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通向新外王的道路》一
牟宗三《人文講習錄》廿一﹑通向新外王的道路 (一) 各位會友﹐今天是我們人文友會第二十一次的聚會。上兩次是採取自由討論的方式。現在有幾位是新參加聽講的﹐恐怕一時不能把握住線索﹐可以把過去的講詞看一看﹐不過講詞並不夠﹐不夠不要緊。還有要點要說的﹐即常常參加這樣的聚會﹐可以把精神凝聚一下﹐提撕一下﹐初參加的﹐不要抱著求知識的態度﹐我們這裡有許多與生活有關的話﹐一時聽不懂不要緊﹐切不可急躁。我們這個聚會已有一年多﹐從未間斷﹐而且精神很好﹐這就表示大家已有一種精神的凝聚﹐我們現在講內聖是為了什麼﹐這一點必須知道。過去講內聖﹐即在通外王。事功﹐即外王的表現﹐所謂事功﹑事業﹑政治﹑經濟﹑典章﹑制度﹐通通是外王。現在的建國﹐即根據內聖之學向外開﹐亦即是外王。向外開﹐在現在講是兩行 : 一是科學﹐一是民主。 過去我國講外王﹐是由內聖直接推出來。故曰 : 「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現在如此講法已不夠。因為科學﹐雖與正心﹐誠意有關 : 以之為本﹐但不能直接推出科學來。王陽明講良知﹐並不能產生科學。以前的講外王都是直接從內聖推出來。例如劉宗周曾答崇禎帝說 : 「陛下心安﹐則天下安矣。」朱子上宋孝宗書言天下事﹐必從正心誠意致知格物說起。又如李世民之爭帝位﹐非常激烈。此類問題最根本的解決﹐說來說去﹐還是歸在正心﹑識意﹑修身﹑齊家上。中國以前講外王﹐到這裡即無辦法。過去的問題﹐不外有三 : (一)王位的世襲﹐(二)朝代的更替﹐(三)宰相的難處。這都是屬於外王直接內由聖推﹐一方面也表示對於外王無辦法。現在講外王與事功﹐乃集中在科學與民主。但從內聖上並不能直接推出科學與民主﹐其中有一轉折﹐只有間接關係﹐而無直接關係。唯這一轉折真是難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即一方面科學和民主﹐與良知有關係﹐一方面科學和民主又有獨立性。若從做事上講良知﹐確可使事情做得好些﹐但對科學民主卻無直接關。五四運動以來﹐認為科學﹐民主與中國文化對立﹐故非打倒中國文化不可。至於一般老先生的講法﹐則又以為科學與民主﹐在中國固有的。這兩種見解都不行﹐我們現在要把科學﹑民主與中國文化接起來。我們要他們接起來﹐首先了解這一轉折﹐即科學﹑民主與良知有關﹐但科學﹑民主亦有獨立性。我國講科學﹑民主已有數十年﹐為什麼還不出來? 其實理由很簡單﹐就民主言﹐像憲法﹑權利﹑義務﹑自由﹑平等﹑選舉﹑被選舉等觀念﹐大家現在都知道﹐為什麼生活上不習慣這一套呢? 即這一套觀念尚未進到我們生命裡面來。這些名詞﹐從表面上看很易了解﹐但欲其進到意識裡面來﹐在生命裡面生根﹐這卻很難。這難﹐卻與過去的中國文化有關﹐現在就從這裡講。 這基本的關鍵是在 : 中國的文化生命在以前其理性的表現是「運用的表現」(Functional Presentation)。西方文化的精神﹐其理性的表現﹐則是「架構的表現」(Construcctive Presentation)。唐君毅先生寫文章﹐常謂西方文化是「方以智」﹐中國文化是「圓以神」。在我的歷史哲學中說﹐西方文化是「分解的盡理的精神」﹐中國文化﹐則是「綜和的盡理的精神」【 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8&id=36186 】。這在西方近代有懷悌海﹐亦了解此意。他曾對張君勱先生說 : 「中國文化very reasonable。」我過去最愛讀懷氏的書。在他的「Process and Reality」這部鉅著裡﹐他說有兩個主要的觀念﹐即「過程是最後的﹐事實是最後的」(Process is ultimate ﹐Fact is ultimate)。他的意思是反對亞里斯多德以來所謂本體﹑屬性這一套概念架子。他認為具體事實即是最後的﹑最根本的﹐而凡是一個具體事實都是一個動的過程﹐故過程亦是最後的﹐最根本的。事實與過程就是「真實」。不必於此呈現的真實外再推尋那不呈現的抽象的「本體」以為真實。這種觀點就是一種功能的觀點。同時﹐中國人的理性表現也是功能的﹑作用的﹐中國人喜講情理﹐是活的﹐所講的都是情中。講乾枯的抽象的理性。故懷氏謂為Reasonable。因此﹐科學﹑民主出不來。中國人講道﹐即在眼前﹐當下即是。這是作用見性。佛教在中國出禪宗﹐也是表現中國人的這種特性。總括起來﹐西方人講道是概念的方式﹐即抽象的﹐靜態的 : 中國人講道是功能的方式﹐即具體的﹑動態的﹔中國人講道的功能的方式﹐即具體的﹑動態的。 古代的聖君賢相之治理家國天下全是德化的表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這種功能的方式之下﹐作皇帝只要有點雄心﹐一定是對一切都管﹐所以這需要一套架子予以限制﹐但中國卻素來沒有。這從好的方面說﹐好處很多﹐情﹑理﹑法﹐通通在內。從壞的方面說﹐壞處也很多﹐如渾沌﹑拖泥帶水等。現在的人罵中國文化﹐都是從壞的方面說的。現在要生存﹐須有架構的表現。良知的表現是運用的表現。故曰 : 「耳無體﹐以萬物之聲為體﹐目無體﹐以萬物之色為體﹐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這即是作用表現之最恰當的話頭。運用表現是最高的境界。我們所要說的轉折﹐即如何從理性之運用表現轉為理性之架構表現。我們中國所缺者﹐即在架構表現(論境界﹐架構表現並不如運用表現為高)。復次﹐中國人之思考是感覺的﹑直覺的﹐而且太重實用﹐不重抽象﹐故科學出不來。(現在的學生﹐都喜讀工學院﹐不喜理學院﹐即是一例。)中國之生活情調與精神﹐從理性上講是運用的表現﹐從行動上講則喜講「革命」。革命是突破﹐不能常革命。常革命﹐則大家都成了革命的對象﹐成了敵人。中國現在最需要政治家﹐有政治家﹐才能有民主政治出現。關於這些﹐我過去有一篇文章論政道與治道【 http://bbs.zdic.net/thread-133801-1-1.html 】﹐大家可以看看﹐作為參考。政道即架構表現﹐治道即運用表現。創造民主政治﹐須靠政治家與政治思想家。並須把它當作宗教一樣的信仰﹐才能實現。中國現在社會上流行的﹐都是社會主義的意識﹐都是離開主題而歧出。所以不能建國。真正建國乃指有政治家建構民主政治言。直到今天﹐建國這個觀念還不清楚。過去抗戰建國﹐抗戰清楚﹐建國不清楚。現在講反C建國﹐亦是反C清楚﹐建國不清楚。只有反面﹐沒有正面。我今分別理性之運用表現與架構表現就是要使大家從正式正視這個建國的工作。這當是儒家學術在外王方面的新展開。牟宗三《人文講習錄》頁101-104﹐學生書局﹐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初版
推薦閱讀:
※「誠信」是人生道路的基石
※《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內外十學者縱論中國道路
※道路坎坷事不期,疾風勁草練男兒
※如何評價中國的城市道路?
※《陝西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
TAG: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