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問題不解決好,國無寧日
一、為什麼接班人立長不立賢
中國古代大部分時期的接班人制度是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未必是皇子中最能幹的那位,但為什麼自周公作周禮以來三千多年的時間都機械僵化的照搬次制度呢?是古人愚昧,還是還是「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呢?那我們就來點評一下嫡長子繼承製的優劣。立嫡以長不以賢,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歷史上幼童、白痴、昏庸之徒不斷登位的事實,在很大程度上就說明了這一點。既然這種制度存在著種種缺陷,為什麼仍被歷代專制王朝奉為正法呢?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人們確實無法找到比它更能「息爭」的辦法,來保證最高統治權的和平繼承。
對於君主專制政體來說,嫡長子繼承製雖然不是最好的,卻是害處最小的。雖然歷史上奪嫡另立的事件屢有發生,但是它畢竟提供了一種正常的或「理想」的皇位繼承形式,為皇位的繼承過渡提供了起碼的規則和依據,因此可以說我國古代的皇位繼承製度是統治者在充分權衡各種繼承製度利弊優劣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一種不失明智冷靜的選擇,表現了我國傳統政治文化中具有較強理性的成分。
政權交接時,穩定先於效率,有序比立賢更重要,是嫡長子繼承製的訴求。這種訴求與中國古代的國情息息相關。西周確定這項制度時,中國是一個農業帝國,人民只要勤勞,生存的問題不大,至少跟游牧民族相比是如此。農業的生產效率遠遠高於游牧,同樣大小的土地,農耕方式養活的人口是游牧的20倍,這就帶來古代中國的第二個特點,人口眾多。
對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來說,穩定,是一項稀缺而不容易獲得的公共服務產品。對這樣的國家來說,生存、稅收、財富不是難題,所以古代中國帝王的奢侈冠絕世界。難題是秩序和穩定,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居住分散的國家要比一個人口稀少、居住集中的游牧社會更難達成統一意志,也更容易失序。要維持一個農業大帝國的穩定,首先是要維持上層社會的穩定,而要維持上層的穩定,又首先必須維持皇室的穩定。威脅上層穩定的最大因素是權力鬥爭,而所有權斗中最激烈最殘酷的又是圍繞爭奪皇位的鬥爭。
在一個以仁孝治天下的國家,為了皇權,李世民可以殺掉哥哥和兄弟,武則天可以殺掉兩個兒子,鬥爭之殘酷可見一斑。所以,政權交接時,對國家來說,如果立賢要以激烈的權斗為代價,那還不如立一個平庸的皇帝而實現有序更替來得實惠。這種選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中國人的生存方式決定的。
二、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為何被中國農民打敗
與此同時,古代中國周邊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等卻做了不同的選擇。以突厥為例。突厥人汗位繼承者是由國人會議———突厥汗國的貴族大會,從可汗家族男性成員中推舉,不立儲君,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 或弟死兄繼) 、叔死侄繼,甚至侄叔相繼等多種繼承方式。《隋書》中記載:「國中相與議曰: 『四可汗子,攝圖最賢。』因迎立之,號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 ( 又作沙缽略可汗) 。」可見,突厥人在汗位繼承上實行的是世選制,即世襲和選舉相結合,突出的是選舉。對此,學者們大多傾向於認為,突厥汗位的繼承帶有相當的不確定性。林幹先生認為 「突厥可汗繼位之法為父子相傳與兄終弟及並用,而且在何種情況下才父子相傳或兄終弟及,也無一定準則」。馬長壽先生認為 「突厥汗位繼承製度,自土門以來,並無一定規定」。段連勤先生認為它是「由本族貴族會議根據可汗遺言選舉」。匈奴和蒙古也有類似特點。
為什麼北方游牧民族不約而同的拒絕了中原那種確定性很強的嫡長子繼承方式,而採用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的選舉方式呢?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由他們的生存方式決定的。北方大漠草原的嚴酷自然環境和社會現實要求領導掠奪戰爭的首領必須年富力強,勇敢而富有出色的領導能力,才能帶領部眾走向強盛,世選制恰好適應了此需要,淘汰了那些難勝此任的平庸之輩,避免了因實行世襲制而導致繼任者出現幼兒、弱智、精神有問題等弊端。因此,對他們來說,立賢比穩定更重要,一旦首領決策失誤,整個民族都可能陷入滅頂之災中。游牧民族在汗位繼承上實行世選制是與其 「逐水草遷徙」的游牧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的。
不過,一旦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後,繼續世選制就變得不合時宜。中原政權交接時的穩定性訴求壓倒了選賢訴求,嫡長子繼承製就提上議事日程,於是來自草原的傳統和來自中原的現實就會發生衝突。元朝入主中原後,面臨著這樣的矛盾和衝突。
了解元朝歷史之前,我們會有一個困惑: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怎麼就不敵朱元璋的農民軍呢?只有一個解釋,不是農民軍太厲害,而是元朝實力變得太弱。什麼導致了元朝實力的衰落呢?首先要從元朝皇位繼承說起。按照《劍橋中國遼夏金元史》的說法,「在忽必烈去世到元順帝即位這三十九年間(公元1294一1333年),激烈的帝位之爭使得元中期的政治殘酷而易變,在39年中,有9個皇帝即位,平均在位時間只有4.3年,9個皇帝中的6個是在激烈爭吵或武裝衝突後登基的;9個皇帝中有兩位被殺,還有一位在被推翻後失蹤」。
如此頻繁而殘酷的皇位之爭,極大的削弱了元朝的統治力。尤其,有些皇位爭奪還以內戰的方式來進行,破壞性更大。一三二八年七月,三十六歲的元泰定帝在上都病死。留守大都(今北京)的燕帖木兒發動了政變,宣布迎立武宗的二子圖帖睦爾。
上都(今內蒙巴林左旗南)方面,遼王脫脫、右丞相、左丞相等聞變,九月間也在上都擁立泰定帝幼子即皇帝位。上都與大都形成為兩個皇帝並立的對峙局面。然後,上都與大都的蒙古宗王大臣,各擁一帝,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這場戰爭,雖然發生在北方長城沿線,但動用的兵力涉及全國,包括湖南四川的軍隊。最後圖帖睦爾獲得全勝。類似的爭奪,掏空了元朝的實力。
而導致皇位之爭的根源在於,皇位繼承方式不確定。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曾經採用「漢法」立太子,也就是嫡長子繼承製,以確定皇位的世襲,但由於蒙古傳統勢力的強大,選汗會議的制度——忽里勒台大會制繼續存在。皇位的繼承仍必須經由大會選舉的程序。忽里勒台的世選制與「立太子」的候選制交錯而行,使元朝皇位的繼承長期不能形成確定的制度。蒙古宗王之間,利用推選皇帝來爭奪權利。後來,元朝在皇位繼承方面的混亂和破壞性,成為朱元璋討伐元朝的一個理由,朱在《奉天北伐討元檄文》說:「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鴆兄」等等。
三、滿清皇帝素質為何普遍較高
玄武門之變之外,還有一次有名的變亂就是大家熟悉的九子奪嫡。康熙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太子叫愛新覺羅. 胤礽,是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的最危急時刻即康熙十一四年(公元1675年)被立為太子的,)。胤礽的太子經歷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因為他曾兩度被父皇立為太子,又兩度被廢。再次被廢后,被幽禁至死。太子兩廢兩立,說明君儲二人父子情深,康熙皇帝不忍拋棄撫養多年的太子,不惜收回成命, 胤礽復立為太子後,不知悔改,以致康熙發出:「爾等謂聯年高,邀結黨羽,肆行無忌,其附皇太子者意將何為?」的責問,隨著事態的嚴重惡化,最終促使康熙帝忍痛割愛,二廢太子。之後,太子之位懸空,於是,引發奪嫡之變。
九子奪嫡的結果是怎麼樣呢?最後四子雍正獲勝,並對兄弟們痛下殺手,將他們一個個圈禁至死。這樣的慘劇,雍正絕不想在自己兒子身上重演,他痛定思痛,比李世民高明很多地解決了皇位繼承的問題。他也怕皇子再上演九子奪嫡,於是推行了一項改革:秘密立儲。他活著的時候不公布誰是儲君,把儲君的名字寫在一個錦囊裡面,放到乾清宮裡「正大光明」匾的背後,直到他死的時候才對群臣公布。
秘密立儲非常好地解決了清朝的皇位繼承問題,以後乾隆、嘉慶、道光幾朝都是秘密立儲,非常平穩地過渡、交接了政權,並且皇帝素質較高。
雍正創行秘建儲君後,弘曆第一個以庶出而且是幼者的身份被選為皇儲的。弘曆天資聰穎,據載其6歲發矇時即已能背誦《愛蓮說》,被乃祖康熙帝賞識,後因「命育諸禁庭」,即在皇宮中祖父身旁教養。弘曆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歷史證明,雍正的選擇是對的。
到了乾隆選接班人的時候,他公開表達了「擇賢而立」的態度,他在一份上諭中深刻指出:「紂以嫡立而喪商,若立微子之庶,商未必亡也……至於立嫡立長說,尤非確論。漢之文帝最賢,並非嫡子,使漢高祖令其嗣位,何至有呂氏之禍?」所以,乾隆完全按照皇子的才幹來選拔。當時在世的皇子,除皇四子、皇六子出繼旁支宗王為嗣外,可入選儲位者皇八子永璇、皇十五子永琰等五人。其中,永琰的口碑最佳。
每年來清朝的朝鮮使者作為旁觀者,對皇子們有過客觀點評。乾隆六十年,謝恩使沈興永分析得更具體:「皇子時存四人,而第八子永璇,性行乖戾,屢失上意。第十一子永瑆,柔而無斷。第十五子永琰,度量豁達,相貌奇偉,皇上以類己,最愛,中外屬望焉。第十七子永璘,輕佻無威儀」。
永琰在德、才方面優於其他皇子,是以最「賢」者而被秘立為太子的。而身份地位,在被立儲時的幾位皇子中,他又是較低的。從嫡庶方面看,永琰生母初入宮時僅是個低等的貴人,後來才逐步晉封為皇貴妃,年齡也低於皇八子永璇和皇十一子永瑆。在這點上,乾隆選擇永琰,是棄長立幼、棄嫡立庶。永琰即後來的嘉慶皇帝
首先,秘密立儲制度衝破嫡長子繼承製的束縛,儲君擇賢而立,避免一些雖然身份尊貴但昏庸無能之人登上皇位。清代之前所實行公開建儲制而引起的爭端頻頻發生,黨派林立,手足相殘,父子反目,較著名的便有玄武門之變。由於將儲君束縛在嫡長子範圍之中,所以歷史上出現許多德行有虧的帝王,導致國家衰敗,外宦官專權,百姓民不聊生。例如明熹宗朱由校,因是光宗朱常洛的長子而繼位,但其並無帝王之才,每日沉迷於木匠雕刻之中,導致宦官魏忠賢專權,打壓異己,迫害忠良,致使明朝的衰落。而擇賢而立便可避免此種弊端,有助於江山穩固,社會發展。
其次,秘密立儲制避免了皇子之間的爭奪和朝臣投靠太子,形成黨派,結黨亂政的缺陷。例如,在康熙朝公開建儲時期,皇太子允礽便集結一些親信,形成太子黨。所謂太子黨,是隨著皇太子允礽從孩提時代向成年人的過渡,尤其是隨著他對儲權的行使及太子權勢的擴大,逐步形成。隨著太子黨的形成,反太子黨也開始形成,這些黨派的形成對當時朝政有著不利的影響。而實行秘密建儲制度,這些問題便自然而然的避免了。
第三,秘密立儲制度也避免了皇權與儲權之間的矛盾。公開建儲,太子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會培植自己的勢利,而有一些貴族大臣,為了自己日後計,有的也會選擇投靠太子,成為太子強有力的支持者,這樣就會造成皇權與儲權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漢武帝時期,漢武帝與太子劉據的矛盾便不斷加深,因為江充等奸臣的計謀使漢武帝誤認為太子行巫蠱之亂,最終劉據被逼起兵,造成兵敗自殺的悲劇。而秘密建儲,則諸皇子為了取悅父皇,必然努力表現自己,因為選取太子的標準是擇賢而立,則諸位皇子又皆會充實自己,而諸位大臣無人可以依靠,則死心塌地的效忠皇上,所以秘密立儲對於朝堂的穩定有著重要作用。
自雍正帝實行秘密建儲制度後,清朝的皇位繼承便沒有大的動蕩,保障了皇位的和平交接,同時,儲君擇賢而立,也保證了帝王基本的素養和才華,使得清朝皇帝整體素質較高,有助於清朝的穩定發展,有助於社會的安定進步。
總的來看,古代選賢的風險是失序,嫡長子繼承製的風險是失賢,最好是二者兼顧,怎麼兼顧呢?古代中國大部分時間對這個問題的處理並不好,直到清朝秘密立儲制度的確立,才比較好的解決了問題——既有利於選賢,又維護了國家的穩定。但這個制度也有不足之處,選賢完全依據血統,其範圍局限在皇子。也就是說,選賢的範圍還不夠大,有時僅僅是矬子里拔將軍,比如,嘉慶皇帝只能在兩個兒子中挑選。古代世界還有沒有一種兼顧了穩定和選賢,又能超越血緣關係、在更大範圍選擇皇位繼承人的制度呢?有,這就是古代羅馬的養子繼承製。
四、古羅馬的接班人制度兼顧了穩定和選賢
在安東尼王朝時期,前任元首在年老時收養一位實權人物為子以繼承大位。《後漢書》中記載的「大秦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正是指安東尼王朝而言。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在於,首先,皇帝在位時就已經確定了接班人,因而皇權的轉移是明確和有序的,,保證了政權的和平傳遞,解決了國家穩定的問題;其次,接班人範圍超越了直系血親關係,大大的擴充了選賢的範圍,比清朝的秘密立儲的選才範圍大得多,因而,「賢者」是優中選優的結果。
安東尼王朝6個皇帝中的5個為過繼,前五位皇帝統治時期被稱為「五賢帝時代」。在安東尼王朝的「五賢帝時代」, 帝國繁榮發展,在75年中沒有再沾染上內亂的血跡,也未受到革命的騷擾,帝國疆域達到了最大化,社會發展步入了古代文明史上少見的鼎盛時期。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 吉本曾這樣評價「五賢帝時代」:「假如要一個人指出,歷史上哪一段時期的人們過的最快樂、最幸福,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從內爾瓦即位(公元前96年)到奧里利厄斯去世(公元180年),這段時間的政府都是以人們的幸福為最高目標的」。
然而,弔詭的是,如同漢武帝和唐太宗這些雄主在繼承人問題上犯錯誤一樣,五賢帝中最後一位皇帝馬可奧勒留也犯了錯誤,破壞了養子繼承製,把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康茂德,從此羅馬走向衰敗。要知道,馬可奧勒留不但是一位偉大的君主、還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名垂後世的經典著作《沉思錄》就是他的作品,這本書被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看作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睿智的思想、精闢的見解、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都沒能抵擋住馬可奧勒留使出昏招,選擇了自己懦弱而殘暴的兒子康茂德繼位,電影《角鬥士》里就有暴君康茂德的影子。可見,理性不一定能戰勝人性弱點,聰明一世的人也會糊塗一時。領袖糊塗之時,國家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這是所有專制體制共同的弊病。
推薦閱讀:
※前駐日大使徐敦信: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歪曲歷史
※五位丈夫一個問題
※挽回感情中,被問最多的4個問題,不看容易犯錯
※「問題中的哲學」與「哲學中的問題」
※理財師最常被拷問的88大問題揭秘