我死了又是什麼死亡,醫學上什麼叫做死亡,經過什麼見地,以什麼為標準,是沒有脈搏跳,還是沒有呼吸,還是就以什麼東西,生命體征、形態,不是在這個意義上去討論。王重陽有一幅自畫像,全真祖師,在自畫像提幾句詩:「來自何方,去由何路,一腳不移,回頭即悟。」什麼意思呢?就是自己跟自己對話,自己給自己畫一張像,提了幾個字,你這個傢伙從哪裡來?死了之後去哪裡去?其實想想你在萬物大化之間,你一腳都沒有動,你只是這個生命之前用別的形態存在,這個生命之後又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剛好中間這一段以你這個樣子存在而已,只是此我變成了彼我,變成了那個我,這個是道教一個根本。道教還有一個南宗,南宗白玉蟾,也是同樣追問的問題,叫「父母未生之前,此生意滅之後。」父母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不是父母還沒有生我,父母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在哪裡?這個身體完全化解掉了之後,我又在哪裡?道教之所以對生死很超越,因為這個宇宙是統一的,我不會漂出去,我只是改變了存在的形態,這個是它道教所說的,包括心性修鍊,修什麼?心性修鍊修的就是這個。李知白:這也是莊子為什麼對他的妻子死亡不是很悲傷的原因?盧國龍:這個才能理解道家和道教。其實修仙,性命雙修,形神雙修,從先秦道家以來,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只是我們有時候在理解上,比如我們理解莊子的寓言,太著痕迹了,把它當真事。就因為它是寓言,是有寓意的,那個寓意是什麼?值得我們去思考。其實道教這些有它的信仰形態,信仰形態的背後有它的一個思想邏輯,有一個理論。那個理論是什麼?意境是什麼?我們捕捉了這個就會發現,其實它是一以貫之,是相通的。這個裡面就說並不存在,當然一個是宗教,一個是哲學,但是離了哲學就沒有宗教。
返回騰訊網首頁>>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相關閱讀:獨家-弘道講堂·《弘道講堂》對談七:「逆生長」的邏輯可能性 2014.09.30·《弘道講堂》對談之五:No Zuo No Die 2014.09.30·《弘道講堂》之四:外丹轉向內丹 2014.09.30熱門推薦看過本文的人還看了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發布《龍虎山宣言》 193人看過有些東西會穿越千年 146人看過流失海外的清代《圓明園四十景圖》善惡皆有因:李善長教子陶淵明的五斗米是多少襄陽杜甫為何自稱杜陵布衣?蘇軾一句話捧高韓愈
推薦閱讀:
※精闢!原來男女有這麼大的差別
※陸毅兩個女兒,張晉兩個女兒,差別不是一般地大
※好物業與壞物業差別有多大?句句戳業主心坎!
※62.佛教發願到極樂世界修行,與發願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何差別?
※婚後男人女人情感最大的差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