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與女排的「鐵榔頭」精神
07-14
改革與女排的「鐵榔頭」精神 經過三場驚心動魄的生死之戰之後,中國女排終於再次站上奧運冠軍的領獎台。據統計,在今天女排決賽第三局時,收視率已經達到56.78%。而在中國女排的奪冠時刻,收視率更是達到逆天的69%。換言之,中國有超半數電視觀眾觀看了女排的決賽,創造了電視轉播的收視奇蹟。 這是一屆被碎片化、娛樂化的奧運會,而且在奧運會諸多項目中,女排在技術性、觀賞性、競爭性、戲劇性等諸多方面,都不是最頂尖的項目。對中國代表團而言,26塊金牌雖然為最近幾屆最低,但似乎也不獨缺女排這一塊。但女排此役,讓億萬中國人揪心屏息,凝神關注,為每一分歡呼雀躍,為中國隊熱淚長流,久違的崇高感被激活,恍惚間又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儘管今天的人們可以在電腦顯示器面前觀看著世界各地的體育比賽,但很難再去為一直球隊瘋狂、感動。當中國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頑強戰勝對手時,曾經的榮光和信仰突然煥發,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公眾早已麻木的心頭。 公眾對女排的關注,不僅僅是獎牌榜上的一枚金牌,而是那種曾經激勵過國人的「頑強拼搏,團結奮鬥」的女排精神在這一代年輕運動員們身上傳承和體現。 奧運之美,綻放在體育健兒們勇攀高峰、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中。高手雲集的奧運賽場上,沒有「一分一分咬牙頂」的頑強堅持,何來女排衝出「死亡之組」、勇奪冠軍的驚喜與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 1986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10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中國女排克服重重困難,以8戰8勝的出色戰績,蟬聯冠軍,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獲得「五連冠」的隊伍。咚咚的「鐵榔頭」,敲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戰鼓,提振了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支光榮的隊伍不僅是競技舞台上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更成為無數中國人的勵志榜樣。 在那個國門剛剛打開、人民呼喚精神力量的時代,中國女排以她們無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巔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在那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幟,讓世人看到中國的集體主義、愛國精神、自強意志,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能創造怎樣的奇蹟。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成為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價值標籤。 在那個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遠沒有今天這麼豐富多彩的時期,以「拼搏」「團結」為內核的「女排精神」,很好地凝聚了人們的精氣神,推動了社會的大發展。後來,雖然隊伍更替,人員變換,但「女排精神」一直在隊員們心中默默傳承,直到今天在里約奧運會上大放異彩。 更多的中國人,從中國女排身上,看到中華民族崛起的希望,堅定了改革開放的信心,內心激發起強烈的主人翁意識,爭先恐後投入到用勤奮與智慧改變祖國面貌的實踐行動當中。 時至今日,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面對前面路上的激流險灘,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中國必須前進!這是歷史責任,更是時代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面對決勝全面小康的艱巨挑戰,面對困難眾多的經濟新常態,我們依然要發揚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去解決眾多「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去化解「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風險,去應對暮氣日長、銳氣漸消的挑戰,為民族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動力。 面對著更多的「硬骨頭」和「攔路虎」,破題的方法雖有千萬種,但最根本的還是離不開萬眾一心的團結,抓鐵有痕的拼搏和「贏面再小,也要死磕到底」(郎平語)的決心。 女排精神的重拾,其實讓幾代中國人重新回味改革開放初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八十年代的新一輩」等等激情時代的中國群體精神。中國的體育要女排精神靈魂與血液的注入,中國的各項建設,同樣需要。 女排精神再次被人們所期待、所讚美,這是再多的奧運金牌,都換不來的一種奮鬥精神與民族情懷。它理應跨越時代、跨越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復興共享共尊的精神財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女排精神引爆里約奧運會
※默默追隨郎平三年卻被忽視的郎平接班人,她是郎平入主女排欽點第一人!
※舉重的金牌和女排的金牌哪個贏得更漂亮?
※中國古代美女排行?
※朱婷效力的土耳其瓦基弗銀行隊在女排世俱杯/世俱賽半決賽敗北。請分析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