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氏針灸特色及臨床經驗
取穴時,手足同名經相應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壓痛點,根據「寧失其穴,毋失其經」的原則,可針刺相應部位的痛點或穴位。 治療方法不能一成不變,如疼痛轉移,也應隨病變轉移部位取穴;如出現酸麻癥狀,可改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時同側取穴效果不顯時,亦可根據巨刺理論,用對側同名經穴左右交錯而刺。 「陸氏針灸」是我國現代針灸學術界的一大流派,2009年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陸氏針灸」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源於「陸氏針灸」的創始人、我國現代著名的針灸學家、針灸教育家和臨床家陸瘦燕先生和他的夫人朱汝功女士一生在針灸領域的不懈努力。筆者現簡介「陸氏針灸」的醫療特色及臨床經驗。 經絡學說為辨證主體 陸瘦燕夫婦在數十年的臨床工作中,一直重視經絡理論對臨床的指導作用,認為「經絡學說從孕育、誕生到發展,皆與針灸息息相關,如失去經絡學說的指導,實踐中就會迷失方向,缺乏理論依據,在千變萬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因此,必須明辨病在何部,屬於何臟何經,有了病所和經絡聯繫的概念後,才能處方配穴。」 在深入研究經絡理論的同時,他們還敢於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譬如對經氣的含義、十二經脈標本和足六經根結的理論、十二經脈同名經相接的關係以及「六府之合」的意義等問題,首先作了闡發;啟前人之奧秘,開後學之先河,為解決針灸教學和臨床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 臨床擅用遠道取穴 針灸理論中有「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的原則。 陸瘦燕在臨床實踐中,依據十二經脈「標本」、「跟結」、「氣街」的理論,對以疼痛為主症的疾病作了摸索和觀察,發現人體四肢及軀幹之間,上肢與下肢之間不僅關係密切,而且在疾病反應及治療上都有一定的規律,都有相互對應的關係。 陸瘦燕認為:一是運用同名經遠道取穴的方法,首先必須辨清疼痛部位的所屬經脈。 二是在取穴時,手足同名經相應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壓痛點,根據「寧失其穴,毋失其經」的指導,可針刺相應部位的痛點或相應部位的穴位。 三是治療方法不能一成不變,如疼痛轉移,也應隨病變轉移部位取穴;如出現酸麻癥狀,可改為局部取穴加拔罐;有時同側取穴效果不顯時,亦可根據巨刺理論,用對側同名經穴左右交錯而刺,往往有效。 病例1:肩痛 王某,女,43歲。訴:右肩關節疼痛2周。患者因提重物扭傷,在肩關節內側有自發痛,壓痛拒按,抬舉時自覺筋脈牽制。陸瘦燕診其痛處屬手太陰經部位,根據「手足同名經上下貫通」、「同氣相求」的原則,疏調經氣。 處方:三陰交(右)。 手法:用平針法,提插結合捻轉,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其間加強手法1次。 針後,肩部疼痛明顯減輕,但仍感肩部抬舉時筋脈牽制,按筋會陽陵的原則,取同側陽陵泉,手法如上,病者疼痛基本消失,抬舉輕鬆。後又鞏固針治2次而愈。 病例2:頭痛 楊某,女,30歲。訴:頭痛7年多。患者頭痛7年,近年來每月發作1次,每次4~5天,服止痛片無效。就診時,右額顳部疼痛如劈,伴有噁心嘔吐,微有口臭,精神煩躁,汗出如珠,面紅,下肢冰冷,仰卧不能稍轉,呻吟不已。脈弦滑,苔薄質絳。 陸瘦燕認為,此乃胃中積熱,陽明鬱火循經上擾;肝火上炎,阻滯清空,額顳部系陽明、少陽脈氣所過,故疼痛如劈。根據「標本」、「根結」理論,「上病下取」以瀉火潛陽,宣絡止痛。 處方:足三里、內庭、合谷、足臨泣、太沖/雙。 手法:用平針法,提插結合捻轉,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隔10分鐘捻轉1次。 針後15分鐘,疼痛逐步減輕,半小時後,疼痛消失,喝水未見再吐。後又鞏固治療2次,2個月後隨訪未發。 全面切診注重腎胃 陸瘦燕夫婦指出,針灸在臨床辨證上與其他各科一樣,通過四診(望、聞、問、切)八綱(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來分辨病因病機、決定疾病的性質、病在何臟何經,但針灸治病的方法是用針或灸作用於腧穴,通過經絡內連臟腑,外絡肢節,從而發揮疏調經氣、補虛瀉實的作用。 因此,必須了解病者整體情況,提出四診中的切診,除了切寸口脈外,還應切「腎間動氣」、「虛里之脈」、「太溪」、「沖陽」、「頷厭」、「太沖」等脈,以察元氣之盛衰,腎氣胃氣之虛實,上下左右之偏勝。同時,應仔細切按經脈的皮部及有關的腧穴,如背俞穴、腹募穴、原穴及下合穴,察其有否異常反應,以幫助正確辨證,掌握病者的整體情況,這也充分體現了他們「以經絡學說為辨證論治主體」的學術思想。 病例3:哮喘 趙某,男,33歲。訴:氣促痰鳴,病延10載。兼見眩暈、健忘、神疲夢遺,苔薄舌絳。脈細而虛大,尺部無力,太溪小弦,沖陽虛弱,頷厭脈盛。按脈論證,似屬肺腎同虧,虛陽上亢,下虛上盛之疾,治宜先標後本。 處方:肺俞(雙)補,天突瀉,關元補,腎俞(雙)補,復溜(雙)補,太溪(雙)瀉,神門(雙)瀉。 手法:提插結合捻轉。 複診:治療20餘日以來,喘促已平,睡眠尚佳,精神漸振,夢遺已固,眩暈仍有輕微發作。左太溪較亢,余脈已平,再從上治。 處方:上方減復溜、神門,加豐隆、足三里、三陰交。 本例哮喘,陸氏通過全面切診,斷為肺腎兩虛,相火浮越,下虛上盛之證,補肺俞、腎俞、復溜以培補肺腎,取關元益元納氣,刺天突以降氣,瀉神門以寧神,先瀉太溪以泄躁浮之相火,待太溪脈轉靜,改用補法以益腎水,另加豐隆化痰,三陰交養陰。共針治10次,證情穩定。 病例4:膏淋、血淋 肖某,男,28歲。訴:小便乳白兼粉紅色已2年。患者自1960年起發現小便混濁,如米泔水,每進多脂肪食物後,濃如牛乳,疲勞後亦然,遷延2年,未能治癒。近4個月來更甚,經外院泌尿科檢查,診斷為血性乳糜尿而轉來求治。 陸瘦燕認為患者小便乳白色,兼有血液,並見面容消瘦,頭昏納呆,胸悶腹脹,神疲乏力,脈濡數,苔薄膩而黃,切按經絡有關腧穴,在任脈膻中、水分、神闕、中極穴,胃經氣戶穴及脾募章門穴均有壓痛。此系濕邪內郁,脾虛不運,中州受困,三焦痞塞,蘊濕化熱,腐脂成膏,損傷腎絡,以致膏與血並,隨溲而下,治當溫運三焦,利濕化滯為主。 處方:1、針刺穴:脾俞(雙)補,三焦俞(雙)瀉,委陽(雙)瀉,中極瀉,陰陵泉(雙)瀉,氣沖(雙)瀉。 2、灸穴:膻中、水分、神闕、石門、章門(雙)、氣戶(雙) 手法:針刺提插結合捻轉,留針20分鐘。灸法用隔餅灸,下墊葯末,每次2穴,每穴5~7壯。 針刺、餅灸間日交替治療,計各施治38次,諸證消失,出院前行激發試驗,順利通過。出院後隨訪2年未發。 本案,陸瘦燕通過全面切按經絡有關腧穴,發現其切痛點大多在任脈和胃經上,任脈貫穿上、中、下三焦;中土脾胃與濕邪關係最為密切,再結合其他脈證,斷為濕阻中州,三焦痞塞。在處方配穴上,針刺與艾灸同用,對有壓痛的相關穴位都進行了治療。以經絡理論指導臨床,並融會貫通,整體治療,實是其醫療上的精闢之處。 附:溫灸葯餅方:白附子、生草烏、丁香、蒼朮、小茴香、細辛、乳香、沒藥各45克,蜂蜜150克,鮮蔥30克,生薑30克。 溫灸五香散方:細辛、白芷、丁香、木香、乳香、大茴香各45克,研末備用。(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醫院陳宇傑整理)重視爪切善施手法 「陸氏針灸」的創始人陸瘦燕教授和他的夫人朱汝功教授,在臨床上一貫強調正確、熟練運用針刺手法是取得療效的關鍵之一。尤其在治療臟腑病時,運用補瀉手法,其療效確比不用補瀉手法為佳。這如同內科治病,辨證、用藥、劑量三者缺一不可,是相輔相成的。 爪切進針法 他們主張雙手協同操作,十分重視左手切按穴位的作用,是陸氏針灸的特色之一。 具體方法:以左手大拇指甲用力按穴;右手持針,中指須抵住針身,無名指抵在患者皮膚,然後將針沿左大拇指甲邊緣,一捻一插迅速刺入皮膚。 爪切進針法的優點:一是減少疼痛或不疼痛;二是正確取穴,不致偏離;三是宣散血氣,避開血管或器官;四是便於施行各種針刺手法。 行氣手法 行氣手法是使「氣至病所」的一種針刺手法,可以提高療效。在《刺灸法匯論》中,陸瘦燕夫婦將行氣手法列為一類獨立的手法,並將其歸納為「捻轉行氣法」、「提插行氣法」、「呼吸行氣法」、「按壓行氣法」及「針芒行氣法」5種,填補了近代針灸文獻的空白。臨床上,常用針芒行氣法結合弩法以行經氣。 針芒行氣法:是行氣手法的一種,針芒即針向,指針刺的方向,是用針向來控制經氣傳導的方向。 操作方法:欲氣上行,針芒向上刺;欲氣下行,針芒向下刺。 弩法:是用於行氣的一種輔助手法。 操作方法:《針灸問對》曰:「……待氣至。如欲上行,將大指次指掐住針頭,不得轉動,卻用中指將針腰輕輕按之,四五息久,如撥弩機之狀。」 即在得氣的基礎上,用大指、次指將針掐住,用中指按壓針腰,若要針感向上傳導,弩按的方向要在針的下方;要針感向下,弩按要在上方。 補瀉手法 補瀉手法是通過補虛瀉實以達到調和陰陽、疏調營衛的目的。陸瘦燕夫婦尤其重視「燒山火」與「透天涼」,他們從源到流,從理論到操作,深入而精闢地研究了這2種複式手法,並對具體操作方法作了考究。 「燒山火」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開闔四法的補法為主,配合捻轉法的補法組成。 操作程序是:先進至天部,緊按慢提九次,次進至人部,緊按慢提九次,再進至地部,緊按慢提九次,然後從地部一次退至天部。這樣分三部進針,一部退針(三進一退),稱為1度。反覆操作3度,倘有熱感,出針揉閉其穴,如無熱感,可反覆再施,或留針待熱至。 「透天涼」手法:以徐疾、提插、九六、開闔四法的瀉法為主,配合捻轉法的瀉法組成。 操作程序是:進針直達地部,緊提慢按六次,退至人部,緊提慢按六次,再退至天部,緊提慢按六次,這樣一部進針,分三部退針(一進三退),稱為1度。反覆操作3度,如有涼感,即可出針,並搖大其穴,如無涼感,可反覆再施,或留針待涼感產生。 陸瘦燕認為,手法成敗的關鍵:一是切實掌握進針、退針的層插的幅度,要求層次分明,提插均勻。二是刺激須適度。三是施術必須在得氣的基礎上進行。四是須囑病者留意針感,以免忽略輕微的感應,但不要暗示。五是如果施術3度,未達到目的時,可留針10~15分鐘,往往能提高療效。 據其經驗,熱感往往在酸脹感的基礎上產生;涼感則多產生於沉重感的深化。至於涼熱感應出現的部位,可因人而異,有的先在施術部位開始,逐步擴散,有的則先出現在肢端,有的甚至可出現在對側。 病例5:感冒 吳某,男,39歲。 頭痛鼻塞,周身酸楚,體溫37.4℃,惡寒咳嗽,痰白而黏,咯痰不爽,胃呆納少,大便3日未行,脈浮而濡,舌苔薄白。 此風寒束表之感冒發熱,擬予清解。 處方:手三里穴,施透天涼手法。 施行手法3度後,患者訴說全身感覺涼爽,當時測得體溫為36.6℃,較術前下降0.8℃。次日,頭痛鼻塞等癥狀相繼消失而愈。 提倡溫針、伏針、伏灸 溫針 在數十年的臨床中,陸瘦燕夫婦秉承前輩的經驗,大力提倡溫針。他們認為溫針和灸法是二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法。灸法是將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艾火之力,振陽溫經而起陷下,發揮祛散陰寒的效能。溫針是針尾加艾燃燒,籍艾火的溫熱,通過針體的傳導,可透達肌膚深部,不但有溫行經氣的功效,還有加強手法的作用。 當經氣虛損時,用補法配合使用溫針,能幫助經氣運行,起溫陽補益的作用。當經氣為外邪所閉阻時,用瀉法使邪氣宣洩,經絡通暢,配合使用溫針,可加強血氣的運行,達到去壅決滯之目的。 故不論在補法或瀉法時均可應用溫針,溫針深受病者歡迎,亦為廣大醫家所採用。 在臨床上,溫針適用於受陰寒侵襲而致的疾病,如冷麻不仁、走注疼痛、關節不利、經絡壅滯、腫脹腹滿以及癱瘓、痿、痹諸證,對久病經絡空虛、榮衛之氣不調者,效果更顯著。 但對高熱、肝陽、心悸、驚恐、局部紅腫或抽搐、震顫、喘息等不能留針的病症,一般不宜施用。 在臨床上,他們認為:「溫針只需取其溫暖,並不需燒之熾熱,故使用溫針時,艾炷不宜過大過多,一般只須1壯(如棗核大)即可。」如果艾炷過大過多,「待灸至內部感熱,往往外面的皮膚已經灼傷,輕者針處紅赤,重者潰爛,非但達不到治病目的,反而增加病人痛苦,有失溫針溫通經脈之意。」 伏針、伏灸 伏針、伏灸在前人文獻中無從考稽,陸瘦燕夫婦在隨父臨診和自己的醫療實踐中體會到,伏天天氣炎熱,人體腠理開疏,陽氣旺盛,此時或針或灸,容易使伏留筋骨深處的外邪隨汗外泄,無論補虛瀉實,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種有效方法。病者深受其益,也成為陸氏針灸流派的一大特色。(上海中醫藥大學龍華醫院陳宇傑整理)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