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動了我們的咖啡

來自:小故事大道理有個小故事,說一幫老校友聚會,去拜望當年的老教授。寒暄過後,話題很快轉為各自對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抱怨。老教授煮了一壺咖啡,然後擺出各式各樣的杯子:瓷的、玻璃的、水晶的、塑料的、金屬的……造型各異,價格懸殊。教授說,咖啡煮好了,各位請自便吧。當大家都端起熱騰騰的咖啡後,教授說,你們注意到了嗎?所有精美華貴的杯子都被取用了,剩下的都是些普通廉價的杯子。每個人都想用最好的杯子,這就是你們的壓力來源。其實你們要品嘗的是咖啡,這和杯子無關呀!你們有意識地去追求最好的杯子,卻往往忽略咖啡的品質。想起當年的一個人。他住在遙遠的大洋彼岸——美國麻省的康科德城。他是大文豪愛默生的門徒,有一份教書的工作,衣食無憂。他時常給雜誌撰文,偶爾發表一下演講,漸漸有了點名氣。可以說,他年紀輕輕,就擁有了好幾隻漂亮的「杯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於1845年初春的一天,提著一柄斧頭,走進瓦爾登湖畔的森林裡,砍出一座小木屋,一住就是兩年多,在此觀察、傾聽、感受、沉思、夢想,做起了仁山智水,無牽無掛的自由人。他就是亨利·戴維·梭羅,一位被愛默生譽為「真正的美國人」的作家。一個半世紀以來,他的《瓦爾登湖》和《梭羅日記》一直被自然主義者奉為聖經。「他的一生如此之簡單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獨而芬芳。」他手握最樸素天然的杯子,卻品嘗到了最純正香郁的「咖啡」。又想起現在的一個人。她出生在童話般的中國北極村,北方蒼茫壯闊的自然風光在她柔性的筆下變得溫順恬靜,富有靈性,並夾雜著淡淡的哀傷。那哀傷是向著人類的,她說:「自然在作品中,永遠不會是單純的角色。」她任職於繁華的都市,一年中卻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隱身在故鄉的林莽雪原中。她天性喜靜,成功地規避了俗世的喧囂。她獨自啜飲原汁原味的「咖啡」,帶著略略的苦澀,臉上卻始終蕩漾著優雅的笑容。生活的堅冰一靠近她,就會乖乖地融化為一脈澄澈的柔水,潤濕大北方無限的蒼涼。她是黑龍江省作協副主席,獲得了許多文學獎,那可都是一些精美絕倫的「杯子」呀!而她卻始終執著深情地注視著故鄉的大地和底層的人民,那是她芬芳的「咖啡」!她就是遲子建,一位精研生活的「咖啡」,並懂得如何品味的女性。生活,正如濃香的咖啡。而事業、金錢、地位,只不過是一些盛咖啡的杯子而已。現代人熱衷於蜂擁而上去哄搶這些缺乏實質內容的器皿,用它去裝飾所謂的貴族氣質,炫耀塵俗的虛榮。其實再好的杯子也不能改變咖啡的品質。當年住在破木桶里的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對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說:「站到一邊去,你擋住了我的陽光。」這份自由洒脫源於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有形的「杯子」,也就不會有半點壓力的影子!作家包利民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那些外在的壓力與困囿其實只是內心的束縛與羈絆。自由的生活源自內心的解脫。」其實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只需第歐根尼的一隻破碗,就可品嘗到醇厚香濃的咖啡。然而,那些精美華貴的杯子,卻一直讓我們覺得口淡。是誰動了我們的咖啡?
推薦閱讀:

當心屋宅三煞對我們的不好影響!
我們家的另外兩名成員
多想做個愛情的傻瓜傻傻愛著,可惜,我們都太聰明了!
古天樂又拍爛片了,但這個演員我們真的不能黑
當我們在看新聞的時候,我們看的是什麼

TAG:咖啡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